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信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養生」騙局

2021-01-15 新京報

科普之家

潘建偉研究的「量子糾纏」僅僅對在一些特殊條件下的少數原子才能成立,而掛墜這樣由龐大數量的原子組成的東西,早已超出了其規律成立的範圍。

曾有網友戲言:「當一項高科技誕生的時候,騙子們早就在某寶網上等著了。」比如當天文學家們證實引力波存在的時候,網上的騙子「及時」推出了「孕婦防引力波輻射服」,令天文學家哭笑不得。

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存在已久

這不,連前段時間在北京參加兩會的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院士也遇上這等尬尷,他的親戚從網上買了「量子掛墜」,對他說,據說「你的技術」可以防癌症,潘院士也只能跟她說沒那回事兒。

潘院士遇到的是一個典型的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這類騙局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概念,一方面利用公眾對健康的訴求,以及對高科技概念的陌生和敬畏,從而創造了種種神乎其神的產品。

打著「量子」旗號的偽科學或騙局,不僅僅有據說能防癌的「量子掛墜」,還有「量子水」「量子健康檢測儀」,甚至「量子醫學」。儘管早在2014年《中國科學報》就批判過「量子醫學」概念是偽科學,但依然阻擋不了「量子醫學研究院」之類的機構遍地開花。

進一步來說,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並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納米科技的興起,諸多「納米洗衣機」「納米鞋墊」之類的產品曾流行一時。如果繼續翻歷史,我們還能找到更多例子。甚至在今天,仍有很多打著保健養生旗號的偽科學產品在繼續流行,比如「破壁孢子粉」「磁化水」「負離子吹風機」「遠紅外理療儀」,中老年人上當受騙的尤其多。

「量子」還在概念階段

為什麼這類騙局能夠屢屢得手,甚至還能翻著花樣「創新」?而公眾對此類騙局的追捧熱情卻從未低落。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科普的原因,社會心理層面的原因等。

作為一名科普作者,我主要從科普的角度談談。科技名詞天然地令人難以理解,而科普工作又長期得不到重視,這樣一來,公眾對科技名詞敬畏但不了解,也就給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當我們在進行科學普及的時候,對於「常識」普及得還不夠,沒有足夠引起公眾對於「常識」,也就是科學思維重要性的認識。

比如,潘建偉院士解釋,「量子」說起來並不神秘,量子力學是上個世紀初誕生的,組成物質的很小的那些「顆粒化」的單元,稱之為「量子」。而潘建偉院士從事的「量子糾纏」研究,還處於微觀世界的基礎物理研究階段,應用範圍也僅限於量子保密通訊、量子計算機等非常「物理」層面。要想把量子技術直接應用於人體保健,連影子還都沒有,相關概念的商業炒作也只能是騙局。

現代科學概念對於人類社會來說,幾乎都是「嶄新的知識」,在過去數千年裡,我們對世界、物質,包括人體的認識被各種偏見和錯誤所充斥。

很多人把「年輕的科學」與「古老的傳統」相對比,認為科學太年輕不值得相信,但是,當騙子們把高科技貼上古老的「養生」標籤,吹噓立竿見影的「神奇功效」時,很多人又立刻輕信了。這正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理解科學知識,也沒有學到科學精神。

尊重科學精神,防止騙局泛濫

因為具體科學知識(規律)有它特定的使用範圍,比如雖然「所有的物體都是用原子構成的」,也「都是由量子構成的」,但潘院士研究的「量子糾纏」僅僅對在一些特殊條件下的少數原子才能夠成立,對於掛墜、鞋墊這樣由龐大數量的原子組成的東西,早已超出了「量子糾纏」規律成立的範圍。

而科學精神首先要求的質疑,即對任何說辭都不能輕信,需要參考科學界主流研究者們共識、科學研究方法來評判。如果我們遇到各類聲稱有「神奇功效」的產品時,即使自己看不懂,那麼多求助於家人親戚、朋友圈,問一聲「它可信嗎」,那麼也就減少了上當受騙的可能性。

