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池塘底層增氧設施的安裝方法

2020-11-23 中國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池塘底層增氧設施的安裝方法

2015-02-10 22: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20681 次 我要評論
摘&nbsp要:&nbsp池塘底層增氧設施的安裝是池塘增氧效果好壞的關鍵,只有科學的設施曝氣軟管的間距、排列方向、離地距離及曝氣孔數量、曝氣孔開口方向等,才能充分發揮增氧設施的最大效率。本文是這次試驗中的經驗總結,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主要設備設施

設備主要有:空壓機、總管閥門、通氣總管、支氣管、支管閥門、接頭、曝氣軟管等。

二、設施規格、位置、作用及要求

1、空壓機
主要技術指標:功率:4.0kw,轉速:845r/min,產氣量:0.6m3/min,額定排氣壓力:0.8MPa
機器特點:
空壓機產生的氣體可儲存在空壓機自身的儲氣瓶內,當儲氣瓶內氣體數量達到額定高限時空壓機可自動停機,同時儲氣瓶內氣體數量降到額定低限時空壓機可自動開機。

2、總管閥門
安裝位置:
安裝於空壓機排氣口,前端連接壓縮機儲氣瓶,後端連接通氣總管。
主要作用:
控制空氣壓縮泵出氣量,調節池底曝氣軟管耗氣量。該總閥可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養殖狀況、池塘水體負荷量大小來調節池底曝氣軟管噴氣量的大小,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

3、通氣總管
規格參數:材料:pvc,直徑:內徑25mm,外徑30mm。
作用:它是連接通氣總閥和各支氣管的主要通道,把空壓機生產的壓縮氣體分配到各通氣支管內。
管徑要求:管徑應大於支氣管減少管道阻力。

4、支管閥門
安裝位置:
前端連接通氣總管,後端連接曝氣軟管或支氣管。
主要作用:
控制各曝氣軟管出氣量,調節池底曝氣軟管耗氣量大小。
主要目的:
曝氣軟管在池底運行一短時間後,池底泥沙及水中藻類在曝氣軟管上附著生長,可能會導致曝氣軟管出氣孔阻塞,這時可關閉其他支氣管閥門,提高阻塞軟管管內氣體壓力,衝開阻塞出氣孔的異物。

5、支氣管
規格參數:材料:pvc;直徑:內徑15mm,外徑20mm。
作用:
它是連接支管閥門和曝氣軟管的主要通道,把總管內的壓縮氣體輸送給曝氣軟管。
要求:
管徑要求應略小於曝氣軟管,便於曝氣軟管的安裝。
本次試驗,是把曝氣軟管直接安裝在支管閥門上,沒有使用支氣管。

6、曝氣軟管
規格參數:
材料:普通塑料軟管;直徑:外徑φ&nbsp15mm  &nbsp內徑φ&nbsp9mm。
作用:鋪設在池塘底部,壓縮空氣通過曝氣軟管的曝氣孔排放到水中,達到水體增氧的目的。

三、曝氣軟管的製作
   &nbsp
曝氣軟管的製作比較簡單,採用普通塑料軟管密封一端不漏氣,中間用直徑為0.6mm的縫衣針錐孔作為曝氣孔即可。錐孔方法如下:
   &nbsp
(1)冷錐法,也就是直接在塑料軟管上錐孔。特點:錐孔費勁,錐孔速度慢,但所錐氣孔直徑小,氣孔均勻。
   &nbsp
(2)熱錐法,就是把縫衣針加熱後再在塑料軟管上錐孔。特點:錐孔省力,錐孔速度快,但所錐氣孔直徑大,氣孔大小不均勻。

四、曝氣軟管、曝氣孔的設置安裝參數

1、曝氣軟管與池底距離
曝氣軟管安裝在距池底10~375px左右。

2、曝氣孔數量
本次試驗,每畝池塘錐曝氣孔250個。曝氣孔設置原則:曝氣孔數量少,曝氣軟管內氣壓加大,出氣速度增快,氧氣溶解效率低。曝氣孔數量增多,曝氣軟管內氣壓減少,出速度緩慢,氧氣溶解效率升高。

3、曝氣孔間距
曝氣孔間距可根據曝氣軟管總長和曝氣孔數量計算確定:間距=池底曝氣軟管長度÷曝氣孔數量。

4、曝氣軟管之間的距離
曝氣軟管在池塘中應儘量設置安裝均勻,曝氣軟管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8~10m(本次試驗為9米)。

