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病蟲害診斷和解決方案
一、望:從遠處一眼望去,判定是成片發生還是點片發生
1、成片發生
有機肥害:有機糞肥在腐熟發酵過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並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引起燒根,僵苗,葉片畸形,嚴重時植物逐漸萎蔫枯死。
無機肥害: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高,土壤中水勢降低,導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進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難,進而出現肥害,俗稱「燒苗」。
漚根:由於土壤溫度低、溼度大等因素導致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鏽後腐爛,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乾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於土壤中含水量過少或高溫過強的蒸騰作用而導致植物暫時缺水萎蔫,若及時補水,則可恢復正常。
高溫日灼:有些植物屬於半耐陰或不耐高溫,夏季出現葉邊緣乾枯,整體葉片都會這樣,這和植物本身抗逆性有關,高溫日灼是直接原因。
低溫影響: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連片症狀。頂芽受凍,生長點遭危害,頂芽凍死,生長停止;葉片受凍,邊緣上卷,失綠,甚至發黃或發白,嚴重時乾枯,葉柄和莖杆部位在凍害初期常常出現紫紅色,嚴重時變黑枯死;果實受凍,通常會出現著色不均勻、畸形果和心腐果;根系受凍,生長停止,並逐漸變黃甚至死亡,阻礙了養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營養缺乏。
溫室氣害:由酸性氣體(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氣體)或鹼性氣體 (氨氣等氣體)造成的萎蔫、變色、壞死等症狀,通常是由於不恰當施肥造成。溫室大棚內有害氣體的檢測一般以檢測棚室露滴作出判斷。露滴酸鹼度的檢測通常在早晨換氣前取樣進行,檢測方法可用精密pH試紙, 根據露滴pH的檢測結果,判斷氣體的種類及傷害程度。如pH值為4.6以下,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嚴重超標。
藥害:一般藥害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藥害是在噴藥後幾小時至3-4 天出現,如燒傷、凋萎、落葉、落花、落果,幼嫩組織上出現斑點,如褐斑、黃斑、網斑等,在生長中較常見。慢性藥害是在噴藥後,經過較長時間才出現明顯症狀,如枝葉生長不良, 葉片變黃脫落;莖葉、果實和根部出現畸 形,如卷葉、叢生、腫根等現象;生長緩慢並伴有斑點等。
