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流一百多年,我們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許多人坐在臺下專注地聽演講者講解時尚減肥產品,儘管這些產品會遭到醫生懷疑;人們對自己的排便情況非常在意;他們緊張地安排工作日日程,生怕浪費每一秒鐘;由於太過忙碌,許多人感到精疲力竭,試圖通過獨處給自己充電.
事實上,即使是現代人稱之為「時代新思潮」的東西也並不新鮮,以前它們也曾存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紐約某雜誌的封面故事就曾討論過科技導致的「分心病」對人們現實交際能力造成的傷害。英國《Punch》雜誌也出品過一幅漫畫,哀嘆的同樣是科技造成的冷漠。
Public Domain Review最近的帖子又將這幅漫畫挖了出來。漫畫發表於1906年,是對1907年的一則預言。漫畫中的文字寫道,「這兩個人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女士收到了一則求愛信息(Amatory message),而紳士收到的是賽馬的結果。」
看,現代也有人曾跟漫畫中的夫婦一樣——你忙著看球賽的結果,她忙著跟更有趣的人互發信息。Public Domain Review的帖子寫道:「將圖中的『無線電報』替換成智慧型手機,畫上現代點的裙子,《Punch》雜誌這幅1906年的漫畫畫的完全就是110年後的今天。」 P個S:「求愛信息」(Amatory message)只是「色情簡訊」(sexting)過去的叫法。
現代人憂慮的事情原來也沒有那麼「現代」,這就有趣了。幾個月前牛津大學歷史學家Melissa Dickson幾個月前在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了文章,稱科技一直與人們的恐懼相伴而生:
「19世紀末期的幾十年裡,人們一直認為,電話會讓耳朵變聾,倫敦地鐵裡也含有使人窒息的硫磺氣體。當時的這些新發明取代了之前的技術發明,而之前這些技術發明在剛被引進時也同樣引起了人們的不安。柏拉圖的口頭教導變寫成文字時,他也曾非常擔憂,怕文字會導致人們的記憶力下降。」
未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大腦內置的微小晶片於其他人進行無聲交流,許多人也將默默地哀嘆口頭語言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