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說了善意的謊言-虎嗅網

2020-12-03 虎嗅APP


1974年,霍金髮表了關於黑洞輻射的研究,向人們展示了黑洞不同尋常的一面——它竟然有溫度,並且持續向外輻射能量,這些輻射帶走了能量,黑洞自身會漸漸蒸發消失!這個重大理論發現不僅奠定了霍金本人的學術地位,也開創了黑洞熱力學這門全新學科,對整個現代物理學的後續發展都意義重大。


十幾年後,霍金在他那本著名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中,用一個形象的描述介紹了黑洞輻射的物理機制。這個模型大意是說:處在黑洞視界附近的真空中會因隨機漲落出現粒子對,如果其中的負能量粒子不慎落入黑洞,剩下的正能量粒子就會成為霍金輻射。



這個說法非常直觀易懂,所以在各類科普文章中流傳甚廣,連我自己也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裡習慣性地順手引用了一次。在那篇《溫度與神秘的虛時間》的結尾處,談到一種巧算黑洞溫度的方法時,為了敘述完整,就用這個說法來鋪墊黑洞輻射的物理機制。


返樸的讀者慧眼如炬,立即有人在評論區裡提出了尖銳的質疑。我當時雖然抖機靈給霍金的說法臨時打了個補丁,但其實內心慌得一匹,必須得再寫點文字專門說明一下。



事實上,霍金想出的這套科普版描述,只是比喻意義上的說法,與嚴格物理事實並不完全吻合,所以難免會產生理解的偏差。首先關於「真空虛粒子對」這個概念,就不能輕易地直接當做兩個真實粒子看待。這本是為了計算真空中能量漲落,而在數學上使用的一種等效工具,其名稱中的一個「虛」字就已經明確地提出了警示——在數學處理過程中假裝一下也就罷了,切不可在物理上太當真。這就好比在說「我的夢想掉進了黑洞,世間只剩無處安放的靈魂」,都只是比喻而已。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過於矯情,因為那些懂量子場論的讀者本來就把霍金的說法理解為「黑洞視界處的變態級時空曲率撕裂了真空的能量態」,似乎並沒有被虛粒子對的概念騙到。可惜這種理解仍然是錯誤的,至於具體錯在哪裡,就得從下面這個問題說起。


霍金輻射的源頭是在視界處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我們在黑洞視界外面包裹一圈反光板,把所有來自視界的光子都反彈回去,站在遠處的人其實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黑洞的輻射!是不是很意外?還有,即使像太陽和月亮這樣的普通天體,壓根就不具有變態級曲率的視界,也會產生霍金輻射,只不過強度比黑洞弱很多。霍金輻射的根本原因在於時空曲率,只要時空彎曲的地方,就可以產生霍金輻射。


注意,我說的是「可以產生」而不是「一定產生」。實際上,產生霍金輻射還需要另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觀者所在的參照系必須能夠察覺到時空彎曲。對黑洞附近自由下落的觀者來說,就不存在霍金輻射。這也就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薩斯坎德所提出的所謂「黑洞互補原理」:遠處的觀者看到熱黑洞,自由落向黑洞的觀者看到冷黑洞,兩個看似矛盾的結論同時成立。


大概有些讀者被剛剛這一通論述搞得更暈了。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從目前已知的物理學理論中,我們知道以下幾個事實:



其中a是加速度,k是玻爾茲曼常數,c是光速。


將這幾件事組合起來,就可以理解霍金輻射的真正來源。事實上,霍金在他發表的論文中,也正是基於這些出發點才推算出黑洞的溫度。不過我們這裡並不打算展示任何計算過程,而是沿襲物理學家們的優良傳統,通過一個思想實驗來做簡要說明。


設想在自由下落的電梯中有位不幸的小A,他的朋友小B安靜地坐在樓下咖啡廳裡。按照定義,小A的時空是平直的,而小B則處在彎曲的時空之中,因為他抵抗著地球的引力。也就是說,小B的參照系是非慣性系,相對於慣性觀者存在加速度g。這個加速度g是地球質量造成的,其數值越大代表此處的時空曲率越大。


兩人各自測量了真空零點能之後,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假設T0為二人公認的零點能數值,那麼由於安魯效應的存在,小B測量到的溫度實際是T0+ΔT。你看,分歧就這樣產生了。地球的質量越大,二者間的分歧就越大,如果把這個場景搬到黑洞表面,就可以解釋那個詭異的「黑洞互補原理」。而由安魯效應產生的,就是霍金輻射的溫度。


當然,從尊重歷史的角度來說,霍金推導黑洞溫度的工作在前,安魯效應的發現在後,並不能說霍金的工作使用了安魯效應作為工具。不過當時霍金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非慣性系中額外溫度的存在,否則也無法得出那麼漂亮的理論成果。


