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專家認為:全世界投資者都在前往中國 亞太地區領導權已轉移

2020-11-28 中國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1月23日發表了題為《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前往中國,包括美國投資者》的報導稱,在所有大國中,中國正在成為不但是最大的,而且差不多是唯一的投資目的地。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世界其他國家新冠病毒傳播形勢總體不確定的背景下,它成功對抗了疫情。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實際意味著,中國從美國手中奪走了亞太地區的冠軍頭銜。今後,美國將無法指望在那裡掌握領導權。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10月份,該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4%,達到118.3億美元,連續7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引人注目的是,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迅速。今年1至10月,該數據同比增長27.8%,其中研發與設計服務同比增長82.1%。

  這反映的不僅是中國經濟對外國公司的吸引力,還有高科技流向中國的趨勢。在華盛頓近來對中國採取行政限制措施的背景下,這格外有意義。

  美國總統川普禁止大公司在中國電子產品上安裝軟體和分享技術。但中國看來正在逐步獲得技術獨立性,這為該國提供了真正的無限可能。


  同樣有趣的是,在中美全球競爭的情況下,許多美國企業的資金卻站到了中國一邊。中國商務部說,今年前6個月,來自美國的投資同比增長6%。

  近期,外國投資完全有望呈現爆炸式增長。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今後,多數大投資者將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國。他說:「中國今天的世界地位的確舉足輕重。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紐西蘭和東協10國建立自貿區成為重要裡程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實際意味著,中國從美國手中奪走了亞太地區的冠軍頭銜。今後,美國將無法指望在那裡掌握領導權,何況其國內還有政治危機,誰也不知道拜登會如何表現。該協定籤署後,中國佔據了世界經濟領頭羊的位置,這是既成事實。」

  自由媒體網問:可否說,中國今天是大國中唯一的長期投資目的地?

  奧斯特洛夫斯基答:實際情況是這樣。中國應對疫情最為成功,即便和限制措施極為嚴苛的韓國相比也是如此。在中國,人和資金的安全得到保障。許多美國公司已開始考慮是否要將資本遷出中國,至少在疫情尚未平息時,可以在那裡避避風頭。何況,沒人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


  目前,預計幾乎所有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都將下滑,發達國家降幅在4%至8%之間,個別國家更是高達15%。中國則不降反升。據我估計,增幅將在2.5%至4%之間。

  問:可否期待「多米諾效應」——在東南亞投資者之後,美國人和歐洲人也將到來,最終,所有投資者都會聚焦中國?

  答:對中國的投資已在進行。2019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約1380億美元。這個數目是俄羅斯做夢都不敢想的。但重點是,即便規模如此龐大的資金,和中國經濟的所有投資相比也是九牛一毛。2019年,中國GDP是99萬億元人民幣,每年本國固定資產投資約為65萬億元人民幣,且大部分並非來自國家財政,而是來自民間投資。

  倘若外國投資繼續增長,中國經濟將擴大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報告認為:中國網購新趨勢將引領亞太零售業

  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導美媒稱,諮詢企業貝恩公司的分析師在8月20日發布的報告中說,後疫情時代的零售業將從中國已經出現的網購趨勢中汲取靈感。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8月20日報導,貝恩公司這份題為《亞太零售業的未來:如何高速蓬勃發展》的報告說,亞太地區貢獻了全球零售增長的四分之三和網上零售增長的三分之二。

  貝恩公司駐香港的專家合伙人卡奈亞·帕雷克說:「中國今天發生的事情將發生在其他市場,程度有高有低,視具體市場而定。人們應當關注中國,尤其是就零售業的未來而言。」

  報導稱,今年中國出現的一個趨勢是直播帶動網絡購物。從農民到職業網際網路名人(人稱「網紅」),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互動式的流媒體平臺在短短幾分鐘內賣出價值數千元的商品。

  帕雷克估計,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直播約佔中國網上銷售的7%,今年可能增長一倍以上。報告援引了貝恩公司在春季對4700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結果,它發現,受訪者現在比疫情前更有可能使用直播和短視頻進行網購。

  報導指出,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智慧型手機和寬帶上網的普及,中國逐漸形成了數字購物生態系統,直播只是它的一個例子。物流網絡和後臺技術也幫助縮減了送貨時間和成本,中國消費者如今可以享受到生鮮雜貨等商品一小時送達。