5、曝氣軟管曝氣起點與池埂的距離:
曝氣軟管曝氣起點與池埂的距離為2m。

6、曝氣軟管長度
首先按池塘大小確定曝氣軟管間距及需要多少根曝氣軟管,再按照池塘大小確定每根支管長度,最後根據曝氣軟管根數及長度可計算出所需軟管總量。軟管總長度=曝氣軟管根數×曝氣軟管長度。

四、曝氣孔及曝氣軟管的排列方向

1、曝氣孔排列方向
分為:垂直向下,垂直向上,水平方向和水平向下45度四種方式。
(1)垂直向下。優點:能減緩氣泡的出水速度,氣泡與水體的接觸時間最長,有利於氧氣的溶解。缺點:水體循環效果較差。
(2)垂直向上。此方法建議不採用,因為曝氣孔垂直向上,氣泡在水體中停留時間短,不利於氧氣的溶解。
(3)水平方向。優點:水體循環效果最好,曝氣軟管向同一水平方向出氣,有利於實現池水整體循環,使池水完成上下、前後各方向的循環交換。缺點:與垂直向下相比,氣泡在水中停留時間較短。
(4)水平向下45度。此種安裝方法,綜合了水平出氣和垂直向下出氣的優缺點,建義安裝時優先採用此方法。

2、曝氣軟管及曝氣孔的排列安裝方向
曝氣軟管與常年吹風方向相垂直,曝氣孔出氣方向應當以池塘常年吹風方向相反且水平向下45度。這種設置能使曝氣軟管在曝氣過程中,曝氣孔噴氣帶動水體的循環,順應自然吹風力的作用,促使池塘水體實現大循環,更有利於池塘水體上下、左右全方位的交換循環。

五、曝氣軟管的安裝

1、水平安裝
當曝氣孔設置過多,管內氣體壓力小,影響氣體輸送到曝氣軟管末端時使用水平安裝。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清塘後布管,按塘底餘水水平線布管;另一種是在塘水多時布管,採用水平面調平。如池水深1米,曝氣管要布在離池底250px處,也可以說要布在水面下2250px處,這樣可用長1.2米以上的竹杆,先把曝氣軟管固定在竹杆的由下向上的750px處,再在向上2250px竹竿處打一個記號,布管時拉緊曝氣軟管後將竹杆插入塘底,直至打記號處到水面為止。

2、非水平安裝
曝氣孔數量適當,管內氣體壓力能保證把氣體輸送到曝氣軟管末端時使用非水平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清塘後直接布管;另一種是在塘水多時布管,方法:在固定曝氣軟管的竹竿下端20~750px處垂直固定一小段竹竿製作成倒「十字」形狀,在「十字」交叉點上方10~375px處固定好曝氣軟管,拉緊曝氣管,把「十字」頭向下慢慢插入池底,至固定的小「十字」橫杆到達池底時為止。

六、注意事項

1、曝氣軟管制作中,曝氣孔必須錐在同一直線上,這樣才能保證曝氣管曝氣方向一致,有利於水體循環。

2、曝氣軟管與池底距離大小要適宜。如果距底距離小,曝氣孔噴出的氣體會衝起池底淤泥,導致池塘養殖水體渾濁,影響養殖魚類生長。曝氣軟管與池底距離過大,氣體無法有效輸送到底層,達不到池塘底部增氧的目的

3、曝氣孔數量,本次試驗,最初每畝設置60個,最後達到250個,此數值僅供參考,因為曝氣孔數量與空壓機產氣量和曝氣孔直徑相關,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當靈活掌握。設置原則:曝氣孔數量少,曝氣軟管內氣壓大,出氣速度增快,氧氣溶解效率下降。曝氣孔數量增多,曝氣軟管內氣壓減少,出速度緩慢,氧氣溶解效率升高。

4、曝氣孔直徑,本次試驗採用直徑為0.6mm的縫衣針錐孔製作,如果條件具備採用直徑更小的工具錐孔,增氧效果更好。

5、本次試驗的相關設置數值,如:曝氣軟管之間距離、距離池底距離、距離池邊距離、曝氣孔直徑、數量等數值,是本次試驗實際採用的相關設置,僅供參考,最佳設置有待進一步試驗。