因為缺少常識,所以當我們遇到生老病死等難題的時候,很多人不是去理解我們遭受的痛苦究竟是怎麼回事兒,現代醫學又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各種方法的利弊何在,而是祈求於「靈丹妙藥」「偏方」,希望能夠立即解除痛苦。即使沒有健康問題的人們,也期望通過「量子掛墜」這類看似簡單易行實則為偷懶的方法,實現「沒病防病」的美好願望,卻忽視了身體本身的要求,比如日常鍛鍊的重要。

理解科學常識、理解科學精神,提高所有人的科學素養,才是防止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繼續泛濫的根本。

□孫正凡(科普作家)

相關焦點

  • 這些未來可能出現的高科技騙局,更要注意!
    以目前我們對於量子技術的研究,想要實現這些功能毫無疑問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有朋友遇到打著量子技術的健康、養生產品,一應要有多遠離多遠。除了量子技術,近年來最常用的詞彙還有:納米技術、航天科技、抗氧化等。
  • 【警惕】打著北鬥旗號的騙局!不要去亂交錢,請看官方公布!
    > 3,關於北鬥的授權: 目前網絡上不少打著北鬥旗號的騙局教你識破北鬥騙局 北鬥系統與企業合作籤約? 是真是假? 北鬥系統將由企業運營? 是真是假? 北鬥手機取代5G? 是真是假?
  • 農村幾個致富騙局,千萬別碰!
    農村老話常說「人往高處走」,很多農民在城裡幹了幾年之後,手裡也攢了不少錢,很大一部分打工的農民也覺得畢竟不能一輩子在城裡面打工,回到家鄉自己創業才是更好的選擇,這種思想從出發點上來說也是好事,也是農民上進的表現,但是,想創業的農民可要注意農村這3個致富騙局,多少錢都不夠賠的,返鄉創業的農民千萬別幹。
  • 水氫發動機竟是「龐」氏騙局?創新不是拿高科技當幌子
    是否高科技得有權威認定高科技不能成為圈錢幌子是真正實現了水氫能源上的科技突破,還是打著高科技幌子的「龐」氏騙局?連日來,一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況且,輿論目前已經不滿足於對該技術的質疑,而是懷疑該公司打高科技旗號的真正用意。近年來部分企業掛上高科技幌子,利用一些地方政府吸引投資、發展經濟的迫切心情,向政府要地、要錢、要政策、要補貼,這樣的教訓已非一回。
  • 豈能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
    疫情暴發以來,不少自媒體蹭熱點,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更是容易成為爆款。 2月9日,鍾南山團隊發布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多項臨床特徵。雖然論文根本沒有提到吸菸與感染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名為「姚講姚說課堂」的微信公眾號,在分析論文中披露的數據後,竟然炮製出「吸菸者感染率明顯遠低於非菸民」的驚人結論。
  • 揭量子科技產品騙局 別讓偽創新砸了新科技的牌子
    這種狂熱,很容易出現泡沫、甚至演化為騙局。葛韶峰指出:「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新概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本市場比如美股,都是一樣的。因為本身股市代表的就是對未來的預期,大家可能覺得(量子科技)能夠改變世界,但是到了時間點後,大家可能會發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到時候人們會發現這是一場泡沫,甚至有人說這是騙局。股價會大幅下降,這是很正常的。」
  • 【風險提示】暑假警惕近視治癒騙局捲土重來
    所謂能幫助近視患兒恢復視力的高科技產品基本上是騙人的。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記者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治癒系」騙局多,亟待加強整治力度。
  • 專家:打著「量子+生活」的產品都是騙局
    12日晚,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告訴記者,目前除量子通信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
  • 專家提醒 打著「量子+生活」的產品都是騙局
    12日晚,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包括「量子健康杯」「量子襪」「量子手機殼」等產品仍有銷售,不少產品標榜採用先進量子技術,有益於身體健康,還有商家聲稱用量子杯喝酒能改善口感,「喝1斤白酒不頭疼」。
  • 排毒、辟穀等飲食方法,到底是真的養生還是健康陷阱?別再被坑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養生方法也是各種各樣,近些年來,排毒、辟穀減肥的飲食方法流行起來了,鼓吹能減肥,排腸毒,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聽上去好像很養生,但真相或許並非像大家想的這麼好,別再被忽悠了,早點了解早受益。
  • 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
    新華社長沙7月2日電題: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帥才、董小紅、梁軍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記者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
  • 起義軍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反清,三代皇帝受到影響
