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直布羅陀為什麼是英國的?

2020-12-05 城市向上

直布羅陀半島位於歐洲的最西南角,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直布羅陀海峽長58公裡,最窄處僅14公裡,窄窄的身軀卻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在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海峽中

直布羅陀海峽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Anton Balazh)▼

從地圖上看,直布羅陀海峽似乎是西班牙與北非國家摩洛哥的邊界。但實際上海峽兩岸和海峽離島的領土歸屬權錯綜複雜,既有屬於西班牙的非洲城市,也有屬於北非國家的島嶼。而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在西班牙一側的直布羅陀半島,然而其主權竟屬於英國。

這是怎樣一段歷史呢?

直布羅陀海峽區領土歸屬錯綜複雜

在摩洛哥一側有西班牙控制的休達

在西班牙一側有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

(底圖來自:NASA)▼

地中海之喉

地中海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濫觴,早期的古埃及、克裡特文明、愛琴文明等都誕生於地中海沿岸。

公元前3世紀,羅馬共和國通過三次布匿戰爭取得了地中海沿岸的霸權,最終形成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而地中海及沿岸地區的經濟文化也在這一時期蓬勃發展,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地中海沿岸都是西方世界的經濟中心。

人類早期還不掌握成熟的遠洋航海技術

半島、港灣眾多的地中海就很適合早期海洋文明發展

大航海時代之前,地中海長期是歐洲經濟最發達地區

(橫屏觀看)▼

西方地理大發現推動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地中海沿岸經濟中心的地位悄然發生變化。對於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以及高額利益的誘惑,讓大西洋的航運往來更加繁忙,往返於歐洲、非洲和美洲的奴隸貿易船隻為歐洲尤其西歐國家帶來大量財富。

西方世界的經濟中心也漸漸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東岸,以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逐漸取代了南歐國家義大利、希臘,成為了西方文明的新中心。

大西洋貿易的繁榮帶動了西歐和北美的發展

傳統通過地中海-中東的歐亞大陸貿易相對被削弱

中東強國(奧斯曼)是這一轉變中的輸家

不過直布羅陀和伊斯坦堡這樣的樞紐仍然至關重要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航海初期,地中海沿岸的文明仍然有先發優勢。阿拉伯和義大利人的航海知識為西歐航海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最早開啟探索世界的步伐的航海家也大多來自地中海周邊國家。

比如哥倫布的老家就是義大利熱那亞

(達伽馬和麥哲倫則是葡萄牙人)

(西班牙-塞維亞大教堂-哥倫布墓)

(圖片來自:Hans C. Schrodter / Shutterstock)▼

雖然大航海時代使歐洲經濟重心轉移到西歐國家,但這一繁榮也帶動了歐洲南北貿易的需求,在出現鐵路之前,水運也仍然是最有效的交通方式。

而在蘇伊士運河建成前,一道窄窄的直布羅陀海峽就是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國家通往大西洋沿岸的唯一通道,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掌握了直布羅陀海峽,就等於扼住了地中海沿岸一眾國家通向大洋的咽喉。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東方航線再次回歸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的重要性也進一步提高

(圖片來自:shipmap)▼

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直布羅陀海峽更加成為了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印度洋的重要航路。隨著後來波斯灣的油田得到開發,直布羅陀航路成為西歐能源運輸的生命線。每天有千百艘船隻通過海峽,每年可達十萬艘,是國際航運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經過直布羅陀的船隻,看上去有些是從中東來的

(圖片來自:artba_nwh / Shutterstock)▼

直布羅陀海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它的名字中就可見一斑。直布羅陀源於阿拉伯語,8世紀初,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對外發動徵服戰爭,戰爭期間倭馬亞王朝的將領塔裡克·齊亞德曾率7300名士兵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塔裡克站在直布羅陀半島的巨巖上指揮作戰,擊潰了當時統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數倍於己的兵力。

