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力量》你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你找到第四層人際關係的速度

2021-01-17 鏡姐夢想領讀會

文 /鏡曉嫻

卡耐基說:成功來自於85%的人際關係,15%的專業知識。

為什麼人際關係有那麼大的力量?為什麼生活中我們的人際關係,沒有發揮作用呢?那些獲得成功的人,是怎樣經營人際關係的?

各位書友早上好,我們今天繼續共讀《他人的力量》,第四章到第六章,為什麼第四層人際關係,擁有釋放人們潛能的力量。

01.

本書作者亨利·克勞德說:人際關係完全可以擁有釋放他人潛能的力量。

在昨天的章節裡,我們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叫馬克的小夥子,是如何通過了海豹突擊隊魔鬼地獄式訓練的。為什麼在馬克身體能量快要枯竭的時候,他的隊友布萊斯一個加油的動作,又給馬克帶來了新的能量,最終突破自己身體的極限,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通過人際關係的連結和互動,竟然能讓一個身體快要枯竭的人,釋放身體裡的潛能,激發新的能量。克勞德博士說,這種對身體極限的突破,就是通過人際關係的力量,釋放了他人身體裡的潛能而做到的。這也是作者克勞德博士給這本書命名的來源。

那為什麼人際關係通過互動以後,就能激發他人的力量呢?原因有三:

其一,來自於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其二,來自於內心真正的關心和鼓勵;其三,來自於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這樣的呢?當然不是,昨天我們說過人際關係分為四層,前三層人際關係都不具備這樣的屬性,只有第四層人際關係,才具備這樣的因素,才能釋放他人的潛能。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一個朋友,或者你最親密的關係,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每天都會找出你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評你,讓你改進,最後你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肯定會越來越糟糕,是吧。

為什麼會糟糕呢?因為人的成功是來自於積極的反饋,而非消極的。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你越是表揚一個人,這個人做事就越積極。你要是一直批評和指責,那麼往往得到的結果,就是破罐子破摔。

02.

我們很多人都有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很多孩子都會磨嘰到深夜,為什麼孩子總是磨嘰呢?原因就是你陪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眼裡是一種不信任、不尊重,而且他還會認為,作業寫得好不好,是父母在責任,而非自己的。

第四層人際關係給予的信任、支持和尊重,目的是幫助一個人提升責任感,而不是剝奪別人承擔責任的能力。

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無法發揮人際關係作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這種關係中,要麼我們是處於主動搶別人責任的狀態,比如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要麼我們是把責任全部推卸給別人的狀態,比如寫作業的娃娃。這兩種狀態都無法讓人際關係發揮其該有的力量。

除了這兩種狀態,在日常人際關係中,還有另外一種非常糟糕的狀態,就是過度擔心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以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得到別人好的評價和認可。

加州大學著名的生物學家西格爾教授,研究了一個幸福三角形,他說,人的幸福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我們的大腦結構、二是我們的思維模式、三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為什麼人際關係是放在第三位呢?因為一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取決於大腦結構和思維模式。

人的大腦結構就像是一個電腦的主板、內存、硬碟以及晶片和迴路。舉個例子說,當你身體裡的荷爾蒙發生變化時,你和別人相處的模式也會發生變化;當你攝入甜食,你的多巴胺會讓你感到快樂。

而人的思維模式就像是電腦中的處理器,他負責調控我們身體和人際關係的相互反應。比如,你參加一個宴會,一看都是不認識的人,於是你跑去跟人家打招呼,但沒什麼人搭理你,這時候,你的思維模式就會發生反應,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從而導致你離開宴會。

所以,一個人的幸福,多數都源於一個好的人際關係,而好的人際關係,則源於我們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再通過我們的行為所產生的各種結果。無論是你的家人、同事或是朋友,無一例外。

03.

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呢?這本書裡是這樣說的,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決定一個人能活多久;能賺多少錢;能否成功;能否應對壓力和失敗;甚至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等等,這些結果都會受到人際關係的影響。

你看所有商業中的超級巨星,他們都有令人羨慕的的第四層人際關係,比如比爾蓋茨和他的搭檔埃德·羅伯茨;亨利·福特和託馬斯·愛迪生,那麼他們是如何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呢?

