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浩瀚的大西洋東岸歐非大陸的中間地帶,有一條神奇的海峽。它是歐洲與非洲天然的分界線,在沒有蘇伊士運河的時候,沒有它前蘇聯的黑海艦隊將成為海岸警衛隊,根本無法前出深海。有了運河,中東的石油百分百是通過這條海峽運抵西歐的,所以它又有歐洲生命線之美稱。它就是名字也很特別的直布羅陀海峽。
這條海峽不長,也就幾百公裡。它的北岸是西班牙,南岸是非洲的摩絡哥。但真正控制這條海峽的卻是老牌資本帝國的英國。這還要從西班牙內訌說起,因為皇家有那麼一位有野心要坐上王位的哥們,為了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請求英國的幫助,答應的條件就是把直布羅陀城割讓給大英帝國。鷹犬一樣的大英帝國豈能花錢費力地不遠萬裡去守一座空城?那就不是它的性格了。他們填海建機場,修港口,連帶著便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海峽也控制了。割讓的沒割讓的陸地和領海悉數納入囊中。當然,那個年代還沒有領海的概念,待到籤署了國際海洋公約,有了領海的概念,西班牙明白過來也晚了,英國佬已經牢牢地控制住了海峽的最窄處(四十多公裡)。西班牙一直想要回直布羅佗城的主權,無奈實力不濟,加之直布羅佗城全民公決也不願意回歸西班牙。兄弟鬩於牆必遭外侮,教訓呀!好在西班牙在直布羅佗城對面摩絡哥的地界也佔了一塊叫做納布的地方,對海峽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對直布羅佗城的主權問題也就有一搭沒一搭鬧騰著,在可見的未來,沒戲。

其實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在這個地球上大凡是海峽、運河等交通要道,沒有不被美英法等前列強國家所控制的,這是戰略利益的需要,在世界格局和力量對比沒有根本性改變之前會一直如此,不會有大的改變。直布羅陀海峽與其他海峽有所區別的不是它戰略地位有多麼重要,而是它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密度流。這裡的海水以大約200米深度為界,上層水往東流,下層水往西流。二戰時德國的潛艇就是利用海峽的這一特點關閉發動機順流進入海峽東端的地中海,再在下層關閉發動機順流回到大西洋,從不會被敵方發現。要知道,地中海周邊沿岸國家有法國、摩納哥、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西班牙、馬爾他、土耳其、敘利亞、賽普勒斯、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沿岸城市有馬賽、羅馬、巴塞隆納等國家。從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就能進入紅海,去往中東。如果穿過土耳其海峽就到了黑海,那可是前蘇聯的勢力範圍,都是當年的戰場哦。

直布羅陀海峽為什麼會出現上下對流的奇特現象呢?說來有意思。地中海不僅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且是海水中含鹽量最高的一片海域。因為含鹽量高所以海水密度就大,密度大單位容量內的物質質量也就大。通俗點說就是這裡的海水比別的地方的海水要沉。因地中海地處歐亞非大陸的中間地帶,地理位置特殊,海水溫度相對較高,蒸發量大,這裡的海平面比大西洋要低,所以高於它海平面的大西洋的海水自然就會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水往低處流嘛。而在相同的大氣壓下(一個大氣壓),在同一深度的海水,密度大的壓力就大,密度小的壓力就小。地中海的海水比大西洋的密度大,它的壓力也就比大西洋的大。在壓力的作用下,地中海海底的水一定會流向大西洋。這就是直布羅陀海峽海水會有上下對流現象的原理所在。新奇吧?
這裡還有一個奇特的天氣現象,那就是經常濃霧籠罩。濃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跟你說吧,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
眼下考古學界和當代人類學有一個猜想,說我們人類起源於非洲。一說原始人類是通過高加索山脈走向歐洲擴散到全世界的。近年又有原始人類是跨過直布羅陀海峽來到歐洲的,從而擴散到全世界的說法,因古時候海平面比現在要低,海峽很窄,原始人類完全可以跨得過去。還真有好信兒的專家學者一直在這一帶深入考古尋找證據。
這裡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傳說源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在其作品《對話錄》中說一萬多年前前在直布羅陀海峽對面的大西洋上,有一個高度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亞特蘭蒂斯。據說這個文明是由波塞冬和他十個兒子創造的。然而,它卻在一夜間消失了,了無痕跡。現在,也有很多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找這個古老文明的所在,但願有一天能有重大發現。
我真想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潛艇去親身體驗一下那裡奇特的景觀,去尋找那處古老的文明。。
直布羅陀,一條令人嚮往的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