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處高緯度地區的俄羅斯來講,「全球變暖」可能正是其盼望的

2021-01-09 地理沙龍號

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各國最為關心的環境問題,也是全球民眾最為耳熟能詳的環境問題。對於全球變暖問題的產生有很多爭論,大多數人傾向於人類活動中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了全球變暖,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全球變暖是自然演化事件,和人類的關係不大;還有人認為全球變暖主要是牛等牲畜放屁導致的;也有人認為全球變暖本身就是一個陰謀,是一個謊言。

全球變暖利好俄羅斯

雖然,目前對於全球變暖的相關機制並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從人類的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確實在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而且溫度升高的速度是驚人的。由於全球變暖是全人類的共同問題,所以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參與,因而才有了全球氣候大會,籤訂了一系列的氣候議定書,雖然美國出爾反爾,但是還是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到底對地球有什麼危害呢?如果以地球為研究單位,那麼全球變暖對於地球沒有任何影響,只不過是地球演化史中的一朵小浪花,因為在地球歷史上有比現在溫度高得多的時候。全球變暖對於地球的生態系統有危害嗎?其實也沒有,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也經歷了眾多比全球變暖更為嚴重的狀況,雖然有些物種會滅絕,但是必定會有物種壯大延續下來,所以全球變暖可能對於物種進化是一個促進因素。

俄羅斯地形圖(標註緯度)

不過,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人類這個物種能不能挺過去就不一定了,所以,客觀的說全球變暖對於地球來說可能是既有利又有弊,全球變暖對某些地區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而在另一些地區產生更多的正面影響,比如很多太平洋島嶼國家,可能隨著全球變暖而沉沒,遭受滅頂之災。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希望全球變暖,或者從全球變暖中獲取一定利益的話,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是:俄羅斯。

俄羅斯氣候類型分布圖

俄羅斯被世人稱為「北極熊」,這個綽號正是來自俄羅斯地處高緯度地處北冰洋沿岸的地理位置,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過去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但是俄羅斯基本上地處北緯50°至北緯70°之間,北極圈穿過俄羅斯北部,地處高緯度促使俄羅斯氣候夏季溫涼短暫,冬季嚴寒漫長,如果全球變暖持續,俄羅斯可能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冬天的莫斯科

首先是糧食方面,由於俄羅斯地處高緯熱量不足,雖然國土面積巨大,但是很多地區都不能進行糧食種植,俄羅斯的很多農產品都需要依賴進口,而全球變暖可能會扭轉這一局面,使俄羅斯從糧食進口國變成糧食出口國。其次是港口方面,俄羅斯雖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由於緯度高,冬季海冰結冰嚴重而且時間長,很多地區都不適宜建設港口,全球變暖可能使得很多俄羅斯的港口資源得以開發。再次是航線方面,全球變暖使得北冰洋的海冰不斷融化,從亞洲到歐洲的海上航線將來可以通過北冰洋進行航行,也就是「北極航道」,俄羅斯是北極航道沿線最主要的國家,將會獲得更多的貿易機會。