在理解了霍金輻射的緣由之後,我們驀然發現,不僅黑洞可以慢慢蒸發,原來任何天體都存在這種能量蒸發機制。質量—時空彎曲—熱輻射—能量蒸發,這幾條自發聯繫在一起的規律,暗示了相對論、量子理論和熱力學之間頗為隱秘的內在聯繫,也正是蘊含豐富的理論金礦。循著這些蛛絲馬跡,後續研究者正在不斷得出驚豔的成果。


而時空曲率中蘊含著能量輻射這件事,更是令工程師和科幻作家們如獲至寶,紛紛設想著如何利用這種免費的能量源實現類似「永動機」一般的星際旅行飛船。


相關焦點

  • 霍金說了善意的謊言
    前一段時間返樸推文《溫度與神秘的虛時間》,有慧眼如炬的讀者發現文中對霍金輻射的表述並不嚴謹。這是因為作者使用的也是霍金曾用過的通俗化表述,是「善意的謊言」。本文將從更嚴謹的物理圖景對霍金輻射進行說明。
  • 【一網觀天下】黑熊咬人·表情包·善意謊言
    工作人員解釋說,可能是展板資料陳舊,領導電話沒有及時更新,也可能是領導不想見你,撒了「善意的謊言」。    對此,信息時報評論說,如果幹部連向社會公布一個電話號碼或者接聽民眾電話,都要弄虛作假,都要撒一個「善意的謊言」,那麼撒謊的底線在哪?在其他的工作中,還有哪些屬於「善意的謊言」?如果某些基層幹部連公布電話號碼或接聽電話這樣的小事都要藏奸耍滑,只能讓民眾感受到隔閡與不被尊重。
  • 《愛5》評分突破6,善意的謊言足夠溫情,美嘉當媽很用心
    這麼說可能有點誇張,但大多數90後都是看著《愛情公寓》長大的。2009年,他們仍在小學和中學就讀。他們喜歡看《愛情公寓》,一部沒有頭腦的滑稽劇。那時的幸福很簡單。《愛情公寓5》在回歸之初並不受歡迎。為了與之前的情節銜接,之前的劇集完全脫離了狀態,故事很無聊,甚至尷尬。新來的人對此不熟悉。此外,當陳赫離開時,只有一個菲律賓人能表演獨舞。在許多情況下,會有一種「尷尬表現」的感覺。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虎嗅網
    60年後,霍金提出了他此生最重要理論——黑洞蒸發理論,即通常所說的「霍金輻射」。如果將量子理論也計算進去,霍金髮現黑洞並不是完全「黑」:它會向視界外輻射光子和少量帶質量粒子,黑洞的質量隨之逐漸變小,蒸發速度越來越快,最終消亡。
  • 有人說"霍金曾預言2036年小行星撞擊地球",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霍金先生在另外一個世界看到這句話,估計會立刻從棺材裡「跳出來」,找到「發布謠言的人」,然後把他帶到另外一個世界!並沒有!沒有哪家權威媒體機構有這種報導,況且以霍金本人的身份,也不太可能去做這種「無腦」的預測,更多的還是媒體機構對霍金髮表言論的曲解,誤讀了霍金本來的意思!
  • 嚴守一費墨可謂出口成謊 《手機》揭六類生活謊言
    電視劇《手機》中,嚴守一主持的電視節目《有一說一》,每期都會設計一個話題,而其中很多話題,都和劇情都有深刻的聯繫,尤其重要的是:謊言、婚姻、朋友三期節目。主題為「謊言」的《有一說一》,試圖探討生活中該不該有謊言、以及善意的謊言是否允許的問題。而在這個劇中,嚴守一是不折不扣的說謊高手,他和費墨兩個人,連出去吃個飯都要說謊,與節目形成鮮明對比。
  • 霍金:今天夜空中最亮的星-虎嗅網
    在躊躇滿志的年紀,霍金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久後,他全身癱瘓,僅有3根手指可以活動。到了43歲,霍金因肺炎又喪失了語言能力。儘管醫生曾說他最多能活2年,但霍金卻與病魔戰鬥了50年。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 霍金警告說:絕對不要主動去尋找!
    霍金警告說:絕對不要主動去尋找!   霍金認為在諾大的宇宙中,人類一定不是唯一擁有文明的生命,浩瀚的宇宙銀河中擁有上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擁有數不盡的星體,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僅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宇宙是廣袤的,我們很幸運,在地球上擁有的生存的權利,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可我們不會是唯一。
  • 資深ET獵人認為外星人是善意的,科幻電影的描述是錯的
    這位資深ET獵人塔特在一份聲明中說:「如今,充滿敵意的外星人在好萊塢電影裡比比皆是,如《戰艦》(Battleship)和《黑衣人》(Men in Black 3)等影片中外星人對我們的星球進行恐嚇。但科幻小說描繪與地球接觸的外星人方面可能還遠遠不夠,不管科幻電影裡告訴我們什麼,任何造訪地球的外星人都不會想要奴役我們,更不會讓我們消失。
  • 臺媒:「萊豬」的謊言永無止境,蔡英文蘇貞昌「辛苦了」
    《聯合報》:蘇貞昌損人利己的心態已跌破底線「蘇貞昌損人利己的心態,已跌破底線」,這是臺灣《聯合報》今天的社論觀點,其文章指出,從事後進一步的真相看,蘇貞昌是在捏造事實,把別人當成自己施政的墊腳石,絲毫沒有「以民眾為念」的善意。
  • 霍金說月球有外星人_霍金預言外星人真正面目_為什麼說霍金是外星人
    同時有很多人說霍金其實就是外星人?你信嗎?   阿姆斯特朗說那句話的時候在月球上遭遇了什麼?   美國宇航局向我們隱瞞了什麼?   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科學家證實。霍金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一直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 霍金飛走了,但他把這些音樂和影視劇留給了我們-虎嗅網
