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奈曼旗怪柳:形態各異 及盡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

2021-01-07 消費日報網

在中國,柳樹一直備受文人騷客青睞,留下了「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等經典詩句。詩人們筆下的柳樹挺拔蒼勁、樹影婆娑,一派「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景象。但在內蒙古通遼奈曼大地,那裡生長的柳樹不同尋常。

廣袤無垠的科爾沁中部地區,或成片或零星分布的柳樹在這片沙地上牢牢矗立,守護著這一方水土。如果說平常看到的柳樹似婀娜少女,那奈曼的柳就是年邁老嫗。這些樹高不過數米,樹幹黝黑粗壯,樹皮暴裂,樹身傷痕累累,沒有分枝,樹姿態萬千形狀各異,像鹿角、恐龍、海馬,像即將摔倒在地的小孩,像是怪古嶙峋的山石......冬天樹葉凋零後尤顯蕭條頹敗,待到來年春天,從樹根到樹梢,長滿嫩綠的枝條,猶如海底飄搖的珊瑚蟲。故當地的人將它稱作「柳樹怪」、「莫奈柳怪」、「沙漠柳怪」。

1995年,奈曼成立了怪柳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八仙筒鎮、東明鎮和固日班花蘇木境內,在赤通高速公路兩側,保護面積9萬畝,開發的怪柳林有兩大區域:第一區域位於國道111線東明鎮包頭沙拉村北,面積580畝;第二區域為東明鎮沙爾他拉村西南,國道111線公路西北側,面積1200畝。

怪柳不是天生怪。據資料顯示,怪柳是生長在北方很常見的旱柳。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時,從奈曼旗穿境而過的教來河曾發過兩次大水,洪水給當地帶來災難的同時,也造福了當地牧民,大水不僅衝來大片的沃土,也裹挾來無數的柳枝、柳絮,洪水過後,柳枝柳絮生根發芽,生長出大片的柳林,形成奈曼旗主要的森林資源。後來,由於牧民無休止的砍伐,大部分柳林被破壞掉,剩下的被反覆的割取樹杈,同時,受到長年累月的風侵雨蝕,最後形成了長滿柳疤形狀怪異的特殊柳樹——奈曼旗怪柳,成為了奈曼獨有的自然景觀。

怪柳,及盡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力,因外形奇特,似人似物。怪柳高大、粗壯、樹皮暴裂、滿身疤痕,少有分枝,龜裂的樹身七扭八歪,從根到梢長滿嫩綠的枝條。讓人吃驚的是即使樹身爛空,它也能枝葉茂盛,蓊鬱蒼翠,使人不得不由衷地讚嘆它的生命力。

怪柳四季皆景、千姿百態。春天,它像是一種病態,既沒有「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的嫵媚,也沒有玉樹臨風般的俊秀,只是在粗裂的樹幹上「春來發幾枝」,一根根細小的枝條綻新吐綠;夏天,怪柳豐盈,婀娜多姿,形態各異;秋天,柳葉黃了,怪柳的虯枝、彎形,在落日下更顯一番風韻;冬天,樹枝向四面八方的擴散,像極了乍著鬍鬚的老人,乾枯的柳葉總要經歷兩場雪才會掉落,雪後的怪柳成為冬季賞柳的一大景觀。(攝影 內蒙古奈曼孟家段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主任潘啟學)

