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飛走了,但他把這些音樂和影視劇留給了我們-虎嗅網

2020-12-08 虎嗅APP

21歲時被「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判決只剩兩年壽命,霍金在與病魔對抗了50年之後,於今日(3月14日)離我們而去。這一消息震驚全球,各界大佬陸續發聲緬懷霍金。


有誰在懷念霍金


霍金對太空探索、宇宙學、理論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貢獻甚偉,留下了無數驚奇與難解的預言。


「AlphaGo之父」,DeepMind創始人兼CEO哈薩比斯在社交媒體上緬懷霍金:「世界失去了一個美麗的頭腦、一個非凡的人。很榮幸曾有機會與霍金探討人工智慧。」


霍金曾警告人們稱,人類努力創造的人工智慧機器,會威脅自身的生存。「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最後一個大事件,因為當我們為計算機賦予了本能,它們不光會想到我們在想什麼,而且會想在我們前面,所以它們就取得了控制權。」而哈薩比斯曾對霍金的說法回應稱,「我認為人工智慧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目標。」



人工智慧專家、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也在個人推特上發布悼念文稱:「霍金曾經說,我不懼怕死亡,但我也並不著急去死亡,因為我還有太多事情想要完成。霍金教授,願你安息,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樣活出無限的潛能。」



人工智慧專家、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在其個人推特上發布推文稱:「20年前,他對大爆炸和黑洞的研究激勵著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學習,如今,他關於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衝擊的謹慎觀點激勵我們將這一技術用於社會的福祉。史蒂芬·霍金的聰明才智和謙遜將永遠被銘記。」



谷歌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也發推稱:「世界失去了一顆美麗的心靈和一個卓越的科學家。願您安息,史蒂芬·霍金。」



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今天我們失去了一個很棒的人。霍金將因其對科學無與倫比的貢獻而被人們記住,它使複雜的理論和概念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他從沒有停止追求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美國宇航局(NASA)發文稱:「紀念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大使史蒂芬·霍金。 他的理論揭示了我們和世界正在探索的宇宙的可能性。願你在微重力環境下可以像超人那樣自由飛翔!」美國知名太空人斯考特·凱利也在個人推特上說,霍金的逝世是全人類的損失。



《生活大爆炸》劇組也發推懷念霍金:



霍金曾經三次造訪中國。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85年,第二次來中國是2002年,霍金在北京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作了一場科普報告。2006年霍金第三次來到中國,帶來自己關於宇宙學最新的研究,並在人民大會堂向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霍金在2016年3月23日還註冊了微博帳號,目前有460多萬粉絲。他最後一個回復的對象是王俊凱,王俊凱也在第一時間發博緬懷霍金。其他如李冰冰、蔣勤勤、袁立等明星也紛紛發文。



我們在哪裡可以再次見到/聽到霍金


「世間再無霍金」,那我們在哪裡可以再次看到他?


霍金全身只有三個手指頭可以動,但他的身影在影視劇裡卻異常活躍。據統計,他曾在14部影視劇中出演過他本人,包括《生活大爆炸》《星際迷航》等。慶幸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再次見到霍金。


1992年的《星際迷航:下一代》是霍金的螢屏處女秀,在劇中他客串了自己,玩橋牌還打贏了牛頓、愛因斯坦。



美國十分受歡迎的喜劇動畫片《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中,霍金也本色出演以自己為原型的動畫角色,親自配音。從第10季到第22季,霍金多次以動畫形象出現。「我女兒認識《辛普森一家》的一個編劇,他說想寫一個有關我的故事,我當時就接受了。」霍金自己說,「因為這一定會很有趣。」



《異形星球》。霍金和英國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聯合NASA,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存在於銀河系中的外星天體,分別被命名為「奧裡裡亞」和「藍月亮」。



《萬物理論》。圍繞霍金青年時代的傳記片類電影。霍金本人沒有出演,但劇本大綱是以霍金為原型,並得到了霍金本人的認可。



而傳播度最廣的無疑就是《生活大爆炸》了,霍金和謝爾頓的對手戲,十分出彩。霍金大概是劇中唯一能讓謝爾頓秒變迷弟的角色了。2015年,霍金還宣布在斯塔爾慕斯節(Starmus Festival)上成立「霍金科學傳播獎章」 ,《生活大爆炸》在2017年獲得了此獎。



