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2021-01-08 騰訊網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最近一段時間,52歲的羅澤雲經常在案桌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他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簡稱「省考古院」)的考古繪圖師,三星堆出土文物要新出版一本圖冊,除了照片,文物準確的形態以及精美繁複的紋飾,需要他手中之筆來一一勾勒呈現。

羅澤雲繪圖工作照

考古繪圖,並非考古工作中可有可無的工種,而是記錄文物信息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繪圖師的火眼金睛下,文物的器形、大小、紋飾等原始信息被精準「掃描」、記錄、放大,無論是在考古研究,還是在博物館展陳時,都能起到讓人一目了然的作用。

青銅神樹線描圖

1992年起,羅澤雲一頭扎進考古繪圖這一行,至今已有近30年。多來年,他幾乎畫遍了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所有文物,青銅神樹上引吭高歌的神鳥、青銅大立人所著華服、金杖上所刻的人臉、箭、魚身等信息,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有了照片,還要繪圖幹嘛?

畫遍三星堆文物的羅澤雲,恰巧是廣漢人,老家就在三星堆不遠處。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發現,當地老百姓聽說挖到「寶貝」了,都跑去看熱鬧。那時還在上高中的羅澤雲出不來,還因此遺憾了好久。沒想到,他很快便有了與三星信文物親密接觸的機會。

1989年,省考古院招聘技工,已經高中畢業的羅澤雲興衝衝前往報了名。招聘條件相對簡單:硬體是高中文憑,面試就是把一整版三星堆發掘相關報導縮寫成一篇小文章。這沒有難倒天天聽人擺三星堆的羅澤雲,他順利考進了考古院。接下來的兩三年,主要任務就是呆在標本室整理統計三星星堆遺址出土的陶片。文物上手得多,又有考古老師指導,外加參與野外發掘,羅澤雲很快練成了一身硬功夫:各種不同種類的陶器殘片放到蛇皮口袋裡,可以盲摸出究竟是陶豆、陶罐還是其它器型的陶器殘片。

羅澤雲繪圖工作照

1992年,一個他從未接觸過的工作找上門來,那就是考古繪圖。

此時,距離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已有5年。三星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海內外學術界都期盼著最權威的祭祀坑考古發掘報告這個原始材料搞研究。然而,一本考古報告要由文字、照片、繪圖和拓片四部分組成。考古院唯一的專業繪圖師已另有多個急件要忙,這邊三星堆祭祀坑報告著急出版,念過高中的「知識分子」羅澤雲被趕鴨子上了架。

在已經可以拍攝彩色照片的上世紀90年代,為何文物非得要繪成圖呢?「照片可替代不了考古繪圖的作用。」羅澤雲樂呵呵地解釋。

青銅大立人線描圖

對於公眾而言,我們欣賞文物,往往只考慮它的藝術性和觀賞性。但一件件出土文物背後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歷史信息,卻需要考古學者「戴著放大鏡」來研究。考古報告,便是他們進行研究需要掌握的第一手材料。

考古繪圖,便類似於專家的「眼睛」。埋藏地底數千年的文物,器物表面的紋飾可能模糊不清,青銅器表面的圖案也可能被銅鏽遮掩,考古繪圖,能把文物纖細如髮、不易觀察到的信息放大出來。讓見多識廣的考古學者們往往只需要看照片,再看繪圖,不用看文字就能判斷文物的大致年代,直接「穿越」到考古現場。

在三星堆博物館展廳,鎮館之寶青銅大立人所穿長袍上的華麗紋飾,正是藉助考古高清繪圖才讓觀眾看出它的華美絕倫;而直徑只有2.3釐米的金杖上所刻的古蜀人部族符號放大到了牆上,一柄箭串起魚的圖案,則讓人直觀地想到了古蜀時期的魚鳧王。

5年畫完三星堆

羅澤雲並沒有繪畫功底,也不是天才。機會砸中了這位沒有準備的年輕人,讓他以一本三星堆祭祀坑報告的繪圖「出道即巔峰」。青銅神樹、大立人、縱目面具、太陽輪形器……5年裡,羅澤雲的畫筆幾乎把三星堆出土的重量級文物一網打盡。

他當然不可能在嚴謹的考古報告上「鬼畫桃符」。

彼時,內心惶惶的羅澤雲找來三四百頁厚的《考古工作手冊》,打算先自學成才,但是考古院很快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請來了大名鼎鼎的張廣立老師負責教授指導繪圖。

青銅人頭像線描圖

張廣立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所繪文物無數,其中包括了著名的殷墟婦好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文物。來到成都,她帶著羅澤雲和另一位學生現場學習。文物擺在面前,不懂就問。名師「一對二」教學,讓「一窮二白」的羅澤雲很快便掌握了從畫簡單的文物到畫青銅尊、罍等紋飾複雜的器物。

或許很掌握多人會問,都是繪圖,為何不找畫院師生突擊幫忙?非得找老師遠赴千裡從頭培養人才呢?

