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國太空第一人」不是贈予的,而是爭取的

2020-09-20 收集人物故事

楊利偉是中國踏入太空的第一人,因此獲得了無數的歷史殊榮,關於楊利偉的名氣都不用過多介紹,每個中國人甚至世界上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踏入太空的第一個中國人,你只要看看全世界人民對於他的評價,就知道他創造了歷史,他的名字也將永久地寫入歷史。

2003年,楊利偉從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手中接受了「航天英雄」的稱號,在人民大會堂獲得了獎章和證書。2004年,榮獲200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5年,小行星21064以楊利偉命名。200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這些時代楷模,有這樣多的美譽可見對於中國人民而言,這次歷史性的突破意味著什麼,不過這所有的榮譽背後的楊利偉他是名副其實,雖然能夠踏入太空,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這並不是一個人的榮譽,所以像楊利偉一樣,有成千上萬的航空人,都想要爭取這一光榮使命,他們每個人都將個人安危放在最後,都希望能創造歷史,但是為什麼歷史會選中楊利偉,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只有你在精英中還能是精英,那麼你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1965年6月21日,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綏中縣綏中鎮,從小就生活在大海邊,他嚮往藍天,充滿夢想,高三時空軍招當地應屆畢業生飛行員,楊利偉是幸運的,正好一切條件都滿足,而且身體非常健康,雖然他小時候比較文靜,但是很有夢想,對於自己追求的東西也非常執著,他報名參加飛行員,一切很順利,楊利偉在18歲那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學院的一名學生。



當然像楊利偉一樣的空軍學院的學生數以千計,各個都是優秀中的優秀。要在這些人中間拔尖,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不僅要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上過硬,參加過飛行員考試的人都知道,那都是魔鬼般的考驗,考驗你的抗壓能力、方向感、心理素質,只要有一個瑕疵就沒有資格參加航空飛行。

而且還要有過硬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其實這些無形的考驗一點點也不少於看得見的考差,當楊利偉的每一項數據都完美呈現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排除了運氣和僥倖的成分,只有你足夠優秀,只有你足夠出眾,你才有資格入入選國家的航天事業。



最終楊利偉在2003年,代表中國人,乘坐神舟5號,第一次踏入了太空,當然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茫茫太空,你都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什麼,你都不知道你將要面臨什麼。但是楊利偉足夠優秀,也是國家的太空事業足夠成熟,才贏來了巨大的成功,而這背後的一切都是不為人知的。

2003年香港《大公報》發表社評《楊利偉旋風熱動全城》,社評:楊利偉是這次「神舟」5號飛船成功載人航天的標誌和代表。從楊利偉的表現,人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們的質素、智慧和表現,看到深化改革開放的成果,看到國家未來光輝遠大的前景和希望。



媒體評「沒看到長城」的楊利偉的另一種勇氣:楊利偉作為中國太空第一人,具有敢於探索、不怕犧牲的勇氣;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另一種勇氣———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的勇氣。

