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限塑,刻不容緩

2020-09-11 核安全


2019年,「微塑料」一詞開始頻繁見諸報端。山川、冰原、河流、海洋……很多地方都有微塑料的蹤跡,它似乎已經遍布自然界,研究人員甚至在飲用水樣品和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它。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而大量微塑料的直徑小於10微米,遠低於人眼可見的最小值100微米。看上去清澈見底的海水中,微塑料濃度可能高達830萬/立方米!它已經與自然界的各種循環融為一體。它可能來源於日化用品和衣物纖維,也可能由較大的塑料垃圾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分解而成。即使從不亂扔塑料垃圾,微塑料依然會跟著生活汙水流向江河湖海——因為它很難被汙水處理廠徹底攔截或處置。關於微塑料的危害目前尚無定論,但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形勢並不樂觀。微塑料已經表現出對動物大腦的毒害作用,可能在血管中聚集導致血液凝塊,還可能導致器官物理性損傷,甚至會降低生育能力,其危害不可小覷。


不幸的是,人類已經離不開塑料了,這個時代甚至被稱為「塑料時代」,就像歷史課本中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一樣。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發現,塑料已經進入了沉積層。論文作者認為,塑料層可被用作「人類世」開始的標誌。


未來每人每周可能要吃掉一張普通塑料信用卡,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正在使這個後果變得更加嚴重。法國清潔海洋行動組織的潛水員曾在法國東南部的地中海裡發現了數十種口罩、一次性手套和消毒劑瓶。這些防護用品大部分都是塑料製品,熔噴布可能需要四五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在這之前,它的微小碎片可能跟著海風被人類吸入身體。每年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有大約1300萬噸,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最終將進入人體。


至於土壤塑料汙染,可能比海洋更加嚴重,根據具體環境的不同,大概比海洋要高出4-23倍,但人們對土壤塑料汙染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知之甚少。簡而言之,隨著土壤中微塑料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的整體代謝活動會下降;微塑料還可以與土壤動物相互作用,影響它們的健康和土壤的功能。而當微塑料進一步分解時,又會獲得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增加對生物體產生有毒影響的風險。毒性作用發生的可能性越大,潛在受影響物種的數量和生態功能就越大。


如今,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面對複雜的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塑料汙染問題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才有希望解決。我們或許需要一個類似《巴黎協定》的全球性條約,像應對氣候變化一樣,推進塑料汙染的治理進程。