元素缺乏或過量:某種元素缺乏或過量造成的缺乏或過量症。如缺氮時葉子變淡綠色或黃色,逐漸枯乾或老葉脫落;缺磷時莖葉變細,生長遲緩,葉變成無光澤的深綠色小葉,葉柄帶紫色,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小,果實成熟期推遲;缺鎂時老葉先表現為缺綠症狀,逐漸涉及到嫩葉,葉肉褪綠而葉脈保持綠色,嚴重時枯萎落葉;缺硫時葉片葉脈呈淡綠色,但組織不衰老,莖加粗受阻,一般多從幼嫩部分開始,與缺氮相似;缺鐵時嫩葉的葉脈間褪綠,呈黃白色,嚴重時全葉變為黃白色,乾枯;缺硼時主莖和側枝的生長點萎縮、變褐、乾枯,株型呈叢狀,葉身和葉柄彎曲,產生"葉燒"病狀,根生長受阻,嚴重缺硼時根變褐、腐敗;缺錳時先嫩葉、後老葉出現缺綠症狀,或產生褐色斑點、落葉,莖上部變褐枯死;缺銅時生長弱、葉失綠、葉尖變白;缺鋅時葉色變黃 或青銅色,有斑點。
疫病:由疫黴屬真菌的一些種侵染引起的一類病害,可危害葉片、莖、蔓、果和根,主要引起植物花、果、葉部組織快速壞死和腐爛,是一類流行性很強,發生嚴重的毀滅性病害。由於該病發病速度很快,若短時間出現大面積症狀,可考慮此病。
2、點片發生
枯萎病:此類病害為長年重茬土傳病害,從根部入侵危害維管束,在維管束內長滿後阻塞營養和水分的運輸,前期正午萎蔫早晚恢復,多次反覆後成片枯死。
根腐病:早期植株不表現症狀,後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地上部分因養分供不應求,在中午前後光照強、蒸發量大時,植株上部葉片才出現萎蔫,但夜間又能恢復。病情嚴重時,根皮變褐,並與髓部分離,最後全株死亡。
莖基腐病:只為害莖基部,多數在土表上下3-5釐米處產生水漬狀暗色病斑,並迅速向周圍擴展,手捏發軟,葉片自下而上變黃,後萎蔫。
菌核病:多從莖部分叉處染病,灰白色,稍凹陷,韌皮部腐爛,且其菌絲體可侵入病莖內,後期表皮縱裂,病斑大小、形狀、長短不等,邊緣水漬狀,表面和病莖內均著生白色棉絮狀菌絲及黑色菌核,病部以上萎蔫枯死。
立枯猝倒病:由腐黴屬和疫黴屬真菌引起的苗病一般稱為猝倒病,表現為幼苗的莖基部呈水漬狀變軟,迅速萎蔫,最後莖基部呈線狀縊縮,有時子葉尚未表現症狀即已倒伏;由絲核菌引起的苗病一般稱為立枯病,表現為受害幼苗莖基部產生褐色病斑,逐漸使幼莖萎縮直至幼苗枯死,一般不立即倒伏。
細菌性枯萎病:剖開病株莖蔓,用手擠壓維管束,橫斷面有白色菌膿溢出,嚴重時靠地面莖部腐爛,且周圍可見白色菌膿,有惡臭味,病部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未見腐爛。
線蟲病:由線蟲侵入鬚根和側根,病部腫大成不規則形瘤狀結,剖開根結有乳白線蟲,根結大小不一,一串串如糖糊蘆一般,染病植株瘦弱矮小,生長不良,結果少而小。
地下害蟲為害: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為害造成。
二、看:近距離觀察植物,看症狀出現在什麼位置、有何特徵,並確定病蟲害種類
根部:挖開或拔除植物,察看根部是否有根結、腐爛或外傷。
莖基部:察看莖基部是否縊縮、腐爛或有外傷,剖開莖基部,觀察維管束是否變為褐色或有無膿狀物。
莖部:是否有壞死、外傷、腐爛、流膠、幹腐等。
葉部:察看葉部是否有變色、壞死、萎蔫、腐爛、畸形等症狀。
果實:察看果實是否著色不良、壞死、腐爛、畸形等。
三、問:適當詢問病害情況
問植物種類、栽植時間、土質條件、降雨和澆水情況、用過什麼肥、是否發生過此病、打過幾次藥、最近一次打藥是什麼時候、用的什麼藥等。
四、診斷:通過以上三步,給出防治方法
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接觸性殺菌劑):八方藍盾(代森錳鋅)、達雙寧(百菌清)、硫和銅製劑(如波爾多液、絡氨銅、氫氧化銅、鹼式硫酸銅等)。
常用的內吸性殺菌劑:晶白多菌靈、八方申託(甲基硫菌靈)、甲霜靈、清戈(三唑酮)、烯唑醇、苯咪甲環唑、丙環唑、嘧菌酯、醚菌酯、霜黴威、烯醯嗎啉、霜脲氰、嘧黴胺等。
