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的魔術 ——用雷射探索虛粒子

2020-10-18 大科技

真空是否空無一物?

在遙遠縹緲的太空中,有著許多虛無冷寂的空間,這裡距離其他星辰都很遠,沒有一絲氣體,甚至連一個原子也找不到。這些廣闊空洞的區域被稱為真空。

真空確實非常「空」,但物理學家始終懷疑,真空中是否真的空無一物?

在經典物理盛行的年代,物理學界曾流行著這樣一種看法——真空中瀰漫著一種特殊的物質,叫做「以太」。根據經典電動力學,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但波動的傳輸需要依賴於某種媒介,「以太」便被用來充當這種媒介。

20世紀初,物理學迎來了兩次偉大的變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用狹義相對論證實,電磁場本身也是一種物質,而電磁波是這種物質的一種運動方式,它不需要依賴「以太」就可以在空間中傳播。

在相對論推翻了「以太」之後,物理學家用量子力學替代經典物理,描述微觀世界。埃爾溫·薛丁格提出的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但這個方程沒有考慮相對論效應。保羅·狄拉克改進了這一點,他首次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協調在一起,提出了狄拉克方程。

狄拉克方程將得到一個非常有趣、也令人困惑的結果——世界上會存在大量看不見、摸不著的帶有負能量的電子,而真空就是這種負能量電子聚集的「海洋」。如果真空中充滿了大量電子,那麼人類為何從來沒有感受到這些電子所帶來的庫侖力(即兩個電荷之間的作用力)?

量子漲落生產虛粒子

不過,在奇妙的量子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在狄拉克方程的激勵下,物理學家繼續潛心研究了20年,終於找到了可以揭示真空奧秘的全新的量子理論,它就是量子電動力學。

量子電動力學是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以「量子場」作為研究對象,這種學科也被稱為「量子場論」。簡單說來,「量子場論」將一切物質都視為量子化的場,比如,電子是量子化的電子場,光子是量子化的電磁場,而真空則是量子場的基態,相當於數學上的「零點」。

在量子力學的時空裡,粒子或量子場即使處於能量最低的基態,仍然會有一個無法被剝奪的能量,這個能量叫做零點能。由於零點能的存在,量子場將在時空中振動,永遠不會停下來。真空作為量子場的基態,其中沒有實體粒子,但仍存在著場的振動,於極短的時間裡會產生能量,然後迅速湮滅——這一現象叫做量子漲落。兩位美國物理學家曾經分別通過實驗證實了量子漲落。威利斯·蘭姆發現,電子在真空中運動時,量子漲落可以引起電子能級產生的微小變化,這一變化被稱為蘭姆位移。波利卡普·庫什用磁共振技術觀察真空中運動的電子,發現量子漲落可以屏蔽電子的自旋,改變電子的磁矩,被稱為反常磁矩。

那麼,量子漲落如何影響了電子的狀態?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做了解釋。當電子進入真空時,它會發射和吸收虛光子。同時,與電子相互作用的虛光子還可以變成一對虛的正負電子,然後這對虛的正負電子又可以相互湮滅重新變成一個虛光子——這個更高階的過程被稱為真空極化。

所以,在量子電動力學的世界中,電子看似在真空中運動,其實本質上是在含有大量虛光子、虛的正負電子對的「海洋」中運動。其中虛的正負電子被稱為虛粒子,它們和虛光子一樣都是由量子漲落產生,因為虛的正負電子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和湮滅,所以真空整體上不表現出帶電性。

昂貴的雷射魔術

除了發現虛粒子,根據量子電動力學還可以得到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假說:如果電場足夠強,那麼真空就可以「被打破」,虛粒子也能被觀測到。換句話說,虛粒子包括虛的正電子和虛的負電子,兩者會在因為接觸湮滅而無法被檢測到,但如果能製造出一個強大的電場,虛的正負電子對就可以被分開,成為可以被探測到的真實的粒子。

