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極洲成全球氣候變暖最快地區

2021-02-08 手機鳳凰網

西南極洲地區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早報訊 半世紀以來,西南極洲地區氣候變暖的速度,比科學家們預想的要快得多,而該地巨大冰原在未來幾十年內的坍塌碎裂,將會對地球海平面帶來巨大影響。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近日發表一篇文章,稱地處西南極洲中心的「伯德」研究工作站監測到該地氣溫自1958年以來,已上升了4.4華氏度,比科學家普遍預期的高了2倍,也是全球氣候變暖增長速度的3倍,這使得西南極洲成為現今全球氣候變暖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那裡的變化總能讓人大吃一驚。」美國科羅拉多地區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究員、氣候研究專家安德魯·J.莫納亨說,「西南極洲地區這樣的氣候變暖速度,很讓人擔憂。」

當然,西南極洲的氣候變暖及氣溫增長只是一個相對概念,畢竟那裡所有位於冰原中心的冰川平均溫度都在零下50華氏度。但在夏天,該地部分冰川的溫度還是能上升到零度以上,而且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現象發生的概率還會增大,並越來越頻繁,而冰原表面的融化會增加冰原內部開裂的機會。另外,冰原底部都深藏在海平面以下,這使得它尤其容易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科學家稱,冰原解體的時間雖然至少會持續幾百年,但一旦解體融化,至少會使海平面上升10英尺以上。科學家因此對這些新變化非常警惕,在他們看來,冰原解體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最嚴重的長期危害之一。

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大衛·H.布朗威齊集結了一個研究團隊來專注於西南極洲地區的氣溫變化記錄。布朗威齊說,近年比較明顯的一個氣候變暖現象是,西南極洲開始有頻繁的不穩定現象。布朗威齊擔心這種氣候變化最終會長期延續且變得規律化,毫無疑問的是,這將加速冰原的解體和退化,「氣溫升高並沒有快到讓這種噩夢般的現象立即發生,但幾十年之後會有這種可能。」

