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記者探秘神農架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神農谷。

  神農架的川金絲猴。

  一直縈繞著「野人」足音的神農架,在2016年7月開啟最現代的新頁:神農架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自此進入「世界」時代。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海峽兩岸的記者一起走進神農架,以現代的視角打量這片古老的土地。當人們早已不滿足於神農時代的「架木為梯、架木為屋」的生活,數億年的群山之中,山水能否依舊美麗?傳奇如何繼續延續?人與自然如何相得而不相殺?這是兩岸記者共同關注的問題。

  異境奇景 你遊嗎?

  臺灣中時電子報王雅芬在採訪中提問:「神農架的名氣很大,在臺灣很多人都知道,但都一知半解。神農架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深度行銷自己?」

  如果說品牌,神農架可稱世界第二、中國第一。它是世界唯二、中國唯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三大品牌的「三冠王」。 神農架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神農架林區副區長沈紹平在接受兩岸記者採訪時表示,神農架已完成了旅遊綜合配套體系,日接待能力達到3萬人。目前正努力實現交通的突破,塑造特色鄉鎮。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神農架林區為推廣神農架所做的努力,各種印刷精美的地圖、折頁、畫冊、攻略帶人們走進神農架,神農架林區政府所在地松柏鎮建有現代化的神農架印象中心,介紹神農架。

  無論是否了解,只要有機會走進神農架,便有出世之感。雲在石上走、霧從谷底生、水從峭壁來、人在畫中行。在天燕景區,沿步道而行可「飛越」兩山的埡口,埡口以一道彩虹橋相連,這是亞洲海拔最高的觀景橋。站在橋上,前有天門埡,後有燕子埡,群山在左,深谷在右。雲開霧散之時,一個小村落於綠色汪洋中閃現,引得眾人神往,那便是塔坪長壽村。

  奇境生異物。「野人」的故事自古至今在神農架流傳,「有派」和「無派」互不相讓。但川金絲猴在神農架的存在卻是眼見為實的。在神農架,從區長到老百姓對金絲猴的評論都是一樣的:我們這兒的金絲猴不僅漂亮,還很文明,不會搶遊客的東西,更不會襲擊遊客。在大龍潭金絲猴保護研究基地,記者了解到,基地的金絲猴有8個家庭和一個雄性群體,共80多隻。整個神農架地區的川金絲猴有1200多隻,這是科學工作者漫山遍野用腳走出來的調查數字。

  穿上避免驚擾和感染金絲猴的迷彩服,過消毒門,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與金絲猴面對面。淡藍的面孔配上金色的毛髮,溫和的眼睛好奇地打量這個世界,萌值爆表,實力更不俗:中國特有種,世界關注的珍稀動物。臺灣《旺報》記者張國威湊過去與樹枝上的金絲猴合影,笑稱自己「猴運當頭」。

  打造神農架品牌,家底太厚,且容精挑細選,精工細作。

  炎帝在此 你拜嗎?

  神農架,北緯31度線上僅存的最完整的森林體系,卻因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得名。如果說不少人對神農架一知半解,身為炎黃子孫的後輩,不少人也對炎帝一知半解。但如果走進神農架,你就進入了炎帝的世界,不知不覺站在了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思考路口,也會不知不覺中禮拜下去,為「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的偉大先祖。

  炎帝神農氏半神半人,神農架遍布神農的神跡與傳說。比如「神農架」一名的由來是炎帝在此架木為梯採藥、採木為屋避險、架木為壇升仙。神農架的香溪源是神農洗藥池,大九湖是神農斬蛟龍之地,升仙臺、百草坪、百草衝、百草埡等地名都來源於神農。

  最早記載神農的典籍是《易》: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淮南子》《史記·補三皇本紀》《帝王世紀》《通鑑前編》《漢書·晃錯傳》《宋書·符瑞志》等都有對神農氏的記載。炎帝是被子孫神化了的始祖,開創了中華民族農業、醫藥、貿易文明。神農架神農景區內,傳說中牛首形象的神農頭像高居祭壇之上,以大地為軀,行到此處人人仰望膜拜,每年5月這裡都有盛大的公祭活動。臺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主任劉壽玉在採訪中表示,臺灣的神農崇拜很興盛,有神農宮廟250間左右,兩岸在此可展開更深入的交流。臺灣古都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蘇恩恩提出,他身在的臺南有一條神農街,如果神農街與神農架相遇,會是兩岸交流的一段佳話。

