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北極變化劇烈,可能會影響地球大環境,甚至產生極端災難

2021-01-19 美女小倩談科學

人類在研究宇宙的時候對於類地行星有全面的探索,因為科學家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地球,這樣我們人類就能夠繁衍生息下去了,可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並不是非常樂觀,因為我們觀測到的類地行星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問題,所以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而且,即便我們發現了類地行星和地球有相同的環境,那麼人類也根本過不去。所以對於人類來說,保護地球環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地球出現任何的變化,對於人類都是巨大災難,近期,科學家對於地球有了全新研究,他們發現地球環境正在進一步惡化,美女小倩對此也非常擔心,今天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參與進來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一起保護我們地球的環境。

地球的環境由於一系列的人為因素影響,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可是即便如此,人類依舊在破壞地球環境,甚至有些國家退出了全球氣候議定書,這對於地球的保護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目前來看,地球的情況正在進一步變糟,如果繼續下去的話,未來會影響人類繁衍生息,甚至會導致地球出現巨大的環境改變。

科學家為什麼對於地球環境如此悲觀呢?實際上因為他們有了巨大的發現,我們知道冰蓋是覆蓋的冰層下,就是陸地的面積。冰蓋的形成和消亡會讓水容量產生巨大的變化,從而讓陸地逐漸改變,慢慢裸露出來。這對於地球環境一直地球的地質都有著劇烈的影響。

最近美國科學家有了全新發現,他們在研究北極冰蓋的時候發現。兩個曾經巨大的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科學家認為他們徹底消失或將讓地球環境,開始有一系列的災難性變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最新的圖像,也顯示出兩個冰蓋消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消失的冰蓋對於我們人類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其實北極了做冰蓋的消失,科學家在2017年就預測了出來,沒有想到消失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時間更快。這也說明地球溫度的上升再加劇。根據衛星拍攝的雲圖來看了做冰蓋。已經全面消失。要知道,聖帕特克灣的冰蓋是哈森高原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小冰河期,徹底消失之後,此處的環境就會有變化。

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仍在繼續,因為他們還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科學家現在進一步在研究如何能夠讓,地球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可是從他們的研究來看,這個想法明顯不切實際。因為這種改變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逆的,所以地球極端環境的變化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科學家最擔心的就是冰蓋消失,很可能釋放出的病毒。

