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萬聖節,這個西方傳統節日在中國的影響式微的速度似乎稍微快了一點。去年仍有不少身邊的朋友在這天裡興致勃勃地裝神弄鬼,今年,除了遠在美國明尼蘇達的實驗室同事鼓搗出幾隻南瓜燈,周邊則安靜如常。

這是好事,我們的鬼節是七月半,有著傳統詩意的名字:中元節。對節日的回歸,對舶來品的冷淡,恰恰表達了國民對自己傳統的認同。是民族自信的強力復甦。
遙遠的距離,卻因為信息交流工具的強大發展,讓我在第一時間裡就看見了大洋彼岸朋友們的快樂,看到了這群有著強烈抱負的不再年輕的漢子童真的心。且提著這兩盞遙遠的萬聖節禮物,走進華夏大地的秋色,回饋給遠方的朋友一個斑駁丰韻的季節。

光霧山位於四川巴中市南江縣北部,以秋天紅葉滿山而著稱於世。可能這種說法有些託大其辭,因為我確實在以前完全不知道大巴山裡還有這麼一個如此燦爛的地方。
從重慶到光霧山並不困難,甚至是方便。路途問網絡,問我也糊塗。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走入光霧山,慢慢地就由漫不經心變得認真起來。「巴山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感慨不得不由衷發出。

緩步山間,緣溪而行,就像走進了繽紛色彩。我是知道楓葉國的秋紅的人,但美國加拿大那邊的紅葉總是一幅工業化的嘴臉,精緻而虛偽,讀不出中國風來。以這中國腹地的漫山燦爛,回贈遠在他鄉的朋友,他佔便宜了。

淺溪兩旁照影梳妝的紅葉樹婀娜多姿,飄落溪畔之落紅輕築紅堤,護淺流清澈。這是處子鏡前理青絲,嬌媚若水照紅塵。


就寄這望鄉臺予遠方的友人罷,看到它當想到中國的家。作為行業翹楚,學科精英,「習得文武藝,矢志報國家」當是我輩共識。
我提著遙遠的南瓜燈,在這萬聖節後,遊走在滿山秋色。遊走在大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