曝氣軟管安裝剖面圖

曝氣軟管安裝平面圖

&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漫談水產養殖水體溶氧和增氧設備
    漫談水產養殖水體溶氧和增氧設備出處:澳華家園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3-14 22:02:00&nbsp在對蝦養殖池塘中,中下層是對蝦的主要生活區域,這一區域的溶解氧不足可使對蝦運動能力下降,食慾減退,餌料係數增大,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一般來講底層水溶解氧不應低於4mg/L,最好保持在6mg/L以上。水體中溶解氧充足時,有機質在好氧細菌的作用下,以較快的速度分解成CO2、NO3-、PO43-&nbsp、HO2等對養殖對蝦無害、對浮遊生長有利的物質。
  • 水產養殖貼士:養魚池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
    水產養殖貼士:養魚池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2010-01-04 12: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  養魚水體溶氧要求標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經水產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的養殖實踐中總結,一般養殖(育苗)池塘水體的溶解氧應保持在&nbsp5毫克/升~8&nbsp毫克/升,最低也要保持3&nbsp毫克/升,低於此值就會發生魚蝦泛塘死亡
  • 詳細介紹池塘底質改良的多種方法,水產養殖必備哦
    池塘底質的特性與水產養殖產量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底質水生動物的生長發育以及水質指標也是不同的。 二、池塘底質惡化的危害 池塘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一部分殘餌、糞便、肥料、死藻等有機顆粒物沉入池底,以及發酵分解後的死亡生物,與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
  • 夏季保持池塘溶解氧,降低池塘耗氧量分量和增氧同等重要
    夏季保持池塘溶解氧,降低池塘耗氧量分量和增氧同等重要出處:施工評說 作者:施衛民 水產養殖網 2019-07-26 17:23:00也就是說:池塘水體有充足的溶解氧是水產養殖成功的一個必須條件之一。對蝦養殖時需要水體的溶解氧在4-6mg/L,如果水體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到1-2mg/L的時候,對蝦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被迫浮到水面直接呼吸大氣中的氧氣(也就是浮頭),當水體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到0.5mg/L以下,對蝦就可能就出現很快死亡。
  • 聊聊水產行業裡的那些事:池塘溶氧量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風雲變化不僅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也會對池塘養殖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尤其是下雨,影響著池塘指標方方面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水產行業裡的那些事:池塘溶氧量。很多養殖戶喜歡刮點小風,帶動池塘溶氧量,佔比7%;最後,其他生物。池塘中的有些細菌微生物,也能利用化學反應生成氧氣,不過量較小,佔比3%。所以說,增氧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肥水。只有水肥了,水體中的藻類多了,池塘才不會缺氧,其中的養殖生物生長發育才能正常進行。
  • 溶解氧測控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降低養殖飼料成本4通過溶解氧短、中、長期變化趨勢,對水產養殖水質狀況進行提前預判,並通過換水、合理使用藥劑對水質調控,降低養殖風險,優化養殖藥劑效果5通過設備聯動控制裝置實現增氧設備的自動開啟/關閉及報警提醒,避免人工值守弊端,降低養殖人工成本前言一切耗氧生物的生存、生長和繁殖都離不開氧氣。
  • IPA池塘循環流水養魚系統的心臟是增氧和推水
    IPA池塘循環流水養魚系統的心臟是增氧和推水2017-07-05 18: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23407 次 我要評論 近年來,IPA池塘循環流水養魚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已經迅速發展到18個省市超20萬平方米的建設面積,水產養殖品種達到10餘個。
  •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
    水產養殖池塘水體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管理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李樣紅 水產養殖網 2016-09-30 14:48:00&nbsp&nbsp&nbsp&nbsp四、養殖池塘水體氨氮、亞硝酸鹽過高的調控措施&nbsp&nbsp&nbsp&nbsp在高密度精養池塘的養殖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管控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僅用一種方法很難在整個養殖周期中非常有效地將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控制在較為理想的水平,往往需要幾種手段的綜合運用
