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反清,三代皇帝受到影響

2020-12-04 百家號

起義軍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反清,三代皇帝受到影響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上,改朝換代是常有的事情,新皇帝登基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前朝皇室宗族的人全都除掉,一個也不留,此舉是為了永絕後患。常看清廷影視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朱三太子這號人物,在清史上,有著朱三太子的記載,這個人物困擾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從康熙時期、雍正時期到乾隆時期,在民間依然有人打著朱慈炯的旗號造反。他為什麼會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呢?而且朱慈炯一直都沒有找到,這無疑成為了清朝高層的心病。

明朝的崇禎一共有三位皇子,這三個兒子分別是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煥。朱慈烺是崇禎皇帝的皇長子,也是明朝的太子,明朝漸漸走向了衰亡,李自成率軍進攻京城。崇禎知道明朝的氣數將盡,可是他還是希望自己的這三個皇子可以衝破重圍,安排了幾位自己信得過的太監護送三位皇子出城。崇禎的計劃是自己的三位皇子逃到南京之後,然後在南京重新建立明朝,可是歷史並沒有眷顧明朝,崇禎的三位皇子一個也沒有逃脫成功,三人都成為了李自成的俘虜。

李自成得到了明朝的三位皇子自然是高興壞了,他將這三人安排在自己的軍營中,跟隨自己打仗。在攻打吳三桂的時候,這三位皇子依然跟隨李自成的軍隊走,李自成本來是想利用者三個皇子讓吳三桂對自己投降,可是沒想到吳三桂早就歸降於清朝了。李自成在吳三桂和清軍的兩面夾擊下大敗,軍心浮動不安,在全軍混亂的時候,崇禎的三位皇子全都失蹤了。

第二年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在清廷控制的京師中發現了皇太子朱慈烺,同時在南明的南京中也發現了他。沒想到最後清朝這邊殺掉了朱慈烺,而南明這邊也除掉了這位太子,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實在是令人不解。當時朱由崧已經稱帝了,好不容易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自然是不會將皇位讓給別人的。而崇禎皇帝的小兒子朱慈煥在一處過著自己的小生活,主要是以教書為生,小日子過得還不錯,可惜最後還是被康熙皇帝的手下給發現了。那時候朱慈煥已經有70多歲了,最後還是被康熙下令斬殺了,為了以絕後患,將他的兒子孫子全都除掉了,他們都是明朝的血脈,自然留不得。

由此可見清廷在除掉明朝血脈這一方面是挺狠的,南明的給位王爺最終還是沒能逃出清廷的手掌,最終全都慘死在清廷手中。總共三位皇子,只有朱慈炯一直沒有被清廷找到,因為他在明朝皇室中排行第三,所以民間就稱他為朱三太子。朱慈炯在當年到底是在亂軍中去世了,還是一直藏身在別處隱忍的生活著,這沒有人知道。

因為清廷一直找不到朱慈炯的下落,更沒有關於他的消息,這讓清廷這邊總是放心不下,時間一長朱慈炯則成為了清廷的一塊心病,找不到他清廷是很難踏實下來的。各種起義的軍隊全都是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就像一直在西南地區的吳三桂,當時他就打著朱慈炯的旗號,要擁立朱三太子為皇帝。等到了雍正和乾隆執政的時期,還是有人打著他的旗號起義,天地會在當時還是比較有名的,這個會所一直對外宣稱朱三太子就在自己的手中。

從康熙時期到雍正時期,他的影響一直存在,直到乾隆執政後,還有人說朱三太子在呂宋島生活,準備好兵力要造反。這個只是一個傳說,而朱三太子始終都沒有現過身,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裡。清朝的政局漸漸穩定了下來,關於朱三太子的影響漸漸的消失了,可是這並不代表清朝的統治很好,在乾隆末期,白蓮教起義了,這場起義波及到了八個省,而清廷為了鎮壓這場起義,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因為這場起義,清朝的元氣遭到極大的損傷。