  神農架林區臺辦主任李有定向記者介紹,近年來,神農架已經和臺灣展開了多層次的交流,與臺灣太魯閣公園建立了「姐妹友好景區」,木魚鎮青天村與高雄新興裡結為「友好村裡」,近年到神農架旅遊的臺灣同胞每年都有7000多人。

  商機湧現 你來嗎?

  申遺成功後,神農架進入大發展、大保護階段,各種規劃設計尋找合作夥伴。沈紹平接受兩岸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歡迎臺灣朋友到神農架林區投資創業,我們執行國家規定的各種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還有土地、資源的優勢,現在重點支持的項目包括生態旅遊、農林產業,而高能耗、高排放、高汙染的產業,與神農架林區的生態地位不符,我們是拒絕的。如果臺商到神農架來投資,我們承諾一個項目配備一個服務團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神農架的投資機會包括大數據產業、旅遊產業、農林產業、健康產業、現代服務業。具體地說,有宋洛鄉桂竹園境內的數據小鎮及雲災備基地,這裡有電力豐富、地質穩定、風光秀美的優勢,可建華中最大的數據中心和全國最大的災備中心;紅坪、陽日特色小鎮項目,對小鎮統一規劃、整體打造、分步建設;林特產品加工項目,建立藥物養生體驗館、獼猴桃和小板慄及野生蔬菜加工車間。記者在採訪時看到以神農架田家山高山苦蕎麥開發的黑苦蕎茶,袋泡的方式,精緻的包裝,一洗土特產的粗笨印象,符合現代生活品質。這款產品也登上了網購平臺,讓大山深處的特產有了無邊界的天地。

  神農架的對外招商也包括文創產業——神農文化創意產業園。神農架豐富的傳說、民歌資源是文創產業的富礦。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土家族的沈紹平隨口唱起了山歌《六口茶》: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噻)在家不在家/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噻)已經八十八……含蓄又大膽的歌詞和明快的曲調傳遞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神農架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吳太地向記者強調《黑暗傳》的價值:「它是中國漢民族的史詩,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黑暗傳》是一部有抄本的神話故事歌,至今在神農架地區傳唱,雖然版本有異,但故事講的都是天、地、人的起源,有盤古等已知的神話人物,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人物。最早發現整理《黑暗傳》的是當過小學教師的神家架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胡崇峻,現在,《黑暗傳》已經出版。

  從神話到現代產業,從絕世風景到人與自然的思考,看不盡的神農架!說不盡的神農架!