第一、從內心希望對方能夠得到持續成長,並在關鍵時刻給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第二、彼此相互坦誠,願意跟對方說實話,而不是相處恭維討好對方;第三、彼此相互理解包容,在對方需要支持,或犯了錯誤的時候,願意傾聽和守候,而非指責和批評;第四、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不隨意在彼此的世界裡,指手畫腳的走來走去;第五、相互為彼此責任賦能,支持、信任、包容、理解,但要讓對方知道,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第六、共同學習成長,任何一方失去了成長的動力或能力,就意味著第四層關係的結束。

在這樣的狀態下,人際關係才會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的循環系統,也才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到這,下次我們一起來共讀第七章到第九章,和大家一起了解用什麼方法,才能找到屬於你的四層人際關係。

本文作者:鏡曉嫻,高效閱讀變現教練,3個月被出版社籤約3本書,首次閱讀變現1小時1萬+。遊多記文化傳媒CEO,前解放報集團欄目運營總監,多平臺自媒體原創作者:鏡姐夢想領讀會,可以幫助你通過閱讀建立屬於你的底層思維知識體系,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實現閱讀副業變現月入5萬+。

相關焦點

  • 他人即地獄?錯了,想奪回被綁架的人生,藉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答案
    而孤獨,都是你和他人失去情感聯結後,才會產生的感覺。所以,如果想擁有健康、飽滿的人生,只要求個人進步是不夠的,還要追尋對自己有益的人際關係——「第四層次關係」。「第四層次關係」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領導力專家,亨利·克勞德提出的。他認為,藉助他人的力量,構建成長型的人際關係,也就是第四層次的關係,會讓我們感受幸福,體會溫暖。
  • 《他人的力量》:遠離消耗型關係,建立第四層級的積極關係
    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小男孩不解。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所謂的「全力以赴」,並不是只使上自己的全力,也包括動用身邊他人的力量。2幸福三角形在這本書裡,提及了丹尼爾.西格爾的幸福三角形,咱們大概介紹一下。丹尼爾.西格爾是加州大學的教授,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
  • 《他人的力量》解讀精華
    今天,我們就來共讀亨利·克勞德的《他人的力量》。 這就是好的關係,不介入你的世界,給你足夠的自由,但也會適當地提供幫助。 他毫不迴避他作為聆聽者的責任,但也絕不會介入那些本應該由你自己決定的事。這就是第四層關係能夠成就你的秘訣所在。 何炅和謝娜也是這種關係。
  • 你的成功,75%是要靠人際關係,25%是靠自己的專業知識
    中國是一個注重人際關係的社會。你必須懂得一點「人情」才能和睦相處。理解人際關係是一種知識,也是一種修養。你的成功,75%是要靠人際關係,25%是靠自己的專業知識,這句話就說明了人脈的重要性。如何把錢花在對的地方,委託他人把事情做好?人際關係是一張網。
  • 假如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七個黃金法則,人緣會越來越好
    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中,只是有些人的人際關係比較簡單,有些人的比較複雜而已,但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你都必須處理好,否則,輕則影響你的人緣和人脈,重則影響你的工作、生活乃至你的整個人生。以下分享幫你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七個黃金法則!假如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七個黃金法則,人緣會越來越好!
  • 「塔羅與生命靈數:未來你擁有怎樣的人際關係?」
    想必大家都知道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不管升職加薪、還是同事之間的相處,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人際關係不好就會失去外援,陷入孤立、陷入困境。今天小影就結合生命靈數和塔羅來一起看一下未來你擁有怎樣的人際關係?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靈數,這個數字暗示了你與生俱來的天賦,代表了你的氣質,那麼自己的生命靈數該怎麼算出來呢?
  • 每天一點心理學:人際關係中如何做到既舒服了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令自己和他人滿意的關係。那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融洽相處呢。提供解決辦法之前,首先思考一下,為什麼你不能做到在人際關係中,保持平衡呢?為什麼面對不讓人滿意的關係,自己卻無能為力。然後,如果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咄咄逼人的,例如你就聽我的,你必須按照我的方法走,否則就指責對方或者直接表達憤怒,這樣的方式對我們的人際關係也非常不利,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習慣,每個人需求不同。但如果我們因害怕與對方溝通,過於隱忍,短期來看還可以,長期而言,你們之間就很難和平共處下去。
  • 「活了很多年,依然不會做人」|如何處理職場人際關係
    但有趣的是很多學者發現,不僅是剛入職的小萌新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即使是混跡職場十多年的老江湖,也會遇到同樣的困擾。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活了很多年,怎麼依然不會做人」吧。學校裡教會我們豐富的知識,卻沒有開設課程,專門教人如何與人打交道。儘管如此,職場中也總有些人,是眾星捧月般的焦點人物,走到哪裡都很受人喜歡。他們有哪些不一樣的吸引力?他們是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呢?
  • 人際關係書籍推薦:兩本書教你玩轉社交
    要想提高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閱讀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問題是該看什麼書呢?有哪些人際關係書籍推薦值得推薦?筆者強烈推薦《情商必讀12篇》和《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這兩本書。建議你能把這兩本書都完完整整、一字不漏地看完,一定會對你的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大有助益。注意,這兩本書都只從12Reads官網獲得,避免廣告,請自行百度書名。
