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與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與遠大前程,狄更斯的人性光輝

2021-01-09 PMBA雙語管理商學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英國社會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生於樸茨茅斯的一個小職員家庭,小時候因為父親欠債進過監獄,後做過童工,受盡苦難與心靈創傷,這些人生悲慘經歷與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各種遭遇,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和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也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現實;

代表作: 《霧都孤兒》(Oliver Twist) 小說的主人公是男孩兒奧利弗,出生在貧民區,9歲做童工,受盡折磨;

後來,小奧奧利弗逃到霧都倫敦,卻又掉進賊窩教父費金的魔爪,被利用充當邪惡集團綁架富豪的工具,但奧利弗始終保持著孩子的善良與天真,最後原諒了費金,被布朗羅收養開啟了新生活;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大衛從小失去父親,在母親改嫁後,一直受到繼父虐待,最後在親戚的幫助下得以上學,長大成人後,大衛歷經波折,戳穿算計暗害姨婆貝西與恩人律師威克菲爾的奸惡之人希普,並最終贏得了愛情,與艾妮斯投入幸福的生活;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被侯爵兄弟陷害、在巴士底獄關押了18年的馬內特醫生終於重獲自由,他的女兒露西也長大成人,嫁給了達爾奈,也正是醫生仇人之子,但達爾奈是正直善良的,回法國救人時也被捕入獄;

這時,暗戀露西、與達爾奈外表相像的卡頓,為了救出達爾奈、成全露西,毅然入獄赴死、冒充達爾奈,最終以自己的奉獻成全了二人的愛情與幸福;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皮普是一個鄉下男孩兒,自從見到了美麗高傲但內心冷漠的富家小姐艾絲黛拉之後,一心想進入上層社會,在富人資助下,皮普得以到倫敦接受高等教育,同時,受不良習氣影響日益變得奢靡墮落,而最後皮普得知資助自己的富人是小時候偶然幫助過的一名逃犯時,開始回歸人性之美,變得成熟、並開始懂得珍惜過去的友情與親情;

1999年英美版《遠大前程》: 男主角是艾恩格拉法德;

女主角是賈斯蒂恩·瓦戴爾;

2012年英版《遠大前程》: 女主角是荷麗黛·格蘭傑(Holliday Grainger); 男主角是傑瑞米·艾文(Jeremy Irvine);

查爾斯狄更斯的小說內容大多有其自身成長經歷的影子,男主角都是出身於社會底層,童年不幸,但終有富人資助或好心人幫助的機會翻身,也大都心地正直善良、品質堅定,哪怕歷經磨難、走過彎路,最終也會回歸正軌、贏得幸福。

