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有人擔心科技會破壞人際關係了

2021-02-23 吾聊科技

如果時光倒流一百多年,我們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許多人坐在臺下專注地聽演講者講解時尚減肥產品,儘管這些產品會遭到醫生懷疑;人們對自己的排便情況非常在意;他們緊張地安排工作日日程,生怕浪費每一秒鐘;由於太過忙碌,許多人感到精疲力竭,試圖通過獨處給自己充電.

事實上,即使是現代人稱之為「時代新思潮」的東西也並不新鮮,以前它們也曾存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紐約某雜誌的封面故事就曾討論過科技導致的「分心病」對人們現實交際能力造成的傷害。英國《Punch》雜誌也出品過一幅漫畫,哀嘆的同樣是科技造成的冷漠。

Public Domain Review最近的帖子又將這幅漫畫挖了出來。漫畫發表於1906年,是對1907年的一則預言。漫畫中的文字寫道,「這兩個人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女士收到了一則求愛信息(Amatory message),而紳士收到的是賽馬的結果。」

看,現代也有人曾跟漫畫中的夫婦一樣——你忙著看球賽的結果,她忙著跟更有趣的人互發信息。Public Domain Review的帖子寫道:「將圖中的『無線電報』替換成智慧型手機,畫上現代點的裙子,《Punch》雜誌這幅1906年的漫畫畫的完全就是110年後的今天。」 P個S:「求愛信息」(Amatory message)只是「色情簡訊」(sexting)過去的叫法。

現代人憂慮的事情原來也沒有那麼「現代」,這就有趣了。幾個月前牛津大學歷史學家Melissa Dickson幾個月前在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了文章,稱科技一直與人們的恐懼相伴而生:

「19世紀末期的幾十年裡,人們一直認為,電話會讓耳朵變聾,倫敦地鐵裡也含有使人窒息的硫磺氣體。當時的這些新發明取代了之前的技術發明,而之前這些技術發明在剛被引進時也同樣引起了人們的不安。柏拉圖的口頭教導變寫成文字時,他也曾非常擔憂,怕文字會導致人們的記憶力下降。」

未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大腦內置的微小晶片於其他人進行無聲交流,許多人也將默默地哀嘆口頭語言的消亡。