一言以蔽之,減塑限塑,刻不容緩。


來源:中國環境監察

相關焦點

  • 一起加入必勝客「少塑派」 爭做綠色減塑人
    12組家庭的小小環保志願者在現場學習環保知識、製作環創手工,為減塑環保代言!活動旨在呼籲減塑限塑從我做起,通過家庭一起帶動全社會加入必勝客「少塑派」行動,少用塑料,做綠色減塑人,推動綠色環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進家庭。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北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以加大減塑力度。京版「限塑10條」不僅加強對堂食的管控,還針對外賣平臺明確了更多鼓勵措施。
  • 禁塑限塑時間表來了!商務部公布禁塑限塑階段性任務
    中新網8月31日電 31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禁塑限塑階段性任務,要求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工地試驗小感——從土膏狀態看液塑限界限含水率
    彭旭東   中鐵大橋局中心試驗室液塑限試驗是一個便於了解土樣工程性質,進行土樣分類所進行的重要土工試驗。
  • 餐飲業全面減塑正推進,可降解餐盒原料面臨短缺
    麥當勞中國6月30日宣布逐步停用吸管,再次掀起對餐飲業減塑問題的關注。事實上,減塑行動早已在餐飲巨頭中悄然展開。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企業此前通過更換紙袋包裝、減少塑料吸管使用等方式,推進環保。同時,隨著餐飲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外賣平臺也推出減塑行動,包括實行外賣「無需餐具」選項。
  • 快遞業如何承擔減塑責任?
    【財新網】(作者 施懿宸 朱楊瑩 包婕)一、塑料汙染問題刻不容緩  全球塑料產量自1950年的150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3.59億噸,複合增速為8.39%,由於價格低廉,用途廣泛且堅韌可靠,目前尚無可媲美廉價替代材料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塑料產量仍會保持較快增長。
  • 「資訊快遞」我國對輸入風險較高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丨商務部公布禁塑限塑階段性任務丨廣東「限塑」9月起加碼
    【資訊快遞】我國對輸入風險較高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丨商務部公布禁塑限塑階段性任務丨廣東「限塑」9月起加碼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訂閱號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訂閱號微信號 hzszxrmyy-dyh 功能介紹 介紹我院專科、專家、先進診療方法、醫療資訊;為患者提供就醫指南和醫療活動信息。
  • 踐行環保理念 爭當綠色「少塑派」
    如今,網購和點外賣已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快遞包裝和一次性餐具也成為塑料汙染的一大來源,減塑限塑迫在眉睫。11月28日,一場提倡減少使用塑料製品的「少塑派」活動在必勝客中環協信店開啟。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也分享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環保減塑的。一位小朋友表示:「今天我學到了塑料垃圾給動物和地球帶來的危害,回家後我也要少用塑膠袋,以後和媽媽出門都要改用帆布袋了。」隨後,大學生們還和孩子一起,通過垃圾分類的小遊戲,再次加深了對環保知識的「鞏固」。
  •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問題...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食品夥伴網依據相關法規,結合收到的企業諮詢,歸納整理了與食品行業相關的禁塑限塑、回收報告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相關問答   問:需要報告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包含哪些?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徵求意見稿對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的禁限塑舉措作出階段性安排,要求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露;同時,要求在各體育場館、旅遊景區、文化設施、交通場站等四類重點場所,在河道、公路、鐵路、背街小巷等四類重點沿線,協同推動塑料汙染治理。   塑料製品用途廣泛,但白色垃圾危害深遠。
  • 西藏:打好全民減塑戰 保護水生生物鏈
    11月17日,西藏自治區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在拉薩市曲水縣啟動,本次活動主題為「關愛水生動物,減塑從我做起」。  啟動儀式上,科普專家進行了專題講座,主講人與志願者進行了開放式互動演講,大家就「減塑、如何更好保護西藏水生野生動物」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如「人類的哪些行為對水生野生動物造成了危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做法能減少白色汙染」。在科普過程中,大家暢所欲言,積極分享減塑妙招和方法。
  • 商務部發文大力倡導使用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
    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引導商場、超市等場所,通過積分獎勵等激勵手段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塑料汙染治理各項目標,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落實禁塑限塑相關規定要求2020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對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賦予了新的職責
  • 告別塑料吸管 麥當勞中國執著「減塑」十幾年
    從6月30日起,麥當勞中國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  從一根吸管開始,鼓勵消費者嘗試走出被塑料包圍的「舒適圈」,麥當勞中國踐行著「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全新品牌理念,此項環保舉措預計每年可減少約400噸塑料用量。
  • @三亞,海航啟動海南出港航班禁塑 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蘇靚)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採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
  • 綠會減塑撿塑組關注...
    綠會減塑撿塑組關注「毒地墊」 2020-06-14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雅高推出可降解減塑方案 停止使用客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場管理處處長李兵華和雅高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羅凱睿, 揭幕雅高全新可降解方案的洗浴用品系列,開啟減塑行動 賓客可以在大中華區索菲特酒店體驗雅高全新可降解方案的浪凡(Lanvin)洗浴用品
  • 臺灣學生林敬峰自發繪製減塑壁畫身體力行做環保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就讀臺中一中語資班三年級的林敬峰從小喜愛畫畫、國中時就騎著腳踏車到山林探索,他不但身體力行投入環保,今年寒假還利用延後開學的時間,在學校熱食部旁黑板創作,畫了26種臺灣原生種動物的「減塑壁畫」,開學後引發校內熱議,林敬峰則希望藉此呼籲更多人守護環境
  • ...嚴「限塑令」:六大領域「減塑」,快遞、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如何嚴格「減塑」?《行動計劃》提出,著力抓好「一控、一減、兩促進、三個一批」。「一控」即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一減」即著力推動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兩促進」即積極促進替代技術和替代產品供給、積極促進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薛濤表示,「一控」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相對來說,「兩促進」則缺乏商業模式的支持。
  • 環保組織籲海洋垃圾所涉企業減塑 專家︰須強制執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蔣建國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坦言,須從政府、法律層面「控塑減塑」,予以強制約束。    沙灘垃圾涉及數百個品牌,零食飲料類居多    仁渡海洋2007年起便關注海灘垃圾問題,並發起「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項目,建立全國海灘垃圾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