相關焦點

  • 英國文學:狄更斯生平及作品簡介
    狄更斯很早出來打工,做過黑鞋油作坊的童工,在律師事務所當過學徒。17歲時,狄更斯進入倫敦民事律師法庭擔任速記員。19歲時,擔任報社記者,並以「博茲」的筆名向報刊雜誌投稿。193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開啟了長篇小說的創作生涯,名聲也越來越高。除了寫小說,他還到美國和歐洲大陸訪問、旅行,並經常在國內外舉辦朗誦表演。
  • 《大衛科波菲爾》:年少以為是童話,長大才懂是人生
    沿著成長的足跡,歲月的河道,將人性的光輝和陰暗,社會的殘酷和溫情,人生路上的悲歡離合,盡數展現在我們眼前。在快字當頭的高壓生活狀態下,我們被忙碌和焦慮裹挾著前行。很有必要重新拾起這部經典,沉下心來,細細品讀。02相信很多朋友對《大衛科波菲爾》的故事情節並不陌生,但我想有必要提一下它的作者——查爾斯狄更斯。狄更斯的一生同樣具有傳奇色彩。
  • 《大衛 科波菲爾》:為什麼科波菲爾這麼惹人憐?
    從狄更斯三個不同時期的作品研究中發現,他的作品就是他不平凡一生的寫照。第一時期(1833-1841)的代表作《霧都孤兒》,主要依據狄更斯童年在鞋油廠做童工的經歷。第二時期(1842—1858)的代表作《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從自己的童年、成年經歷等各個方麵塑造了以自己為原型的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
  • 《大衛·科波菲爾》被稱為狄更斯「心中最寵愛的孩子」
    儘管書中大衛幼年時跟母親學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大衛在母親改嫁後,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中閱讀的正是他本人在那個年齡所讀的書,母親被折磨死後,大衛被送去當童工的年齡也正是狄更斯當童工時的年齡,然而,小說和實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兒,而他筆下的大衛卻是「遺腹子」。同時,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進了大衛的房東、推銷商米考伯夫婦身上。
  • 狄更斯的自傳小說:《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科波菲爾》中譯本《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文豪狄更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篇幅頗長,裡面據說融入了很多他本人的經歷。但可能因為是狄更斯中年時的作品,所以書中著重寫的是大衛的童年和青年兩個時期的事跡。
  • 《大衛·科波菲爾》導學式教案設計
    一、了得的巨匠,不朽的作品1.導入新課他,被高爾基稱讚為「不僅是一位反映了現實,而且還盡力對現實起作用的作家」;被蕭伯納評價為「是一位革命者,敢於蔑視重議院」;被後人讚譽為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們一起來進入他傑出的作品《大衛·科波菲爾》。
  •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
    作為一本「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幾乎可以涵蓋七晷區日晷映射下的全部時區,甚至連日晷本身所在的區位都是科波菲爾或其創造者多次光顧的所在。《大衛·科波菲爾》插圖儘管如此,與《霧都孤兒》相比,《大衛·科波菲爾》還是那時更受我歡迎的一本書。究竟我是否從中學到了某些積極向上的東西,我已經記不大清楚。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曝預告 展狄更斯魅力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曝預告 展狄更斯魅力 時間:2020.0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C 分享到:
  • 「書評」《大衛·科波菲爾》中的家庭暴力與愛
    有評論家評價這部小說勝過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我十分有幸結識了大衛,順便了解了一些狄更斯,作者與主人公的經歷有很多相似地方,換句話說這部小說具有狄更斯自傳性質。[狄更斯]作者簡介: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大衛·科波菲爾》
  • 日子隨筆——正在讀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
    新讀一本小說——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聽說是他自己最喜歡的書,是自傳性質的,今天去百度一下狄更斯的生平,原來是1812年到1870年的人,那個時候還是中國清朝的時候呢,書記描述的世界,生活方面和現在天壤之別,但是人性卻還是一樣一樣的,惡的人依舊還是很惡,善良的人還是不多,每個階層都有殘忍的喜歡殘酷對待別人的人。所以人類其實也沒有太多變化——就人性而言。
  • 查爾斯·狄更斯誕辰200年:英國掀起紀念熱
    紀念狄更斯也成為今年英國最重要的文化活動。狄更斯生活寫作的年代,是現代小說寫作走向成熟的年代。無論是在狄更斯的英國、巴爾扎克的法國還是在託爾斯泰的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寫作已經達到了某個無法超越的高度。在狄更斯生活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閱讀小說逐漸成為大眾的一種娛樂方式。而狄更斯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上流社會對小說的鄙視——在他們的觀念中,小說是粗俗鄙陋的。
  • 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是多麼美好的事
    這部經典文學著作就是查爾斯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大衛科波菲爾》是一部具有強烈自傳色彩的著作,其間融入了作者很多親身經歷,被狄更斯稱為「最寵愛的孩子」。是狄更斯耗費最多心血,篇幅最長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集人類美好品性於一身,它會教給你,在坎坷歲月,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部令萬千讀者著迷的著作,具體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 於涵霧中看到光和暖,並解讀《霧都孤兒》寫作技巧:符號與隱喻
    人性有時是多麼美好,同樣可愛的人性可以在最謙虛的紳士身上發展,也可以在最卑微的救濟孩子中成長,不會有任何偏頗。--狄更斯兩百年前,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十九世紀中的英國倫敦正在經歷偉大的工業革命並成為一種現代力量。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發布角色海報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發布角色海報 時間:2019.11.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丸子 分享到:
  • 簡說世界十大名著之《大衛·科波菲爾》
    世界名著《大衛科波菲爾》中文版《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查爾斯·狄更斯於1849—1850年發表的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被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稱為「所有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 讓生活充滿熱愛和信心—《大衛·科波菲爾》譯製後記
    讓生活充滿熱愛和信心——《大衛·科波菲爾》譯製後記 (作者:譯製導演 吳青)(原文刊載於1981年第1期《廣播電視雜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譯製片組譯製英國電視片《大衛·科波菲爾》的工作。
  • 《名著經典》11月24號開始播出狄更斯作品《大衛考坡菲》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衝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影評:最佳小說改編的代表作誕生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這部作品也譯做《大衛·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要說這部作品在這位大文豪心中佔據多重要的分量,就必須引用他在書中寫的話:「和許多溺愛的父母一樣,我也有一個心中最喜愛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