    起義軍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反清,三代皇帝受到影響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上,改朝換代是常有的事情,新皇帝登基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前朝皇室宗族的人全都除掉,一個也不留,此舉是為了永絕後患。常看清廷影視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朱三太子這號人物,在清史上,有著朱三太子的記載,這個人物困擾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從康熙時期、雍正時期到乾隆時期,在民間依然有人打著朱慈炯的旗號造反。他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呢?而且朱慈炯一直都沒有找到,這無疑成為了清朝高層的心病。明朝的崇禎一共有三位皇子,這三個兒子分別是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煥。
  • 【揭秘「偽創新】被熱炒的「量子科技」是一場騙局嗎?
    這種狂熱,很容易出現泡沫、甚至演化為騙局。  葛韶峰指出:「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新概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本市場比如美股,都是一樣的。因為本身股市代表的就是對未來的預期,大家可能覺得(量子科技)能夠改變世界,但是到了時間點後,大家可能會發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到時候人們會發現這是一場泡沫,甚至有人說這是騙局。股價會大幅下降,這是很正常的。」
  • 被熱炒的「量子科技」是騙局嗎?潘建偉這樣說的
    這種狂熱,很容易出現泡沫、甚至演化為騙局。  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新概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本市場比如美股,都是一樣的。因為本身股市代表的就是對未來的預期,大家可能覺得(量子科技)能夠改變世界,但是到了時間點後,大家可能會發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到時候人們會發現這是一場泡沫,甚至有人說這是騙局。股價會大幅下降,這是很正常的。
  • 養生行業亂象叢生:借養生「大師」之名騙消費者
    借養生「大師」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養生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從綠豆「神醫」張悟本,到生吃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科學依據,隨著養生熱的興起,千奇百怪的「養生大師」應運而生,以「養生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專家建議:健康教育應「提速」,行業監管待加強。
  • 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飾演拜金主義者,雖然打著愛的旗號
    北京遇上西雅圖:湯唯飾演拜金主義者,雖然打著愛的旗號,卻花錢如土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是在2013發行的,因為他是關於西雅圖中的北京,這在當時非常流行,這部電影的口號是「首部由女導演執導並票房過億」。在第二次刷完之後,電影所有的文藝氛圍突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就是電影中打著「真愛」旗號的拜金主義者,卻不斷揮霍錢財。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聚焦於「第三者」,這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第三者」,文佳佳以愛的名義,戀愛並懷上情況下誰知道金主沒有離婚,獨自去西雅圖。在勞動期間,她揮霍淫蕩,傲慢專橫,花錢如流水,她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她用青春和美麗購買的「奢侈」生命。
  • 熱炒量子科技是騙局?潘建偉:遠沒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地步
    這種狂熱,很容易出現泡沫、甚至演化為騙局。 葛韶峰指出:「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新概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本市場比如美股,都是一樣的。因為本身股市代表的就是對未來的預期,大家可能覺得(量子科技)能夠改變世界,但是到了時間點後,大家可能會發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到時候人們會發現這是一場泡沫,甚至有人說這是騙局。股價會大幅下降,這是很正常的。」
  • 幹細胞美容:又一個美麗的騙局---大眾衛生報數字報刊平臺
    幹細胞豐胸、幹細胞除皺、幹細胞祛疤……如今,打著「幹細胞」這個高科技旗號的美容和醫療機構比比皆是。然而,據權威人士介紹,我國未審批過任何一個幹細胞美容項目。    所謂幹細胞美容,就是先從自己身上抽取幹細胞,隨後送至專業機構加工處理,剔除了無用成分的幹細胞再重新打回臉上。
  • 「量子」產品騙局 闢謠更要查處
    張淳藝1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除量子通信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
  • 高科技「量子」來了?其實是騙子的新「幌子」!
    「量子」產品是科學應用還是科技騙局?闢謠君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但無論是哪種,都不過是這些量子產品吸引無知消費者的噱頭,這些頂著高科技名號的產品,用神乎其神的功效冠以不菲的價格,利用著當今大家越來越重視養生的心態,欺騙到了不少消費者。 為什麼「量子」總被當作噱頭,成為偽科技產品的外衣?這是因為許多奇特的物理現象與「量子」關係密切。比如,「量子相干」「量子穿隧」「量子糾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