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球和馬震,到底哪個才是本世紀最大的發現?

2021-01-17 柳報傳媒微報

NASA發現了迄今

「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

一顆圍繞恆星Kepler 452b

它距離地球1400光年

比地球大概大60%,位於天鵝座

「我們不再孤獨!」

「要步入新世紀了嗎?」

「愚蠢的人類再見我要回母星了。」

「黑暗森林!外星人的攻擊正在路上!」

「人類又要禍害另一個地球麼?」

「平行世界的另一個我是不是也還單身著?」

猛戳視頻看看:

NASA宣布發現第2個「地球」行星Kepler-452b,時長約1分39秒!


一晚上沒睡的網友們也很嗨:

  @an_drug:可惜距離太遙遠了。


  @外星sinawb5100704011:請注意了!我昨天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它比地球大八倍,行星上的動物很像人,就是三個腦袋六隻胳膊兩條腿。星球上邊有水有山有樹木。大氣的濃度比地球上的濃度還要高出0.5倍以上……這顆地球的三胞胎離地球最近距離約5430光年。不信你上去看看?

  @美好但是很二的人生:霧裡看花,水中撈月,有什麼實際意義?閒得沒事幹,多研究怎樣保護地球,怎樣讓地球人過待安全幸福,這才是全人類追求的並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現實的東西。發現了這樣,發現了那樣,能給地球人帶來什麼好處?務虛不務實,浪費資源。

  @飛云:宇宙中最痛苦的事兒:一覺醒來,「地球都成雙成對了,你卻還是單身」……

看看媒體朋友怎麼說:

  @環球時報: 距離地球1400光年……這輩子是沒戲了……


  @果殼網:最近幾年來,克卜勒望遠鏡的一個任務是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現在,這份名錄又增加了500多顆候選。其中一顆被確定真實存在的,就是克卜勒452b,它距離地球1400光年,是巖石星球的可能性高於以往,僅此而已:NASA發現的「另一個地球」,並非第二家園!這就是你們要的「另一個地球」。

  @都市現場:天文學家發布了太陽系外行星候選者的全新名錄,增加了500多顆新的候選行星。其中一顆被確定真實存在,它距離地球1400光年,是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不過並非人類的第二家園!科學家說,它現在就是,10億年後,地球的樣子。


  @財經網:NASA大新聞就是這個?都洗洗睡吧。就算這顆行星是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也不會是適合我們生存的第二家園,而是10億年後地球的慘澹模樣——衰老的太陽日益增強的輻射可能蒸乾所有海洋,只留下被礦物沉積包圍起來的一個個湖泊。

所以,又被NASA忽悠了?

【沒耐心的人,直接看下面兩點就好了!】


一. 沒有蟲洞和超光速旅行,這輩子咱們是到不了這個新地球了。


二. 有科學家分析,Kepler-452B 可能並非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家園,而是10億年後,地球的慘澹模樣。

  說好的「重大消息」呢?說好的「發現另一個地球」呢?其實,還真不是NASA在忽悠你。NASA新聞發布會的通告頁面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重大消息」或者類似的字眼。那份通告上只是說,將要宣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作出的「一些新發現」。至於說「發現另一個地球」,NASA在通告裡確實提到了「anotherEarth」,但前面用的是「finding」,而不是「found」好嗎?


  連範冰冰也對這則新聞十分感興趣,上午她轉發了這則消息,並寫道「哇!地球終於有了男朋友!」範冰冰微博截圖


  介於昨日範冰冰在新戲《楊貴妃》中的激情片段曝光,網友更創造出「馬震」這一新名詞。


  今日在範冰冰概嘆星球發現的微博下,網友更調皮的調侃道:「可以球震啦」。


李晨回應「馬震」:馬震是誰?我是牛震!


  由於該片是範爺公布戀情之後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如此激情戲碼上演,網友們操心「李晨會不會吃醋呢?」對此範爺回應稱,這只是電影的劇情和角色需要,今後如果再遇到類似尺度一定會先給李晨打個預防針。

(網絡圖片,圖文無關)

  7月23日晚上,李晨也在微博中賣萌表示:「馬震是誰?」「我是牛震。」

李晨微博截圖!


事件發展起因:

  範冰冰和黎明在電影中的動圖在網上走紅,圖片上範冰冰穿抹胸裙,遭黎明撕衣服,兩人在馬背上的激情戲尺度頗大。

  網友紛紛艾特李晨,對此,範冰冰解釋稱大家都是專業演員,有的時候劇情需要、角色需要,到了一定階段,其實在她眼裡沒有所謂的尺度大跟小。


網友們也紛紛給出神回覆:


阿黛Lady:馬震什麼都不是,你倆好好的就行!!


