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請在WIFI開啟狀態下瀏覽,避免流量損失
雞心螺:四分鐘致命
雞心螺雞心螺又叫「芋螺」,屬於腹足綱,芋螺科。雞心螺是在沿海珊瑚礁、沙灘上生活的美麗的螺類,貝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形狀像雞的心臟或芋頭。雞心螺的種類很多,貝殼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紋。一般多生活在暖海。雞心螺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主要生長於熱帶海域。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可以從這裡射出來一支毒針,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
雞心螺是一種常見於赤道海域珊瑚礁附近的海螺,它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到23釐米左右。世界上總共有500種左右不同的雞心螺,這種海洋動物是肉食性的,通常以海洋蠕蟲類動物、小魚、甚至其他軟體動物為食。由於雞心螺的行動相當緩慢,使得它們不得不使用有毒的「魚叉」(被稱為一種毒性齒舌)來捕捉象小魚這樣的快速遊泳的獵物。一些雞心螺的毒性非常強大,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
「魚叉」是由其齒舌改進形成的。對於捕食軟體動物來說,齒舌既起到舌頭的用途,同時又是其牙齒。「魚叉」是中空和尖利的,與齒舌的根部連接在一起。當雞心螺發現有獵物靠近的時候,它就將長管狀的的喙伸向獵物,通過肌肉的收縮,將裝滿毒液的「魚叉」從喙裡象子彈一樣的射到獵物身上,毒液能夠瞬間將小魚麻痺,然後雞心螺收起它的齒舌,將已被制服的獵物拖入口中。
雞心螺的毒液中含有數百種不同的成分,而且不同種類之間的成分組成有很大的差異。這些不同的毒素被稱為芋螺黴素,它包括不同的縮氨酸,以某一特定的神經通道或受體為靶位。這種毒素同時還含有鎮痛成分,可以使獵物動彈不得和死亡之前變得非常平靜。還有一些雞心螺含有河豚毒素,與河豚魚體內的神經癱瘓毒素相同,這種毒素在河豚和藍環章魚的體內都有。
雞心螺表面豔麗的顏色和色塊兒的模式很容易吸引那些好奇心強的人將它們拾起,而悲劇就恰恰因此發生了。至今已有30多起由於雞心螺毒液致死的事件記錄。還有一種雞心螺人們通常稱其為「雪茄螺」,意思被它蟄後一般就剩下抽支雪茄的時間來搶救了。
一隻雞心螺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人。它的毒素通常都是針對小魚的,由於人類和魚有著相似的神經系統,這使人類同樣易於受到雞心螺的侵害。試驗顯示:雞心螺的受害者在死亡前,並沒有什麼痛苦。科學家在雞心螺的毒素內發現了100多種化合物,其中就有阻斷神經系統傳遞信息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使得生物體在死亡時因為神經系統無法傳遞信息,而沒有任何感覺。
雞心螺在捕獵的時候,會把身體埋伏在沙子裡,僅將長長的鼻子暴露在外面。這樣不但能夠獲取氧氣,還可以監視獵物的動靜。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可以從這裡射出來一支毒針,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
雞心螺具有靈活的「皮下注射器」,連接著體內裝有毒素的囊,可以在幾秒鐘之內,迅速將毒素注射到獵物體內。魚在被雞心螺攻擊之前,依靠生物神經系統控制著自己的身體。雞心螺將針刺刺入魚的身體後,只用不到一秒的時間就阻止了魚掙扎,緊接著,毒素展開了第一輪攻擊,迅速進入控制魚類神經信號的化學閥門,使閥門處於長時間的開放狀態,毒素不斷的侵入魚體內。由於雞心螺毒素的作用,魚的肌肉開始痙攣,就在魚設法重新控制自己的行動之前,雞心螺的又一次攻擊開始了,毒素攻擊著魚的神經和肌肉之間的接點,阻止了肌肉接受指令,當痙攣變得越來越微弱的時候,魚徹底癱瘓了。像雞心螺這樣的一系列的海洋有毒生物,由於它們長期生存在一種特定的海洋的特殊的生態環境裡邊,長期的進化過程,使它們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理功能。這些生理功能其中就體現在它們的毒素上。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