阿拉伯帝國雖然在東邊被拜佔庭擋住了腳步

卻從北非渡海拿下了伊比利亞半島

這也是歷史上伊斯蘭世界對基督教世界最強勢時期▼

為紀念這次渡海作戰勝利,塔裡克渡過的那灣海峽被稱為「直布爾塔裡克海峽」,直布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山嶽。後來阿拉伯人撤出此地,但名稱仍然保留下來,經過多種語言的翻譯,「直布羅陀」成為了海峽的名字。

海岸邊的「直布羅陀巨巖」

是「海格力斯之柱」中最壯觀的一座

(圖片來自:Andreas Poertner / Shutterstock)▼

現在直布羅陀海峽南北角休倫港和馬羅基角都歸屬於西班牙。而具有最重要戰略意義的直布羅陀半島,塔裡克指揮作戰的地方,英國和西班牙卻都宣稱對該地擁有主權。只是半島上的居民有93%都擁有英國國籍,且由英國實際控制。

其實直布羅半島只是海峽沿岸的很小一部分

但如果這是英國的,對西班牙就仿佛楔入了一顆釘子

(圖片來自:Aitor Serra Martin / Shutterstock.)▼

無敵艦隊隕落

西班牙失去直布羅陀半島的歷史,也可以說是西方海洋霸權國家更替的歷史。

作為最早開啟殖民掠奪的國家之一,西班牙在16世紀時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並開啟了屬於西班牙帝國的海上霸權時代。

西班牙在殖民時代確實有著很大的先發優勢

西班牙所控制的殖民地往往產出高價的經濟作物

給皇室帶來的財富遠比英法苦寒的北美殖民地要多▼

最能象徵其地位的就是16世紀末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艦隊有150餘艘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和上萬熟練的海軍士兵,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無敵艦隊航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域,為西班牙的商船保駕護航,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採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風頭一時無兩。

當然,西班牙的貴金屬來自對新大陸的資源掠奪

且伴隨著奴隸制一般的對當地土著的剝削

沒有回國艦隊護航,怕是一船船都要被英法海盜劫走

(玻利維亞-波託西銀礦)

(圖片來自:Inc/ Shutterstock)▼

正當西班牙王室依靠在殖民地攫取的財富窮奢極欲之時,孤懸於歐洲大陸之外的英國正在經歷一系列革命性的歷史事件。通過海外貿易積累了大量資本的英國出現了一批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通過在英國本土大肆購買田地來鞏固自己的財富,大量的農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進入工場,成為手工業從業者。

圈更多的地,養更多的羊,薅更多的毛

然後再送去工場加工,賣給出手闊綽的西班牙人...

而西班牙本身也盛產羊毛,卻把產業機遇拱手讓人

(英國牧場,圖片來自:Jeff BaumgartIn/ Shutterstock)▼

英國社會正在快速變革,也開始在歐洲挑戰了西班牙的權威。

16世紀末到17世紀前期,老霸主西班牙曾經五次對英國這個新興的海權國家發動戰爭,英國則聯合了荷蘭和海盜勢力進行抵抗,沒有讓西班牙無敵艦隊佔到便宜。

當時的海戰已經是炮戰了

這個戰爭水平放在印度洋確實可以碾壓阿拉伯人

(現代西班牙無敵艦隊仿品)

(圖片來自:McCarthy's PhotoWorks/Shutterstock)▼

雖然戰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但是西班牙的頹勢在戰爭中顯現,一個龐大帝國的由盛轉衰已經開始。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這位老國王終身不育,誰來繼承西班牙的王位就成了問題。

辨識度很高的卡洛斯二世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

(圖片來自:wikipedia)▼

近代史上歐洲王室因為頻繁的聯姻而相互有了血緣紐帶,而當時有資格從卡洛斯二世手中繼承王位的三個順位繼承人恰巧都是外國的王子。

卡洛斯二世的遺囑是讓他的侄孫兼表侄孫腓力,也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作為他的接班人。此舉遭到奧地利、荷蘭和英國等國的堅決反對,因為如果腓力當上了西班牙國王,歐洲大陸兩個最強大的國家法國和西班牙就共主了,周邊國家再想崛起就非常困難。