這種情況需要的能量閾值被稱作施溫格極限,它以另一位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利安·施溫格的名字命名的。在該極限下,真空就會「無中生有」,檢測出許多虛粒子。如果要達到施溫格極限,需要用超大數量的光子轟擊虛粒子,這樣才能使後者獲得所需的能量。那麼這個能量值是多少呢?它相當於地球上所有發電廠提供能量的10億倍,並且還要將其輸入進一個還沒有原子大的空間裡。這聽起來不太現實,除非物理學家可以緩慢積攢能量然後通過密集光束一次性發射出去。

ELI項目的研究人員在工作中

在這種需求下,雷射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雷射器內部會通過一系列連鎖反應製造出大量相同頻率的光子,當這些光子以窄束髮射出來時,其產生的能量能夠切割鋼鐵。但是,早期的雷射強度是有限的,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方法,可以保證高強度的雷射不會過度損壞雷射器的內部結構。1985年,法國物理學家傑拉德·穆魯發明了一种放大雷射的技術,可以先展寬雷射脈衝,從而使脈衝減弱,然後再放大雷射。這樣就可以避免雷射器內部結構的灼燒損傷,使雷射器產生高能量雷射。

在這之後,穆魯開始衝刺更高的目標——製造出可以打破真空的超級雷射器。2005年,穆魯領導的一項以建造超強雷射器為目標的科研項目——極端光設施計劃(簡稱ELI項目)就於歐洲啟動,很快,就有來自13個歐洲國家的40個實驗室參與其中,這項計劃還得到了歐盟8.5億歐元的財政支持。如今,ELI項目有三個雷射器站點,其中,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附近的ELI原子核物理學實驗室擁有兩個1千萬億瓦級別的超級雷射器,其強度可以達到全球最強雷射器的水準。

不過,ELI三個站點的雷射器中還沒有一臺能夠單獨達到施溫格極限,即使將他們現有的雷射器的能量強度提高10倍,與施溫格極限所需的能量強度相比仍然弱了1萬倍。所以,ELI的物理學家們還在努力提高雷射器的強度並進行測試。比如,他們曾提出一個新奇的方案,那就是使用一面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的鏡子。如果雷射束在這面鏡子上反射,那麼雷射波長就會被壓縮,使其聚集在一個更小的點上。這個點越小,雷射所含的能量就越高。當然,這個方案中的鏡子並不是日常生活使用的鏡子,而是可以反射雷射的等離子體。只是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較差,物理學家很難讓這樣一面「鏡子」以光速飛行。目前比較靠譜的方法仍然是讓兩束或更多束的雷射束交叉,這樣交匯點的雷射強度可以變為之前的兩倍或更多。