羅澤雲說,繪畫是從美術角度作畫,考古繪圖是忠實文物本體真實展現文物、科學研究角度來作圖;繪畫憑藉視覺修養和手的技巧進行創作,考古繪圖則需憑規、尺、板等工具輔助,不容一絲虛構;繪畫的理論是藝術理論和透視學,而考古繪圖的理論基礎正投影畫法。當然,有繪畫基礎,對於畫好製圖有很大幫助。

羅澤雲繪圖工作照

羅澤雲的辦公室,放著三角板、直尺、圓規、各種型號的畫筆。給一件文物繪圖前,他需要先仔細觀察文物,爭取將所有信息都收錄進大腦,再將文物的長寬高等詳細數據進行精確測量,最後按比例畫到紙上。畫的過程也要分兩道工序:先用鉛筆在米格紙上起底圖,底圖畫好後就需要用硫酸紙蒙著底圖重畫一遍墨線圖。這就相當考驗畫者功夫了。如何把線條畫得更流暢,斷筆換筆的時候如何看不出接筆的印子,怎樣用線條粗細來表現紋飾的立體。羅澤雲除了不停請教老師以外,下了班也自己給自己開小灶,找別人的考古繪圖臨摹學習,漸漸成為三星堆祭祀坑報告繪圖的主力。

「神樹、青銅罍、大立人,報告中出現過的三星堆國寶,我都畫了。」羅澤雲輕描淡寫。

這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

考古繪圖要求畫正投影。神樹高達4米多,而且花開多枝前後距離寬。小件文物,可以擺到桌子上讓繪圖師細細揣摹。像神樹這種體量巨大、紋飾複雜的文物,只能在神樹四周搭起腳手架,爬上工作檯進行操作。聚光燈下的近距離觀察,繪圖師得以觀察到神樹上振翅欲飛的神鳥,脖子和尾巴上的紋飾也各不相同。4米多高的神樹,他和同事每50釐米一段分別正投影操作,得到透視圖後再用比例規等工具縮小為一比四的圖。

青銅大立人也是一根難啃的骨頭。立人高兩米多,同樣要搭工作檯;立人著衣華麗精細,前後衣飾各不相同。為了準確記錄立人像信息,繪圖人員拿著放大鏡從頭到腳觀察了無數遍。最終,他用筆準確刻畫出立人身佩的方格紋帶飾、衣服上的龍紋等細節。這些放大的圖案,其繁複華麗讓人過目難忘;研究者們則得以推測,早在三星堆時期,古蜀人已經掌握了類似刺繡的織造技藝。僅僅這一件文物的繪圖,就花了半年時間。

刻畫下了解古代信息的密碼

自從拿上畫筆,羅澤雲這份工一打就是30年。兒子經常笑話老爸,「你工作一輩子不挪窩,也是奇蹟。」是拿起文物便被中國古代藝術的魅力折服了嗎?羅澤雲嘿嘿一笑,「哪裡想到那麼多哦!」他想了一會兒,「就是出於熱愛這份工作吧!」。

在考古工種中,發掘和研究者顯然更是主導,也更容易出成果。考古繪圖,更像是為他人做嫁衣者。「但是這份工作又很重要,必須有人來做。」羅澤雲認為,既然從一開始他便掌握了這門技術,人盡其用,便是自己的職責。只有空檔時期,他才見縫插針去考古工地搞發掘。最近幾個月,天府大道北沿線連續多個商周遺址的工地要配合基建搶救性發掘,羅澤雲便工地、辦公室兩頭跑。此前風靡網絡的陶豬出土,便是他第一時間繪出了墨線圖。

青銅圓罍線描圖

「現在我所畫的文物圖,包括金器、青銅器、玉器、石器和陶器應該有5萬多件吧。」他掰著指頭大概算了一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百分之八十以上我都畫了。除了最常見的青銅器,金器、玉器、骨器、石器都有。」最多的還是陶器,因為三星堆遺址還要另出一本三星堆遺址考古綜合報告,涉及到需要繪圖的標本多達兩三萬件。有兩年時間,羅澤雲的任務便是關在辦公室畫個昏天黑地。即使沒有任務,他也喜歡每天對著標本畫上幾筆,「因為三天不摸手生。」甚至經常找來國內有名的考古繪圖師的作品取長補短。

如今,羅澤雲和同事黃家全以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盧引科,已是省內有名的考古繪圖三俠。手藝好,能給考古報告增色,很多院外工作也慕名而來。他的辦公室堆著厚厚一摞考古報告,綿陽博物館三臺郪江崖墓,什邡戰國秦漢墓發掘告、中江塔梁子崖墓、西昌安寧河流域大石墓等考古報告,繪圖便均出自羅澤雲之手。

然而在電腦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已有不少考古人員開始運用數字攝影製圖法繪製文物圖。先近景拍攝器物高清圖像,再用圖像轉件處理,最後利用繪圖軟體繪製線圖。手工的考古繪圖會被淘汰嗎?

