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加黃變橙,紅加藍變紫,黃加藍變綠。紅、黃、藍是三原色,橙、紫、綠則是三間色。」這是三原色的口訣,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美術老師還專門讓我們背誦。現在的孩子認識顏色,有專門的色卡,好多家長每天拿出來兩個讓孩子認一認,時間長了也就能記住了。
但這種方式總讓人覺得太空洞了。或許孩子通過上面的方法能夠認識顏色,但也僅限於認識,可他對顏色沒有感情。這個感情是指對顏色來源和不同的好奇心,對不同色彩帶給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太枯燥的知識,給孩子帶不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學得快但忘得也快。

《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這本書和那些枯燥講解色彩的書不一樣,它從不同動物對色彩的認知入手,勾起孩子們的興趣,然後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色彩的成像原理,不同色彩的含義等等。這本書不是單向輸出的,孩子在閱讀翻看時,有超多互動:可以翻翻、抽拉、轉盤,還能實驗。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不忘激發孩子的興趣。
《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這本書的作者是Wolledge(Wolly+knowledge=Wolledge)工作室。團隊的創始人和核心成員有很專業的背書:其中創始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擁有20+年出版經驗,而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之前分別是上海重點中學語文老師、頂尖雜誌社資深設計師、500強企業資深市場經理等。他們堅持做原創兒童人文素養教育內容6年,出品的暢銷童書有「跟著Wolly遊世界」「跟著Wolly遊中國」12本、「跟著Wolly去探索」立體書2本。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不一樣的團隊是如何設計不一樣的色彩科普書的。
一、它們眼中的色彩是什麼樣的?
「小狗為什麼對網球欲罷不能?」
「牛會被紅色激怒嗎?」
「高空的老鷹為什麼能一眼看見地上的小老鼠?」
翻開這本《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孩子首先看到的就是萌萌的動物們,每個動物都有一個跟顏色相關的提問,翻開卡片,就能看到對提問的解答。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就被吸引了,想要繼續往下看。
比起人,小朋友們更好奇動物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這本書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心態,用孩子喜歡的方式作為書的開頭,這樣一來,效果事半功倍。
二、「冷知識」薈萃,讓學習生動有趣
那麼多漂亮的顏色都是怎麼產生的呢?這裡面包含有神話傳說,礦業開採,植物萃取,煉丹製藥等知識呢。
紫色——據說,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神犬咬碎了骨螺,鼻子被骨螺的液體染成了紫色,這就有了紫色。
藍色——「青出於藍」這個成語最開始就是在說藍色的來歷,因為藍色最早是從綠色的藍草植物中提取的呢。
紅色——它是在古人煉丹製藥過程中偶然發現的。把硫黃和水銀加熱後,就能製成紅色的硃砂。硃砂在書畫藝術上使用非常廣泛。
除了介紹了顏色的誕生,作者在書中還用翻圖形式講解了印表機是如何列印出「世界上所有的顏色」的。家有好奇寶寶的父母,再也不用頭疼如何給孩子科普了。
三、接地氣,將知識與生活串聯起來
當介紹完了顏色的背景知識後,重頭戲來了:我們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色彩的?為什麼不同的物體顏色會不一樣呢?這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好奇的事情,甚至有些大人到現在都還沒辦法把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解釋清楚,更別說給孩子講解了。
《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花了兩大版面來為孩子們呈現其中的原理和奧妙。
光明白原理只完成了色彩科普和啟蒙的50%,任何知識都要放在生活中才能凸顯出它們的作用。
快看看,森林裡的動物們靠色彩都做了什麼大事!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色彩又發揮著什麼作用呢?
看完《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這本書,是不是覺得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顏色竟然包含著這麼多的知識,竟然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好的童書繪本不僅能讓孩子受益,更能讓家長受益,因為知識的學習永遠不分年齡,而有趣味的學習,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非常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