除了ELI項目,美國、中國、俄羅斯的雷射物理學家也在積極朝著施溫格極限努力,動輒投入數千萬美元。穆魯相信,人類不久就可以從真空中得到虛粒子,從而獲取更多宇宙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由於量子漲落,時時處處充滿虛粒子的產生和湮滅
    從」真空即空無一物「到」超強雷射誘導真空無中生有「,人類對自己所處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止,也許宇宙就是從真空的量子漲落中誕生並演變成現在的樣子的。 真空,是千百年來人類不斷探索的問題,也是物理學最古老最基本的問題之一。
  • 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假設要用哲學思想來解釋,那最終萬物還是源自於「無」,從「無」中生有,這樣才能避免陷入死循環。那這「無」到底是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目前來看沒有誰能給出完美解答,或許也沒有最終的答案。「無」總體來說是「什麼也沒有」,但可能會產生量子起伏,在虛空中,會有一定機率衍生出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宇宙就是在這樣不斷衍生消失的循環中誕生的!按照量子力學概念,再小概率的事件也有可能會出現的,這種不斷衍生然後消失的虛粒子就成了宇宙大爆炸的「雛形」!什麼是虛粒子?
  • 物理學-宇宙的粒子深度
    在量子力學裡,真空並不意味著沒有任何場、粒子或能量。量子真空是一種能量最低的狀態,它只是被稱作「真空」而已,實際上能量嚴格為零的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霍金與惠勒都提到無中生有,有與無本身只是相對的。處於基態的量子場在不斷地振動,具有零點振動能,且具有相互作用(包括自作用),真空中各種量子場不斷地有各種虛粒子在產生、消失和轉化。在某種意義上真空像是介質,類似於電磁學中電場對電介質的極化、真空與外電磁場的相互作用產生真空極化。真空極化反過來會影響粒子的性質,導致可觀測的後果。氫原子能級的蘭姆移位和電子的反常磁矩是其兩個典型的實例。
  • 虛粒子引發時空泡沫,宇宙可能永遠看不清
    然而一些量子物理學家們對此持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時空並不是連續的,而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不斷出現和消失。 科學家發現量子理論應用於儘可能小尺度的空間,此時空間本身就變得不穩定,無法保持連續性,在受到擾動後形成時空泡沫,換句話說這些時空泡沫可自發形成。
  • 這與「無中生有」有關係嗎?
    所以,物質不能無限分割,同時無中生有與我們所說的無中生有通常是指宇宙大爆炸,起源於「無中生有」!萬物起源於無,當然這裡的無並不是絕對的什麼都沒有,那裡仍舊有不斷的量子起伏上演著,各種虛粒子隨機瞬間產生消失!而《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看起來更想是對宇宙起源的一種認知,從哲學層面的認知!
  • 量子力學繼續進行現代科學式的編造,「虛粒子」是個什麼東東?
    現代科學在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納米工藝電子元器件製造中,發現實際發熱量會大於理論發熱量,但他們無法用現代科學理論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就編造了一種稱之為「虛粒子」的理論。量子力學中確實存在並具有可測量效應的粒子,曾經被人認為一種永遠不能直接檢測到的粒子虛粒子可以用來描述承載力的粒子,包括引力子、膠子、光子和玻色子。
  • 量子力學繼續在進行現代科學方式的編造,虛粒子究竟是什麼東東?
    現代科學在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和納米工藝電子元器件製造中,發現實際發熱量會大於理論發熱量,但他們無法用現代科學理論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就編造了一種稱之為「虛粒子」的理論。他們通過多項實驗後發現,虛粒子在真空條件下會產生微弱的熱量,還會傳遞熱量,只不過它的數字非常小,沒有精密的儀器是不會被發現的。現代科學認為,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是指在量子力學中確實存在並具有可測量效應的粒子,曾經被人認為一種永遠不能直接檢測到的粒子虛粒子可以用來描述承載力的粒子,包括引力子、膠子、光子和玻色子。
  • 零點漲落無中生有,暗藏能量真空不空
    如圖4所示,外線(入射出射)表示的粒子,是可觀測的實粒子,必須是在殼的;而內線(綠色線)表示的,是離殼的、不可觀測的虛粒子。虛粒子,意即虛構或假想的粒子,實際上是為量子場論中繁雜的數學計算而建立的一種解釋性的直觀概念。固然,不僅僅真空布滿了虛粒子,實粒子之間的許多相互作用過程中也少不了它們,圖4所示的電子-電子散射問題便是其中一例。