相關焦點

  • 2019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探訪神農架追尋炎帝足跡
    7月11日至13日,第十六屆湖北•武漢臺灣周活動正如火如荼之際,省臺辦臺青中心秘書長程鋼率領2019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一行40餘名學生探訪神秘神奇神聖神農架,追尋炎帝神農氏足跡,舉行祭拜儀式,共同緬懷兩岸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
  • 野人」消息頻繁傳出,探秘神農架
    「野人」消息頻繁傳出,探秘神農架。在世界各地流傳看許多關於』野人』的故事。儘管世界上這麼多地方發現過』野人』,但若追根究底卻又都拿不出真正的實物或者完整的標本。不論世界各地,直到現在,還沒能捉住一個野人。因此.野人.或類人的未知動物是否存在,看來現在下任何可結論都為時過早.
  • 神農架野人探秘:「雜交野人」實為小腦症患者
    他經歷了對中國「野人」存在與否探索的有趣過程,更是首批進入神農架尋找野人的科學家之一。在截稿的關鍵時刻,記者爭取到了與周國興面對面的談話機會,並將其對野人的畢生研究截取一二,與眾分享。  1940年九十月份,一個名叫王擇林的生物學家在由寶雞去天水的途中,於江洛鎮的公路邊見到一個被打死的雌「野人」,高約2米,有一對大乳房。另一個叫樊井泉的地質工作者聲稱,建國初期,他曾在寶雞附近林中見到「野人」母子倆,小的高約1.6米。
  • 專訪「中國當代野人」張金星:把神農架還給野人
    華夏經緯網8月3日訊:8月1日下午,參加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的300餘名嘉賓來到神農架木魚鎮。在山清水秀、充滿神奇色彩的神農架,本網記者獨家專訪了被譽為「中國當代野人」的張金星先生。張金星在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研討會上。
  • 行遊|羅瑜權:探秘神農架
    次日早晨,吃了傳說中的武漢熱乾麵後,出發前往令人十分嚮往、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農架。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最高處達3105米,有「華中屋脊」之稱。當天,我們遊覽了神農架景區南邊的神農壇、天生橋、官門山幾個景點。晚上,入住木漁鎮,窗外下著小雨,秋雨纏綿,圍著火鍋,山澗小酌,相思滿懷。
  • [賽車時代]探秘神農架 尋找金絲猴趣味之旅
    「野人之謎」給神農架這個地方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很多探險愛好者都想像過在那裡與野人偶遇的情景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幾位就不遠千裡從北京開著長豐獵豹CS7去了趟神農架,為的就是和金絲猴見上一面。    3位年輕人就是專程從北京來神農架尋找金絲猴的旅遊愛好者。在拜訪金絲猴之前,他們先找到了當地對野生動植物頗有研究的作家古清生。為了增加這次尋找金絲猴之旅的趣味性,他們決定分成兩組,來場比賽,最先找到金絲猴的一組獲勝。
  • 兩岸媒體記者參訪沅江市太陽鳥遊艇公司(組圖)
    華夏經緯網8月1日訊 1日上午,「第十一屆兩岸媒體來湘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湖南沅江市的太陽鳥遊艇有限公司,太陽鳥公司投資副總裁夏亦才帶領兩岸媒體記者參觀生產車間並觀看宣傳片。(文/左秋子)1日上午,兩岸記者參訪沅江市太陽鳥遊艇公司(圖/左秋子)
  • 第四紀冰川動植物滅絕,而神農架動植物得以倖免,是神農的庇佑嗎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至今還能在神農架找到佐證之物,在神農架發現了神話史詩《黑暗傳》,將神話傳說與歷史連接在一起,而且在神農架還發現了大批遠古石器遺址,這些都是神農在長江流域播撒文明的例證;因此神農架算是楚文化的源頭之一,其間隱現著人類祖先的活動蹤跡;而且時至今日,神農架還存在著眾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例如轟動世界的珙桐、上千年的杉樹,以及金絲燕、白熊、白蛇等,在第四紀冰川侵襲中大面積滅絕的珍稀動植物
  • 神農架最早叫啥?99%的人不知道!
    一些學者認為,講的「熊山」,從名稱、地望、方位來看,即今神農架。有趣的是,當代科學家們通過考察後認為:神農架發現的熊不僅數量特多,而且種類最多,不愧是中國「熊的王國」,古時更有巨熊長期息住此地,不知其來歷。
  • 神農架發現野生華南虎?
    ■文/記者 海月 圖/記者 稅曉潔昨日,神農架科學考察隊通過本報向外界獨家披露:考察隊於6月7日在神農架發現的大量大型貓科動物留下的梅花足印和毛髮,初步推斷是一隻體型較大的虎所留。考察隊長王方辰說,從現場系列痕跡鏈到後續室內所做分析比對,科考隊員在認真、慎重地深入研究後初步認定,腳印和毛髮的所有特徵均指向華南虎。
  • 神農架「野人之謎」 古人類學家周國興:「神農架有野人是胡扯」