1700年的歐洲

西班牙的領地除了現代西班牙本土

還包括在義大利、法蘭德斯的領地

如果再和法國合併,無疑會嚴重打破歐洲的均勢平衡

(圖片來自:wikipedia@Rebel Redcoat)▼

這些國家擁立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的查理王子,他是老王卡洛斯二世的外甥,也有一定的繼承合法性。雙方矛盾無可調和,西班牙王位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戰爭初期英荷聯軍節節勝利,英國精準攻擊位於西班牙南部的直布羅陀,對法西聯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重創了西班牙和法國艦隊,但陸軍強國法國卻成功將戰爭拖入相持階段。

海戰是金錢的無底洞,陸戰是人命的無底洞

英荷艦隊在海上取勝,法國人則在陸上佔優

(圖片來自:wikipedia@Jean Alaux)▼

戰爭拖了13年,多年損耗讓各國民窮財盡,東方的俄國又在偷偷積蓄實力崛起,最終英法西荷等國只能握手言和,於1713年正式籤訂《烏得勒支和約》。

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

條約內容是承認法國的腓力繼位西班牙國王,但法國也要做出妥協承諾兩國不會合併。而直布羅陀半島也成為了妥協的一部分,成為了大英帝國的領土。

直布羅陀旗與英國國旗

(圖片來自:DorSteffen/Shutterstock)▼

主權糾纏

然而儘管英國方面宣稱當年他們贏得了半島權益,但事實上《烏得勒支和約》對於直布羅陀半島主權歸屬問題的表述含糊不清,條約中規定英帝國擁有對半島上房屋和軍事設施的所有權,而非現代政治意義上的主權。因此西班牙歷代政府都宣稱對直布羅陀半島擁有主權。

手邊找一本世界地圖

直布羅陀後面是「(英佔)」

而海峽對岸的休達後面是「(西)」▼

合約籤訂的過後三百年裡,西班牙曾經多次聯合法國等其他國家,發動軍事、經濟、外交等各種手段奪回這塊扼住歐非咽喉的土地。

但是衰落的西班牙已經不能和蒸蒸日上的日不落帝國相抗衡。

英國自從佔領這一戰略要地以來,花費了大量精力將其建設為進入地中海的穩固跳板。不僅建立了海空軍基地,修築大量防禦工事,還驅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通過優惠政策招來了大批來自英國、義大利和摩洛哥的移民來充實當地人口。

直布羅陀半島其實很小,而且大部分是山地

在山上建造堅固的要塞,背山面海,易守難攻

(當然,要有制海權)

(圖片來自:Cmspic/ Shutterstock)▼

1727年,西班牙以兩萬五千人的兵力和大批艦隊圍困了直布羅陀,彼時半島上只有5000名英國守軍,但是英國人憑藉堅固的工事和先進的戰術固守長達五個月,最終擊退了西班牙軍隊。

直布羅陀,建在半山腰上的摩爾城堡

問題來了,這城堡和摩爾人的關係是?

(圖片來自:Raimundo79/ Shutterstock)▼

美國爆發獨立戰爭的時候,西班牙人又得到了收復直布羅陀的機會。在法國的支持下,西班牙政府出動了35000重兵、47艘戰艦、一百多門各式重炮,圍困了只有7000英軍守衛的直布羅陀長達3年7個月。

西班牙人躊躇滿志,但很快發現半島上的地標——直布羅陀巨巖早已密布碉堡和火炮,仿佛這一大自然的造物變成了英軍的殺人機器。這一次西班牙軍仍然沒有收復失地。

保衛直布羅陀要塞的英軍士兵(現代模型)

