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有時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呢?

2021-01-09 怪羅科學

當你意識到即將發生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在醞釀這件事時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你可能會用 「暴風雨前的寧靜」來形容當時的情況。

但有時候你可能不會用這個諺語,你會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更適合當時的情況,因為醞釀過程動靜有點大。

這兩句諺語都是表示即將要發生重大事情了,如果不把它們當做諺語的話,那就是表示要下大雨了,但是為什麼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表現呢?

那這兩句古老的諺語只是現實中毫無根據的短語之一,還是它們與一些科學原理糾纏在一起呢?

暴風雨前是寧靜,還是狂風

能成為廣為流傳諺語,肯定不會是毫無根據的表達,那只能說明暴風雨前會有兩種極端表現。

有時,暴風雨來臨前可能會有一種可怕的寂靜,但有時,暴風雨可以簡單地跳過寧靜這一程序,通過在天空中顯示一些嚴重的不祥跡象來宣布它的到來(比如狂風暴雷)。

關於前一句諺語其實是水手最經常用來形容天氣的,那是不是因為風暴形成的地方不同導致了現象不同了呢(一個海上,一個山裡)?

從古至今,這兩種不同的現象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現在和怪羅科普一起了解它吧。

風暴科學

當風暴移動時,它會從周圍的大氣中吸收溫暖潮溼的空氣。這個過程是在風暴的各個方向上隨機吸收的,當然也包括它前進的方向(我們感受寧靜的區域)。

當該區域的潮溼空氣被吸入風暴系統時,在它的尾流中會留下一個低壓區域。

隨著溫暖潮溼的空氣穿過雲層,水蒸氣在形成風暴的過程中冷卻和凝結,隨後進入颶風、龍捲風或雷雨雲的翻滾懷抱。

由於該區域的低壓狀態,一部分空氣馬上會從風暴雲的頂部推回到原來的區域。隨著空氣的下降,它變得越來越溫暖和乾燥。

乾燥和溫暖的空氣更穩定,當完全包圍一個區域時(該區域是它最初吸收空氣的地方,這可能是風暴前進的方向),就會給人一種平靜感。

另外,許多動物感覺到這種變化,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它們會躲起來,所以你不會看到或聽到它們。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不同的風暴,不同的條件

這個理論基本上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在暴風雨來臨前會寧靜。當看到風暴的形成原因時,似乎不可能出現「風滿樓」這種情況了。

而事實是這種情況肯定存在,有時候暴風雨前的天氣會變得異常不穩定,這可能是因為不是單一風暴系統促使這次暴風雨。

大多時候降臨的暴風雨是有多個風暴系統共同驅使的,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以消除任何「寧靜」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感受到兩種不同的暴風雨前現象,不過具體會與那種情況出現,很難辨別。

最後

當你覺得周圍的空氣變的不安,或者風漸漸停了下來,當天空變成奇怪的綠色或藍色之後,可能是時候跑去躲避了——暴風雨可能就要來了!

