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報天氣2017「我是氣象小達人」走進北京密雲檀營小學

2020-12-08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數字科技館 2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氣象局主辦,光明網承辦的 2017年寶貝報天氣「我是氣象小達人」活動,走進北京市密雲區檀營滿族蒙古族小學。八十餘名小朋友參加了天氣播報節目錄製。

據悉,檀營小學創辦於1944年,最早稱為扶輪小學,後更名為檀營小學,1987年隨著滿蒙民族鄉成立,更名為檀營滿族蒙古族小學。學校曾被評為全國鄉村少年宮、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示範校、北京市鄉村校外活動站、北京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當天,正值檀營小學舉辦一年一度的科技節。科技節以「體驗、創造、分享」為主題,旨在讓學生在突出「實踐」特色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提升科學素養,促進生命成長。而為了讓科技走進校園,讓科學走到孩子身邊,經「寶貝報天氣」承辦方光明網與學校商議,特將2017寶貝報天氣「我是氣象小達人」進校園活動納入了這次科技節系列活動中。

「晴天、陰天、下雨天,我愛生活每一天。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天氣預報。我是來自檀營小學的小主播。每一種天氣符號代表一定的天氣,下面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吧……」。

「現在由我來播放明天的天氣,明兒個上午有小雨,下午就說不準了。聽說南風轉為西北風什麼的,怎麼也得有個七八級吧……」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有的利用手繪講起了氣象符號知識,有的用說相聲的形式播報天氣,還有的談起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葫蘆峪體現的氣象原理,形式多種多樣,內容妙趣橫生。

「孩子們為了能夠做一名出色的小天氣預報員,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孩子們在鏡頭前那大方、流利、自信的颱風,那古詩中蘊涵氣象知識的剖白,那帶著些許幽默的預報、那帶著稚嫩的氣象繪畫,都讓我們老師吃驚。『寶貝報天氣』活動既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開動大腦,放飛希望的空間,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舞臺。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在今後學習中,關注科學、學好科學、做一個有科學素養的人。」檀營小學學科主管陶金金表示。

據悉,這是2017年寶貝報天氣繼走進河北省平山縣北冶鄉北冶小學、走進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之後,本月第三場落地活動。通過這些落地活動,進一步宣傳了氣象科普知識。

2017年「寶貝報天氣」活動自今年6月在北京、上海、河南、安徽四個站點同步開展以來,已收集到逾四千餘份視頻。活動期間,小朋友們除了參與線下錄製活動,還可自制節目通過中國數字科技館微博、微信上傳。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18年1月。歡迎廣大小朋友參與,更多詳情請點擊進入「寶貝報天氣」2017專題頁面(記者 肖春芳)