小編認為:明朝被滅亡的時候,除了崇禎皇帝的三個皇子,其他的人都慘死在宮中,可是這三個皇子的命運各不相同,一個被清廷除掉了全家,一個被斬殺,另一個沒有人知道他在哪。或許他在一處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生活著,或許他早就在亂軍中去世了。新朝建立後新皇帝登基,一定會對前朝的皇室宗室趕盡殺絕,只是因為他們是前朝的皇室,留下他們就等於給自己埋下禍根,而民間有的起義軍就打著朱慈炯的旗號反清,清朝的三代皇帝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讓清朝三代頭疼的前朝餘孽,朱三太子不知所蹤,卻折磨清朝三代
    朱三太子,是歷史中最特殊的人物,有的人說他活著,也有人說他早已死去,但無論如何,他的影響力都是極大的,是反清復明的精神領袖,無論生死,都折磨清朝三代君主,讓清朝三代君主頭疼不已。朱三太子,是明朝崇禎皇帝的三兒子,名為朱慈炯,明朝滅亡後,朱家三位皇子各奔東西,隱藏在俗世中,而其他兩位皇子都被抓住並且斬殺,唯獨朱三太子一直不知所蹤,也讓康熙、雍正、乾隆為此頭疼。明朝滅亡是必然的,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嚇得直接自殺,也沒有安置自己三位皇子,三位皇子也成為李自成的俘虜。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歷史上楊起隆確有其人,他也確實曾起兵反清,但是他只是詐稱自己是朱三太子以此來加強號召力而已,不是真的朱三太子。歷史上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很多,康熙時期就多達十幾人,但真正的朱三太子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崇禎皇帝一共七子,其中二、六、七子很早就夭折,崇禎皇帝有爵位的兒子只有老大、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和五子朱慈煥。
  • 一個人困擾了清朝三代皇帝,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實力?
    在清朝初期的電視劇中,經常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在民間的說法,朱慈炯是明朝崇禎皇帝第三個兒子,因此被稱為朱三太子。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朱三太子從來沒有出現過,反倒是各股勢力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那麼,清朝建立以後,明朝皇室的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實力?有沒有能力對付清朝?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亡,明朝就此宣告滅亡。雖然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了多個政權,史稱「南明政權」,但它最終還是沒能像當年的南宋一樣,能偏安一隅長達一百多年,而是僅僅在十多年後,就宣告滅亡了。
  •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真相,他的子女都去哪了?
    今天咱們講一講明朝的故事,說到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次農民起義,就不得不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結束明朝統治的闖王李自成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南徵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
  • 他為何要藉此反清復明?努力洗白自己
    天下人都可以反清復明,唯獨吳三桂是不能反清復明的,為什麼?因為吳三桂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迫使他不可能再打著復明的旗號反清。當年他為了奪取永鎮雲南的平西王爵位,不得不取得清廷的信任。於是他帶著大軍進入緬甸,迫使緬甸王將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給交了出來。吳三桂在滇池畔用弓弦絞殺了朱由榔。親手殺死了明朝的皇帝,他哪裡還有臉選擇復明的呢?
  • 他追隨滿清參與嘉定三屠,除滅南明兩位帝王,卻又為小妾反清復明
    李成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了起義軍成了反抗明朝統治的一員。隨著李自成進京,崇禎皇帝自殺再到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李成棟追隨者高傑從一名反明的義軍變成了南明弘光皇帝手下的一名總兵。為弘光皇帝鎮守徐州重鎮。清兵入關以後,野心也隨之膨脹,他們想要統一天下。為此滿清軍隊開始南下。徐州作為軍事重鎮自然成了抗清的一線。
  •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但是對自己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煥,崇禎皇帝不但沒有傷害他們,還給他們換上民間衣服讓其趕緊逃命,算是給大明留下一點希望。三個兒子臨走前,崇禎皇帝怕他們從小在深宮中長大,不懂外面的規矩,他還特意吩咐:「見到做官的叫老爺或相公,見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見到文人叫先生,見到軍人叫長官,以此保全性命,勿忘父母之仇,勿忘光復明室。」
  • 有清一代各路豪強,都喜歡打著他家旗號搞事情
    康熙四十六年一念和尚借朱三太子名義反清,建號大明天德。 雍正八年、十年,四川、廣東百姓打出朱四太子旗號反清。
  • 豈能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
    疫情暴發以來,不少自媒體蹭熱點,兜售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打著鍾南山旗號販賣偽科學,更是容易成為爆款。 2月9日,鍾南山團隊發布論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多項臨床特徵。雖然論文根本沒有提到吸菸與感染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個名為「姚講姚說課堂」的微信公眾號,在分析論文中披露的數據後,竟然炮製出「吸菸者感染率明顯遠低於非菸民」的驚人結論。
  • 貴州一小村莊,滿村竟是崇禎皇帝後人,至今不與朱姓通婚
    ,並逼迫周皇后自殺,然後又親自執劍砍死公主,在金庸先生的小說《碧血劍》中,阿九即為崇禎皇帝的公主,但是卻沒有被崇禎皇帝所砍死,只是斷了一臂,可以說金庸先生也是動了惻隱之心,事實上,崇禎皇帝的女兒全部死亡,沒有一個存活。
  • 別輕信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養生」騙局
    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存在已久這不,連前段時間在北京參加兩會的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院士也遇上這等尬尷,他的親戚從網上買了「量子掛墜」,對他說,據說「你的技術」可以防癌症,潘院士也只能跟她說沒那回事兒。潘院士遇到的是一個典型的打著高科技旗號的騙局,這類騙局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概念,一方面利用公眾對健康的訴求,以及對高科技概念的陌生和敬畏,從而創造了種種神乎其神的產品。打著「量子」旗號的偽科學或騙局,不僅僅有據說能防癌的「量子掛墜」,還有「量子水」「量子健康檢測儀」,甚至「量子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