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時被「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判決只剩兩年壽命,霍金在與病魔對抗了50年之後,於今日(3月14日)離我們而去。這一消息震驚全球,各界大佬陸續發聲緬懷霍金。
有誰在懷念霍金
霍金對太空探索、宇宙學、理論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貢獻甚偉,留下了無數驚奇與難解的預言。
「AlphaGo之父」,DeepMind創始人兼CEO哈薩比斯在社交媒體上緬懷霍金:「世界失去了一個美麗的頭腦、一個非凡的人。很榮幸曾有機會與霍金探討人工智慧。」
霍金曾警告人們稱,人類努力創造的人工智慧機器,會威脅自身的生存。「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最後一個大事件,因為當我們為計算機賦予了本能,它們不光會想到我們在想什麼,而且會想在我們前面,所以它們就取得了控制權。」而哈薩比斯曾對霍金的說法回應稱,「我認為人工智慧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目標。」
人工智慧專家、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也在個人推特上發布悼念文稱:「霍金曾經說,我不懼怕死亡,但我也並不著急去死亡,因為我還有太多事情想要完成。霍金教授,願你安息,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樣活出無限的潛能。」
人工智慧專家、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在其個人推特上發布推文稱:「20年前,他對大爆炸和黑洞的研究激勵著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學習,如今,他關於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衝擊的謹慎觀點激勵我們將這一技術用於社會的福祉。史蒂芬·霍金的聰明才智和謙遜將永遠被銘記。」
谷歌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也發推稱:「世界失去了一顆美麗的心靈和一個卓越的科學家。願您安息,史蒂芬·霍金。」
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今天我們失去了一個很棒的人。霍金將因其對科學無與倫比的貢獻而被人們記住,它使複雜的理論和概念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他從沒有停止追求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美國宇航局(NASA)發文稱:「紀念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大使史蒂芬·霍金。 他的理論揭示了我們和世界正在探索的宇宙的可能性。願你在微重力環境下可以像超人那樣自由飛翔!」美國知名太空人斯考特·凱利也在個人推特上說,霍金的逝世是全人類的損失。
《生活大爆炸》劇組也發推懷念霍金:
霍金曾經三次造訪中國。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85年,第二次來中國是2002年,霍金在北京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作了一場科普報告。2006年霍金第三次來到中國,帶來自己關於宇宙學最新的研究,並在人民大會堂向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霍金在2016年3月23日還註冊了微博帳號,目前有460多萬粉絲。他最後一個回復的對象是王俊凱,王俊凱也在第一時間發博緬懷霍金。其他如李冰冰、蔣勤勤、袁立等明星也紛紛發文。
我們在哪裡可以再次見到/聽到霍金
「世間再無霍金」,那我們在哪裡可以再次看到他?
霍金全身只有三個手指頭可以動,但他的身影在影視劇裡卻異常活躍。據統計,他曾在14部影視劇中出演過他本人,包括《生活大爆炸》《星際迷航》等。慶幸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再次見到霍金。
1992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是霍金的螢屏處女秀,在劇中他客串了自己,玩橋牌還打贏了牛頓、愛因斯坦。
美國十分受歡迎的喜劇動畫片《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中,霍金也本色出演以自己為原型的動畫角色,親自配音。從第10季到第22季,霍金多次以動畫形象出現。「我女兒認識《辛普森一家》的一個編劇,他說想寫一個有關我的故事,我當時就接受了。」霍金自己說,「因為這一定會很有趣。」
《異形星球》。霍金和英國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聯合NASA,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存在於銀河系中的外星天體,分別被命名為「奧裡裡亞」和「藍月亮」。
《萬物理論》。圍繞霍金青年時代的傳記片類電影。霍金本人沒有出演,但劇本大綱是以霍金為原型,並得到了霍金本人的認可。
而傳播度最廣的無疑就是《生活大爆炸》了,霍金和謝爾頓的對手戲,十分出彩。霍金大概是劇中唯一能讓謝爾頓秒變迷弟的角色了。2015年,霍金還宣布在斯塔爾慕斯節(Starmus Festival)上成立「霍金科學傳播獎章」 ,《生活大爆炸》在2017年獲得了此獎。
霍金本人也亮相多個紀錄片中。2001年的《真實的霍金》,2013年的《霍金:我的簡史》等。在紀錄片《霍金的宇宙》中,霍金本人就是主講師。
對霍金的「表演」,曾有導演評價稱:「雖然短暫,但卻精彩,每個鏡頭都有黑洞般的容量。」
霍金在43歲失去了聲音,但這並沒有阻礙他成為一名搖滾歌手。
在1994年,英國頂級迷幻搖滾樂隊Pink Floyd發行專輯《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中,霍金為專輯裡的歌曲「Keep Talking」獻聲,霍金的那句歌詞為:「曾經的數百萬年,我們活著,全如鳥獸。」
第二次合作是在20年後,Pink Floyd在解散前出的專輯《無盡的河流》(The Endless River)中,與霍金合作了一首「Talkin' Hawkin」。而這一次,歌曲中有三個段落都是霍金一個人的獨白。
雖然主題都是「Talk」,但是霍金並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裡面那個類似於機械一樣的電子音,是他藉助貼在臉上的傳感器,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出的。
另有兩首音樂,可聽來以作緬懷:
《萬物理論》的插曲:「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的宇宙》主題曲:「The WOW Signal」。
「WOW」是霍金最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而霍金的這趟地球之旅也給人類劃下了一個大大的「WOW Sig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