霍金本人也亮相多個紀錄片中。2001年的《真實的霍金》,2013年的《霍金:我的簡史》等。在紀錄片《霍金的宇宙》中,霍金本人就是主講師。


對霍金的「表演」,曾有導演評價稱:「雖然短暫,但卻精彩,每個鏡頭都有黑洞般的容量。」


霍金在43歲失去了聲音,但這並沒有阻礙他成為一名搖滾歌手。


在1994年,英國頂級迷幻搖滾樂隊Pink Floyd發行專輯《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中,霍金為專輯裡的歌曲「Keep Talking」獻聲,霍金的那句歌詞為:「曾經的數百萬年,我們活著,全如鳥獸。」


第二次合作是在20年後,Pink Floyd在解散前出的專輯《無盡的河流》(The Endless River)中,與霍金合作了一首「Talkin' Hawkin」。而這一次,歌曲中有三個段落都是霍金一個人的獨白。


雖然主題都是「Talk」,但是霍金並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裡面那個類似於機械一樣的電子音,是他藉助貼在臉上的傳感器,用電腦聲音合成器發出的。


另有兩首音樂,可聽來以作緬懷:


《萬物理論》的插曲:「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的宇宙》主題曲:「The WOW Signal」。


「WOW」是霍金最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而霍金的這趟地球之旅也給人類劃下了一個大大的「WOW Signal」。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些影視劇作品也成了絕唱
    只不過隨著霍金的離世,我們再也看不到這個可敬的老人了,但是霍金除了在物理學領域有傑出的貢獻外,還參演了不少影視劇作品。霍金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在長壽劇《生活大爆炸》中飾演他自己了,而且還和謝耳朵有過一場精彩的對手戲。只不過這並非是霍金的首次參演影視劇作品,在多年前的電影《星際迷航》中他就曾經飾演過他自己本人,只不過鏡頭並不多,而且也沒讓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 霍金留給中國最後的聲音:他和TFboys聊了聊未來
    曾有人問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他對死亡的恐懼是什麼。霍金回答說,過去這麼多年,他一直都在英年早逝的預期中生活著。他不怕死,但也還不急著死,在死之前他還有太多的事要做。
  • 霍金留給我們什麼?——霍金一生重要理論貢獻簡介
    霍金科普之王對於普羅大眾,霍金留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就是他寫的幾本暢銷科普書當然,對於現在來說,科普書滿天飛,所以年輕一代可能有好些沒有看過霍金的科普書的,但在這些滿天飛的科普書作者中,大概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看過霍金的科普書並深受其影響的。作為史上最暢銷科普書作者,霍金留給科學愛好者的科普財富是無與倫比的。
  • 史蒂芬霍金留給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
    上周六,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私人葬禮在劍橋大聖瑪麗教堂舉行舉行。其家人及親朋好友同事等500人應邀出席了儀式,葬禮不對外界開放。教堂外圍,數千人一道見證並共同追思。曾經在電影《萬物理論》中扮演霍金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在葬禮上朗讀聖經經文,以「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割也有時」悼念霍金。他的悼詞感動了在場的很多人。
  •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走了,他留給世人哪些名言金句?
    作為偉大的科學巨星,霍金先生不僅留給人類探究宇宙科學的奧秘、留給世人不朽的著作《時間簡史》,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言金句。他的名言金句有哪些呢?他的名言金句非常多,飽含哲理,富有智慧,啟迪人生。(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 霍金的聲音將永遠留給黑洞和外星人,骨灰則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有人認為他是個天才,但有人更認為他是個風趣的人才。就算是這樣的一個人也有他離世的一天。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拋棄家人,拋棄朋友,拋棄他的學術,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今天6月15日霍金的骨灰將埋葬在神聖的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一個專屬於偉人的地方,將牛頓,達爾文,法拉第等人為伴。不過霍金的聲音將永遠留給黑洞和外星人。
  • 霍金,留給世界最後的話!
    拍攝結束前,攝影師依然問了霍金一個問題,「您能不能再給我一個詞,表明一下您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護士出於對霍金的保護,說:「對不起,攝影師先生,霍金先生已經很累了,他恐怕完成不了。另外,他眼睛下面的肌肉也在萎縮,最近經常出錯,可能他也做不到。」但正當攝影師準備離開時,突然聽見屏幕上光標的聲音,他和護士都停下來看。
  • 霍金去世,留給世界最後的話,激發了每個人心中的「小宇宙」
    據多家媒體確認,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走在宇宙和黑洞最前沿的物理學家——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歲,留給世人無盡的遺憾。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他全身癱瘓的霍金,一輩子困於輪椅,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物理的鐘情。他對於科學界是神一般的存在。
  •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去世,霍金教授留給世人什麼樣的遺產?