    人工智慧專家、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也在個人推特上發布悼念文稱:「霍金曾經說,我不懼怕死亡,但我也並不著急去死亡,因為我還有太多事情想要完成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今天我們失去了一個很棒的人。
  • 《車諾比》,一個關於謊言與泡沫的歷史悲劇-虎嗅網
    瓦西裡微笑著說:「我的禮物,拿去吧。」護士在帷幕外對她比手勢說不能吃。她拿起那顆橙子,瓦西裡閉上眼——護士一直替他注射,讓他入睡。護士驚恐地衝她大叫:「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不是你心愛的人了,而是有強烈輻射、嚴重輻射中毒的人。你如果沒有自殺傾向,就理智一點。」
  • 如何教育孩子說真話
    這個時候善意的謊言就開始產生作用了。 這就需要我們善意的謊言來為孩子排憂解難了,謊言也可以有正向的作用,對於任何事物,我們都不能一言以蔽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03 學會分辨真相與謊言 說了這麼多謊言與真相的關係。那麼到底如何分辨謊言和真相呢?如何培養孩子追求真相的能力?
  • 尼採說上帝已死,霍金說哲學已死,楊振寧似乎想說物理學已死
    一百多年前,尼採說上帝已死;幾十年前霍金說哲學已死;不久前楊振寧說:「高能物理盛宴已過」;或許楊先生本想說的就是「物理學已死」,但是他的地位和修養讓他不能像尼採和霍金一樣無所顧忌,因此換成了更為溫和的「高能物理盛宴已過」。
  • 霍金為何要說2032年人類必須逃離地球,他是在暗示或是預言什麼?
    首先我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霍金教授不是什麼預言家,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正的關於霍金的一些預言。而且現在大多數「霍金預言」也都是人為杜撰或者片面理解霍金教授的有關言論。  然而,霍金教授已離開人世一年有餘,至今還在為造事者背鍋,小地我不得不為霍老叫屈,並表示段子手真的是無孔不入,這「咬文嚼字」的精神令人嘆服。
  • 交大碩士張迪:患病沒錢放棄治療,笑著對奶奶說「要出國留學了」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老師教育不要撒謊,撒謊的人不會被人喜歡,但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謊言,比如:「媽媽不愛吃肉」、「你們不用擔心我,我在大城市過得很好」,當我們聽到這些謊言,我們反而討厭不起來,因為這些是善意的謊言,媽媽不是不愛吃肉,是她為了能讓孩子多吃點肉才故意這麼說的,上班族蝸居在大城市打拼未必過得很好,他們是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擔心
  • 霍金說坐在椅子上幾十年真的很無聊,那我就皮一下吧
    家族聲明中說,霍金走得很平靜。不過,儘管當事人相信人死如燈滅,他的地球老鄉們卻更願意這樣記住他:有朝一日,史蒂芬·霍金,這個曾給予渺小人類嚮往宇宙之勇氣的男人,會再次聯絡地球,從虛空中傳回昔日熟悉的聲音。
  • 「宇宙之王」霍金曾警告人類,不要與系外行星聯繫,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需要辯證地對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霍金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宇宙論和黑洞等領域具有卓越的貢獻。霍金教授不僅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而且還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霍金蒸發)和無邊界條件(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可以說他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大基礎理論的統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稱他為「宇宙之王」、地上的「星之子等」一點都不足為奇,屬於實至名歸。
  • 火球划過歐洲多國天空,霍金末日預言是否真的準確?
    這些問題霍金曾就有預言。事實上,霍金的預言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因為這些預言可以告訴人們熱愛地球,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戰爭。進入21世紀,為了應對來自外層空間的小天體的威脅,美國正在做兩方面的準備。首先,建造一艘巨型星際飛船,並力爭在2050年左右在火星之上建造一座1萬人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