相關焦點

  • 內蒙古有種柳樹造型奇特,有人以為是新品種,其實是環境造成的
    這次的主題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話很有道理,其實不光人如此,連植物也是這樣,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怪柳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現象」。遼闊的內蒙古0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環境造就人我們經常談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內蒙古下雪了 一組圖看形態各異的雪人
    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形態各異的雪人吧。(圖/駱駱)     中國天氣網訊 近日,內蒙古多地出現降雪。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形態各異的雪人吧。(圖/鞠金睿)     中國天氣網訊 近日,內蒙古多地出現降雪。
  • 「苦藥材」結出「甜蜜果」——內蒙古奈曼旗蒙中藥材產業觀察
    李昊農民日報報記者馬曉剛內蒙古奈曼旗沙地面積佔全旗總土地面積的62%,以前大多種植玉米,產量低效益差。近幾年,經過市場調研和分析,該旗依託農業綜合開發調整種植業結構,著力扭轉玉米種植「一家獨大」的局面,把蒙中藥材產業作為種植業調整的重要方向和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路徑來抓,加快蒙中藥材產業示範基地建設。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定點扶貧通遼市奈曼旗科技扶貧大講堂暨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定點扶貧通遼市奈曼旗科技扶貧大講堂暨第四屆奈曼旗蒙醫藥產業發展研討會召開 發布日期:2020-12-01 09:41
  • 「生命之美:豐富多樣的地球生命形態」展
    地球上生存著種類繁多的生物,它們以各自不同的生命形態與人類共同生存在同一顆星球上。展品種類豐富,以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等標本為主,共展出標本399件。下面帶大家看看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美」:昆蟲之美微不足道的昆蟲,身體的結構卻是精巧又美妙,各個器官都進行了五花八門的特化。它們最主要的感覺器官「觸角」、視覺器官「複眼」、取食器官「口器」以及它們的足、翅,複雜多變的成長過程都為它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美。
  • 「生命之美:豐富多樣的地球生命形態」展
    展品種類豐富,以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等標本為主,共展出標本399件。下面帶大家看看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美」:昆蟲之美微不足道的昆蟲,身體的結構卻是精巧又美妙,各個器官都進行了五花八門的特化。海貝的美海貝的形態之美可以說是視覺衝擊的美。億萬年來,各種各樣的貝殼被大自然鬼斧神工「打磨得」千姿百態。即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建築師,也想像和設計不出那麼多千變萬化的造型。
  • 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寒氣襲人
    本文轉自【ICphoto】;2021年1月6日,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的冰凌形態各異,寒氣襲人。本文轉自【ICphoto】;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寒氣襲人本文轉自【ICphoto】;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寒氣襲人本文轉自【ICphoto】;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寒氣襲人本文轉自【ICphoto】;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寒氣襲人本文轉自【ICphoto】;北京:玉淵潭公園湖中冰凌形態各異
  • 「聚焦」奈曼旗:從「一壟地」到「萬頃田」
    這幾句打油詩曾經是通遼市奈曼旗真實的寫照。而如今,走進奈曼旗,廣袤的沙土地上稻麥遍野,藥草飄香,瓜果滿園,富足的農民笑容滿面……通過發展生態、高效、綠色農業,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奈曼旗實現了從「一壟地」到「萬頃田」的華麗轉身。
  • 2018座形態各異的雪人雕塑亮相哈爾濱
    2018座形態各異的雪人雕塑亮相哈爾濱
  • 形態各異的「彩葉草」,這樣種植,葉子比花美,爆盆很容易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喚作「彩葉草」,這彩葉草又叫五色草、錦紫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它的葉子非一般漂亮,色彩極其豐富,如果能養在院落裡,那會是非常壯觀的。那麼這種形態各異的「彩葉草」,要如何種植,才能爆盆不斷呢?
  • 內蒙古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匈奴王金冠、元鈞窯大香爐、巨型恐龍
    內蒙古博物院前身是內蒙古博物館,作為1957年自治區成立10周年大慶的重點項目,是全區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築史。
  • 內蒙古食藥監局抽檢201批次肉製品樣品 全部合格
    >呼和浩特高原利人食品有限公司內蒙古呼和浩特土左旗臺閣牧鎮內蒙古浙加都生活超市有限公司 122內蒙古蒙古包食品有限公司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工業園區 123內蒙古白音杭蓋食品有限公司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孟家段大街北側
  • 「內蒙古味道•阿拉善斑斕14味」在額濟納旗發布
    10月3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味道組委會主辦,阿拉善盟文化旅遊廣電局、額濟納旗文化旅遊廣電局協辦的「內蒙古味道·阿拉善斑斕14味」發布與品鑑會在額濟納旗陶來假日酒店舉行。
  • 鏡頭下形態各異的蟲子們(圖)
    熱愛生活和生命的讀者們,攝下昆蟲形態各異的模樣,呈現昆蟲世界芸芸眾生,令人不禁感慨世界的奇妙。如果你願意蹲守在昆蟲出沒的角落,也可探索自然奧秘,讓生活更有情趣。文/朱榕
  • 自治區文旅廳召開「內蒙古人遊內蒙古」新聞發布會
    上述6條線路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包頭市豐富的旅遊資源,讓學生們了解包頭歷史,感受包頭美景,體驗軍工文化的獨特魅力。二、節慶活動: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以迎慶建黨99周年、自治區成立73周年為契機,以推動「內蒙古人遊內蒙古」為動力,我市決定於2020年7月—9月舉辦包頭市第三十五屆鹿城文化藝術節。
  • 內蒙古發現新石器早期的北鬥七星巖畫
    根據天文學家測出的十萬年前至今星體的變化軌跡,考古學家推斷出巖畫北鬥七星屬一萬年前北鬥七星的形態。著名巖畫專家、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蓋山林日前實地觀測了巖畫的鑿磨方法與風格,認定白廟子山巨薯石上的北鬥七星巖畫是新石器早期先民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