  • 看看你在「九型人格」職場成長地圖的哪個位置
    「了解你自己」,這句古老的格言已成為取得積極成果的秘密公式。各行各業的人開始意識到,當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盲點,能更有意識的管理自己的感受與反應,對他人具有同理心,並能夠運用技巧和敏感性駕馭社會環境的時候,他們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 內斂不懂社交,學會這3個人際關係技巧,讓你人見人愛
    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人際關係,它是開啟你每個能力的必需,可以讓你不斷的成長,不斷地為社會做貢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懂得如何建立好人際關係。既然人際關係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
  •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的人,大都有這五個表現,你有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人際關係差,有時是我們可能是我們無意中做了這幾件事,有這幾種表現,你有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總是試圖想要改變他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她永遠 都不會意識到別人身上的美好與他人身上的價值。只有你放下自我的視角,認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求同存異,去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你才會體會到差異帶來美好。
  • 怎樣用微笑來搞好人際關係呢?這六點要注意
    聞名遐邇的希爾頓酒店,其創建人希爾頓在創業之初,他母親希望他能找到一條簡單、易行、不花本錢卻又長久的經營秘訣。他苦苦思索,最終發現符合以上所有標準的只有微笑。從此,他要求所有的員工:「無論旅店經營狀況如何,希爾頓旅店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屬於顧客的陽光。」這束「陽光」最終將國際上的一致好評帶給了希爾頓大飯店。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什麼是《人際關係心理學》?我們與他人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續,在人際交往中,有人總是邁不開交際這一步,一開口就能把天聊死,而有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外交家」。2、近因效應:讓近期表現更勝一籌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會佔據主體地位,從而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心理學上將這種心理現象叫作「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新近獲得的信息對人們認知的影響遠遠大於以往所獲得的信息。
  • 怎樣才能「會說話」並有好的人際關係?這本書告訴你
    「會說話」這個詞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下,能說出最適合的話卻很難,因此,「會說話」的人他的人際關係一定很好!《溝通的藝術》—「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的另一本心理學作品 。在這本書中,我們跟著作者提出的事例來作為自身參考,教會我們怎樣來實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溝通。《溝通的藝術》剛開章便指出了我們為什麼要學會說話,並表明人們表達不佳的因素就在於:缺乏勇氣,自信心缺失。「按照本書中的建議,在每一次說話場合中盡力運用,只要你堅持不斷,自然就能達到你所期望的目標」這句話便是作者也是演講家卡耐基強烈的自信。所以講,自信是你會說話的前提!
  • 是什麼影響了你的人際關係
    而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不僅僅是同學們的需要,更是適應社會的必要需求。事實證明,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人際溝通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我們需要找到了克服的辦法,甚至有些恐懼根本不用克服,需要打開心結與它共處,找到本因緩緩去面對,讓這種恐懼自己的心理慢慢消散。第四宗罪:嫉妒情緒。這個詞我們經常會提起,嫉妒的產生是差別和比較的產物,屬於一種內心情緒體驗,它是謀害我們心理健康的殺手,它一定有第二者或者第三者的存在。
  • 3個心理學小工具,搞定了我80%的人際關係
    丹尼爾·戈爾曼就將情商分為五個部分: 1、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2、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 3、自我激勵的能力; 4、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 5、人際關係的管理能力。
  • 喬哈裡資訊窗視角下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改善研究
    關鍵詞: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喬哈裡資訊窗2015年3月9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355名大學生進行宿舍人際關係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7.6%的學生有過調換寢室的念頭,更有70.5%的學生表示自己不同程度地受困於寢室矛盾。
  • 從人際關係和自我自由的角度,聊一聊「他人即地獄」
    沒有鏡子,他們感受不了自己的存在,只有在他人的目光裡證明自己存在,從而各懷目的,勾心鬥角,相互折磨。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荒誕的笑話。但是最後那句"他人即地獄",卻是整個戲劇的精髓所在。接下來,我將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以及如何獲得自我的自由,聊一聊"他人即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