相關焦點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到來之際,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的十餘名年輕黨員和團員走進位於北京南郊的觀象臺「54511」進行參觀交流。自治區氣象局還在《西藏日報》、《中國氣象報》上組織了兩期防災減災專版,呼籲全社會關注天氣、氣候和水,關心氣象。「通過觀摩學習,使我懂得了珍惜水資源、愛護人類生存的氣候、關心天氣等方面的知識,我們作為學生,要從現在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西藏的藍天碧水。」參觀學生潘雄說。
  • 氣象知識走進幸福路小學記述
    自幸福路小學開設「小小氣象站」以來,健康路小學聯合市氣象局組織五年級近100名學生開展了「和大自然做同桌」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系列活動。2020年3月,組織學生在家收看中國氣象學會邀請氣象專家朱定真和省氣象學會邀請的盧燕宇專家「氣候與水」的主題直播視頻,學生積極參與並錄製感想視頻。
  • 走進氣象,尋「爽」貴陽,專家解答——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金黔在線訊 「天氣預報為什麼有時不準」、「貴陽為何夜裡下雨白天晴。」昨天下午,一場妙趣橫生的「走進氣象尋爽貴陽」互動式氣象科普專家講座讓省氣象局會議室一座難求。中科院院士吳國雄、省氣象局局長趙廣忠等專家給臺下的科普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營養豐富的氣象科普大餐。
  • 學科普,愛科普,氣象知識科普走進開封市集英小學
    央廣網開封9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瑾琨)為了廣泛推廣科技常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全市廣大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興趣,9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集英小學舉辦首場主題為「學科普、愛科普 氣象知識科普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
  • 「全國科普日活動」暨氣象科普走進林埭中心小學徐埭校區
    「全國科普日活動」暨氣象科普走進林埭中心小學徐埭校區9月20日下午,在全國科普日之際
  • 北京南郊觀象臺: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豐富多彩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子晏報導 3月24日,北京市氣象局在南郊觀象臺舉行」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圍繞「智慧氣象」主題,開展了氣象科普展覽、氣象知識競賽、全國氣象科技周logo投票徵集等系列科普活動。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在現場與公眾互動。
  • 中原區首個「國字頭」氣象科普基地花落這所小學 - 今報網 東方今...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英 萌友 肖偉光/文圖  2020年12月2日,是個讓全校師生都為之歡呼雀躍的好日子。經層層申報選拔,專家評議與投票,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小學被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評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齊丹 記者 吳鵬  今年3月,熱帶風暴「伊代」襲擊莫三比克,帶來風暴、強降雨天氣和洪澇災害,將莫三比克變為一片汪洋,當地基礎設施全部癱瘓,大量村莊被洪水整體淹沒,這也是南半球最嚴重的災難之一。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上線
    中國氣象報報導 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北京|藍渝|符嬌蘭|體感溫度|暴雨|氣象
    不過,直到8月12日中午前後,北京部分區域才出現一陣分散性降雨。網上很快熱議起來,有的調侃「龍王進京需要核酸檢測,大雨還在路上」,有的則抱怨「被天氣預報忽悠了,真不該為大雨取消事先定好的約會」。在氣象專家看來,這場熱議背後存在一個誤讀,即氣象部門在預報這場暴雨時,就已明確主要降雨時段為中午到夜間,但有些人可能並未注意這一點。
  • 氣象科普進校園——山東省氣象專家走進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傳授...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5日,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平」說教育(35)日照市金海岸小學走出「時代小創客」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12月19日訊(記者 陳平平)2017年《少先隊改革方案》強調: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在中隊廣泛開展「紅領巾小創客」活動。為培養隊員創新能力,日照市金海岸小學按照「文化育人、社團體驗、專家引領、大賽歷練」四位一體模式,為隊員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紮實有效地開展紅領巾創新創造活動,培養新時代小創客。
  •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3日16:07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春雨報導 3月19日,山東省無棣縣氣象局聯合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共同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共慶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小寒時節話氣象,科學避寒送溫暖——省氣象專家走進勸學裡小學科普...
    為豐富校園文化,普及氣象科學知識,1月6日,在小寒節氣到來之際,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特邀全國優秀預報員、山東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張颯,山東氣象學會副秘書長任年民親臨學校,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普及氣象科普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素養。
  • ——走進民航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陳九齡  大霧、低雲、冰雪……特殊天氣極大地影響著航空飛行的安全與正常,而春運期間又是大霧、冰雪等特殊天氣多發的季節,也是民航氣象部門一年中的繁忙時期。
  • 天氣預報準確率原來是這麼算 錯怪氣象臺了
    很多人出門前都會查看下天氣預報,你知道嗎?中央氣象臺的預報的暴雨準確率只有21.8%,連起步更早的美國,其暴雨準確率也僅有27%。而在我們實際感受中,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不會這麼低,一般感覺50%以上的預報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呢?今天,中央氣象臺進行了揭秘。
  • 墨跡天氣發布2017天氣報告:北京比去年多了37個藍天
    DoNews 2月14日消息(記者 向密) 墨跡天氣日前發布2017年度氣象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地區空氣優良天數已達288天,汙染天數較2016年減少了36天,17年比16年相比多了37個藍天,重度PM2.5天氣減少15天。墨跡天氣數據還顯示,全國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南到海南三亞,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都有了明顯改善,舉國上下在2017年都呼吸到比16年更好的空氣。
  • 遼寧:小學生探索氣象奧秘開啟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恩澤 通訊員董博 馬曉晨攝影報導  「這是什麼儀器?」3月17日的瀋陽市氣象科普館熱鬧非凡,充滿好奇心的參觀者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世界氣象日期間,遼寧氣象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3月17日,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來自瀋陽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少年新聞學院遼寧分院的學生及部分學生家長共同走進了瀋陽市氣象科普館,參與探索氣象奧秘活動。
  •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
    美國國家天氣局基於影響的決策支持服務系統:應急減災 變被動為主動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