(圖片來自:Fabio Michele Capelli / Shutterstock)▼

時至今日,當初英國人在直布羅陀招募的移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已經生活了幾百年,他們大多都講英語,拿英國護照並且認同英國的統治。

當地對聯合王國的認同還是很強的

(圖片來自:JUAN ANTONIO ORIHUELA / Shutterstock)▼

除了建設軍事設施之外,英國人還在這6.5平方公裡狹小的土地上建設了發電站、電話系統、肉類冷藏庫、海水淡化系統、食品加工廠和醫院等全套生活必需的設施。

二戰結束後,世界政治格局發生變化,在美蘇兩個龐然大物之間夾縫求存的歐洲於上個世紀走向聯合,英國和西班牙的關係漸漸緩和。1985年2月,西政府宣布開放直布羅陀邊境及西本土與直布羅陀的陸海通道,英國則宣布給予西班牙人在直布羅陀工作、居住和購買房地產的權利。

歡迎來買房,歡迎來玩兒

(圖片來自:MikhailBerkut/ Shutterstock)▼

1991年3月18日,英國撤走其駐紮在直布羅陀的最後一個營的陸軍,正式將直布羅陀的防務移交由當地人組成的團隊,從而結束了英國在這個地區長達287年的軍事存在,直布羅陀走向自治的道路。

英西兩國曾就直布羅陀半島的主權歸屬問題進行談判,討論在該地實行英西共同管理。但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就遭到直布羅陀居民的強烈反對,在後續舉行的公投中,有98%的當地人反對接受西班牙的管理。

可以看看,但是不「回歸」

(圖片來自:PauloBittes/ Shutterstock)▼

然而英國脫歐以後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直布羅陀96%的選民選擇留在歐盟,與英倫本土的主流民意產生了嚴重的衝突。西班牙政府本想要藉此機會再提英西共管,但直布羅陀首席大臣回應道:「不存在任何有關直布羅陀主權會談的空間,連舉行對話也不可能。」

西班牙這一側,是西班牙國旗

另一側,是英國、直布羅陀、歐盟旗

(圖片來自:JBenny Marty / Shutterstock)▼

闊別了這片土地已經三百餘年,語言風俗都截然不同,西班牙想收回只怕已經是妄念。但作為戰略要地,直布羅陀半島上摩爾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政權來來去去,驅逐與被驅逐的歷史一直在重演,英國的統治又能持續多久呢?

