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兇猛
被稱為「恐怖的蜻蜓」
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由於外形酷似蜻蜓,也有人稱它「恐怖的蜻蜓」。目前全世界共有八種巨齒蛉,越中巨齒蛉分布在中國和越南。
捕食兇狠
幼蟲捕殺小魚
巨齒蛉算是昆蟲界的老虎,卵一般產在水邊的草根上,幼蟲生活在水裡,殺手一般藏匿在石頭縫裡,專殺小魚,甚至能捕食自己身體三分之二長度的魚類。幼蟲上岸後羽化,掌握了飛翔的技能後,也「改邪歸正」了,吃素,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
飛行能力
飛幾十米就要停下來
雖然翅膀大,但自身重量決定了飛行續航能力只有幾分鐘,一般飛幾十米就要停下來,因此這種昆蟲不能長途遷徙。
生命短暫
長出翅膀,生命只剩兩三周
巨齒蛉的生命周期只有四五個月。長出翅膀,巨齒蛉兩三周後就會死亡。
講解者: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去年7月,成都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四不像」怪蟲,把當地村民嚇了一跳,經過鑑定才知道它的名字——越中巨齒蛉,一種擁有一副大鉗,長得和蜻蜓有點類似的水棲昆蟲。
今年,這些大塊頭再次「造訪」青城山,其中最大的一隻翅展達到23.1釐米,比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號稱世界最大的巨齒蛉(21.45釐米)還大。「這應該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個體。」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巨齒蛉被國外的專家稱作「水質指標昆蟲」,它的存在能夠反映當地水質的好壞。
誘捕
抓獲14隻越中巨齒蛉
其中一隻大到有望破紀錄
今年6月開始,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就開始在青城山後山的溪流邊布下「誘餌」。「一共設置了五六個點位」。專家們在溪流邊草木比較茂盛的地方擺下了誘集燈,一種1000瓦的白熾燈,並在周圍放上了白布。
趙力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越中巨齒蛉具有趨光性,喜歡晚上出來活動。從6月到7月中旬,共有14隻越中巨齒蛉落網。
「它們停在白布上面,我們還不能徒手去抓。」趙力說,巨齒蛉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輕易不出手,出手就要見血。專家們只能用鑷子把它們夾到盒子裡。
其中,6月30日抓到的一隻巨齒蛉,翅膀展開有23.1釐米,身體長度達到16釐米。「這應該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隻。」 趙力說,這比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號稱世界最大的巨齒蛉還大。「這應該是世界上翅展寬度最大的水棲昆蟲。」
趙力說,這次抓到的最大的巨齒蛉已經被做成了標本,將放在博物館裡展出。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