    「野人」的可能性達到80%,而另一部分專家則通過調研後明確表態,「神農架沒有野人」。6月19日,在世界多地進行過「野人」考察,也曾於1977年經中科院組織,進入神農架考察8個月的著名古人類學家、原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周國興在接受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神農架有野人?那是胡扯。」
  • 兩岸媒體人走進雲南體驗天文探索魅力
    中新網麗江11月15日電(李雪峰)連日來,參加「感受七彩雲南·探秘南國星都」活動的20餘位兩岸媒體人,先後走進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鳳凰山園區
  •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記者探秘廣西桂林市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記者探秘廣西桂林市 2016年06月23日 09: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桂林訊 近日,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公司旅遊頻道
  • 【回歸文化】2019「斯巴達"戶外勇士挑戰第一季——探秘神農架
    研學任務研學任務之一-動物篇:走進豐富多彩的神農架動物世界,在自然環境中觀察與記錄。了解神農架自然環境和動物生存狀態,近距離觀察動物的樣貌、體態、生存環境、生活習性,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錯綜複雜的合作對抗關係。
  • 記者手記:巴西蛇島探秘
    新華社巴西大凱馬達島11月19日電  記者手記:巴西蛇島探秘  新華社記者趙焱  這裡是一座沒有哺乳動物、沒有淡水、沒有長期生活鳥類的島嶼;在這裡邁出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因為這裡生活著幾千條毒蛇。在被稱為巴西蛇島的大凱馬達島,記者與生物學家開始了一場探險之旅。  「沒錯,島上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巴西布坦坦蛇研究所生物學家卡琳娜·班奇對新華社記者說,「它們是島嶼矛頭蝮蛇,所以這裡被稱作全球最危險的地區之一。」  大凱馬達島距離巴西聖保羅州南部海岸35公裡左右,面積0.43萬平方公裡,1984年被巴西聯邦政府確立為自然保護區,未經許可任何人不能登島。
  • 神農架(神龍架)野人之謎事件
    在我國湖北省的神農架以及湖南、浙江、廣西、新疆和雲南等地區也流傳看有關』野人』的消息。1975年夏天,在雲南邊境的西盟縣約宋鄉中、中、緬邊境我國境內的一個生產隊裡,有釗以人的野人競跟隨看一群牛羊來到了山寨。它兩腳直立行走,渾身長滿棕紅色的長毛,不會說話,但總是吱吱亂叫。它對牛羊並無惡意並友好地與其朝夕相伴,早晨跟牛群上山,傍晚隨牛群回寨。
  • 通訊:「候鳥人」廣西巴馬「修長生」 兩岸記者實地探訪
    中新社廣西河池7月24日電 題:「候鳥人」廣西巴馬「修長生」 兩岸記者實地探訪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廣西河池巴馬瑤族自治縣,被譽為「上天遺落人間的一片淨土」,是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近年來,數以十萬計的「候鳥人」慕名湧入此地常住,修身養性、頤養天年。圖為在巴馬百魔洞景區,「候鳥人」在熱情起舞,旁邊不少民眾在觀看。
  • 看滿天星光 尋天文奧秘——兩岸媒體人的觀星之行
    看滿天星光 尋天文奧秘——兩岸媒體人的觀星之行 2020-11-18 15:57:38 責任編輯:丁寶秀 2020年11月18日 15:57 來源:新華網參與互動   新華社昆明11月18日電(記者
  • 巨型金雕首現神農架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王欣陳偉)11月25日,神農架太陽坪生態保護中心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金雕獵食的視頻。這是神農架首次發現巨型金雕。據介紹,11月3日12時48分,布置在神農架國家公園的一臺紅外相機,抓拍到10秒的視頻素材和3張照片。視頻中,一隻高約1.2米的「神鵰」將一隻豬獾踩在腳下,並不斷拍打雙翼,顯得威風凜凜。經鑑定,該「神鵰」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金雕分布於北半球溫帶至寒帶的多山、丘陵地區,威武敏捷。
  • 瘋狂實驗室+探秘科技館 小記者團免費帶你玩!
    動手實驗加探秘【小記者團帶你玩轉省科技館 】只此一期,省科技館和晨報樂加小記者團傾情奉獻,首期探秘全程免費,快來報名吧快來參加華商晨報樂加小記者團的「瘋狂實驗室+探秘科技館」吧,你將不僅是玩的嗨,更是玩的好,學的通。首先我們告訴你,省科技館共計有761餘件展品,其中涉及了基礎科學、技術科學、應用科學等多項學科領域,涵蓋了天文、地理、生命科學、安全避險、航空航天技術、交通、軍工、計算機電子技術等方面知識。為了讓孩子對科技加深印象,玩的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