    想想我們生活中,你或許會為你一時的失利而懊惱,或許會為你情場的失意而悲觀,甚至某些涉世未深的痴男怨女或懵懂的少年少女為了一個分數或為了一個分手而自殺殞命,值得麼?在霍金面臨的困難和痛苦面前,這些又能算什麼?擁有一顆勇敢的心比什麼都重要,勇敢的心讓人變得難以置信的堅強,勇敢的心能創造奇蹟。
  • 薦書| 這10個問題,是霍金留給世界的臨別禮物
    作者:[英]史蒂芬·霍金出版品牌:2019年3月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這本書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遺作,霍金留給人類的臨別禮物,給每一個關心人類未來的人書中凝集了霍金對於十個「大問題「 的深入思考,其中6個問題深深植根於他的科學領域,另外4個則展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這十個大問題是1上帝存在嗎?2一切如何開始?
  • 霍金去世,最後一條微博留給了王俊凱
    就在今天(3月14日上午)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著名的黑洞理論專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無論是他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這樣的巧合,還是他在患漸凍人病症後遠遠活過醫生推斷的只能最多活兩年預言的奇蹟,都給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 新書上架|《霍金傳:我的宇宙》:還原一個擁有非凡成就和世俗煩惱的...
    在書中,作者追溯了霍金1942年出生到他出席霍金2018年的葬禮,寫出了身為兒子的霍金、身為父親的霍金、身為丈夫的霍金、身為科學家的霍金、身為殘疾人霍金……的日常生活、婚姻情感、科研教學、寫作、客串影視劇角色。
  • 談論霍金時,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
    因為他的存在早已超出了物理學上的意義,而成為人類與不幸命運抗爭的象徵。他大半生都困在輪椅上,卻比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豐富、深刻得多。>今天,不談他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我們想聊一聊他的生活,他在面對不幸時的樂觀與抗爭。
  • 霍金唯一親自授權個人傳記來了!
    書名:《霍金傳:我的宇宙》作者:[美]凱蒂·弗格森史蒂芬·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又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生命的後三分之二的時間,都面臨著死亡威脅。雖行走在死亡的邊界,卻成了傳奇的「宇宙之王」。21歲,是霍金人生的分水嶺。
  • 霍金離開了,他不怕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餐飲業學習
    霍金的三個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聲明中說,「摯愛的父親今日過世。我們感到深深地悲痛。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傑出的人,他的工作和科研成果在未來許多年都將繼續延續。他的勇氣、執著、才智和幽默激勵著全世界人民。」
  • 霍金骨灰落葬,他的鄰居是達爾文和牛頓
    2018 年 3 月 14 日,霍金離世,享年 76 歲。當時有媒體稱,他只是「飛向了群星」。最近,霍金的骨灰落葬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稱西敏寺)。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跟達爾文和牛頓作伴長眠。他曾經在 2004 年的電影《霍金傳》中飾演霍金。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虎嗅網
    當時,遠在美國哈佛的合作者Perry和Strominger,通過視頻向霍金匯報最新進展,卻不知霍金已近油盡燈枯。「他已很難與人溝通,在我們打開揚聲器,解釋完研究的最新進展,他以一個『大笑臉』作為回應。」然而誰也沒想到,幾天之後,霍金就此與世長辭。
  • 霍金離世之後,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為他哀悼?
    對此,一位網友評價道:「一位偉人的離開,會讓在世的人們感到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這是他的偉大之處,被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但這樣的悼念卻沒有什麼違和感,霍金為什麼在人們心中有如此的地位呢?我們知道,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的觀點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之一,我們如今熟知的黑洞等概念便是他最早提出的。他創作的《時間簡史》連續237周登上暢銷書榜,為前沿物理學在大眾中的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霍金傳:我的宇宙》推出中文版 是其生前親自授權的個人傳記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霍金傳:我的宇宙》由美國作家凱蒂·弗格森 所著,也是霍金生前親自授權的個人傳記,近日推出了中文版本。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被禁錮在輪椅上,卻成為穿越時空的「宇宙之王」。
  • 霍金預言2030年,地球或將變成「火球」,留給人類時間還有多少?
    轉眼到了2020年的下半年災難並沒有停止,就連高考的小夥伴們,都沒能躲過天災,難道留給人類時間真的不多了嗎?霍金老先生曾經提到過三條預言,目前僅剩最後一條預言還沒有實現,便是在2030年的時候,地球將會發生一場異變,關於他的說法眾說紛紜,他認為世界上的人口一直不斷增長,讓地球上的資源消耗越來越大,過不了多久地球上的資源會全部匱乏,這個時候人類再也無法在地球上生存,並且地球還要迎來一個短暫的小冰河時期。霍金災難要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