廣譜性殺菌劑: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在植物體內轉變為多菌靈,對斑點、粉鏽、毛黴有效,對霜疫類病害無效)、丙森鋅。
1、霜疫類病害(霜黴病、晚疫病、白銹病、疫黴根腐類病害等)
化學預防:八方綠欣
初期配方:八方綠欣/霜黴威鹽酸鹽/+滿優
中期配方:氟菌霜黴威(銀髮利)/極典/+雙佳殺菌
2、 毛黴類病害(灰黴病、葉黴病、菌核病等)
化學預防:代森錳鋅、百菌清
初期配方:立佳欣
中期配方:翠嘉+雙佳殺菌
3、點斑類病害(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葉斑病、早疫病等)
預防配方:代森錳鋅、百菌清、晶白多菌靈
治療配方:掃班、秀澤、炭科、雙佳殺菌
4、 粉鏽類病害(白粉病、銹病等)
預防配方:多菌靈、代森錳鋅
治療配方:貝翠+理白或秀澤
5、 根萎類病害
枯黃萎病 預防配方:根腐靈
治療配方:噁黴靈+地彩+根多苗壯
6、生長點萎縮病害
病毒病(處於高溫、乾旱、蟲害期、土壤缺Zn)
預防配方:雙佳殺菌
初期配方:綠展+氯溴異氰尿酸
缺硼(生長點萎縮、葉脈皺曲、空稈)治療配方:貝翠+硼肥+光合素
缺鈣(新葉皺縮、乾枯、幹燒緣)治療配方:貝翠+鈣肥+光合素
藥害,特別是2,4-D藥害和三唑類藥害 (葉稈皺縮)
初期配方:先用大量水噴淋,然後噴施光合素+磷酸二氫鉀
中期配方:澆水、施肥,配合葉面噴施光合素+葉脈動
7、細菌性病害(細菌性軟腐、青枯、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特徵:薄、透、亮、散、點、膿)
預防配方:中生菌素+雙佳
治療配方:四黴素+氯溴異氰尿酸
8、病毒病(黃化、蕨葉、條斑等)
預防配方:四黴素
初期配方:綠展/辛菌胺醋酸鹽+氯溴異氰尿酸+光合素
9、生理性病害(低溫凍害、高溫傷害、 缺素等)
防治配方:光合素+貝翠+根多苗壯(根施)若是缺素症,上述配方+所缺營養元素即可。
10、逆境(颳風、降雨等)
預防配方:百菌清/多菌靈+光合素+貝翠
11、藥害補救方法
噴水衝洗。噴錯農藥或發生藥害後,可在早期藥液尚未完全滲透或被吸收時,迅速用大量清水噴灑葉片,反覆衝洗3-4次,儘量把植株表面的藥液衝刷掉。
噴施緩解劑。若是酸性藥劑造成的藥害,噴水衝洗時可加入適量生石灰;鹼性藥劑造成的藥害,噴水衝洗時可加入適量食醋。若因噴施硫酸銅過量造成藥害後,可噴0.5%的生石灰水解救;受石硫合劑藥害後,可先在水洗的基礎上,噴米醋400-500 倍液可減輕藥害。
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藥過量造成藥害時應及早灌水洗田,使大量藥物隨水排出。
及時增施肥料。發生藥害後生長受阻,長勢減弱,若及時補施氮、磷、鉀肥 或禾林道有機肥,可促使受害植株逐漸恢復生長,提高自身抵抗藥害能力。
12、植物蟲害歸類及防治用藥
小蟲類(蚜蟲、薊馬、白粉蝨、飛蝨等)
防治用藥:八方尚猛、冠呀、聯苯菊酯、三彪
大蟲類(菜青蟲、卷葉蟲、甲殼蟲等)
防治用藥:瑞功、八方銳馬、稼酷
防治葉甲配方:八方銳馬+禾林道助劑
防治鱗翅配方:氯蟲苯甲醯胺/八方銳馬+禾林道助劑
蟎蟲類(紅蜘蛛、白蜘蛛等)
防治用藥:八方滿寧、阿維螺蟎酯
地下害蟲類(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韭蛆等)
防治用藥:八方地猛、勝爽、地安
線蟲類(根結線蟲等)防治用藥:掃錢寶+地菌淨+壯貓
軟體動物類(蝸牛、蛞蝓等)防治用藥:諾普信蝸敵
蚧殼蟲防治用藥:蚧殼蟲套餐或快彪+透翠
蛀幹害蟲(天牛、吉丁蟲、小蠹蟲等)防治藥劑:透翠殺蟲套裝
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