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2020-07-05 奇點使者

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來自英國的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後發現,在系外行星中,那些大氣中礦塵含量高的類地行星,更具有潛在宜居性,這意味著,日後科學家們在尋找系外宜居行星的過程中,又有了一個新的參考目標。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什麼是礦塵?

簡單來說,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以地球上標準看,一般顆粒的直徑小於75μm的,都屬於礦塵的範疇。雖然從人類健康和大氣汙染的角度來看,礦塵中的生產性粉塵是人類健康的天敵,不過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大氣中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礦塵的存在,地球的溫度才會更好地保持。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一顆行星的大氣層中有礦塵的存在,如果這顆行星再處於宜居帶之中,這意味著這顆行星上的溫度極有可能是非常宜居的,甚至如果檢測到礦塵的成分屬於生產性粉塵,上面也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為何說礦塵決定行星的氣候環境?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科學家們便在宇宙中去尋找可能與地球類似的宜居行星,同時,也以地球作為參考藍本,如果一顆系外行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適中,同時它也是一顆類地行星,那麼,它就成為了科學家們的重點觀測對象。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在過去的20餘年時間裡,科學家們一共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不乏潛在宜居的星球,不過,在經過進一步的探測之後,科學家卻發現幾乎沒有行星擁有和地球一樣的自然環境,雖然處於宜居帶之中,不過它們卻都更像是金星或火星,表面都很難有液態水的存在。因此,科學家們才會認為,礦塵或許是構建行星氣候系統的主要誘因。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這是因為以地球作為參考的話,即使是地球上沒有生命,礦塵也是無處不在的,土壤、巖石等風化後也都會形成礦塵,此外,火山爆發的火山灰等等,也都屬於礦塵。人類生產活動產生的礦產,實際上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如果想要找到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或許應該首先去尋找這顆行星大氣中是否存在礦塵。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礦塵也遮擋住科學家們觀測的「雙眼」

在模擬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如果一顆星球上存在礦塵,那麼這顆星球上生物活動的標誌性產物:水蒸氣、氧氣等等,也都會被礦塵所遮擋,這意味著,此前在未確認礦塵或是判定行星宜居情況的證據之前,科學家們或許因為礦塵的存在,將一些原本宜居的行星給誤判成為不適合的星球了。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同時,科學家們也表示,如今模擬實驗的結果也表明,即使是一些行星因為距離的關係被潮汐鎖定,礦塵的存在也會調節這顆星球上的氣候環境,讓這顆星球變成一顆宜居行星,這也代表日後一些不在恆星宜居帶之中的行星,也會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可能。


哪些行星適合居住?英國科學家找到一種物質,它將成為評判關鍵

多年來,人類為了尋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同伴」,尋找到一顆適合移民的宜居行星,可謂是百般周折,不斷地調整思路,這次礦塵的出現或許會帶來新的轉機,讓人類可以早日在宇宙中發現「第二個地球」,並與期待中的地外生命相遇。

