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極洲地區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早報訊 半世紀以來,西南極洲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比科學家們預想的要快得多,而該地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篇文章,稱地處西南極洲中心的「伯德」研究工作站監測到該地氣溫自1958年以來,已上升了4.4華氏度,比科學家普遍預期的高了2倍,也是全球氣候變暖增長速度的3倍,這使得西南極洲成為現今全球氣候變暖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那裡的變化總能讓人大吃一驚。」美國科羅拉多地區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究員、氣候研究專家安德魯·J.莫納亨說,「西南極洲地區這樣的氣候變暖速度,很讓人擔憂。」
當然,西南極洲的氣候變暖及氣溫增長只是一個相對概念,畢竟那裡所有位於冰原中心的冰川平均溫度都在零下50華氏度。但在夏天,該地部分冰川的溫度還是能上升到零度以上,而且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現象發生的概率還會增大,並越來越頻繁,而冰原表面的融化會增加冰原內部開裂的機會。另外,冰原底部都深藏在海平面以下,這使得它尤其容易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科學家稱,冰原解體的時間雖然至少會持續幾百年,但一旦解體融化,至少會使海平面上升10英尺以上。科學家因此對這些新變化非常警惕,在他們看來,冰原解體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最嚴重的長期危害之一。
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大衛·H.布朗威齊集結了一個研究團隊來專注於西南極洲地區的氣溫變化記錄。布朗威齊說,近年比較明顯的一個氣候變暖現象是,西南極洲開始有頻繁的不穩定現象。布朗威齊擔心這種氣候變化最終會長期延續且變得規律化,毫無疑問的是,這將加速冰原的解體和退化,「氣溫升高並沒有快到讓這種噩夢般的現象立即發生,但幾十年之後會有這種可能。」
錄入編輯: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