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了!你知道兒童「環保」地墊可能有毒嗎?綠會減塑撿塑組關注...

2020-11-24 澎湃新聞

別再用了!你知道兒童「環保」地墊可能有毒嗎?綠會減塑撿塑組關注「毒地墊」

2020-06-14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中國,有孩子的家庭裡必定少不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兒童地墊。因為它彈性好、易擺放、且物美價廉的特點,幾乎成為了有娃家庭的居家必備用品。但是,就在最近,有關「兒童地墊甲醯胺含量超標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的新聞卻被頻頻爆出。在搜尋引擎上搜索相關內容,各種駭人聽聞的標題不禁令綠會小編肩頭一顫。綠會「減塑撿塑」工作組對此事予以高度關注。

(圖片來源:百度檢索,2020.6.12檢索結果)

 

(圖片來源:360搜尋引擎截屏)

甲醯胺,由於它特殊的物理性質在塑料製品中被廣泛使用。在兒童地墊的生產中,它是用來增強地毯柔韌性的發泡劑偶氮二甲醯胺的重要組成成分。但有醫學研究表明,甲醯胺被吸入或接觸滲透進入人體會損傷血液和神經系統並有致癌風險。鑑於此,歐盟化學品管理局將其分類為具生殖毒性物質,在國內外也都出臺了相關標準對其含量進行約束和管控。但是在實際生產中,甲醯胺這種物質的超標情況可謂讓人大跌眼鏡。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在記者隨機購買的10款兒童地墊中進行檢測,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不僅如此,這些超標的「毒地墊」還打著「環保」的旗號進行售賣,聲稱自己是安全、令人放心的綠色地墊。對於各種身體器官尚未發育完善的寶寶和兒童們,甲醯胺的超標可能對他們帶來終身的影響。

除了塑料毒地墊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潛在威脅兒童身體健康的東西。2015年江蘇省的「有毒塑膠跑道」在當時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浙江新聞的報導:江蘇蘇州、無錫、南京等地連續爆出學校塑膠跑道氣味嗆人的新聞,不少學生家長反映,孩子上學後集中出現了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症狀。有人推測是因為塑膠跑道中「聚醚多元醇」和「二異氰酸酯」引起了學生的不適。小編留意到一些報導,如一些無良商家為了追求低成本在製作過程中偷工減料,甚至省略了一些必要的程序,導致塑膠跑道種混入一些雜質,比如甲醛等醛類物質,而二異氰酸酯本身就具有毒性。這些物質的揮發和粘附,能夠刺激人類的呼吸道和皮膚,產生種種不適的感覺。在有關部門接到許多家長的投訴後開始徹查此事,但檢測結果並未能使家長滿意且缺乏後續報導。有毒塑膠跑道事件的爆出反映了我國有毒檢測行業的空白、問責不清、監管不力、標準缺失等諸多問題。

事關孩子健康,也關乎環境健康,無小事。

為此,綠髮會減塑撿塑工作組想就此事提出幾點呼籲:

1.建議有關部門完善兒童使用用品的相關標準,對現有的幼兒園和小學進行自查,確保目前幼兒園和學校所用塑膠或泡沫地墊對兒童(尤其是低幼兒童)不造成健康威脅。

2.幼兒園、小學的硬體場所考核時,不應將塑膠或泡沫地墊作為硬性的必備指標。

3.學校在硬體設置上,應該有限採納「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大量使用塑膠等塑料製品不僅對人體有害,也需要消耗石油資源造成巨大的環境代價。而且,塑膠跑道作為一種消耗品具有使用周期,一旦用完變為廢棄物便會成為環境的負擔,造成資源的浪費。義務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公益事業,更應該避免這種破壞公共利益的行為。

兒童是社會未來的希望,也是最脆弱,最需要保護的群體。對於化學品帶來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汙染他們是最容易受到傷害和影響的,而且汙染對他們的影響也是不易察覺的,需要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中國綠髮會也曾在這方面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如常州毒地案、「毒跑道」環境公益訴訟等。

除此之外,「減塑撿塑」工作組也曾向國家教育部門呼籲減少塑料書皮的使用,現在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已採納我們的建議,並出臺相關政策禁止強制塑料書皮的使用。

