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極冷,為何宇宙中的氣體能保持10萬度高溫?

2020-10-29 老粥科普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些極熱和極冷的地方。恆星表面非常熱,太陽光球層溫度有5777K(開爾文),一些大型恆星表面的溫度大約有50000K,而那些明亮的類星體表面溫度甚至高達10萬億K。宇宙的另一些地方又極其寒冷,目前科學家探測到的一些星雲溫度只有1K(相當於-272.15℃),這已經接近了溫度的最下限。

銀河系中一些稠密星雲溫度極低

許多人都覺得茫茫宇宙是極冷的地方,如果你離恆星遠,就不會感覺到溫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冥王星,由於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40倍,它的表面平均溫度只有-223℃(50K),是一顆不折不扣的冰凍星球。

太空中不只有恆星、黑洞、行星和大大小小的石塊,還有許多灰塵和氣體。理論上的絕對真空並不存在,實際上星際空間到處都是各種氣體分子或原子,它們被稱為星際介質,只是相對於地面而言它們太過於稀薄,於是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視而不見罷了。

我們能看見的星空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在星際介質中,冷的分子雲只佔不到5%,其餘的都是炙熱的氣體。這些氣體的密度很低,每10立方釐米空間大約只有不到2個粒子,但它們的溫度卻常常高達8000~10000K,而在星系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冠狀氣體區域更是充斥著10萬度高溫的熱電離粒子。

銀河系周圍充斥著高溫氣體

這些粒子是如何在太空中保持極高溫度的呢?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生活體驗:一杯熱水在炎炎盛夏裡冷卻的很慢,但在冬天很快就能變涼,而如果你在嚴寒中將開水撒向空中,它能瞬間化為冰晶。這是因為水與周邊環境的溫度差導致熱量散失得更快。

撒冰花,熱水迅速冷卻成冰晶

熱能通常以三種形式進行傳遞: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在寒冷的冬天,杯子裡開水的熱量通過傳導和對流傳遞到周圍的空氣分子,熱水與空氣分子間的溫度差越大,傳遞的速度就越快;而熱水的輻射能是通過光子向外發射的,無論是炎炎盛夏還是凜凜寒冬,熱水的熱輻射速度變化都不大。

如何讓開水的熱量慢一點流失?你一定想到了保溫瓶。它有一個很薄的真空內膽,可以將水與同周圍的空氣隔絕開來,這就截斷了熱傳導與熱對流的通道;真空內膽的壁上鍍了一層反光層,這個反光層可以將熱水釋放出來的光子大部分反射回去,於是熱水瓶可以長時間保溫。

熱水瓶的保溫原理

在星際空間裡,粒子之間的空隙很大,它們無法通過熱傳導來散發熱能,也不能形成熱對流,所以,星際介質的熱能都是通過向外輻射光子傳遞出去的。

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是氫,星際介質也大多由氫原子分子狀態的氫氣構成。這些氫會被加熱,從而獲得極高的溫度,當溫度足夠高時,氫會變成等離子態。

宇宙蘊含著強大的能量,恆星和超新星爆炸會釋放大量宇宙射線,其中攜帶著幾兆電子伏特的低能宇宙射線在星際空間裡穿行,當撞擊氣體粒子時,它會將粒子電離並將能量傳遞給這些粒子。粒子獲得能量後迅速升溫,並向外釋放電子和光子。

宇宙射線持續加熱星際介質

光子同樣也可以被氣體粒子吸收。星光中含有高能γ射線、X射線和其它高能量的光子,這些光子可以是恆星發出的,也可能來自黑洞和類星體的噴射,還有可能來自於另一個氫原子電離後釋放出來的能量,所有這些能量都能加熱星雲中的粒子。

炙熱恆星發出的紫外線可以剝離塵埃和氣體粒子上的電子,當這些電子轟擊另一些粒子時,就能將它們的動能傳遞出去,從而加熱氣體粒子。

炙熱的星雲

說起銀河系,許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個扁平形狀的螺旋星系。實際上當我們用X射線望遠鏡觀測銀河,就會發現在它核心的兩極有兩個向外擴散的巨大氣泡一直延伸到5萬光年遠的地方。這兩個氣泡裡氣體的溫度超過10萬開爾文,它是由銀河中心巨大黑洞噴射的γ射線和X射線持續加熱造成的熱電離冠狀氣體球。

銀河系兩極巨大氣泡溫度超過100000K

宇宙空間看似空曠,實際上充滿著各種氣體,這些氣體粒子不斷吸收光子能量,同時被宇宙射線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同時由於它們只能通過輻射光子來釋放能量,因此氣體粒子就像熱水瓶裡的開水一樣,在幾十億年漫長的時間裡保持著高溫。