  報導認為,在其他國家謀求類似的增長機會時,零售商需要考慮當地基礎設施和消費者行為的特點。貝恩公司的報告指出,即便在亞太地區內部,也有48個國家或許會緊跟中國的零售業發展步伐,這其中既有日本這樣的成熟市場,也有印度和印尼等快速發展的市場。


  俄媒文章:中國借RCEP回擊美保護主義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1月18日刊載題為《中國回擊川普:世界經濟中心移向北京》,副題為《北京向世界倡導貿易自由,以回擊華盛頓的制裁和保護主義政策》的文章,作者系俄羅斯《勞動報》評論員米哈伊爾·莫羅佐夫。文章稱,RCEP的核心與「引擎」是中國,這是中國給予美國保護主義政策的非對稱回應。世界經濟中心正在移向亞洲、移向中國。全文摘編如下:

  15個國家籤署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其中承諾在新冠疫情下提高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的收入並給予全球化支持者希望,使其振興世界貿易與合作並對抗川普的保護主義成為可能。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今年的東協峰會及相關會議期間籤署。「全面」一詞顯然是中國的慣用說法。RCEP的籌備工作始於2012年,其間經歷了30多輪談判。

  這項逐步實現自由化和消除亞太地區壁壘的自貿協定所覆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額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一。RCEP是開放的,因此隨著自貿區分量和能力的提升,印度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加入。但重要的是,該協定的核心與「引擎」是中國。同樣重要的是,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也加入了以東協10國為代表的RCEP,它們是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韓國。

  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該機制變得毫無生機。因此,地區國家紛紛主動嘗試加入RCEP這個地區聯合組織。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領導這個組織的是中國——目前的世界經濟領導者以及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大國。實質上,這是中國給予美國保護主義政策的非對稱回應,它向這個發展最為蓬勃的地區提出截然相反的關係趨勢:貿易自由,包括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這誰會拒絕?

  而且中國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近年來,中國有計劃地擴大與東協國家的貿易及投資。按照上半年的結果,東協已然取代歐盟,位於中國貿易夥伴排行榜的首位。而美國呢?制裁政策令華盛頓喪失眾多優勢,並促使中國依靠自身及其他替代力量。

  中國以此宣告自己是世界經濟的實際領導者,將那些不願再追隨日漸衰落的美國的國家團結在自己周圍,因為美國目前無法提供任何擺脫危機的機會。

  11月初,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這是全球範圍內舉辦的唯一大型展會。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的中國有底氣這麼做。眾多世界500強企業都來到進博會,以求打入這個全球最大市場。

  數百家企業看到進博會的廣闊前景並已報名參加明年舉行的第四屆進博會。甚至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前,就有近百家參會者與舉辦方籤署了參與未來3年進博會的合同。

  所有這些近期的事件說明:在美國和歐洲試圖控制疫情並撲滅經濟危機之火的時候,世界經濟中心正在移向亞洲、移向中國。

  

  

  越來越多外企青睞中國進博會。圖為11月7日,在今年首次參展的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展臺,三名工作人員推介產品。(方喆 攝)


  英媒:RCEP塑造世界貿易未來 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5日發表了題為《RCEP泛亞貿易協定面面觀》的文章,作者為羅賓·哈丁。文章認為,歷時近十年談判,15個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一份泛亞貿易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產出,朝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邁出一大步。全文摘編如下:

  這份史上最大貿易協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讀。

  RCEP是什麼?

  RCE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它納入東南亞國家協會10個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籤署的大多數現有協議,將它們合併成一項多邊協定並吸收了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紐西蘭和韓國參加。

  布蘭代斯大學國際金融學教授彼得·彼得裡說:「以某些標準來衡量,這是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覆蓋了全世界大約30%的人口。」

  該協議的規模原本可以更大,但印度在2019年退出了會談,到目前為止不肯回歸。

  據彼得裡教授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麥可·普盧默估算,RCEP將使全球經濟總量增加1860億美元,使其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0.2%。

  日本和韓國在最大贏家之列,但商品價格降低的好處將最遠惠及歐洲和美國。

  協議有哪些內容?