參考消息

《科技日報》6月9日文章《英科學家首次發現大氣礦塵可提高類地行星宜居性》

相關焦點

  • 一顆適合居住的行星能繞著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轉嗎?
    但是美國宇航局的一位科學家已經確定,儘管你在電影中看到了什麼,但附近的適宜居住條件是不太可能的。星際為科幻迷提供了一個特別的地方。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和科學顧問是基普 索恩,他是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他發誓說電影中沒有任何東西會違反物理學定律,任何瘋狂的推測都將源於科學。這部電影的前提是,地球正在變得不適合居住,人類必須找到其他地方居住。
  • 科學家發現比火星更適合居住的行星,正是滅霸的老家?
    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後,尋求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項任務從未停止過,但目前來看在太陽系中只有火星條件是最好的,但火星上的氣候比地球上辛酸多了。火星現在還只是被提出來的暫時人選,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學家最近又發現了一個更適合殖民的行星。
  • 適合居住的行星?科學家稱K星可能是最好的目標之一
    在科學中,對於行星的存在我們已經不用質疑了,但是對於適合居住的行星來說,這個數據至今也沒有進行確定,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行星,根據科學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可能發現了適合居住的最佳地點,一個名叫「K星」的出現在了大家明前,他是在最暗的M型紅矮星和太陽星之間,來自艾姆斯研究中心
  • 紅矮星如何從食雙星獲取關鍵信息,其周圍是否存在可居住行星?
    年輕的紅矮星往往會伴隨著劇烈的氣體爆發現象,它們又會對周圍剛剛起步的行星帶來哪些影響?食雙星如何揭示紅矮星的關鍵信息恆星的半徑需要取決於多種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些特徵會相對表現得更加明顯。比如,我們常將恆星的半徑和其質量關聯起來,通常來說,當它的半徑值越大,其質量也會相對更大。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大氣塵埃,會使更多「類地行星」適合居住!
    研究人員通過把塵埃加入到模擬系外行星的氣候中發現空氣中的塵埃雖然會降低我們在這些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的能力,但也可能會使行星適合居住。 在太陽系的遠端,越來越多的星球被發現,天文學家們熱切盼望在這些星球上可以找到外星生命的存在,最新的一項研究為此提出了一種有趣的方法-通過計算那些行星的礦物粉塵來實現。
  • 目前為止,有無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其他行星?
    目前為止,有無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其他行星?因此,它仍然有希望發生在其他地方,而且已經發生了。我們只要找到它就行了。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但在科學家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他們需要尋找出可能存在這些生命的其他世界都有哪些。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是一種行星搜索儀器,專門被設計用來搜索圍繞遙遠恆星運行的世界。
  • 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科學家發現24個更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
    Schulze-Makuch說在未來的太空望遠鏡升空後,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科學家們進一步尋找外星生命。接下來的20年裡,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 韋伯太空望遠鏡、LUVIOR空間天文臺以及歐空局的PLATO太空望遠鏡將成為最引人注目的項目。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而如今,科學家卻給出了大家一則好消息。據人民日報報導,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袤無邊的宇宙中發現了24個,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就意味著若是航天技術真的可以成熟的話,那麼人類在未來,離開地球也是能繼續生活的。其實自從人類發現太空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好奇一件事情,那就是人類究竟是不是這個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一個特殊的行星。
  • 找到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大小適中且有大氣層條件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潛在適合人類居住的太陽系外行星,它與地球很類似,並繞行著類似於我們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這個行星被稱為KOI-456.04,目前還在被檢驗是否列為行星身份。這個有前途的行星是在附近太陽系被發現,據說是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KOI-456.04行星與它的「太陽系」距離我們大約3000 光年,這距離在宇宙中算是相當近的距離。這個恆星被科學家命名為Kepler-160。科學家為發現這個行星感到興奮,KOI-456.04比地球大1.9倍,這也意味著它可能有相似的大氣條件。
  • 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這些行星真的存在嗎?
    導讀:地球作為人類的發源地,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然而隨著近代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對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著人類的發展甚至生存!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 移民外星將成現實?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加上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在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些年也傳出了不少這方面的消息,但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然而,一項數據卻打破了這樣的猜測。根據人民日報消息,美國和德國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移民外星或將在不久後成為現實。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考慮到所有的能源都會枯竭這個方面的原因,科學家其實一直在探索,宇宙上到底還有哪些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來說已經發現了24個。
  • 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考慮到所有的能源都會枯竭這個方面的原因,科學家其實一直在探索,宇宙上到底還有哪些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來說已經發現了24個。
  • 科學家發現「綠色」星球也可能適合居住,移居太空會成真?
    所以,不少人都認為,如果宇宙的某個角落有其他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那麼,這些宜居星球的顏色也很可能是藍色。那麼,宇宙中的顏色是如何呈現的?是不是我們看到的其他顏色星球都不可能適合生命居住?顏色可揭示星體的哪些特徵?
  • 科學家發現兩顆行星質量與地球相似 可能適合居住
    &nbsp&nbsp&nbsp&nbsp西媒:科學家發現兩顆類地行星 可能適合居住&nbsp&nbsp&nbsp&nbsp西媒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小恆星蒂加登星周圍發現了兩顆類地行星,可能適合居住。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終有一天,它的光芒將會暗淡,到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開始尋找地外宜居星球,宇宙中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不計其數的恆星,許多恆星都有行星圍繞著其旋轉,要怎麼才找到宜居星球?首先,行星要處於我們所說的宜居帶內,行星與恆星的距離要合適,地球就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它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剛好能夠保存液態水存在的環境,環境要和地球相似,上面能夠住人,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來尋找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