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史上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僅20萬年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解說】近日,中國新聞社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新近發現,地球史上首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固體地球科學》上,在學界引起關注。

  【解說】奧陶紀末的生物大滅絕重創了海洋生態系統,導致當時85%的海洋生物物種滅絕。科學界普遍認為,此次生物大滅絕與冰川作用有關,但其持續時間、過程和具體發生機制等一直存有爭議。此次,科研團隊歷時8年探索,在中國華南考察了百餘條奧陶系—志留系界線剖面。

  【同期】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詹仁斌

  第一次(在中國雲南永善)發現了一條完整的奧陶系-志留系界線剖面,剖面中有不同的巖石類型,頁巖、石灰巖交互出現,而在不同的巖層裡面保存有不同生態類型的海洋生物化石。

  【解說】據詹仁斌介紹,在這段24.3米的剖面中還保存了23層斑脫巖,斑脫巖由火山灰沉積而成,其中含有鋯石這種特殊礦物,鋯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鈾會衰變成鉛。通過檢測其中的衰變程度,可以推算出斑脫巖層自形成至今具體的時間。研究團隊在23層斑脫巖中分析了大量鋯石顆粒,最終獲得4層有效數據。

  【同期】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詹仁斌

  通過鋯石裡頭的放射性元素鈾(進行)測年,我們總共分析了有10000顆鋯石,經過嚴格分選、分析,最後,我們獲得了(4層)比較精確的鋯石年齡。

  【解說】以這些絕對年齡為基礎,在詳細沉積學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首次結合不同巖性的沉積速率差異,最終得出奧陶紀末這次大滅絕事件發生的時間。

  【同期】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詹仁斌

  過去奧陶紀-志留紀界線的年齡是距今443.8個百萬年,我們的工作做了以後,比較精確標定了奧陶紀-志留紀的底界為442.67個百萬年,把志留紀開始的時間往後提升了1.13個百萬年,變得更加年輕了。20萬年時間,這在地質歷史上幾乎就是瞬間發生的。

  【解說】詹仁斌告訴記者,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為相關地質年代的劃分提供了新的標尺。

  記者 葛勇 江蘇南京報導

責任編輯:【羅攀】

相關焦點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攜手對火山灰進行精確測年後發現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他們發現,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固體地球科學》上。
  • 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恐龍的滅絕為人們所熟知,其實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而在2.5億多年前,曾發生過一次超級大滅絕,海洋生物多數滅絕,看看下面這個新發現……  95%的海洋生物、75%的陸地生物在二疊紀神秘消失  史上最大滅絕案神秘發生  自地球上出現生物,新物種層出不窮出現時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的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生物小滅絕事件,比如: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物小滅絕,但每次也有大量生物滅絕死亡。在此之上,地球歷史上還有5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以及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85%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的新發現解開疑團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課題組運用新方法研究認為,是火山大噴發導致氣候劇變是這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沈延安研究團隊在華南地區找到與大滅絕同時代的黃鐵礦,對其中的硫同位素進行高精度分析,發現奧陶紀末期發生的火山大噴發曾將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輸送到大氣層20公裡高空,抵達了大氣平流層並在那裡形成以硫酸鹽為主的「氣溶膠層」,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熱量因此減少,全球氣候變冷,導致地球海洋大範圍結冰
  • 生物大滅絕持續2000萬年?96%的物種消失?科學家都蒙了
    這讓我們想起史前各個時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據記載,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對當時地球上的物種,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在每次恢復時,又都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 科學家指出,史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基本都是,天外隕石墜落時,地球上爆發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或海嘯等各種災難事故造成的。其中的幾次大滅絕,基本都能找到導致生物滅絕的決定性因素;但泥盆紀大滅絕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
  • 新知| 來自史上生物大滅絕的啟示——人類:年輕物種保護好地球
    交匯點訊 近日,周刊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固體地球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新近發現4億多年前地球史上出現的首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地球為什麼會發生生物大滅絕?研究大滅絕有哪些重要意義?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每日郵報:二疊紀大滅絕僅用了6萬年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科學家透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發生於短短的6萬年之內。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1日報導,2.52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導致地球上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消失——包括已知地球上存在的最大昆蟲。不過,研究人員承認,他們對滅絕成因依然困惑。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6500萬年前,一顆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導致恐龍滅絕,然而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披露,來自外太空的殺手遠不止小行星一個,早在4億年前,地球曾經歷過另外一次生物大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銀河系恆星坍塌後爆發的「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爆是迄今人們所知道的最具破壞力的爆炸。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於是考古學家利用碳-14技術對分布在沿海地區的紅砂巖層進行年份測定,發現這些巖層形成於2.5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末期,考古學家綜合了紅砂巖層的分布地區、厚度、植物化石特徵以及其他證據,最後推算出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這場史前大洪水持續時間長達100萬年,也就是說在二疊紀末期,地球斷斷續續下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就是這場大暴雨導致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生物大滅絕,史稱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研究者稱2.52億年前地球高溫導致生物大滅絕
    史上最大生物滅絕原因找到了核心提示近日,中外古生物研究團隊對距今2.52億年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原來,「高溫」是滅絕的致命殺手!這一成果被刊登在權威的《科學》雜誌上,又被媒體所廣泛報導。而高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 科學家: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類似悲劇或醞釀中
    我們地球孕育生命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內,就出現了很多次大小規模的物種滅絕情況,其中有5次大滅絕事件: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在這5次大滅絕事件中,第五次大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會發生嗎?
  • ...提倡城市規劃注重理性推導和個性表達;研究團隊揭秘首次生物大...
    與此同時,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也聯合發布了《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9》。  根據這三份報告,江蘇南京、蘇州、無錫3個城市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指數排名靠前,這3個城市創新資源豐富、創新生態良好,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民生發展,創新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
  •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後 生物復甦歷經了3600萬年
    新華社南京1月2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法、英三國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發現,發生在3.72億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讓地球上的海洋「荒涼」了數千萬年之久。直到3600萬年之後,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規模復甦。  這一研究,讓人類對生物大滅絕的發生和復甦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最終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生物和環境之間不斷地協調發展,目前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個物種,並且每年都有新物種被發現。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