而出現這兩種不同情況可能和地域有關,但是絕對不是山裡的風暴就是「風滿樓」,而海上的就是「寧靜」。

另外,當你感知到異常時,往往事情馬上就要發生事情了,所以想要不淋雨,最好的辦法是多看天氣預報。

參考資料

Is It Always Calm Before a Storm.Wonderopolis

JESSIKA TOOTHMAN.Is there really a 'calm before the storm'.Howstuffworks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危機感叫「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歲月靜好,下句風雨俱來
    用來形容危機的成語有很多,那是十萬火急,是迫在眉睫,也是四面楚歌,而最唯美的那一種,還要屬「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這是成語嗎?沒錯,是的,當然它也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讀完全詩,反倒不覺危機重重,只剩釋然了。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颱風為什麼有時會轉向?
    資料圖據之前新聞的報導,颱風「杜鵑」本來應該是只在日本登陸的,為什麼最後會屁顛屁顛地轉移到福建來了呢颱風為什麼有時會轉向?簡單來說,颱風會受到地形、熱力差異的影響,具體來說,颱風之所以移動主要是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環流所導引,一般受其南方之偏東風而向西進行,到了比較高緯度地方(約北緯20°以北),會往偏北且偏右方向進行,漸漸受西風導引轉向東方進行。
  • 16號颱風「浪卡」來臨前的寧靜
    16號颱風「浪卡」來臨前的寧靜 海南發出預警,第16號颱風浪卡將於今晚在海南登陸,全天大到暴雨,並攜帶9級大風!全島已做好防臺準備,輪船停航,三亞市學校停課,景區關閉…… 颱風即將來襲,目前,天空竟然連一絲風都沒有,風平浪靜,天空陰暗,雲層在加厚,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是異常的寧靜,完全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 生也有時,死也有時:細胞生長和凋亡
    人體細胞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細胞從哪裡來? 人體細胞的生,生於細胞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老細胞在基因的指導下不斷合成出蛋白質,為新細胞的誕生做準備。與此同時,老細胞又將自己體內的遺傳物質拷貝一份,傳給了新細胞。於是一分二,二分四,人體內的細胞慢慢增多起來。
  • 有時憂傷可以迴旋出更多的春天
    >就如愛情一直像個堅韌的沙丘但不為遊戲我們依然要流連於出發因為明天不能再有沉睡世界仍需要找到方向傷悲不是目的豐收黑暗不是希望所要的回答枯葉中可能有戀人的眼睛但光明會讓你永不疲憊大地有許多能唱歌的美酒只要出發,你就更有可能觸及到寧靜的天堂
  •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震懾人心的千古名句,你知道前半句嗎
    生活中也有許多名詞佳句我們只知上句而不知下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千古名詩的全貌。詩中揭露了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將軍的戰功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換來的。2.情人眼裡出西施《集杭州俗語詩》【清】黃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裡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 【科普知識】貧血,有時補鐵有時去鐵
    【科普知識】貧血,有時補鐵有時去鐵 2021-01-14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有時白天也能看見月亮?
    為什麼有時白天也能看見月亮?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One Earth 6月刊論文精選
    通過減輕我們對地球系統的壓力來解決主要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但我們也必須提高人類系統的復原力。國際討論和協定正在努力恢復自然世界的運作,系統思維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好地查明和解決例如全球供應鏈中的弱點。但是,我們的社會制度所特有的系統性不平等、不公正和種族主義等問題,將被證明是最大的挑戰。極端事件會在實質層面造成衝擊和破壞,自然和經濟系統的不穩定性會加劇其影響。
  • 英語美文朗讀| 致敬霍金,最美悼詞:《生有時,死有時》
    ,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哭有時,笑有時。懷抱有時,放手有時A time to get,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cast away;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 為啥蜜蜂有時溫馴有時暴躁?難道蜜蜂也有小情緒?真相是這樣的
    對於我們很多新養蜂人的朋友來說,很多朋友都搞不懂,為什麼蜜蜂會有時溫馴有時暴躁,難道蜜蜂也有小情緒?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揭開真相。蜜蜂是真有脾氣還是假有脾氣?一般我們在檢查蜂群或者對蜂群有所處理的時候,我們站的位置是有講究的,最好的位置是在蜂箱的後面,這就是為什麼背靠背的蜂箱,也要中間留出較大位置的原因,我們有的新養蜂人不懂這點,站的時候站在了蜂箱的側面或者直接就是前面,導致我們的腿擋住了蜜蜂飛行的路線,直接進入到蜜蜂的防禦範圍,引發蜜蜂攻擊,所以這並不是蜜蜂有沒有情緒的問題,而是我們本來就違背了蜜蜂的習性,自然不存在蜜蜂溫馴和暴躁,都是會引發蜜蜂攻擊的
  • 地震前的「發光現象」為什麼有時會有這種奇怪的現象?
    威廉·斯圖克雷博士曾試圖用地表電流來解釋地震的熱、聲、光現象。直到20世紀初,義大利學者裡佐收集了1905年9月8日發生在義大利長拉布裡亞地震的42份地光材料,開創了深入研究地震發光現象之先河。1910年,加裡廣泛收集了歐洲148例地震發光資料,發表了《地震時觀察到的發光現象的搜集和分類》一文,成為分析研究地震發光現象的開山之作和精細劃分地光類型的寶貴文獻。
  • 「暴風雨」英文話題聊聊
    嗨,今天我們來聊聊暴風雨。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troms, such as rainstrom, thunderstorm,and snowstorm.暴風雨有很多種,比如暴雨,雷暴雨和暴風雪。A thunderstorm has thunder,lightning and heavy rain.
  • 好玩的磁鐵,為什麼有時互相吸引、有時互相排斥呢?
    它的原理是什麼呢?   磁鐵為何同名相斥、異名相吸?圖片來源:theconversation   磁鐵為什麼會相斥或相吸?   你可能聽說過「能量」這個詞。物體的移動需要能量供應。汽油燃燒,靜止的汽車才會移動,這是因為汽油燃燒會釋放它所儲存的能量。   當儲存的能量釋放時,部分能量會轉化為運動所需的能量。
  • 為什麼相愛的人,有時會有「心靈感應」?有科學道理嗎?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愛情導師」,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祝福了
  • 黑坑釣魚有時上魚快,有時上魚極慢是為什麼?有可能是餌料導致的
    黑坑這地方,按常理來說上魚應該普遍高呢,可有時也會出現始終無魚上鉤的情況。哪裡出了問題?排除大環境如天氣、水情、魚情等問題外,先看餌料。一,餌料狀態出問題。釣魚高手有時疏忽味道,新手又開不出標準的味道,這對於刁鑽的黑坑魚來說,差錯一點點味道,它有可能就打別兒不吃了。不過我們建議釣黑坑,儘量多用原塘顆粒,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常被人用來作餵魚的主飼料。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到各位釣友,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或指導,算是我們拋磚引玉吧。
  • 人為什麼有時會做出非理性行為
    人有時會做出很多非理性的行為,小到罵人打架和造謠自殺,大到貪汙詐騙與殺人越貨,甚至還有更加殘忍禽獸不如的行為。大多數人事後都會追悔不及,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開弓沒有回頭箭。小錯誤可以懺悔改正,但違法犯罪的事情可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甚至有的必須要用生命來贖罪了。
  • 直覺有時也會欺騙人——第六感
    第六感是人類通過前五覺的刺激,反應給大腦某個未知細胞或器官所體現出來心理感覺。目前,第六感對於人類來說還屬於比較陌生的認知領域。東子解析——關於第六感,現代心理學將研究重點放到了意識的深層。意識有明確的內涵,而潛意識則是一個集合的籠統界定。所以,第六感不是意識範疇內的事物,應屬於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