  該協定包含自由貿易協議的一切常規要素——關稅、海關管理、衛生措施、服務、投資等等,但有兩點格外重要。

  一是原產地準則,也就是確定產品產地的標準。東協的各項貿易協議對原產地有不同規定,比方說,假如印尼某公司生產自行車,它也許會按照與日本籤訂的自由貿易協定是合格的而按照與韓國籤訂的協定需要更換零部件才能合格。

  RCEP將掃清這種混亂。新加坡諮詢機構亞洲貿易中心的常務主任德博拉·埃爾姆斯說:「如果是按照RCEP製造的產品,那就對全部15個國家都有效,只需要一紙文書。」

  第二個關鍵點是它標誌著中日韓三國之間首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雖然RCEP是一份還很淺的協議,但這仍是一個重大進步。彼得裡教授說:「RCEP讓它們得以實現了三國單獨洽談會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不同,RCEP相對而言要求不高,只消除90%的關稅,而TPP致力於消除差不多100%。農業基本未涉及,有關服務業的規定喜憂參半。

  彼得裡教授說:「關於RCEP,很重要的一點是該地區情況複雜多樣。國家有大有小、有富有貧。協議規定基本照顧到了各方利益。」

  15個國家未能就跨境數據流動和海關中止數據傳輸的規則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最大的欠缺是印度缺席。印度是一個大經濟體,籤訂的自由貿易協議相對較少,它的參與原本會使商貿大幅增加。然而,新德裡擔心印度製造商會被中國的便宜商品擠垮。

  儘管如此,據估計,假如印度決定加入,RCEP會添加相關條款。

  接下來會怎樣?

  RCEP獲得批准尚需時日,關稅條款生效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但RCEP可能會塑造亞洲貿易的未來。彼得裡教授說:「東協的協議可以漸漸改進,這個過程往往很慢,但這絕非終點。」

  現在,中日韓三國在RCEP框架內達成了自由貿易協定,這件事的最大影響大概就是促使三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加快步伐。鑑於這三個國家都是製造大國和技術大國,那對全球商貿將具有重大意義。

  但最重大影響或許是,亞洲將以此為起點逐步成為一個輪廓清晰的貿易區,就像歐洲和北美。

  

  

  資料圖片:11月15日,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第37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閉幕。(陶軍 攝)