另外,這個地區的冰蓋消失很可能加速。北極其他地區的冰塊消失,如果這個情況繼續加速的話,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災難,甚至有很多的島國也會消失,而且全球的洋流將會出現變化。地球未來的環境不可預知性,和災難的後果讓科學家非常擔憂。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氣象與環境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存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發現,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亂爆發的元兇可能是厄爾尼諾,太平洋增暖的環流刺激隱匿霍亂弧菌的浮遊生物生長,為霍亂在南美洲19個國家流行創造了條件。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簡而言之,太陽輻射會達到地球表面,然後以熱量的形式反射回大氣層。大氣中的氣體捕獲了這種熱量,阻止了熱量逸出到太空中。在189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阿雷尼烏斯指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可以將熱量捕捉到靠近地球表面的地方,而這些氣體數量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對捕捉到的熱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 丁一匯院士解析全球變暖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之關係
    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然而,前幾天,公眾感受的「極端」寒冷,正昭示著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曲線已「入侵」到每個人的生產生活中。「極端」寒冷和全球升溫曲線,為何兩個看似相悖的名詞會產生關聯?中國氣象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不只冬季天氣氣候會受到北極海冰的影響,春季和夏季,北極海冰還將通過影響亞歐地區中高緯度春季積雪和土壤溼度變化等,使得海陸熱力差異增大,從而影響東亞夏季風的強度以及雨帶變化。可以說,北極海冰變化就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指標系和「放大器」。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8月13日,《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刊登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的冰蓋已經融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每年向海洋傾瀉的冰塊超過2800億噸,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  種種跡象表明,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指示器,北極海冰融化已不容忽視。冰架坍塌,冰蓋融化,不僅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島嶼,影響沿海城市,還會影響大氣和海洋環流,增加氣候災害,引發物種危機等等。
  • 北極海冰越來越少,地球氣候將趨於極端化?
    鑑於我們前文中提到的北極海冰變化對於地球天氣系統產生的影響,這意味著更極端的天氣變化可能隨時到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北極地區的變暖可以影響對流層中的西風急流,西風急流就像是一條圍繞地球高緯度洶湧流動的河流,急流的蜿蜒運動控制著北半球的天氣。
  •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帶來多種變化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全球變暖帶來多種變化 2020-08-10 14:12:50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路透社
  • 全球變暖有哪些影響?有哪些危機?
    2013年9月27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了一份關於氣候變化的重大報告,儘管氣候變化引起了政治上的爭論,但科學家們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確定人類活動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超過197個國際科學組織一致認為全球變暖是真實的,是由人類行為引起的。  全球變暖已經對地球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我們可以在很多地方實時觀察這種情況。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原標題: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在重重熱浪的包裹中,北極圈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來自歐洲哨兵3號的衛星圖像顯示,目前北極圈附近西伯利亞的野火大約有800公裡的寬度。
  • 全球變暖「後遺症」?極端氣候覆雜,地球以前與現在是「兩個天」
    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受到冰川的威脅,難道地球真的會因為冰川融化而發生巨大變化嗎?根據華盛頓郵報稱,越來越多的冰川確實開始影響到人類的生活,近幾年來,這樣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普遍,當然這已經成為了大家顯而易見的事實,冰川融化導致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迫使人類離開家園也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情了。
  • 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研究報告預測——
    近日,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極端天氣,北半球多地持續被熱浪襲擊,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不便。對此,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世界氣象組織對本世紀末地表氣溫變化的最新預測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高位,未來熱浪只會越來越嚴重,極端高溫天數也會越來越多,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持續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氣溫或將達到「令人震驚的水平」。例如,法國巴黎夏日平均氣溫可能將從現在的22攝氏度上升至29攝氏度,中東地區的多哈和巴格達等城市高溫可能「超乎想像」。
  • 全球變暖引起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急劇增加?科學家已證實
    而這樣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上演,而最新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洪災、野火、颶風和熱帶風暴加劇與氣候變化有關,有足夠的數據報告可以證明全球變暖愈演愈烈,最終足以對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由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難以適應如此快的氣候變化速度,比如像大山雀這樣的普通鳥類動物,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真的為時不遠了?
  • 北極又出「事端」,最新報導聲稱,北極氣溫可能會突破30攝氏度!
    這幾年來,全球變暖似乎成了我們地球上每一個人都關注的話題。在我們的意識裡面,這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的地球真的在變暖嗎?要知道氣溫的上升其實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我們是無法直接感受地球升溫的變化,然而從科學的數據之中,我們不可否認地球的整體氣溫是一直呈上升趨勢的。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現代快報訊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兩天消失40%的面積;歐洲熱浪翻滾,專家估計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只剩一半……近日全球變暖再次釋放信號。溫度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很多人也感到一年比一年熱了。遙遠的北極和南極正在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遙遠的北極和南極正在發生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身在江蘇的我們剛經歷了超長梅雨季,也和全球變暖有關嗎?8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進行揭秘。而此次冰架坍塌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以前兩極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現在加拿大境內的冰架幾乎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北極增溫非常厲害。」另一個影響是將給生存環境帶來變化。「冰架崩塌後,會加速內陸冰流向海洋,最終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 氣候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現,弱國承受最重災難
    在這一連串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事件中,受影響最大的不是歷史上碳排放最多的發達國家,而是碳排放最少的欠發達國家。而一些老牌發達國家,正在苛求這些弱勢國家捨棄自身發展權,一起踐行極嚴的環境標準。救援直升機在艙外只見一片「血色」,全境濃煙甚至已經穿越塔斯曼海影響到了紐西蘭。除開小部分的人為縱火因素,更多討論指向了潛在的背後元兇:全球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
  • 全球變暖的環境下,未來東北是不是會成為人類更適宜的居住之地?
    2019年讓我們感受到了高溫的可怕,而到了2020年環境並沒有轉好,反而是更加嚴重。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今年的災難是比較多的,除了一直持續了一年還沒有結束的疫情之外,還有澳大利亞大火,非洲蝗災,北極的創歷史高溫以及我國發生的嚴重洪澇災害等。
  • 探尋北極海洋環境與全球氣候變化關係
    中國自1999年組織實施首次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先後實施了5個航次的北冰洋區域多學科綜合考察,重點開展極地環境研究,系統觀測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尋極地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提高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助益良多。
  • 極端全球變暖將導致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
    一項新研究顯示,極端的全球變暖將導致海洋動物無法呼吸,並引發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消滅了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
  • 幾個引爆點引爆北極,有可能引發比新冠病毒更大的全球性災難
    北極是地球極寒之地,歷史上的最低氣溫為零下68攝氏度,但現在的情況變成了這樣: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6月至8月,北極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於正常溫度,變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俄羅斯氣象數據指出,2020年6月北極圈出現了38度的異常高溫,本身全球變暖就已經加速了整個北極地區的氣溫變化,而如今北極又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就如火中澆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