我們倡導「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與其商家的狂轟濫炸、各種剁手節,沒有人為自然打廣告;但是自然中,往往有著天然和健康的解決之道。在物料汙染成為全球環境挑戰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亟需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塑料是人為的產物,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對我們人類的健康,我們的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一些估測數據顯示,塑料佔到海洋垃圾的50%~80%。希望大家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不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下一代,更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共同賴以生存的家園。

文/夏明美 核/綠茵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起加入必勝客「少塑派」 爭做綠色減塑人
    12組家庭的小小環保志願者在現場學習環保知識、製作環創手工,為減塑環保代言!活動旨在呼籲減塑限塑從我做起,通過家庭一起帶動全社會加入必勝客「少塑派」行動,少用塑料,做綠色減塑人,推動綠色環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進家庭。
  • 環保組織籲海洋垃圾所涉企業減塑 專家︰須強制執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蔣建國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坦言,須從政府、法律層面「控塑減塑」,予以強制約束。    沙灘垃圾涉及數百個品牌,零食飲料類居多    仁渡海洋2007年起便關注海灘垃圾問題,並發起「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項目,建立全國海灘垃圾監測網。
  • 這些兒童地墊「全有毒」!兩個選購技巧教你不踩坑
    兒童地墊如今已成為許多家庭的「必需品」,在早教機構、遊樂場甚至幼兒園都能發現它們的影子。然而,就是這個與孩子每天都零距離接觸的東西,近來卻頻頻被曝出安全隱患,如有毒物質超標,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看的玩博君是膽顫心驚!
  • @三亞,海航啟動海南出港航班禁塑 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蘇靚)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採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
  • 告別塑料吸管 麥當勞中國執著「減塑」十幾年
    從6月30日起,麥當勞中國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  從一根吸管開始,鼓勵消費者嘗試走出被塑料包圍的「舒適圈」,麥當勞中國踐行著「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全新品牌理念,此項環保舉措預計每年可減少約400噸塑料用量。
  • 餐飲業全面減塑正推進,可降解餐盒原料面臨短缺
    麥當勞中國6月30日宣布逐步停用吸管,再次掀起對餐飲業減塑問題的關注。事實上,減塑行動早已在餐飲巨頭中悄然展開。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企業此前通過更換紙袋包裝、減少塑料吸管使用等方式,推進環保。同時,隨著餐飲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外賣平臺也推出減塑行動,包括實行外賣「無需餐具」選項。
  • 踐行環保理念 爭當綠色「少塑派」
    如今,網購和點外賣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快遞包裝和一次性餐具也成為塑料汙染的一大來源,減塑限塑迫在眉睫。11月28日,一場提倡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少塑派」活動在必勝客中環協信店開啟。活動上,東華大學服裝設計院學生發表了主題為「塑料的危害」公益宣講,用視頻、照片以及知識宣講,把環保理念和白色汙染所帶來的危害傳遞給孩子們。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也分享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環保減塑的。一位小朋友表示:「今天我學到了塑料垃圾給動物和地球帶來的危害,回家後我也要少用塑膠袋,以後和媽媽出門都要改用帆布袋了。」
  • 臺灣學生林敬峰自發繪製減塑壁畫身體力行做環保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就讀臺中一中語資班三年級的林敬峰從小喜愛畫畫、國中時就騎著腳踏車到山林探索,他不但身體力行投入環保,今年寒假還利用延後開學的時間,在學校熱食部旁黑板創作,畫了26種臺灣原生種動物的「減塑壁畫」,開學後引發校內熱議,林敬峰則希望藉此呼籲更多人守護環境
  • 快遞業如何承擔減塑責任?
    中國近5年平均廢棄塑料回收量為1800萬噸,平均回收率為 25.6%;歐盟2006-2018年廢棄塑料回收處置量複合增速為1.44%,提升緩慢,2018年歐盟廢棄塑料循環利用率僅為18.5%,已經是全球最好的水平;中國、印度等國家禁止進口廢塑料後,美國廢塑料回用率有可能下滑至4%以下。造成廢塑料回收處置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價格低,回收行業利潤微薄並且規模難以擴大。