相關焦點

  • 極冷太空中的太空人,靠什麼保持溫暖?
    2021-01-03 09:31:21 來源: 天文在線 舉報   太空人在零下455度的太空中也能毫髮無損
  • 宇宙大爆炸至今,平均溫度高達200萬攝氏度,為何還是那麼冷?
    舉個例子,如果以地球為中心,距離地球10光年之外的氣體溫度,就要比距離地球100光年之外的氣體溫度高很多。那麼,宇宙究竟是為何在變得越來越熱呢?研究者認為,這或許與宇宙的演化有關。我們都知道,宇宙中不僅有普通物質,還有看不到的暗物質、暗能量等,甚至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物質、天體等存在。
  •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黃琨 • 2020-11-12 17:32:21
  •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回力棒星雲
    該星雲溫度可達零下272℃,比絕對零度(零下273.15℃)僅高1.15℃,是已知的一個溫度低於背景輻射的天體,也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冷的地方。 回力棒星雲是由從一顆恆星的核心逸流出的氣體形成的,氣體向外流出的速度是164公裡/秒,並且在進入太空之後很快速的膨脹。這種膨脹是造成它溫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絕熱膨脹)。
  • 宇宙中最冷的恆星,溫度僅有27攝氏度,比人類的體溫還低
    眾所周知,恆星是一種溫度極高的發光天體,其溫度少說也有上萬度,就拿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來說,其表面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中心溫度更是達到了近2000萬攝氏度。在這樣的溫度下,任何物質都只能以氣態的形式存在,根本沒有固體或者液體能忍受如此的高溫。所以說,恆星的溫度是非常高的,高到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地步。
  • 太空好冷 人類在太空中不穿太空衣會怎麼死?
      我們常常在電影中看到,步出宇宙飛船的人類如果沒有任何防護服的保護,要麼被迅速凍僵、凍死,屍體稍遇微塵即碎成粉塵,要麼就因為太空中的各種射線輻射而身體迅速變得千瘡百孔,油盡燈枯。比如早前電影《銀河護衛隊》中那位養父勇度的死,想必很多人仍記憶猶新。  太空中有輻射這一點不難理解,為何太空還會冷得死人呢?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體溫計中水銀的膨脹來測量我們的體溫。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這些超冷的溫度在被稱為費米氣體的原子云中出現,這是科學家們為了研究物質在極端量子狀態下的行為而創造的。宇宙中所有的粒子被分為兩個類型,一種叫做玻色子,另一種叫做費米子。
  • 量子溫度計可以測量比宇宙中最冷的地方還要冷十億倍的費米氣體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體溫計中水銀的膨脹來測量我們的體溫。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可以精確地測量比外太空低十億倍的溫度,它是通過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的單個原子的狀態而獲得的。宇宙中所有的粒子被分為兩個類型,一種叫做玻色子,另一種叫做費米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玻色子和費米子的行為完全不同。玻色子喜歡聚集在一起,而費米子卻恰恰相反,它們會互相排斥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特性使得它們的溫度難以測量。物理學家研究氣體的方法是通過其統計行為來進行的,這一方法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等人的身上。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你猜多少度?
    這可能是因為其存在一顆伴星,使得它外層物質的拋射速度達到了正常值的10倍,將溫度降至極值。當然這一低溫只是暫時的,它最終將升至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溫。天體中還存在非熱輻射過程,例如星系團內熱氣體的熱韌致輻射,它們的溫度可以用其他方法獲得。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你猜多少度?
    雖然我們看不見分子的運動,但用手觸摸時能感受到物體的冷熱,其實就是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的體現——分子平均熱運動動能大的溫度就高,反之溫度就低。日常生活中,人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而對遙遠的宇宙天體,我們怎麼知道它的溫度呢?
  • 高溫可以無限,低溫最低是-273.15℃?宇宙中最高的溫度是多少?