相關焦點

  • 快速了解「基本歸因謬誤」:破壞人際關係的認知偏見
    這會讓人們感到不被賞識,從而破壞人際關係。例如,如果一個團隊成員在工作中犯了錯誤,我們更有可能將其歸因於他們的個性、性格或技能水平。然而,如果我們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們更有可能把它歸咎於當時的情況(即,我們匆忙,感到疲倦,或者是別人的錯)。雖然這在抽象層面上可能有意義,但你可能會想,「那麼為什麼這很重要呢? 這對我的生活意味著什麼?」
  • 英國人不服:明明是我們一百年前發明的技術,如今卻被中國壟斷!
    中國如今在世界的舞臺上已經是一個越來越耀眼的存在,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科技方面都發展得非常好,達到了一個無法讓人忽視的地步。中國這些年的迅猛發展,讓中國迅速跟上世界的腳步,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4萬年前古蠕蟲被復活,網友: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
    4萬年前古蠕蟲被復活,網友: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死而復生,這一直是小說和科幻片中的情節,現實生活中則是「人死如燈滅」,當生物死去後,軀體會慢慢冰冷,最後化為一捧塵土消散在時間,這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可偏偏就有這麼一群不信邪的科學家,他們竟然將4萬年前的蠕蟲給復活了,甚至有網友表示: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
  • 科學家擔心酸性液體會破壞火星上的生命證據
    然而,科學家們有一個新的擔憂,他們擔心會破壞火星土壤中任何關於火星上過去生命的證據。這個擔憂就是酸性液體。酸性液體曾經在火星表面流動,可能破壞了隱藏在火星表面富含鐵的粘土中的生物證據。研究人員進行了涉及粘土和胺基酸的模擬,得出了他們的結論。
  • 人類最強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真的會暴露地球坐標?
    中國建設的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自從投入使用以來,已經為人類的天文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天眼至今已經發現了90多顆脈衝星,但是天眼開放以後,也有人表示出了擔心,認為射電望遠鏡本身就會暴露地球的坐標,如果你了解黑暗森林法則,這就有可能讓外星文明發現並找到地球,並且對地球進行侵略。
  • 「淺型社交」正改變人際關係本質
    叱吒豐雲網絡社交這種虛擬的「淺型社交」,其實也是一種「人際關係的轉基因」。最近大城市青年的社交生活引發了媒體關注。但這種方便性也帶來了欺騙,時間久了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微信中所展示的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去年在上海發生一起殺妻藏屍案,兇手把妻子屍體藏在冰箱105天,但每天用妻子的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使用妻子愛用的表情,照樣贏得她親友的點讚——人死了,但在網上的社交還在持續。
  • 假如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七個黃金法則,人緣會越來越好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它不好處理就拒絕它,相反,要廣泛結交朋友,縱然其中有一些不能成為好的人際資源,但時間一長,累積下來,你的朋友還是會很多的,而朋友多了,處理人際關係並不見得會變得更複雜,有時還會相對容易一些。
  • 一百年前的南極瘋狂大探險,700天極地生還
    這就是一百年前,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領導的瘋狂南極大探險。1914年12月,沙克爾頓和他的船員們,在極晝的陽光照耀下,開始穿越南極大陸。一百年前穿越南極大陸,在當時,還是一個從未有人完成的任務。
  • 擔心會受到暴徒衝擊 香港賽馬會宣布取消所有賽事
    不過由於「人為因素」,馬會突然取消18日晚的跑馬,同一天特區政府又宣布取消國慶煙花匯演。香港輿論感慨,一連串港人習以為常的歡騰盛事和活動,因為政治風波和暴徒破壞而停止或消失。  取消賽事損失1億多港元  香港賽馬會原定18日晚舉行8場快活谷賽事,但在開賽前突然宣布取消所有賽事。
  •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這個美麗的地球,已經在這個宇宙中,存在有四十六億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中,這個地球很多生物,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歷程。恐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出現後就成為了這個地球上的「霸主」,還統治了這個地球1.6億年之久。
  • 這部一百年前的默片,結局反轉,被後來西方眾多驚悚片所效仿
    那麼今天雲哥就給大家帶來一部100年前的德國驚悚片——《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要知道,這部百年前的電影在豆瓣可是有著8.8的高分,而且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成為後來眾多西方驚悚電影效仿的對象。那麼廢話不多說,一起來跟雲哥看看吧。《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是德國著名導演羅伯特·維內的作品,從流派上來說,該電影屬於表現主義電影。
  • 多少人敗在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上,牢記4點,人生會越來越順
    實際上,我們希望受到歡迎,無需迎合他人並取悅他人,做自己,使自己強大,超越別人,其他人自然會主動貼上來,再次使用利益交換,不僅能使他人受益,還能讓自己繼續變強。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2.君子當成人之美。
  • 有人會擔心世界末日嗎?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 「37℃」成了歷史: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比一百年前低了?
    人類比一百年前「涼」了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最近一項新研究指出: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與過去相比,下降了0.4℃,從37℃降到了36.6℃。研究小組翻閱了美國內戰後近2.4萬名退伍軍人的病歷,嘗試考察一個世紀前人類的平均體溫。研究人員隨後將這些數據與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國家健康調查檔案中約1.5萬條記錄和代表本世紀初斯坦福臨床數據平臺的15萬條記錄進行比較。
  • 若有一巨行星確定一百年後撞擊地球,此間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
    所以說若有一巨行星確定一百年後撞擊地球,這也不是我們所擔心的問題,同時,就算是這兩項計劃沒有實施成功,那麼就要看這顆巨型行星如果太小,直接在地球上空就會被「燃燒結束」,而不會抵達到地球,此間人類文明會如何發展?人類文明的發展還是正常進行,但是這兩項計劃的實施也要繼續。
  • 社交媒體和數位技術的發展,如何改變傳統人際關係?
    人們在線上會撒謊嗎?在線上建立的關係可靠嗎?數字媒體會破壞我們的其他關係嗎?書中還討論了我們應該如何使用中介化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來發展社區和社交網絡,又如何去建立線上的新關係、維繫線下的舊關係。作者簡介南希·K.
  • 《他人的力量》你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你找到第四層人際關係的速度
    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這樣的呢?當然不是,昨天我們說過人際關係分為四層,前三層人際關係都不具備這樣的屬性,只有第四層人際關係,才具備這樣的因素,才能釋放他人的潛能。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一個朋友,或者你最親密的關係,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每天都會找出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評你,讓你改進,最後你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肯定會越來越糟糕,是吧。為什麼會糟糕呢?
  • 能增強免疫還能改善人際關係?能量金字塔涉傳銷迷局
    說到傳銷,有人明知是違法,可為什麼還沉迷其中呢?其實人性就是這樣:越是需要什麼,越是容易被什麼蠱惑。前不久有媒體曝光了一種名為「能量金字塔」的產品,它的功效強大到:既能緩解人的病痛,又能改善人際關係,放在車上還能省油。
  • 處理人際關係的三大基本原則,記得收藏
    人際關係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愛談,如果上網搜一下的話,會發現很多講人際關係原則的內容,有些原則甚至多達幾十條。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確實千千萬萬,但原則性的東西,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呢?處理人際關係時,真正的底層原則,無非就三條。第一條原則:要有意識地主動開拓和處理人際關係這條最樸實,也最基礎。有人可能覺得,這不是廢話嗎?還真不是。
  • 《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最高級的人際關係,是有邊界的利己
    可以說,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積極、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是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的基礎。  然而,社交敏感者在人際交往中,不敢表達自己,擔心自己說錯話,讓周圍人不高興,自己會受到排擠,被孤立。  他們害怕與別人接觸,在他人面前感到渾身不自在,心情非常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