  • 上帝粒子是什麼?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近年來最令粒子物理界興奮的事件莫過於2012年LHC上的實驗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中兩位「上帝粒子」的提出者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可以想像每塊積木都是由數以億計的粒子構成的,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認識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再到對未來粒子物理學發展的暢想,這是一次獨特而美妙的探索之旅!雖然積木的類比並不能完美地描述自然,但是卻能讓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了解宇宙的全景。那麼上帝粒子到底是什麼呢?
  • 美計劃重測μ介子磁矩 重點尋找神秘的虛粒子!
    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美國費米實驗室表示,他們將於下月重測μ介子的磁矩,此研究有可能揭示未知的虛粒子,從而開闢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學
  • 虛粒子能量來源之謎
    我們仍然討論質量,動量和能量,但是現在我們關注的對象,其表現為波或粒子——取決於你對它們做了什麼實驗。能量不再是牛頓物理中的一個數量,而是一個「算符」,作用於粒子的波函數,輸出特定狀態指數的值。動量也有它自己的算符,這些算符作用于波函數的方式類比於一個特定的音叉在受外力的共振中振動的方式。
  • 無中生有:從宇宙萬物到經濟危機
    之後宇宙迅速膨脹,宇宙溫度開始下降,夸克出現組成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組成重氫,重氫聚變產生氦元素及其他元素。於是,宇宙萬物就這麼從虛無中誕生了。對此,我很好奇的是:宇宙萬物的這種從虛無中誕生,為何跟兩千多年前道家的思想不謀而合。難道宇宙的這個秘密早就被人發現了?
  • 雷射空氣粒子計數器的工作原理
    空氣粒子計數器       圖3所示的粒子計數器是使用傳感器的典型設計;氣流、雷射、以及聚光鏡彼此成直角。        在傳感器的出口處有一個真空裝置,把空氣經過傳感器抽走。而空氣中的粒子則將雷射散射。散射光又會被後面的聚光鏡聚焦到光學探測器上,隨後把光轉換成電壓信號,並且進行放大和濾波。
  • 雷射二次中性粒子質譜
    雷射二次中性拉子質譜是近幾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新型質譜,與二次離子質譜相比,它不僅具有高率、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等優點,且更適於定位分析。  二次離子質譜(SIMS)是表面分析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中性粒子在濺射產物中所佔比例較高,且其產額在多數情況下與樣品化學性質基本無關,因而探測中性粒子是實現高靈敏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 化學魔術秀:用甘油法模擬火山爆發
    用甘油法模擬火山爆發一、魔術材料高錳酸鉀,甘油(丙三醇),重鉻酸鉀,濃硫酸,不鏽鋼盆,膠頭滴管,藥勺。二、魔術步驟1.戴好防護手套和護目鏡,小心地用藥勺將少量高錳酸鉀置於不鏽鋼盆的正中間。2.用洗淨的藥勺將少量重鉻酸鉀撒在高錳酸鉀四周,形成環帶狀。
  • 溫度與神秘的虛時間|眾妙之門
    用虛數計量時間在相對論時空中,兩個事件之間的距離ds是個不隨參照系改變而變化的量,用自然單位制c=1簡化後,事件距離ds滿足的關係就是ds^2=-dt^2+dx^2+dy^2+dz^2這套分配給坐標 (t, x, y, z) 的係數 (-1,
  • 溫度與神秘的虛時間 | 眾妙之門
    量子現象在虛時間中的經典圖像要說引入虛時間後能幫助直觀理解的例子,量子隧穿現象就很有代表性。這種早已人所共知的現象,是量子力學課堂上的常見習題,但用經典牛頓力學似乎無法求解。處在虛時間過程中的贗粒子被稱為瞬子,而量子隧穿就可以看做是瞬子在「勢阱」裡從一端運動到了另外一端,其運動過程和軌跡完全遵守牛頓定律,只是將時間變成了虛時間。沒想到吧,在虛時間的幫助下,我們居然可以用牛頓力學的經典軌道來描述量子行為。之所以能將飄忽的量子效應拉回到經典圖像之中,是因為量子理論中很多奇特效應,反映在數學形式上就是以複數的形式體現。
  • 《致命魔術》真真假假人心難測
    《致命魔術》影片介紹:每個魔術都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叫虛則實之,第二部分叫偷天換日,第三部分叫驚天動地。安吉爾因為魔術失敗死亡,伯登是嫌疑人被關起來,勳爵是魔術愛好者,他派律師用伯登女兒威脅他交出最得意的魔術,瞬間轉移的秘密,律師把安吉爾的日記交給伯登。
  • 《致命魔術》:每個令人驚嘆的魔術背後都有一隻冤死的小鳥!
    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致命魔術》,《致命魔術》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麗貝卡·豪爾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 該片於2006年10月20日上映,豆瓣評分8.8,超過50萬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