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尼首都雅加達飛行3個多小時,再轉乘快艇3個小時,就到了位於中蘇拉威西省摩羅瓦立縣的中印尼經貿合作區青山工業園區。該園區由中國青山鋼鐵集團下屬的上海鼎信投資集團和印尼八星集團合作投資,是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印尼時,在兩國領導人見證下簽署的合作項目之一,可謂是近年來中印尼密切合作的一個縮影。
印尼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出口國。蘇拉威西島位於印尼東部,它橫穿赤道,可開採鎳儲量佔印尼鎳礦總儲量的72%。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國。今年初以來,為了增加礦產品出口附加值,促進礦產品加工中上遊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印尼政府開始實施原礦出口禁令。中國企業理解印尼的舉措,在原礦出口禁令出臺後最早響應印尼政府的號召建設冶煉廠。以鎳加工為核心的青山工業園區見證了中國企業海外開疆拓土、造福一方人民的決心和勇氣。
踏上青山工業園區的一剎那,記者就被這裡的美景吸引。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綿延不絕,遼闊的大海清澈碧綠,零零星星的漁家木屋環繞在海邊,牛羊悠閒地漫步在草地上,一派怡然自樂的景象。在中國企業進入之前,這裡的居民大多以種地、打魚為生,經濟並不發達,中國企業的到來給這片寧靜而荒涼的土地帶來了改變和生機。
走進青山工業園區的工地,記者看到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熱火朝天地展開。數十輛工程車輛忙碌地在工地上穿梭,穿著統一制服的中國工人和印尼工人在緊張而有序地作業。熔煉廠、迴轉窯、電廠等已見雛形,如巨人般高高聳立。據上海鼎信投資集團董事長黃衛峰介紹,園區佔地約1000多公頃,礦區面積約4.7萬公頃,一期和二期工程計劃投資6.335億美元和10.35億美元,分別建設年產約30萬噸和60萬噸鎳鐵的冶煉廠。一期工程預計2015年一季度投入生產。
在其他國家的礦業公司都在觀望、猶豫時,上海鼎信克服了種種困難,做出如此大手筆的投資,是源於其看到了中印尼的合作潛力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必然趨勢。黃衛峰告訴記者,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乃大勢所趨,有助於緩解國內資源緊張,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有優勢的,無論是在效率還是創新方面。我們的技術對當地來說非常實用。
在開礦的同時,上海鼎信沒有忘記對當地環境的保護。記者在礦區看到大片大片的翻新的土地上栽種著不足一米的小樹苗。原來,為了恢復生態,公司將採掘區全部填平復原並植樹造林。礦區的汙水也是經過多層沉澱才流入大海。因此經過4年多的礦區開採,這裡還依然可以看得到青山綠水。
黃衛峰說,種下了和諧,必定能收穫共贏。中國企業走出去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要與當地文化相融合,在投資獲益的同時也要惠及當地。上海鼎信尊重當地的習俗,專門為當地穆斯林員工建造了2座清真寺。工業區為當地提供了2400多個就業崗位,並選拔了數百人到中國培訓。摩羅瓦立縣長安瓦爾感激道:「我們的居民祖祖輩輩以耕地、打魚為生,中國工廠建立後,他們也成了現代工業的技術人員。」
收入提高了,漁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得到了改善。4年多前,當地僅有3輛摩託車,其中2輛還是工業區員工的。現在當地摩託車有3000多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4年多前,這裡沒有電,中國企業進來後,免費向當地供電,居民們也看上了電視。工業區還為周邊8個村居民提供免費醫療,過年過節資助貧困村民並舉辦聯誼活動。為了解決員工就餐的食材問題,工業區除了向周邊漁民購買魚蝦等海產品外,還專門教當地居民種瓜果蔬菜。
4年多的時間種下的友誼之花,如今已經碩果纍纍。走在漁村裡,村民們見到中國員工都熱情地打招呼,無所拘束地開玩笑,活潑的孩子們則拉著中國員工去看他們養的小魚。中印尼友好已經深入兩國人民的心。
青山工業園區作為中印尼合作的典範收穫了印尼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讚揚。印尼工業部長希達亞特高興地說,青山工業園的建設為外國企業在印尼建設冶煉廠帶了一個好頭。印尼工商業協會官員阿克巴告訴記者,除了礦業外,中國與印尼的很多產業都有互補性,雙方可以相互借鑑,開展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未來,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印尼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雙方的經濟合作還有更大的空間。
(人民網肯達裡7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