推文摘自@地球知識局

相關焦點

  • 直布羅陀:英國脫歐,請帶上我!
    其實這個說法不是特別準確,英國在歐洲大陸還管著一塊很重要的地方,這就是直布羅陀,直布羅陀在西班牙南部,面積只有六點五平方公裡,南邊兒就是著名的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門戶,被稱為西方的生命線。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的年代,直布羅陀是地中海唯一的出海口,它只要一封停,地中海沿岸國家就秒變內陸國。
  • 直布羅陀為何是英國和西班牙兩國邁不過去的檻?
    【歷史】直布羅陀一直是英國和西班牙存在爭議的領土,這兩天英國為了脫歐,也不得不在直布羅陀問題上同西班牙妥協讓步。根據英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4日,英國和西班牙就英國脫歐後直布羅陀的主權歸屬問題達成協議,這也為次日歐盟通過脫歐協議草案鋪平道路。
  • 特寫丨脫歐背景下的「英國石頭」:「飛地」直布羅陀人心浮動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2018年底的歐盟脫歐特別峰會後終於長舒了一口氣,談及直布羅陀問題時的調門明顯高了許多。當時英國駐歐盟大使蒂姆·巴羅作出了妥協,表示直布羅陀「不必納入到英國和歐盟未來的貿易協定中」。不過,去年詹森成為英國首相後則明確表示,直布羅陀的未來地位問題成了英歐雙方談判的下一個障礙。
  • 英國脫歐直布羅陀陷「尷尬門」:我們到底是哪裡人?!
    自從英國要和歐盟「分手」以來,各種煩心事就接連不斷。首先國內就有一大批民眾不樂意,畢竟當初將近一半的人投了反對票呢。之後一直想要分家的蘇格蘭也不幹了,眼看著要被英國帶著走出歐盟了,一言不合就又要公投鬧獨立歐盟那邊當然也沒有放過它,當初你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才把我「追到手」,現在你嫌棄我想甩我,沒那麼容易,必須要給一筆巨額「分手費」!
  • 直布羅陀被英國佔領300多年,為何西班牙不敢武力收回?
    自從1704年英國與荷蘭(新大聯盟)的聯合登陸艦隊從西班牙手上奪取直布羅陀後,西班牙其實並非不敢武力奪回。事實上在波旁王朝(1700-1810)主導西班牙的歲月裡,西班牙多次與英國爭奪直布羅陀控制權。
  • 玩轉天下|拿著英國籤證就能去的直布羅陀,到底有什麼好玩?
    但是比對來比對去,最不麻煩、直接可以做到拿著咱貼著英國籤證的護照去耍的,就是直布羅陀啦!   直布羅陀(英語:Gibraltar)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末端,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儘管是英國屬土,但是因為面積過小且接壤西班牙,在1929年的時候改成了與英國相反的右行左舵。說到面積,直布羅陀全境面積僅為6.8平方公裡。等等,那又是多大呢?
  • 歐洲最後的殖民地,直布羅陀,兩代日不落帝國最後的較量
    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國家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巔峰時期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風光一時無兩。而腓力正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奧地利和英國等國家,擔心法國控制甚至合併西班牙,威脅他們的地位,因此不同意王位繼承結果,組織同盟挑起了對法西兩國的戰爭。戰事失利的西班牙不得不接受雙方在1713年締結《烏特勒支和約》,直布羅陀作為承認腓力五世的條件,被和約割讓給英國。
  • 足球地理學堂:從D級別聯賽升級的直布羅陀
    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修通後,直布羅陀海峽的戰略地位顯得空前重要。在波斯灣發現了石油資源之後,直布羅陀海峽的戰略地位顯得更加重要。這也是至今,為什麼英國一直佔據直布羅陀的原因,正是覬覦了直布羅陀海峽的重要戰略地位。
  • 西班牙作為曾經的殖民大國,為何收不回直布羅陀(英佔)?
    ▲位於西班牙領土南端,現為英佔的直布羅陀為什麼西班牙曾稱霸全球,卻淪落到家門口的土地都守不住?直布羅陀經歷了什麼變遷,才會落入到千裡之外的英國手中?為什麼在英國光輝不再的21世紀,西班牙卻還是不能收回失地?
  • 世界海峽之--直布羅陀海峽
    1704年,英國在與西班牙的持續戰爭中,徵服了直布羅陀,並在此建立軍事要塞;1713年籤訂的烏得勒支的條約中,宣布將直布羅陀永遠割讓予英國;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後,在這裡建立了軍事要塞,控制著海峽交通。
  • 直布羅陀,那是一條令人嚮往的海峽
    它就是名字也很特別的直布羅陀海峽。這條海峽不長,也就幾百公裡。它的北岸是西班牙,南岸是非洲的摩絡哥。但真正控制這條海峽的卻是老牌資本帝國的英國。這還要從西班牙內訌說起,因為皇家有那麼一位有野心要坐上王位的哥們,為了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請求英國的幫助,答應的條件就是把直布羅陀城割讓給大英帝國。鷹犬一樣的大英帝國豈能花錢費力地不遠萬裡去守一座空城?