  • 打著環保旗號卻甲醯胺超標 快看看你家兒童地墊是否達標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在柔軟厚實的墊子上玩耍不易磕碰,加上清洗簡單收納方便,使得兒童地墊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然而,近日有消費者隨機送檢10款產品,發現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而且,這些「毒地墊」無一例外打著環保名義售賣,多是熱銷產品。
  • 「禁塑令」大限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環保組織「綠家園」在南后街就「禁塑令」開展問卷調查,受訪者在認真作答。隨著新業態的興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持續上升,塑料汙染成為當前最值得重視和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今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西藏:打好全民減塑戰 保護水生生物鏈
    11月17日,西藏自治區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在拉薩市曲水縣啟動,本次活動主題為「關愛水生動物,減塑從我做起」。  活動現場,廣大群眾手持環保口號宣傳牌與籤到板合照,表明了自己的環保態度;通過觀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展板等形式,深入了解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知識。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徵求意見稿對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的禁限塑舉措作出階段性安排,要求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同時,要求在各體育場館、旅遊景區、文化設施、交通場站等四類重點場所,在河道、公路、鐵路、背街小巷等四類重點沿線,協同推動塑料汙染治理。   塑料製品用途廣泛,但白色垃圾危害深遠。
  • 「禁塑令」下萬億環保風口,綠袋寶開啟空白智能商機
    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禁塑令」引起各方關注。到今年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禁塑令」下顯現多重環保業發展問題傳統的塑膠袋多是由不可再生材料生產的,塑料結構穩定,不容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幾百年都不會分解,不僅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而且其高溫釋放出的有毒物質也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 雅高推出可降解減塑方案 停止使用客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場管理處處長李兵華和雅高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羅凱睿, 揭幕雅高全新可降解方案的洗浴用品系列,開啟減塑行動 賓客可以在大中華區索菲特酒店體驗雅高全新可降解方案的浪凡(Lanvin)洗浴用品
  • 減塑限塑,刻不容緩
    看上去清澈見底的海水中,微塑料濃度可能高達830萬/立方米!它已經與自然界的各種循環融為一體。它可能來源於日化用品和衣物纖維,也可能由較大的塑料垃圾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分解而成。即使從不亂扔塑料垃圾,微塑料依然會跟著生活汙水流向江河湖海——因為它很難被汙水處理廠徹底攔截或處置。關於微塑料的危害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形勢並不樂觀。
  • 南通鋼襯塑臥式儲罐志泰廠家_志泰環保裝備
    南通鋼襯塑臥式儲罐志泰廠家,志泰環保裝備,我們公司生產的綠色環保大型防腐化工儲罐安全使用時間20年以上,而且可以回收再利用,不會造成二次汙染及產生處理費用,專業取代FRP玻璃鋼防腐儲罐,解決了玻璃鋼使用時間短,使用後需要專業的危廢處置企業處理填埋,處置費用高,浪費危害土地資源。
  • 民生智庫 | 韓國「減塑」再加力度,民眾企業合力齊響應
    然而,整體環保成績優異的韓國,也面臨各種環境問題的困擾。韓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2017年塑料製品的再利用率僅為34.4%。韓國環保專家分析稱,回收的塑料垃圾被轉移到處理機構後,卻因部分沾染異物、質量降低等原因,無法被再次利用,最終大部分塑料垃圾只能走向被銷毀的命運。此外,韓國三面環海,更需直接應對海洋汙染問題。
  • 河北石家莊:「減塑」行動派拿出布袋提起菜籃
    ■超市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可降解購物袋。之前的袋子不讓用了,汙染環境,這種是可降解的,希望消費者能夠理解和配合。」永輝超市服務臺工作人員說。當記者問到蔬菜果品區以及生鮮區用於分包裝的連卷袋時,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這種袋子是否可降解。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些連卷袋都是超市免費提供的,在此區域購物的顧客,每位可能都需要三四個甚至更多的連卷袋來包裝蔬菜肉品等。
  • 「禁塑令」年底將迎第一階段大限 減塑、禁塑如何「換擋提速」?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號稱史上最嚴的「禁塑令」今年年底將迎來第一階段大限,包括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攪拌棒等一系列塑料製品將被禁止使用,減塑、禁塑有望「換擋提速」。如何有效推進塑料汙染治理,讓限塑從紙面走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