羅澤雲並不擔心這一點,「相比電腦製圖的繁瑣流程,熟練的文物繪圖師畫起來更快,也更有質感。」他找出一張自己畫的三星堆出土青銅罍墨線圖,「青銅罍是球形而非平面,有陰刻的圖案,也有立體的凸稜。繪圖師可以通過線條粗細變化,讓繪圖變得更立體更美觀。」也正因如此,當三星堆要出版精美圖冊,首先想到的也是請羅澤雲手繪,以兼顧考古繪圖的嚴謹與精美。

畫了30多年圖的羅澤雲,早早地戴上了老花鏡。「現在不戴眼鏡基本沒法畫圖了。」不過,三星堆祭祀區新一輪考古發掘已經開啟,羅澤雲期盼著繼續參與三星堆未來6座祭祀坑出土文物的繪製,「我還有八九年就要退休了」,他有些感慨,「我的職業始於三星堆,希望退休前完成的重要作品也出自三星堆,給人們留下了解古代信息的密碼。」

相關焦點

  • 三星堆緣何登陸央視《國家寶藏3》?
    2 4大國寶 永久禁止出國展覽 最讓人驚嘆的是,修復後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一舉擁有4件永久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 誰是三星堆的「國寶頂流」?你來選!
    三星伴月,現王都風採。雄踞西南,展多元中華。三千二百年,這一次,人見人愛的網紅「堆堆」——三星堆博物館,來了!現在開始劃重點,作為擁有4件"永久禁止出國參展"的國寶,擁有眾多造型奇特、體量巨大青銅器的的國家一級博物館,究竟哪三件才有資格代表三星堆登上《國家寶藏》?這一次,川寶邀請你來當一盤全民製作人,參與大競猜,送三星堆三子登上《國家寶藏》!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你從哪裡來,三星堆?
    作為長江上遊文明中心的三星堆,是中華文明「滿天星鬥」中最神秘的那顆星辰,目前已發掘的面積僅為千分之一左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近日向記者透露,已經制定了新的三星堆考古發掘研究計劃,接下來將重啟對三星堆遺址的深入調查、勘探與發掘,進一步揭示三星堆神秘古國的真實面目。
  • 遠古寶藏「三星堆」,到底挖出了什麼,為何被永久禁止挖掘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是傳說中的人物,也有人說是古蜀國的開國君主。這個疑問在上個世紀80年代終於被考古家解開。這是因為考古家在四川發現了遠古寶藏「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何為遠古?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經過多年的挖掘,專家發現三星堆並沒有如此的簡單。首先是年份上,三星堆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基本都有分布,也有相關文物的出土。毫不誇張地說,三星堆遺址就是一個遠古寶藏。
  • 超寫實主義人體的纖毫畢現——墨西哥畫家奧馬爾奧爾蒂斯作品
    自2000年開始,超級寫實主義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運動和藝術風格發展起來。▲ 約翰·拜德寫實主義作品《約翰的餐館和約翰的車》約翰·拜德(John Baeder,1938年12月24日出生)是與寫實主義運動密切相關的美國畫家。他以對美國路邊食客和餐館的詳細繪畫而聞名。
  • 景點介紹——三星堆
    1933年,前華西大學美籍教授葛維漢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其發掘成果得到當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評價。由此拉開了對三星堆半個世紀的發掘研究歷程。  以後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續不斷地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賾索隱。
  • 三星堆博物館展現地球北緯30度神奇之旅
    三星堆研究院院長、三星堆博物館原館長、創建者肖先進來到大家面前,講起了博物館的趣聞軼事,副館長朱亞蓉則帶領大家來到將要正式開放的三星堆遺址公園,踩在當年的發掘現場遺址坑之上,每個人耳旁仿佛響起了那些年的祭祀之樂,「也許還有很多寶藏埋藏於三星堆這塊充滿靈氣的土地之下,但若我們的保護技術沒有達到那個程度,那些寶藏就不會主動發掘,而是留給後代去繼續探究它的神秘。」朱亞蓉說。
  • 這些人到底是誰?考古界的一大謎題,三星堆怎麼越挖越糊塗?
    說起前幾年考古界的怪異之事,那一定要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四川廣漢的三星堆遺址了。那他又靠什麼吸引眼球呢?就是裡面奇怪的陪葬品和青銅器讓無數的歷史愛好者為它痴迷。雖說我們的考古技術正在不斷提升,但是有關整個三星堆遺址和他背後的古蜀文明還有很大的謎團沒有解開。
  • 成都考古發現4000年前骨杖 比三星堆權杖早千年[圖]
    他的主人用它來做啥?昨晚,帶著這些問題,成都晚報記者採訪了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負責人以及考古專家。  發掘  一根骨杖 比三星堆權杖早1000年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溫江區文廣新局與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溫江區公平街道紅橋社區「豐隆城市綜合體」項目的考古發掘工地,發現一根距今4000多年寶墩時期的骨杖。