  • 為什麼說「直布羅陀海峽」將來可能在地球上消失?
    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也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是十分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不僅如此,從板塊分布來看,直布羅陀海峽剛好位於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消亡邊界呈東西走向,兩大板塊從南北兩個方向相互擠壓,板塊的相互碰撞擠壓不僅僅使得古地中海的面積越來越小,而且在古地中海西部地區形成了一個狹窄的海峽,那就是直布羅陀海峽。
  • 直布羅陀的猴子們,花式欺人太甚!
    直布羅陀,是英國在西班牙境內的一塊飛地,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之交通咽喉。直布羅陀巨巖的頂部,這裡的巴巴利獼猴是歐洲大陸唯一的野生猴子種群。瞧這一家三口,多麼親密無間,相愛相親。但對人類它們就不客氣了。直布羅陀的這些野猴們,真是無法無天太囂張啦,各種欺人太甚。甚至會爬到行駛中的車上來乞食。不止一隻野猴爬到我頭上,那個利索勁兒也是嚇人。還是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吧。幼年野猴,看上去很乖巧的樣子。回到直布羅陀市區,每天下午,這裡有一場復古表演。高高舉起的英國國旗,提醒人們,這裡是英國的地盤,不是西班牙。
  • 直布羅陀度假旅行指南,帶你一覽異國他鄉的美景!
    全年日照天數更是多達300天儘管直布羅陀面積還不到3平方英裡,但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歐洲爭奪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數世紀以來它經歷了無數的政治較量軍事圍攻和戰鬥,如今映入眼帘的是紅色電話亭,飄揚的英國國旗和高聳的商廈直布羅陀成為英國在地中海中心,穩定收入的錢袋子,在這裡無論去到哪裡直布羅陀巨巖都顯得很突出,坐纜車到達1400英尺高的石灰巖山脊欣賞壯麗的景觀
  • 星球圖說 | 一張圖看懂全球數字貨幣監管態度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文 | 李雪婷 郝方舟;圖 | 孔繁星 納入統計的國家和地區:亞洲: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伊朗、哈薩克斯坦、杜拜、蒙古、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孟加拉國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智利、委內瑞拉、烏拉圭、厄瓜多、東加勒比、玻利維亞歐洲:英國
  • 直布羅陀:夾縫求生,足球不死!
    交通要道的世紀紛爭提到直布羅陀這個名字,對於熱衷於歷史地理的朋友們來說,直布羅陀海峽,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戰略要道名稱。幾百年間,在1860年代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它一直是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的唯一通道,自然也成為了帝國主義國家爭奪的焦點區域。從人類的海上文明興起開始,西班牙和英國為了爭奪這條戰略要道,開啟了無休止的紛爭。
  • 守望先鋒地圖介紹 直布羅陀地圖介紹
    在2015年美國波士頓PAX East上,《守望先鋒》的創意總監Jeff Kaplan公布的一張全新地圖直布羅陀觀察點。但在發布之前,《守望先鋒》的官方推特曝光了一張屬於全新地圖場景的圖片預覽。
  • 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城市和港口: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羅陀海峽東端的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南對西班牙的北非屬地休達市,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直布羅陀海峽長90公裡,寬12公裡至43公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海上通道。
  • 全隊身價等於武磊的直布羅陀,踢出了中國做夢踢不出來的樣子
    直布羅陀長期被英國殖民者佔領,而在地理位置上與其更加親近的西班牙更對其虎視眈眈,對這條戰略要道的歸屬權問題,掀起了曠日持久的紛爭,時至今日,直布羅陀的歸宿仍是一樁未解的懸案。如今的直布羅陀滿足熱血少年漫主人公的大部分必備要素:偏弱勢的實力,佔地面積僅佔6.7平方公裡,人工總計3.4萬人。
  • 《APEX英雄》直布羅陀玩法技巧思路攻略 直布羅陀新手怎麼玩
    ,小編帶來直布羅陀進階玩法技巧詳解。... 在APEX英雄中直布羅陀是典型的重裝火力和防禦型英雄,不但擁有厚重的裝甲,還可以展開護盾,並且還擁有槍盾這種在對槍中佔盡優勢的技能,那麼APEX英雄直布羅陀進怎麼玩,小編帶來直布羅陀進階玩法技巧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