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名為「美杜莎」的蛇妖,傳說凡是直視其眼睛的人都會被石化。在我們的印象中,石化好像存在於小說、神話傳說中或者是考古學家們發現的化石。但現實世界就有這麼一個地方,能把動植物變得像化石一樣,它就是位於坦尚尼亞北部的納特隆湖。
鮮紅色的湖水
這是東非大裂谷最大的鹽水湖之一,以棲息在周圍的火烈鳥聞名於旅遊界。「納特隆」在這裡的意思是「天然碳酸鈉」,湖水中富含這些礦物質。附近火山的溫泉向這裡輸入富含礦物質的水源,但因為地勢低湖水無法向外流出,隨著水份的蒸發湖水鹽鹼性越來越濃,這就給嗜鹽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細菌分泌出的類胡蘿蔔素使湖水呈現紅色。
「石化」之湖
至於納特隆湖聞名於世的「石化」能力,這要感謝一位叫尼克·勃蘭特的攝影師。去北非拍攝影集的他在途徑此地時發現了湖邊散落著成百上千的動物「乾屍」,其中大部分是蝙蝠和候鳥。於是就將它們拍了下來,那種死亡的灰暗色調加上動物石化後的屍體,讓這個湖成功躋身「死亡之湖」的行列。
納特隆湖的好鄰居——恩戈羅火山。這也不是一座普通的火山,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噴發後會生成鹼鹽(鹼性矽酸鹽)的火山。火山噴發後產生的鹼鹽在降雨後隨著水流入湖中,再加上溫泉的礦物質水,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以及少量氯化鈉、硫化鈉的天然混合物等。
鹼鹽的存在使得納特隆湖常年是鹼性的,PH值處於9至10.5之間。在夏天,湖水溫度甚至可以達到60℃(平常49℃),這樣的溫度和PH值對掉入湖中的鳥兒是致命的。距推測,湖中含有大量的鹼鹽晶體高度反光,好像一塊大玻璃,讓鳥兒們誤以為自己還飛在空中,不曾想已經墜入死亡湖泊並喪命於此。
這些動物死亡後,湖中的鹼鹽將它們的屍骨完好地保存下來。碳酸鈉、碳酸氫鈉可是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必不可少的「屍體防腐劑」。鹼鹽侵入屍體使其鈣化,給人一種被「石化」的感覺。湖水水位下降後,那些被「石化」了的動物屍體會在湖邊堆積下來成為一隻只動物雕像。當然那位攝影師是在當地居民幫助下撿拾動物屍體,調整了姿勢後擺放在湖面拍攝的,拍出來感覺它們是活的時候被「石化」的。
「石化」之湖周圍並非一片荒涼
按理說這個湖含鹽度高,普通生物無法在腐蝕性如此強的水中生存。但正是因為它富含鹽分,適合很多喜鹽生物生長,比如一些藍綠色藻類,對於小火烈鳥來說它們就是美味的食物。而且因為湖水的鹼性高,很多生物不會來這裡喝水。納特隆湖成為一道天然的「防線」使肉食動物遠離,給火烈鳥提供庇護,於是這裡成為了小火烈鳥理想的繁殖場所。
小火烈鳥在蒸發形成的鹽島或是乾燥的岸邊築巢,但是強腐蝕性的湖水對它們也是。納特隆湖是全球僅存的250萬隻小火烈鳥唯一的繁殖地,這裡的危險環境也讓小火烈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 「瀕危」動物。
當然也有魚能生存在這種極端環境中,比如鹼性羅非魚。而且不只如此,據說火山溫泉的注入讓湖水有好幾處熱到能煮雞蛋。而鹼性羅非魚的食物(一種水藻)偏偏生長在火山泉這種高溫環境,每當它們餓著肚子去滾燙的泉水中尋找食物,都是冒著被煮熟的風險去的。就有些貪吃或者餓昏頭的魚因為停留時間過長,煮熟浮出水面被探索者發現。
聽說納特隆湖很美,但也不要下去遊泳,小心被「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