    但是,這沒有上限,太陽表面為5500℃以上,天狼星超過9000℃,中子星表面超過1000萬度,中心超過100億度,中子星碰撞時溫度更高……似乎沒有上限。 為什麼低溫有下限,高溫沒有上限?溫度的本質是什麼以前熱質說很流行,當時科學界認為熱質是沒有質量的氣體,物體吸收熱質時溫度上升,熱質是溫度高的物體流向溫度低的液體的熱質,可以說明很多發熱現象,但是無法說明摩擦發熱。
  •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我們熟知的太陽溫度是足以將任何生物直接燃成灰燼的,那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卻又是熱的呢?空間並不總是冷的,但是溫差很大,而且溫度變化很快。在真空環境中,能量不能被吸收和儲存。被太陽照射的地方會受到熱輻射並迅速升溫,而沒有被太陽照射的地方會立即降溫。以地球為例,白天和夜晚之間會有溫差,因為一旦太陽輻射消失,熱量就會在晚上很快消失。
  • 太陽那麼熱,而太空卻那麼冷,這是為什麼呢?
    太陽那麼熱,而太空卻那麼冷,這是為什麼呢? 你有沒有想過,太陽那麼熱,為何太空那麼冷呢? 我們常說的「冷」與「熱」,設計上是我們感受的溫度的變化。我們人體吸收了熱能,身體的溫度也會升高,就會感覺到「熱」,反之,身體釋放熱量到環境中,身體溫度下降,就會感覺到「冷」。
  • 太空到底有多冷?想想就渾身雞皮疙瘩
    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是俄羅斯的雅庫茨克,全年平均氣溫約零下50攝氏度。雖然這可能看起來很極端,但太空也許會比這更冷一點,所以上太空前別忘了多穿點……當然,如果只是在太空船上不穿太空衣,那不必擔心任何這些嚴寒刺骨的溫度,因為太空船的溫度是受到熱控制的,但在沒有熱控制的太空中,溫度開始變得有點瘋狂。
  • 地球重達60萬億億噸,卻能懸浮於太空中,為何不往宇宙深處掉?
    再看看地球,它卻穩如泰山地懸浮於太空中,要知道它可是一個重量達到了5.965×10^24kg(約為60萬億億噸)的龐然大物,為什麼它就不會往宇宙深處掉呢?十七世紀,物理學界出現了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就是物理學的鼻祖--牛頓。曾經有一次,牛頓被一個蘋果砸中了頭部,他因此大受啟發,經過不斷地探索驗證,後來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太陽發熱效率比人體還低,核心溫度1500萬度就能維持穩定核聚變!
    氫彈爆炸的中心溫度高達2億度以上,人類製造的託卡馬克裝置約束的等離子體電子,已經能持續一定時間保持在1億度以上,約束的等離子溫度能在5000萬度以上,太陽中心溫度大約是1500萬度。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太陽1500萬度就能持續進行核聚變反應,為何我們製造上億度的溫度,還是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
  • 宇宙中可怕的幾大行星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不知道隱藏了多少未知的恐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已經過了許多年,在這些年裡我們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星體,今天我們便來說一下,宇宙中恐怖行星都有那幾個。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不知道隱藏了多少未知的恐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已經過了許多年,在這些年裡我們發現了各種各樣的星體,今天我們便來說一下,宇宙中恐怖行星都有那幾個。1.太陽:會讓你感受他的熱情雖然太陽是我們能夠生活在地球的關鍵,但它也是太空中的一個巨型核爆,能夠毀滅所有物種。太陽溫度達華氏1萬度 (約攝氏5537度),重量相當於33萬個地球。
  • 宇宙中有無數恆星發熱,為何還是極度寒冷?原因其實很簡單
    擁有一點天文學知識的朋友肯定知道,照片中那些五彩繽紛的天體,基本上都是發出強光和高溫的恆星,它們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它們並把它們拍攝下來。正因為恆星具有高溫強光等直觀的特性,並且我們平時看到的星空都是恆星,所以「高溫強光」成為了不少人提到宇宙的第一印象。
  • 太空中零下200多度,這麼冷的天,為什麼太空飛行器還要散熱?
    太空中的溫度非常低,宇宙中有些星雲的溫度更是低至零下270度左右,差不多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了。在常壓下,這麼低的溫度,連空氣也會被凍成固體。在這麼冷的環境中,太空飛行器通常還要考慮散熱問題。按理說,這麼冷的天根本熱不起來呀!那為什麼要散熱呢?
  • 10萬億度的高溫如何測量出來?什麼材料能夠承受住?
    除了量子漲落之外,宇宙空間中還分布著各種粒子,甚至還有神秘的暗物質粒子。據估計,平均每立方米的宇宙空間中,分布著大約6個質子,所以太空還是非常空曠的。除了物質之外,太空中還有能量,這就是遍布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它們是宇宙中最早產生的一批光子。宇宙經過38萬年的膨脹之後,空間變得足夠空曠,溫度降到足夠低,自由光子第一次出現在宇宙中。在過去的138億年裡,它們一直在宇宙中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