北極東北航道示意圖

相關焦點

  • 專家:高緯度地區對氣候變化更敏感
    而由於不是常態,故北極地區生態也不會因此發生驟然的改變,這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局地極端天氣現象。」換言之,氣候變化屬於人類議題、國際課題,其參與主體只能是國家與國際組織。全球變暖經過幾十年的媒體熱議,也成百姓日常議論的話題。但氣候變化實際上是個多維度、長時限、大空間的超宏觀題目,與某個地區乃至某些國家都不會直接關聯。
  • 「全球變暖」除了帶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還會帶來哪些深刻影響?
    全球變暖帶來的深刻影響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可能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為主要的有兩方面,一是人類在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從而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每年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超過
  • 專家:全球變暖可能使地球部分地區「變冷」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戰豔)近期俄羅斯乃至整個歐洲遭受了寒流的襲擊,不少地區溫度降至零下20多攝氏度,寒冷的天氣已在歐洲各國造成近百人死亡。專家認為此次極端天氣事件有可能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
  • 誰說全球變暖後冬天不會越來越冷
    全球變暖正是冬季極寒天氣背後的一個重要推手: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導致極地海冰大量融化,在氣流和洋流系統受到影響時,就會出現超級寒冬。異常寒冷的天氣正在席捲全球。74年來最冷的冬天讓俄羅斯陷入癱瘓;中國中東部、美國東部等全球多地在聖誕節前也集體刷新了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
  • 全球變暖,北半球風力會減弱?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全球變暖或將對世界範圍內的風能資源分布產生深遠影響。到本世紀中後期,北半球可供利用的風能資源將大量減少,南半球一些地區風能資源則可能急劇增加。  研究人員利用超級計算機的模擬結果,對未來兩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風能資源的演變進行探討。
  • 西南極洲成全球氣候變暖最快地區
    西南極洲地區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早報訊 半世紀以來,西南極洲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比科學家們預想的要快得多,而該地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釋放熱量,在到達高緯度海域後變成冷而鹽度高的海水,沉入深海。再以深海洋流的方式轉回低緯度地區,給當地帶來涼爽。洋流循環可以將赤道附近的熱量被帶到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對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差異進行中和。
  • 「全球變暖」將停止,全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氣溫將會下降迅猛
    同時,因為近兩百年來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加,所以科學家們就很輕易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正在逐漸升高。而南極冰川大量融化,便是其中的有力證據。正因如此,全球各國在2015年籤署了《巴黎協定》,從全球的視角來應對氣候的異常,用以抑制和暫緩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然而,前幾年和今年冬季出現的異常極端寒冷天氣,讓很多普通人困惑不已。不是說全球變暖嗎?
  • 全球變暖:難以忽視的真相
    第一部分是全球變暖的事實和物理學原因;第二部分分析造成全球變暖危機的社會原因;第三部分是對全球變暖的懷疑論者和美國政府的批評和揭露;第四部分是措施、希望和行動,指出了人人都可為化解這個危機所做的具體行動。第一部分是該書的重點。書中寫到,全球變暖最直接的後果是高山冰雪和高緯度極冰的融化,以及夏季熱浪的增加。
  • 2020年亞洲地區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喀山聯邦大學氣象教研室主任尤裡·佩列韋堅採夫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全球變暖將決定2020年的天氣,世界不同地區將出現更多自然災害,亞洲地區遭受的損失將超過其他地區。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孫丞虎表示,2003年到2013年這10年間,西伯利亞中部以及我國冬季寒潮天氣頻發,多次出現暖背景下的冷冬現象,可能就與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有關。北極海冰大幅偏少還容易導致北極濤動(AO)出現負位向,其結果將致使冬季中高緯度的西風基本流偏弱,羅斯波移速減慢,使得天氣系統容易長時間滯留在某個區域,這種持續性的天氣異常過程極易造成疊加影響並引發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的發生。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孫丞虎表示,2003年到2013年這10年間,西伯利亞中部以及我國冬季寒潮天氣頻發,多次出現暖背景下的冷冬現象,可能就與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有關。  北極海冰大幅偏少還容易導致北極濤動(AO)出現負位向,其結果將致使冬季中高緯度的西風基本流偏弱,羅斯波移速減慢,使得天氣系統容易長時間滯留在某個區域,這種持續性的天氣異常過程極易造成疊加影響並引發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的發生。
  • 俄羅斯北極地區現巨坑,原來是地球在「放屁」,6年來的第17個
    或是由於全球變暖的緣故,去年和今年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溫度奇高,氣候異常也引發了一些奇葩的事件。據俄羅斯媒體8月30日報導,近日在俄羅斯亞馬爾半島北極凍土地帶發現一個突然出現的巨坑,深達50米,口徑達100米左右,十分巨大。
  • 隨著地球溫度的上升,東北地區是否會變成四季如春的宜居地區?
    按照我們的設想,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一些中低緯度地區的極端高溫天氣將會越來越多,而高緯度地區的溫度上升,剛好會變成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我國東北地區就位於高緯度地區,那麼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東北是否會越來越宜居呢?
  • 俄羅斯凍土層出土史前巨獸,體內器官完好或可供復活,但並非好事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9月中旬時,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馴鹿遊牧人在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發現了一頭曾生活於冰河時期的洞穴熊遺骸,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具遺骸距今有大約22000年至39500年歷史,但是由於遺骸的位置埋在永久凍土層中,被發現的時候其毛皮、牙齒和鼻子都保存完好,俄羅斯雅庫茨克東北聯邦大學的古生物研究學者格裡戈利瓦表示,這頭熊的遺骸保存完好程度令人吃驚,是同類動物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它體內器官完好,甚至連鼻子都還存在。」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變暖影響「穿秋褲指數」
    但隨著全球變暖,各地的「穿秋褲指數」和「裝空調指數」可能也要變。  到21世紀末的30年,國人將會感受到怎樣的氣候舒適度變化?前不久,「刊媒惠」科技沙龍請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學傑,他發表在《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上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 俄羅斯北極地區現深坑,其實是地球在「放屁」,6年來的第17個
    或者是由於全球變暖,去年和今年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的溫度異常高,氣候異常也引起了一些奇怪的事件。8月30日,俄羅斯媒體在俄羅斯阿瑪爾半島的北極凍土地帶突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洞穴。深度50米,口徑100米左右,非常巨大。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寒冷事件」是由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決定的,在不同時間尺度和周期上,氣候會表現出變冷和變暖的不同階段性趨勢。            問:新年伊始,歐美等地出現多年未見的冰雪災害,我國也經歷了大範圍的暴雪嚴寒天氣。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為何冬天變得更冷了?
  • 俄羅斯北極地區現巨坑,原來是地球在「放屁」,為6年來的第17個
    2020-11-20 00:05:11 來源: UFO宇宙奧秘 舉報   或是由於全球變暖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