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2020-08-01 宇宙行者

審核-小文

可再生和零汙染是太陽能兩個最大的優勢,但和其他新能源相比它的劣勢也很明顯,例如轉化率高、轉化成本高、對自然環境條件有嚴格的要求等等,這些原因使得太陽能一直只能在新能源市場佔很小的板塊。但實際上如果人類可以大大提高轉化太陽能的效率,那麼太陽能將會照亮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道路。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根據環球網7月15日的新聞,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陽能轉化裝置,該裝置名為「太陽能液流電池」。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新型裝置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轉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陽能轉化裝置出色一些。那麼這套裝置到底有什麼看點?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導致太陽能的轉化效率低的原因是什麼?

太陽能轉化率低這個問題我們經常在媒體新聞上聽說,但大多數人也就知道這個結果,而不知道這個結果背後的原因。之所以存在太陽能轉化效率低的情況,是因為轉化裝置還無法適應所有波段的光。對太陽光稍微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太陽光是由不同波段的光組成,而不同波段的光所含有的能量也不同。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能量高一些的光子照射在太陽能接收板上後能夠繼續深入,直到最後完成被吸收的工作。而能量不足的光子無法到達接收板深層次的結構,從而無法被轉化為電能。其次,太陽光照射在接收板上有一部分被反射出去,這也會降低太陽能的轉化效率。

該新型電池的效率如何?

根據報導,威斯康星大學的這個研究小組顯先是示在理論建模的幫助下篩選出在理想電壓下能保持狀態的化學物質,而後利用這些化學物質進行不同組合搭配,以探索哪種組合能夠達到更高的轉化效率。最後研究人員發現鈣鈦礦和矽的組合在液流電池的環境中能夠發揮最高的效率,因此他們的太陽能液流電池就這樣形成了。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如今市面上大多數鈣鈦礦電池的太陽能轉化效率普遍只有18%甚至更低,而該研究團隊發明的太陽能液流電池能將轉化率提高到20%左右。不僅如此,該電池還能夠在持續十幾小時的工作下保持高效率的狀態,而且壽命和電池容量也很出色。雖然新能源電池的轉化率僅提高了2%,但有可能對整個太陽能電池行業來說是巨大的推動。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從上個世紀後期開始,人類就已經研究如何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一領域仍然未有震驚世界的突破,太陽能轉化效率一直都很低。但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雖然現在我們在這方面走得慢了一些,但始終是在積累經驗和技術,終有一天量變會引發質變。

參考資料:

環球網 7月15日 《科學家研發太陽能液流電池:轉換效率達20%》

相關焦點

  •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但實際上如果人類可以大大提高轉化太陽能的效率,那麼太陽能將會照亮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道路。根據環球網7月15日的新聞,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陽能轉化裝置,該裝置名為「太陽能液流電池」。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新型裝置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轉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陽能轉化裝置出色一些。那麼這套裝置到底有什麼看點?
  • 俄美研製新材料太陽能電池,或能取代矽基電池
    矽基太陽能電池從20世紀中葉研發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這幾十年中,關於太陽能發電領域一直也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矽基電池雖然非常流行,但是其技術缺陷也十分明顯,比如製作耗能、成本高,電池脆弱、重量大等等。
  • 光電轉化率高達 70%,太陽能反應堆面世
    8月15日消息,日前,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發出了太陽能反應堆裝置,其大大提高了光電轉化率,可大幅降低每公斤氫燃料的生產價格。據介紹,研究人員研發的這套裝置的光電轉化率比常規太陽能電池板的20%光電轉化率高出3倍多,實驗條件下的太陽能反映堆裝置的有效轉化率能達到70%,而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轉換為能量的有效率略低於10%。如果將太陽能反應堆技術用於氫燃料製造,其成本將由原來的10~13美元降低至2美元每公升。
  • 新型太陽能電池的能源轉化率打破之前的世界紀錄
    太陽能電池在固定表面積和陽光強度的條件下,把光能轉為電能的能力,就是轉化效率。現在,根據最新一期的《科學》,研究人員打破世界紀錄,在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類別中,實現了29.15%的轉化率。對於這種類型的太陽能板,長久以來,我們的目標是超30%的轉化率,如今已觸手可及。
  • 臺灣研究團隊與國外合作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臺灣研究團隊與國外合作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2011年11月16日 17:5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讓窗戶發電成真
    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搜集器,可以讓普通的玻璃或窗戶變成光伏太陽能電池,並且加以利用。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圖片來自騰訊)    報導稱,窗戶對於建築物的意義,大家都非常清楚,除了讓陽光進來之外,還可以起到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作用。
  • 英國CSS公司將開發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訊:英國彩色合成科技公司(ColourSynthesisSolutions,CSS)是一家在近年內崛起的化學解決方案供應商,他們得到英國科技政策委員會(TechnologyStrategyBoard,TSB)在未來三年中共60萬英鎊的資助,用於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
  • 新型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既高效又耐用
    背景有機太陽能電池不僅更環保,而且生產成本低,非常有望取代矽基傳統薄膜。有機光伏太陽能電池以及電池結構的原理圖(圖片來源:大阪大學) 然而,超薄的有機薄膜的效率相對較低,一般只有10%到12%的能量轉化率,明顯低於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可高達17%)。此外,在太陽光、熱和氧氣的影響下,超薄膜的性能也會迅速退化。因此,研究人員們正在嘗試創造「既節能又耐用」的超薄膜,然而二者往往難以權衡。
  • 第二代太陽能發電技術使光電轉化率超過40% —新聞—科學網
    鏡場內現在有56個定日鏡,定日鏡將太陽光聚集在中央塔結構上的光伏接收器上,接收器裝有以密集陣列式排布的超高效光伏電池實現太陽能到電能的轉化。 「塔式聚光光伏太陽能涿州示範發電站運行後發電功率為200千瓦。」王鳳介紹,這項技術是一種集合了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創新型塔式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常見的塔式技術一樣,其採用定日鏡收集太陽能,即將陽光反射至一個安裝在塔式結構的接收器上。
  • MIT研發新型離子液體提高超級電容器性能 或讓超級電容器取代電池
    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幾家機構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液體,可能可以提高此類設備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降低易燃性。(圖片來源:MIT)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可能代表了電化學儲能的一種新範式。幾十年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種新材料 - 離子液體(本質就是液體鹽),但是該團隊在此類離子液體中添加了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與用來分散洩露的石油的表面活性劑類似。加入該化合物後,離子液體「具有了非常新奇的性質,變得非常粘稠。」 研究人員表示:「很難想像此種粘稠的液體可用於存儲能量,但是我們發現,一旦提高溫度,該液體就可以存儲更多的能量,比其他許多電解質存儲的能量都多。」
  • 我國薄膜太陽能電池亟待產業化
    一些專家和學者建議,應加大基礎研究,瞄準柔性電池強化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薄膜太陽能電池實現產業化,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升級換代。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太陽能電池能效轉換達27.7%,打破能效記錄,未來實現 30% 轉化率
    隨著技術變得日漸高效和廉價,綠色能源產業中的太陽能光伏面板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不過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團隊,剛剛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紀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新型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已經達到了 27.7% 。
  • 光電轉換率最高可達100% 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發成功
    加州理工學院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太陽能電池,其基本原理是將細長的矽線陣列嵌入聚合物基板中。除了纖薄可彎曲外,它對太陽光的吸收和光電轉換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極大地突破。此外,和傳統太陽能電池所需要的昂貴的半導體材料量相比,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僅需要一小部分。
  • 美國科學家研製新型納米線太陽能電池 質優價廉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現在,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廉價製造高質量的納米線太陽能電池的新技術,相關研究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分部的楊培東(音譯)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利用以溶液為基礎的陽離子交換化學技術,製造出了高質量的以半導體硫化鎘為核、硫化銅為殼的核/殼納米線太陽能電池。
  •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團隊: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記錄
    該榜單僅認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ISE)等7家世界公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測試結果。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是一種重要的獲取清潔能源的途徑,在未來能源利用中將佔據重要地位。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2020-10-20 夏普推出了NU-JD440太陽能電池面板。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突破13%、低照度、低成本及多彩、可彎曲等優勢,讓它一舉榮登11月美國《科學雜誌
  • 美國研發出有機太陽能玻璃電池,摩天大樓自發電將不再是夢
    最近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發出效率達 8% 的碳基有機太陽能板,讓摩天大樓自發電將不再是夢想。通常窗戶玻璃隔熱膜多少會強調有著紅外線阻隔、抗 UV 等功能,防止陽光熱能進入室內,降低房間溫度,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助理研究員 Yongxi Li 表示,團隊研發的透明太陽能電池,希望能在維持透光情況,維持高電壓、高電流、低電阻等性能
  • 復旦大學研發新型材料 可製造太陽能纖維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不知你是否想過,有一天我們的衣服、帽子、箱包都能「自我發電」,給手機隨時充電;佔地面積龐大的發電站將成歷史,未來只需要一個桌子大小的機器就能發電?復旦大學研究人員最近成功研製出的取向碳納米管纖維,向研發完全纖維狀的能源系統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基於這一技術製造的新型太陽能纖維電池,使人類隨時隨地高效使用太陽能的夢想有望成為現實。
  •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2016-12-15 科技日報 馮國梧 吳軍輝 【字體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