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
暑假培訓班
是家長心目中的最佳選擇
是小朋友逃不過的「坎」
本該是快樂的暑假學習時光
卻因「酒精」 而造成了一起慘劇
7月11日下午2點
紹興柯橋區的一培訓機構
發生一起爆炸事故
6名10多歲的學生被燒傷
其中1人至今還在ICU
「孩子臉上和大腿上都被燒傷了,是6個孩子裡燒得最嚴重的。」陳師傅說,當時送到醫院共有六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燒傷,他兒子的情況最嚴重。經醫生診斷,全身18%被燒傷,其中頸胸部深三度燒傷,雙上肢及頭面頸胸分別為深二度、淺二度燒傷,目前正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7月10日,培訓班開班
次日,科學實驗課上悲劇發生
兩名培訓機構的年輕老師
(一名大三在校生和一名剛畢業不久的應屆生,
均是趁假期打工)
帶領孩子們在教室裡
做一個名叫「法老王之蛇」的化學實驗
據了解
那天兩名「老師」已經成功完成了一次實驗
但第二次實驗時 意外發生了
圍著看的6個孩子均被燒傷
原理:硫氰酸汞受熱分解,部分產物燃燒
2Hg(SCN)2 → 2HgS + CS2 + C3N4
CS2 + 3O2 → CO2 + 2SO2
2C3N4 → 3(CN)2 + N2
危險:高。汞化合物有毒,反應產生的硫化汞、二氧化硫和氰氣也有毒。沒有通風櫥和專業人士指導,切勿自行嘗試!
如視頻所見
「法老王之蛇」是將白糖
小蘇打等混合物倒在裝有沙子的器皿裡
加入酒精點燃
乍一看 感覺材料的危險性不大
為何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呢?
問題就出現在「酒精」身上
根據《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年版)
100%的酒精閃點溫度是9度
75%的酒精閃爆點溫度是20度左右
閃點溫度指的是使用某種點火源
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
任何一個微弱的火光,或者靜電
或開一下開關,都可能產生爆炸
酒精的危險不言而喻
特別是前段時間
由於噴灑酒精消毒而造成的慘劇
更是數不勝數
那麼,應該如何
正確使用酒精消毒呢?
快來複習一下~
1
注意室內通風
在室內使用酒精時,需要保證室內通風。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後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後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乾。
2
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氣中直接噴灑使用。酒精燃點低,遇火、遇熱易自燃,在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避免明火。給電器表面消毒時,應先關閉電源,待電器冷卻後再進行。如用酒精擦拭廚房灶臺,要先關閉火源,以免酒精揮發導致爆燃。使用時每次取用後必須立即將容器蓋上蓋子將其封閉,嚴禁敞開放置。
3
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液體,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時,可購買小瓶裝的酒精,以夠用為宜,不要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火災隱患。
4
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
存放、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須有可靠的密封,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應避免用玻璃瓶裝存,防止跌落破損。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陽臺、灶臺等熱源環境中,也不要放在電源插座附近及牆邊、桌角等處,防止誤碰傾倒。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陰涼處,存放時要蓋緊蓋子貼好標籤,避免揮發。
5
存放時避免兒童拿到
有幼兒的家庭,酒精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對於年紀稍大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點燃。
酒精著火該如何自救?
第一,立即脫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經成為燃燒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脫離熱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後果。
第二,避免高聲喊叫。在頭面部已經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而呼吸道燒傷,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第三,設法滅火。應當就近用棉織物覆蓋或用水衝洗最好,火滅後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