相關焦點

  • 美國上千萬人吃不飽飯,俄感慨時代變了:全世界資產蜂擁前往中國
    據報導,當地時間11月23日,俄媒發文表示,中國正在成為最大的投資目的地,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對疫情的成功防護有關。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意味著中國從美國手中奪走了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
  • 俄專家對全世界宣布:中國發動機技術高明,已擺脫進口依賴
    通讀本文之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如此一來,您今後的每一天都可以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天天更新,天天精彩,每天都能看到最新的世界資訊,您的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您的點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批評指正,請把您的高見留在評論區,想要了解更多世界資訊,請點擊關注!
  • 俄建議中國投資者參與俄國家旅遊項目
    ,俄羅斯建議中國考慮中國投資者和旅遊公司參與落實俄國家旅遊項目的可能性。  會議期間,切爾尼申科向中國同行介紹說,俄羅斯已經開始制定國家項目「旅遊和酒店業」,這將創造出高質量和多樣化的旅遊產品,使該行業在我國變得更加可及,提高服務質量。
  • 朝日新聞:專家說亞太地區力量均衡將向中國傾斜
    新華社發  新華網消息 日本《朝日新聞》2月13日報導,題:專家預測亞太地區力量均衡將向中國傾斜。以下是摘要:  在以「十年後的亞洲」為主題對九國專家進行的調查中,專家們紛紛表示,亞太地區的力量均衡有可能向中國傾斜,但專家們也都希望保持現在的亞太格局,希望美國繼續發揮領導力。
  • 俄副總理建議中國投資者投資俄國家旅遊項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切爾尼申科在俄中政府首腦定期會晤籌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期間稱,俄羅斯建議中國考慮中國投資者和旅遊公司參與落實俄國家旅遊項目的可能性。
  • 俄科學家被指「對華洩密」 中國專家:有人別有用心
    「叛國罪」扯上中國 西方媒體炒「舊案」莫斯科市法院近日披露稱,俄羅斯航空動力學專家弗拉基米爾·拉佩金以叛國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一些媒體則直接將矛頭指向了中國,稱他領導的部門同中國共同開發「神舟」飛船項目,問題就出在這上面。更有西方媒體藉此炒作稱,不止一名俄科學家因向中國提供機密技術而獲刑。拉佩金的同事表示,俄中之間的技術交流不是通過間諜方式獲得的,而是兩國官方密切合作的成果。有中國專家2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提醒,不能掉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中俄之間製造裂痕的圈套中。
  • 俄專家認為旋風是積雨雲形成的重要因素
    新華網5月16日專電 多數氣象學家認為,空氣對流上升使所含水汽凝結,便可形成積雨雲。
  • 俄專家:美國液化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競爭將加劇
    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9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總統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和蓋達爾研究所專家關於俄羅斯經濟形勢的分析報告指出,中美貿易協議對俄中兩國天然氣項目前景有影響,並加劇美國液化天然氣與俄天然氣在中國的競爭。
  • ...聲音」系列(4)俄駐瀋陽總領事:中國元素指引著全球文明發展的道路
    俄中兩國關係的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基礎。令人欣慰的是,今天中俄關係繼續順利地向前發展。在中俄兩國政府共同推動下,中俄關係已提升至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新階段。我相信,兩國關係將更加穩固,具有更加輝煌的前景。
  • 葛蘭西「領導權」理論的方法論本質
    葛蘭西「領導權」理論的方法論本質 2014年09月25日 11: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謝蘊枰 字號 內容摘要: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葛蘭西日益受到國內研究者的重視。
  • 俄專家:中國科學家回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留不住
    俄專家:中國科學家回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留不住 2017-04-:美國無法留住傑出華裔科學家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導 俄羅斯衛星網3月31日刊發題為《俄專家:美國無法留住傑出華裔科學家》的文章稱,中國已經擁有為傑出科學家提供高薪和工作條件的物質能力,也已經學會在本國體制下有效利用那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才。
  • 俄羅斯積極推動中國向濱海邊疆區開發投資
    2017年濱海邊疆區同中國貿易額為29.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對中國綠色食品的出口。濱海邊疆區一直以出口玉米、大豆和大米為主,現在又增添了礦泉水、巧克力等等。超前發展區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大型養豬場的建設,不僅將確保濱海邊疆區自己的豬肉需求,而且還可向亞太地區國家市場出口。國內投資者以及我們這裡有中方投資參與的農業企業,將來也將進一步擴大食品出口。
  • 俄在遠東組建重型轟炸機師箭指美日
    關島目前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一大重要戰略樞紐,主要為亞太地區的美軍行動提供支援,特別是近年來,美軍還在這裡部署了B-2隱形轟炸機和F-22戰鬥機等先進裝備,其重要性與日俱增;另一個目標夏威夷則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總部所在地,負責指揮整個太平洋地區內美軍的作戰行動,這裡的海空聯合基地規模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戰略目標。
  • 俄專家:中國青少年對俄遠東地區發展興趣濃厚
    俄專家:中國青少年對俄遠東地區發展興趣濃厚 2019-01-25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近日,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評估分析中心首席專家薩文科夫表示,參加符拉迪沃斯託克冬季學校的中國中學生,對遠東地區的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
  • 媒體:美國認為俄安全局對納瓦利內使用了一種「諾維喬克」類物質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4日消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話稱,華盛頓認為,俄聯邦安全局人員使用了「諾維喬克」有毒戰劑類的一種物質以毒殺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同時,此前聯邦安全局已否認有CNN參與的新「調查」中的所提出的類似指控。
  • 從四國集團到五眼聯盟,英國重返亞太地區,該來的總要來
    對於亞太地區或者印太地區,世界大國的博弈,周邊國家陣營分化,不斷進行,該區域國家,非該區域國家,都試圖擴大影響力。對於亞太地區,歐洲就是一個巨大的變量。當地時間11月20日,英國首相詹森在下院發表演講,公布了英國數十年以來最大的軍事計劃,英國海軍將在2021年重返亞太地區,英國的航空母艦和大型軍艦要在東亞地區、印度洋以及地中海海域,實現巡邏常態化。
  •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原標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黨的十九大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在古詩詞中,存在很多關於月亮絕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它們見證了古人跟月亮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現在,人類更是將月球作為首個太空探索目標,20世紀的美國阿波羅號計劃,21世紀的中國嫦娥工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和美俄相比,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晚,發展快,贏得了全世界的刮目相看。據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是一個很有雄心的計劃。
  • 俄專家:不愧是中國北鬥,厲害了我的國
    科技的進步對國家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變化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近年來科技發展速度迅猛,基於我國科研人員的自主創新,使得我國科技發展迅速。那這次中國北鬥的正式開通對我國有什麼重要的意義?與世界各國的競爭又能突顯什麼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