▼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在柔軟厚實的墊子上玩耍不易磕碰,加上清洗簡單收納方便,使得兒童地墊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然而,近日有消費者隨機送檢10款產品,發現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而且,這些「毒地墊」無一例外打著環保名義售賣,多是熱銷產品。
從有毒塑膠跑道到甲醯胺超標的地墊,關乎孩子健康安全的每個產品,都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甲醯胺超標對人體有什麼危害?為何會出現在地墊裡?如何讓兒童遠離這些不合格產品的傷害?
甲醯胺對兒童的傷害不可逆
兒童「毒地墊」問題並非最近才出現。2015年,江蘇省質監局發布的兒童安全地墊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120款兒童地墊中,超過四成樣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指標存在安全隱患,其中就包括甲醯胺含量超出限量值的問題。
2018年,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15批次兒童地墊產品質量風險監測情況,有7批次產品甲醯胺檢測結果超過參考標準限值。
「被曝出的甲醯胺,也叫氨基甲醛,是一種有機溶劑。它和甲醛一樣,有一個很緩慢很長期的揮發釋放過程。」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
依據歐盟相關法規,甲醯胺被歸為生殖毒性物質,對兒童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對甲醯胺的研究證實,甲醯胺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黏膜吸收進入體內,嚴重者甚至還會誘發白血病。動物試驗表明,過量的甲醯胺可損傷動物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和肝臟,降低動物生殖能力及幼仔成活率。此外,甲醯胺遇到高溫還會釋放出氨氣,過量的氨氣會對眼睛和皮膚黏膜造成傷害。為此,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已經把甲醯胺列入需要高度關注的物質清單中。
兒童地墊除了在家庭裡使用外,還在幼兒園、遊樂場等場所廣泛使用。孩子在地墊上爬行、翻滾、玩耍等,不僅皮膚直接接觸到地墊,而且其口鼻離地墊很近,特別是低年齡的孩子,還可能會去舔、咬墊子,因此,甲醯胺超標的兒童地墊其健康危害不容小覷。像地墊這樣含有有機溶劑的產品,更多應該在室外使用。室外空曠,甲醯胺等揮發擴散快,能降低健康危害;室內空間小,封閉性強,即使開窗通風,甲醯胺依然會累積,濃度會上升。
降低甲醯胺須改變生產工藝和原料
目前,市場上的兒童地墊主要有拼接款、整體款兩種,主要材質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PE),PE還包括物理髮泡聚乙烯(EPE)、化學交聯聚乙烯發泡材料(XPE)等材質。
甲醯胺是在地墊的生產製作工藝中產生的。在生產的發泡環節,使用的偶氮二甲醯胺(AC)發泡劑在高溫條件下會分解重組,然後生成甲醯胺。
目前,兒童地墊產品遵循的是國家玩具檢測標準,但在該標準裡,沒有強制要求檢測甲醯胺。一些生產企業就大量使用發泡劑,添加量越多、發泡越多、地墊就越輕,還能增加產品的柔韌性,可以節省不少成本,但是同時,殘留的甲醯胺含量也會相應地增多。
EVA、PE等地墊生產原料是安全的,只是在後續發泡過程中加入了發泡劑,導致甲醯胺的大量存在。而XPE等PE材質地墊,在發泡過程中基本用丁烷替代了偶氮二甲醯胺發泡劑。因此,甲醯胺超標的,大多是EVA材質的。
從價格上看,甲醯胺超標的地墊平均價格較低,大部分售價不到50元,最便宜的9.9元10片包郵。甲醯胺含量符合標準的4款地墊,價格多在200元以上。最便宜的一款合規地墊,售價為99元6片。
有廠家表示,造成甲醯胺超標的另一個原因是回收材料的反覆使用。原生料與回收料價格相差一大半,有的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會使用回收料。
多方發力共解「毒地墊」之憂
2018年,深圳市制定實施了《兒童塑膠地墊化學安全技術要求》。同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了國內首個兒童地墊安全團體標準《兒童地墊安全要求》,要求甲醯胺不得超過200毫克/公斤。這些標準雖然對甲醯胺的含量限值做出要求,但並非是強制執行的,而且適用範圍有一定局限性。
為了減少甲醯胺對兒童健康的影響,法國等對甲醯胺的限值做出了強制要求。目前,在兒童玩具、日用消費品等產品的化學安全標準方面,國內與國際還存在一定差距。
兒童正處於發育期,而甲醯胺會長期揮發釋放,不合格的地墊等產品對兒童健康影響較大,應儘快把團體標準轉變為強制標準,這樣監管和執法才能有理有據。除了制定強制標準外,還應儘快研發更符合健康要求的替代品。
2018年12月,兒童地墊產品已經納入了國家強制3C認證範圍,也就是說,沒有3C認證的兒童地墊是不允許在市場銷售的。消費者在購買兒童地墊時,要確認產品外包上是否有3C認證標識,注意分辨。
多位專家均建議,在購買兒童地墊前或收到貨的時候,消費者應注意其是否存在刺激性氣味。如果打開外包裝的產品有刺鼻的味道,可能就是甲醯胺超標,不建議購買。
來源:四川市場監管
整理: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