吳婧婧吳小姐:求算此時李晨的陰影面積。


Sunshine人間四月天:是你頭上閃閃發光的綠帽子!


IcansaymyABC:感覺大黑牛綠綠的!


REAL:真的活太久了,什麼都可以見到


oop:你們有考慮過那匹馬的感受嗎?


Piute:其實這個馬震古代早就有了,沒文化真可怕。


  很多網友更是以刷綠葉、綠草、綠絲帶、綠馬等表情的方式,給出了最醒目而直接的回答。

︱ THE END ︱

(以上資料來源於網絡)

欄目策劃:柳報傳媒·微報(lzweibao)

整理:黃河濤

值班:林 喆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哪個?不同領域中,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哪個?,一直以為地球是唯一的天體,後來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才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沙子,宇宙非常的大,宇宙是最大的天體,知道現在宇宙還在擴散!很多人對宇宙中的奧秘很感興趣,也想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哪些霸主,根據天文觀推測我們的宇宙,能夠觀察到的直徑可達930億光年,其中沒有觀察到的還不知道有多少,這是因為宇宙在膨脹的作用導致半徑465億光年外的光無法傳到我們地球上,所以我們現在的科技還看不到,目前我們已知比宇宙尺度小一個級別的天體是大尺度絲狀結構,已知最大的宇宙絲狀結構是武仙-北冕座長城和Boss長城,
  • 考古新發現!地球曾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可能不是藍鯨!
    我們美麗的地球上存在不計其數的動物,其中最大的一種現存動物毫無疑問就是藍鯨。那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又是誰呢?有些朋友瞬間想到了龐大的恐龍,但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恐龍也遠比藍鯨要小得多。我們先來對比一下藍鯨和恐龍吧。
  • 一會說全球變暖,一會說將要迎來小冰河時期,到底哪個才是真?
    ,雖然人類科技一直在進步,似乎地球的健康一直在「退步」,這些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進入大氣層中,更像是讓地球在夏天穿上了「羽絨服」,這就讓地球溫度一直處於升高的狀況,在這個情況下科學家說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地球馬上進入冰河時期,明明是全球變暖卻說要迎來冰河時期,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 新冠肺炎,是地球在發燒,人類才是病毒
    十幾年前,讀過一本書:《活著的地球》。它描述了地球的誕生、成長、活動等等生命跡象,印象中地球就是一個活著的生命。這個印象一直影響著我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讓我總是認為地球既可以是宇宙的一個分子,也是一個具有思維、反應能力和自我調整的龐大生命體。現在人們早已經忘了這個令人警醒的觀點,也許這才是人類需要追求的真理。
  • 農村菜花蛇和過山峰蛇頭頂都有「王」字,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王?
    確實是這樣的,菜花蛇和過山峰蛇,都有「一地菜花蛇/過山峰蛇,十裡無毒蛇」的說法,足見這兩條蛇在各地的地盤上都是妥妥的王者,但菜花蛇是無毒的蛇類,過山峰蛇是世界最大的劇毒蛇類,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要判斷到底菜花蛇和過山峰蛇哪個才是真正的王,至少應該從分兩個方面來談,一是同樣長度的情況下,二是同樣體重的情況下。
  • 「冠狀病毒三兄弟」到底哪個最可怕?
    「冠狀病毒三兄弟」到底哪個最可怕?如今是時候好好了解一下了。冠狀病毒有哪幾種?冠狀病毒,因在電子顯微鏡下外膜上有很多形狀類似日冕的棘突,就像王冠一樣而得名。2004年發現的人冠狀病毒NL63(HCoV-NL63);2005年發現的人冠狀病毒HKU1(HCoV-HKU1)。
  • 一會說全球變暖,一會說將要迎來小冰河時期,到底哪個才是真?
    全球變暖已成事實,相比不用多說大家能體會到氣候變暖帶來的變化,工廠的建立肆意向大氣層中排放汙染物,各種塑膠袋的出現,給地球造成了白色汙染,雖然人類科技一直在進步,似乎地球的健康一直在「退步」,這些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進入大氣層中,更像是讓地球在夏天穿上了「羽絨服」,這就讓地球溫度一直處於升高的狀況,在這個情況下科學家說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地球馬上進入冰河時期,明明是全球變暖卻說要迎來冰河時期,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若任其發展,本世紀末北極可能變成無冰的北極。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9月14日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題為《新北極:極端情況正變得尋常》(Extremes becomeroutine in an emerging new Arctic)的研究。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
  • 到底誰才是體型最大的恐龍?盤點那些恐龍「巨無霸」