錄入編輯:李琪

相關焦點

  • 強風催動西南極洲融冰
    7月17日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自然·氣候變化》刊載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南極洲6000千米外的另一邊,強風如何驅動沿西南極半島的快速融冰。  研究人員認為,東南極洲的風會產生海平面擾動,通過開爾文波,以每小時700千米的速度在大陸周邊傳播。當這些海浪遇到西南極半島外海陡峭的水下地形時,它們會將較暖的水推向海岸沿線的巨大冰架。溫暖的南極繞極洋流與該地區的大陸架擦肩而過,成為這一暖水的來源。
  • 科學家在西南極洲冰蓋下鑽洞超兩千米
    科技日報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在西南極洲工作的美國科學家和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研究人員攜手,在拉特福德冰川連續鑽探63小時後,下探到2152米的深度。他們希望,最新鑽探獲得的數據能告訴他們,南極洲是何時覆蓋於茫茫冰川之下的。
  • 地球冰庫搞變暖競賽?專家警告:南極變暖雖比北極慢,但危害更重
    與北極相比,南極洲對全球變暖的反應較慢,這是因為南極大陸被廣闊的海洋所環繞,這使它往往與大型暖空氣侵入隔離開來,緩衝了全球變暖的衝擊。儘管如此,冰凍的南極大陸仍然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溫暖,結果導致數十億噸的冰損失,並且正產生全球性後果。
  • 全球冰川融化後的世界地圖
    科學家說,這些冰都融化成水需要5000多年的時間。但如果我們繼續無限制的使用化石燃料,繼續向大氣中排放過量的碳,全球變暖會加快冰的融化,最終會融化南北兩極和山頂的冰,我們很有可能會創造一個沒有冰的星球。那時海平面將上升66米,差不多有20層樓那麼高。全球真的在變暖嗎?看下NOAA的三月份的氣溫數據:淺粉、粉色和紅色表示溫度高於歷史平均溫度,顏色越深,高出的程度越大。
  • 南極大陸溫度創歷史新高 成全球變暖速度最快地區之一
    南極大陸溫度創歷史新高 成全球變暖速度最快地區之一  olivia chan • 2020-02-11 22:00:59 來源:前瞻網
  • 研究分析南極洲西部比東部變暖速度快的原因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12日,《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表了題為《南極氣候東西不對稱的內部成因》(The internal origin of the west-east asymmetry of Antarctic climate change)文章稱,隸屬於韓國幾個機構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南極洲西部比東部變暖更快的一個可能原因。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青年參考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 綜合編譯 胡文利   青年參考  ( 2020年11月20日   04 版)
  • 全球氣候變異圖景出爐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氣候變暖使南極半島西部地區降水大量增加,許多企鵝雛鳥的抗潮羽毛還沒有長出來,在極地的風中被淋溼,然後凍死。  但此次,瑞士伯爾尼大學科學家拉斐爾·尼爾科姆及其同事,藉助由近700種氣溫變化的替代記錄編制而成的數據,對公元元年以來的全球氣候變異模式進行了評估。  他們的研究指出:和之前所想的不同,20世紀以前的各種氣候時期並非同時在全球出現。比如,公元元年至今的最冷氣溫分別出現在15世紀的太平洋中部和東部,17世紀的歐洲西北部和北美東南部,以及19世紀的其他地區。
  • 氣候變暖導致全球大部分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概率增加
    4月24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稱,氣候變暖導致全球80%以上的觀測區域破紀錄高溫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增加了全球近半數區域極端暴雨和乾旱發生的概率。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11月16日,尼加拉瓜,受颶風「艾奧塔」影響地區的居民。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警告稱,16日,「艾奧塔」向中美洲移動時已增強為「災難性的」5級颶風。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專家:全球變暖和磷蝦捕撈使南極企鵝面臨滅絕威脅 南極洲保利特島,阿德利企鵝。視覺中國 資料圖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南極與南大洋聯盟(ASOC)駐俄羅斯代表葉連娜·扎爾科娃表示,南極的阿德利企鵝因氣候變暖和磷蝦捕撈麵臨滅絕威脅。扎爾科娃在東方經濟論壇上向衛星通訊社表示:「2017年南極總數達4萬隻的阿德利企鵝只有兩隻新生小企鵝倖存。原因是氣候變化和該地區過度捕撈磷蝦。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現象增加
    中國經濟網紐約11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根據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1月8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的題為《全球氣候2011-2015》報告,通過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的全球氣候以及極端天氣事件中的人類足跡進行分析後發現,創紀錄的溫度伴隨著海平面上升、北極海冰範圍縮小、大陸冰川和北半球積雪減少;所有這些氣候變化指標都確認了溫室氣體所造成的長期變暖趨勢
  • 全球變暖「後遺症」?極端氣候覆雜,地球以前與現在是「兩個天」
    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受到冰川的威脅,難道地球真的會因為冰川融化而發生巨大變化嗎?從整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來,全球變暖帶來的問題也是普遍存在了,未來人類受到冰川的影響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冰川融化產生的一些列問題也出現了,極端氣候的存在。現在我們可能就是受到這樣的氣候控制之中,在全球實行巴黎協議的情況下,我們希望未來的環境變得更好。
  • 談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據有人初步推算,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氣溫最大的增長是在冬季,其強度變化值可能達全球年平均值的2—3.5倍,高緯冬季雪量增大,低緯的降雨也會增多,而中緯度夏季降水會減少。  人們關心的是,全球氣候的變暖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後果。據推算由於氣溫升高使海水變暖和膨脹,海平面將比現在上升20—140釐米,如考慮極地冰雪的溶化,可能升高更多。
  • 論文推薦|氣候變化下西南地區12種常見針葉樹種適宜分布區預測
    ,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全球 25 個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之一。該地區擁有除熱性針葉林外其餘所有針葉林類型,較低海拔地區存在大量雲南松林和人工栽培的溼地松林等,在較高海拔地區以冷杉、杉木為建群種的亞高山針葉林則作為全球 5 個裸子植物特有中心之一,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 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多個氣象機構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將是一個 長期的過程。由此引發的極端氣候將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應當引起各國高度重視。厄爾尼諾事件助長全球氣溫創新高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領銜撰寫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超過2014年成為現代歷史上的最熱年。這一題為《2015年氣候 狀況》的報告由來自62個國家的450多名科學家共同完成。
  • 全球變暖背景下 降水發生了哪些變化?
    中國氣候同樣呈現出與全球一致的升溫趨勢,自1951年以來,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24℃。  全球氣候變暖最直接的影響是空中水汽含量的變化。氣溫的上升使得空氣中能夠容納更多的水汽,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空氣中將能多容納7%的水汽。  對於降水而言,氣候變暖會影響降水量。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 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北部地帶植物生長期延長,動植物的分布將有很大的調整。
  • 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
    「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直接影響是,使地球氣溫上升,氣候變暖,導致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從而使城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估計,到下一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將上升20—165cm。但計算表明,「溫室效應」並不是使全球氣溫均勻地上升,而是赤道附近上升得少,高緯地帶上升得多,降雨也不是均勻增加,也是高緯地帶增加得多,低緯地區甚至會變得更乾旱,此種變化會使颱風頻發區北移,冬季海水結冰線朝兩極移動約15度,這會改變世界航運通道,從而影響地區的經濟布局。北部地帶植物生長期延長,動植物的分布將有很大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