  • 池塘底質如何物質循環,提倡科學改底?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在水產養殖中,養殖的池塘經過一段時間飼養大量投餌,剩餘殘餌,動物糞便沉積池底,使底質惡化,產生有害物質,抑制水產養殖動物生長發育,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注意觀察底質,保持池塘生態系統平衡,水質各項指標穩定並符合漁業用水標準,營造一個穩定優良的水環境,促進水產養殖動物生長發育的過程。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發布關於規範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集成...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發布關於規範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集成與技術示範工作的通知2018-08-14 16: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13461 次 我要評論 各示範單位:&nbsp&nbsp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又稱「跑道魚」養殖模式)示範推廣項目實施以來,各示範單位積極開展技術試驗示範
  •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8 09:27:00   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 養殖池塘三種紅水的成因及對應處理方法
    養殖池塘三種紅水的成因及對應處理方法出處:武漢華揚動保 作者:周永春 王 靜 水產養殖網 2015-05-06 08:35:00 &nbsp  第一種紅水:  成因:池塘水發紅是由於池塘營養失衡,氮和有機物的富營養造成水中多甲藻、裸甲藻、血紅裸藻、囊裸藻等大量繁殖成為優勢種,這些藻類富含葉綠素a、葉綠素b、p一胡蘿蔔素、多甲藻素和矽甲藻黃素等色素
  •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
    生態塘對養殖池塘水氨氮和亞硝態氮去除的效果2020-05-08 08: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柏普泰水產        瀏覽量: 1620 次 我要評論 近年,我國的池塘水產養殖密度日益增大,甚至超過池塘本身的容納能力,造成養殖水體富營養化。
  • 水產養殖貼士:黃顙魚與太陽魚混養技術精要
    混養是降低養殖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黃顙魚與太陽魚是珠三角重要的養殖品種,兩者混養已取得較好效益  □文/廣東江門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 陳明波隨著近年黃顙魚的養殖技術推廣,珠三角地區養殖黃顙魚的面積迅速增加。經過多年養殖摸索,黃顙魚科學搭配太陽魚的健康養殖模式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現將相關技術要點總結,以供參考。    1、池塘基本條件:淡水水源豐富;池塘底質平整,無或少淤泥;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增氧設施充足;養殖水體水質無異色、異臭和異味。
  • 低成本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養高檔魚畝產值兩萬三
    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五豐村現有水產養殖面積4000餘畝,由於近年來,我省開展「五水共治」及水產品病害等問題的影響,養殖產量與效益很不穩定,養殖風險進一步加大。為探索新型的池塘養殖模式,特地從美國大豆協會引進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水養殖模式試驗,該模式是傳統的池塘養魚與流水養魚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建造養殖槽(流水池)和安裝推水曝氣設備,使原有的靜態池塘通過空氣推水設備使池塘形成動態循環流水「生態式圈養」模式養魚。
  • 水產養殖常見六個誤區(消毒、蛋白質、增氧、透明度、密度、藥量)
    其實,增氧機的作用除了增氧外還有攪水、曝氣的作用。如果等到缺氧時再開就會為時已晚,會大大影響魚的生長。而且增氧機的增氧作用是有限的,其增氧能力遠遠小於光合作用和風力增氧。所以養殖中還應該充分利用另外攪水、曝氣的兩個作用,間接地改善水體的溶氧狀況。
  • 池塘養魚增氧是關鍵,科學使用增氧機,養魚再也不發愁!
    歡迎收看今日三農資訊,我是胡鄂養殖,喜歡的點點關注哦!池塘增氧是養魚戶離不開的一個問題,大多數養魚戶都配備了增氧機,增氧機的種類以及使用方法你真的了解嗎?看看增氧機的使用方法,看完你就明白了!葉輪式增氧機增氧效果好、動力效率高。2、水車式增氧機工作時,槳葉通過高速擊打水面把空氣攪入水中,以達到增氧的目的。這種增氧機適用於淺水的水塘,不會攪動水底的泥底,能保持水塘的清爽。3、射流式增氧機這種增氧機下面是潛水泵,上部是射流管。潛水泵裡的水從射流管內的噴嘴高速射出,產生負壓吸入空氣,水和氣在混合室裡混合然後擴散到池塘中。
  • IPRS池塘循環水養殖技術
    說起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就不得不提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經過數年的研究實踐結果,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2013年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引入中國,但在IPRS系統設計和技術上作了必要的改進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適合中國現有的環境條件、養殖的品種、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
  •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
    為保障水產品市場供給,創新養殖方式,提升養殖效能,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早已迫在眉睫。在環保相關政策法規的新要求下,傳統水產養殖暴露了養殖尾水直排直放、過度追求高密度、種業發展質量不高、飼料轉型升級慢、疫病防控壓力大等問題。
  • 水產養殖防寒措施...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隨著冷空氣來襲,氣溫的逐漸下降,魚類攝食減少。晝夜溫差變大,水體分層打破,上下層對流開始加強。一年的養殖也到了中後期,經過大半年的投喂,池塘存魚量大,水體殘餌、糞便大量沉積消耗大量氧氣,池底處於幾乎無溶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