  • 疑似「外星文明」的三星堆,明明可以深入研究,如今為何禁止考古
    但在一些考古發現中,出土過一些文物,不這些文物非常的奇怪,它不像是人類文明誕生的產物,而像是外來的東西,因此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產物。在寧夏銀川有一個風景區,名為賀蘭山巖畫,它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賀蘭山巖畫的年代,有多重說法,有的人認為它距今有一萬年的歷史,也有人說他距今只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無論怎麼爭議,它距離我們的年代卻是很久遠。
  • 三星堆出土文物令人驚訝,竟是這樣東西,考古學者為何不繼續挖掘
    眾所周知,北緯30°是一條看不見的曲線,是一條地理學家為方便研究地球而畫出的虛擬的線,在十九世紀初,我國在這個範圍附近發現了三星堆遺址,但是三星堆裡出土的文物卻令人驚訝,竟是這樣的東西,那麼考古學家為何不繼續挖掘呢?
  • 老照片再現神秘三星堆挖掘現場!從「碎片片」到震撼全世界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他指著宣傳欄上的發掘照片說,「我們1988年過來的時候,周圍全是光壩壩,工地裡的那些玉璋,看上去就是碎片片。」傅耕表示,「那時候只感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古發現,沒想到30年後,三星堆已經成為世界青銅文明的明珠。」
  • 三星堆來源於何方?三星堆有何秘密?三星堆文明有多強大?
    三星堆遺址,作為中國20世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自1934年被首次挖掘以來,迄今大大小小的反覆發掘已達13次。是什麼,吸引著考古專家和世人的目光?三星堆遺址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驚天秘密?從三星堆遺址已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我們可以管中窺豹一番。
  • 三星堆到底有何秘密?考古家隱瞞至今,史學界或許根本無解
    三星堆到底有何秘密?考古家隱瞞至今,史學界或許根本無解中國古代的遺址當中,三星堆稱得上是最神秘的一個。當時三星堆被發現之後,考古家對此非常的重視,這些文物和中原的文物有著很大的差別。三星堆到底有何秘密?考古家隱瞞至今,史學界或許根本無解。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說起我國的考古發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要麼就是發現了千年不朽溼屍的馬王堆漢墓。但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有時候僅僅是一鋤頭,就能夠挖出一座大型古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 三星堆出土「逆天」文物後,至今不敢再挖掘,考古家:無關外星人
    因為先後發現了距今超過五千年的大型遺址,如太湖流域的良渚遺址,遼河流域的紅山遺址以及長江中上遊的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在世人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個與殷商遺址同時期的青銅文化遺址,其實不然,三星堆遺址的歷史非常的久遠,可以追溯到萬年之前。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得從民國時期說起。
  • 關於三星堆、北緯30度和外星人
    1986年7月18日早8點,四川成都月亮灣村燒磚的農民在三個天然大土堆附近挖土燒磚,要知道這三個土堆的土可是燒磚的絕好材料。挖著挖著,農民發現了東西,隨後考古隊進駐,挖出來上千件青銅器、金箔器、古象牙和海貝殼。碳14測定為4800年前物品。學界愕然。
  • 三星堆為啥不挖了?三星堆遺址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四年以後,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組隊,對該地區進行考古挖掘,並將其命名為「三星堆遺址」。隨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相繼爆發,葛維漢等人在初步挖掘後就被迫停止了。1963年,中國考古隊再一次前往「三星堆」遺址進行考古挖掘,真正將這座龐大古老的古蜀國遺址展現在世人面前。
  • 三星堆為啥不挖了?
    三星堆什麼時候發現的?什麼時間開始挖掘研究?它之前挖出了些什麼?在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三星堆在上個世紀四川廣平附近被發現具體位於廣平西邊鴨子河南岸,代表著古蜀文化考古學家推測大概距今5000年左右。隨著考古工作進一步進行,挖掘出的器物以精美的青銅器和金器為主。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