    在人類還沒有出現在地球之前,就有一群龐然大物主宰著地球,它們就是大名鼎鼎的恐龍。恐龍的種類有很多,體型有大有小,雖然年代久遠,但人類對恐龍的研究從未止步。隨著研究的深入,人類對於恐龍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從1677年,英國普洛特發掘第一具恐龍化石起,這場探索之旅便開始了。
  • 澳洲專家:本世紀人類有六分之一機率將會滅絕,新冠不是最大威脅
    據《每日星報》5月1日報導,澳洲一位專家近日發出警告稱,本世紀人類有六分之一的機率可能會滅絕。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澳大利亞哲學家託比•奧德在談到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生存危機」時做出了這一悲觀預測。託比最近寫了一本書《絕壁:存在的風險和人類的未來》,在書中他闡述了人類在未來幾十年面臨的主要挑戰。
  • NASA發現新地球 10個問題帶你了解第二地球
    微博上沸沸揚揚的「NASA發現新地球」話題鬧了一晚上,如果你把一些媒體熱血沸騰的口吻當真,那NASA的發布會內容很可能讓你失望。關於這顆備受關注的太陽系外行星,我們都確切知道些什麼,又有哪些是我們還無法確定的呢?第1步,在哪個星座?這顆行星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發現。
  • NASA發現新地球 12個小知識了解第二個地球
    NASA發現新地球,關於這顆備受關注的太陽系外行星,我們都確切知道些什麼,關於NASA發現新地球,又有哪些是我們還無法確定的呢?  1、NASA發現新地球,在哪個星座?  這顆行星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發現。在為期4年的任務期間,克卜勒望遠鏡始終盯著天鵝座附近的一小塊天區持續觀測。
  • 資源如此豐富的南極,到底屬於哪個國家?第一個發現它的人又是誰?
    南極,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擁有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遙遠的地理位置,使得人類直到18世紀末才發現它。南極是一塊擁有大量淡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和油氣資源及科學研究資源的神秘土地。那麼資源如此豐富的南極,到底屬於哪個國家?第一個發現它的人又是誰?
  • 黑洞到底有多大?最大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地球會有危險嗎?
    它這種奇怪的能力和它特殊的體質是分不開的額。因為它本身的體質是質量無限大,體積又是無限小的。所以給他加持了超強吸引力,於是就有了不停能吸收吞噬其他天體的能力。雖然它的體積是無限小的,但是在黑洞外圍,有一片可見的視界區域。那麼按照這麼說,黑洞到底有多大?最大的一個是太陽的660億倍,地球會有危險嗎?黑洞的視界範圍是會和這個黑洞的質量有關的。
  • NASA發現了「新地球」,忙壞了廣告商!
    前幾日,「飛了9年48億公裡只為看冥王星一眼」的全民情書運動和品牌文案借勢潮才剛剛過去沒幾天,今天凌晨美國宇航局(NASA)就宣布他們發現了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並命名為「克卜勒452b」(Kepler-452b)
  • 到底哪個才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
    那麼到底哪個才是中國的第二大河流呢?依據又是什麼呢?要弄清楚中國的第二大河流首先就要清楚判斷河流大小的要素。河流的大小是由徑流量、流域面積和長度決定的其中徑流量是主要因素。對比以上三條河流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最長的是黃河流量和流域面積最大的都是黑龍江
  •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是哪個?
    有人說,人類的思想才是世界上最寬廣的存在,那麼,現在大家就一起放飛你的想像力,我們一起猜猜看目前為止,人類發現最大的星體到底有多大。並且,宇宙中的星體,就目前來看,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先來個基礎的,對比一下地球與月球的存在,我想地球,一個容納了七十億人類的星球,對人類而言不小了吧,起碼如果不藉助高科技,一個人一輩子又能走多遠?
  • 史前披毛犀屍體被發現,南極最大冰山解體,地球到底怎麼了?
    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史前生物 先來說一下凍土 凍土是在寒冷的兩級地區附近出現的一種特殊地貌,只有在0攝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才可以被稱之為凍土。
  •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人口膨脹現在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可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讓人口一味的膨脹下。環境問題人口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增長?科學家表示,目前來看這個數字是不會停止的,因為2050年我們的人口將達到97億,到本世紀末的時候,也將突破100億大關。地球上到底能否撐下如此多的人口?有人的地方就必須要吃飯和居住,地球上是否有如此多的土地和糧食,維持著100億人的生命運轉?
  • 同樣是WiFi,2.4G和5G到底哪個更快更好?
    很多小夥伴們買了路由器回去,接上發現:咦,一個路由器怎麼會有2.4G和5G兩個WiFi?到底哪個上網更快,連哪個才好呢?什麼是5G無線 WiFi?既然要比較,首先要了解什麼是5G 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