與其說,這些榮譽是給楊利偉的,不如說這一切都是他爭取的,要想成功,你就得主動追求你熱愛的事業。

相關焦點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但是實際上,第一個來到宇宙中的生命體卻並不是人類。而是一直來自蘇聯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做萊卡。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其實,這些把萊卡送上太空的科學家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做讓它回來的準備。因此,在載著萊卡的飛行器當中自然也就沒有可以返回的裝置。為了可以讓小狗在太空當中沒有什麼痛苦的安樂死。他們還在萊卡的狗糧當中加入了毒藥。
  • 中國第一家族,不是李嘉誠家族,也不是何家,而是富到5代的他們
    那麼,究竟哪個家族是我國第一豪門家族呢?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李嘉誠家族,也有人說是何鴻燊家族,但實際上都不是,中國第一豪門不在香港和澳門,而是在中國內地,這個家族就是江蘇無錫的榮氏家族。榮宗敬和榮德生是榮氏家族第一代掌門人,19世紀中期家道中落,榮宗敬在14歲時只好放棄學業去一家工廠打工,而12歲的榮德生則到上海一個錢莊打工。
  • 50年後,「太空漫步第一人」列昂諾夫出現了
    ——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對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來說,半個世紀前那場歷時12分鐘的太空漫步儘管短暫,卻是人類進軍宇宙的一大步。這一壯舉也因此超越了政治藩籬,為後世傳頌。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壯舉——成為「太空漫步第一人」。
  • 《登月第一人》演繹太空傳奇
    看著達米恩·查澤雷的「登月第一人」,我對其他電影中相對容易的太空旅行看起來很震驚,這些電影記錄了美航局著名的歷史。這並不是說人們不努力工作或沒有戲劇性的賭注,而是有一種控制感。查澤雷給好萊塢主要電影中罕見的太空計劃帶來了危險感。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不是人,而是狗,它至今仍漂浮在地球軌道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不是人,而是一狗,它至今仍漂浮在地球軌道在之前,說起地球之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神秘而遙遠,但是後來隨著科技的發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終於可以上天了,所以在1961年的時候,有一個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進入了太空,成為了一個人們徵服太空的第一個裡程碑。
  • 中國人氣爆棚10部動畫片,《姜子牙》落榜,第一不是《哪吒》
    在中國,影迷越來越喜愛動畫片,這也是動畫片屢屢摘下高票房的原因。在中國影迷心中,哪些動畫片持續人氣最高?「指影俠」今天帶你去看看。 1.
  • 為什麼人在太空中會失重?其實並不是引力消失,而是被轉移了
    相信學過物理的人,都會知道,宇宙萬物都是有引力的存在,太陽有引力,所以,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地球有引力,所以所有在地球上的物體都乖乖的待在地面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束縛你的引力消失了,你可能會想「自由飛翔」。
  • Filecoin第一屆太空競賽準備收網,將獵物帶回家吧~
    第一屆太空競賽的直接目的就是讓礦工在保證訂單率達到80%以上時跑算力,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就是對於網絡區塊信息打包,因為獎勵機制和廠商未來生存問題,所以礦工都會優先打包自己的數據,雖然算力在9月12日晚上10點就突破了200PB,但這對Filecoin主網運行並不是好事。
  • 人類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第一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
    人類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第一是一隻狗,目前仍漂在太空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在課本上學過這麼一則知識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隻狗,現在仍漂浮在太空中
    人們為了這個理想不斷學習,我們牢記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不是人,而是一隻狗,它還在太空中漂浮。1957年11月3日,蘇聯執行了將地球生物送入軌道的「普特尼克2號」任務。他們選了一隻叫萊卡的小狗。萊卡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地方和另外九隻狗一起接受訓練,最終萊卡被選中踏上了孤獨的太空之旅。
  • 第一次登上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1隻狗,直到現在仍飄在太空!
    第一次登上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1隻狗,直到現在仍飄在太空!對於太空的探索,在我國古代神話裡就曾經出現過。二戰之後,世界各國對於太空研究、探索的腳步也一直都在前行。
  • 誰是第一個會飛行的人?不是加加林,而是這位中國古人
    ,從第一次實現載人航天到現在的月球背面探測器,世界都在見證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如果要追溯中國航天史的起源,那麼可能要從明朝一位歷史人物說起,他就是萬戶。說到萬戶,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藉助火箭來升空的人,那麼他後來的結局怎樣了呢?很遺憾的是,最終萬戶遇難犧牲了,但他名垂青史,名聲甚至傳到了國際社會,那麼萬戶一生經歷過什麼呢?根據歷史記載,他的故事要從元末明初開始講起。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不是人類,而是一個特殊的「流浪兒」!
    航天是一項非常宏大,對人類影響深遠的太空工程。就目前來看,人類對外太空的每一次探索都是生與死的較量,航天技術的不斷成熟的過程也是一個犧牲的過程。而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人類也不敢貿然進入外太空。太空人因此,第一個走進太空的地球生物並不是人類,而是蘇聯的一隻流浪狗,到目前為止仍在太空漂浮。這隻登上太空的小狗叫做萊卡。
  • 當年美國贈予中國的1克月巖去哪了?
    按照計劃,中國將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歐陽自遠回憶道,「美國人都說,中國科學家,了不起!」如今,這1克月巖的來歷已經完全弄清楚。這顆「黃豆」大小的月巖是1972年12月,美國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的太空人採自月球澄海東南著陸區的樣品,屬於高鈦月海玄武巖。
  • 當年美國贈予中國的1克月巖去哪了?
    按照計劃,中國將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0.5克月巖。北京天文館供圖0.5克用於研究1978年,為推動中美儘快建交,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到訪中國。
  • 1978年,美國贈予中國的1克月巖被一分為二……
    按照計劃,中國將從月球帶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事實上,1978年美國曾贈予中國1克重的月球巖石標本。如今這1克月巖去哪了? 在得到這份珍貴的月巖標本後,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聽取了中國科學院的建議,決定把月巖研究的重任交給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歐陽自遠。時年43歲的歐陽自遠被急調入京,主持月巖研究工作。 這位日後被稱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原是天體化學家。在拿到這1克月巖標本後,歐陽自遠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做研究。「中科院把它轉交給我們研究。
  • 拉開了人類航天時代序幕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現在依舊飄在太空中
    1957年的時候,前蘇聯開始嘗試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的成功發射也讓人類看到了希望,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開始環繞地球一周,這期間歷時了2個小時,也成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從那時候起人類對航空之旅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可是拉開人類航天時代序幕的並不是人,而是一隻狗。現在依舊飄在空中。
  • 還記得「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嗎?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英雄,他...
    有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想要飛上太空,成為一名航天員,不過航天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它的選拔條件是非常嚴苛的,那麼大家還記得「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嗎?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英雄,他現狀如何?
  • 送給中國的是真的嗎?
    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取更高的國際利益,展開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太空競賽。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初便提出了探索月球的計劃,在上世紀59年,蘇聯便成功發射了首顆抵達月球附近的探測器。雖然蘇聯在無人探月這個領域多次取得了"歷史第一"的成績,但是載人登月的計劃卻進展得異常緩慢,而且隨著登月火箭發射連連失敗,蘇聯的登月之夢也化為了泡影。
  • 我國「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楊利偉,現狀如何?
    我國航空航天發展歷程中,曾先後湧現出不少英雄人物。要說給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太空第一人」楊利偉。距離楊利偉第一次登上月空至今,其實已有17年的時間。17年過去了,這位特級太空人,現狀如何了?據說沒過多久楊利偉就已經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辦公室主任,後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楊利偉的努力工作。這樣一位國之棟梁,值得我們每一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