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0平方千米,中心景區20平方千米,最高峰黃庵堖海拔1774米。景區位於石家莊市贊皇縣西南部的嶂石巖鄉,距贊皇縣城52千米,距石家莊市區約110千米,是一處自然風光絕佳的旅遊聖地,是太行山精華所在。
嶂石巖是我國地理學家郭康先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嶂石巖地貌」的發現地與命名地。嶂石巖地貌為我國三大旅遊砂巖地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與嶂石巖地貌)之一,是太行山雄險、壯美的典型代表地段。景區內高達600多米的三級紅色砂巖大斷崖南北伸展20多千米,並延伸遠去;獨特的「Ω」型嶂谷——「天下最大的回音壁」入選基尼斯世界記錄。嶂石巖特色景觀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
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卻是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圓通寺、紙糊套、九女峰、凍凌背)。這四個景區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回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其中天然回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為「嶂巖四絕」。
圓通寺景區。位於嶂石巖景區西南部,因建於二棧之上的元代古剎圓通寺而得名。景區內自南而北依次是正西套,小西套、大西套、嶂石巖溝四道山峪。景區內有雄偉壯觀的三疊陡壁「萬丈紅綾」,有峭拔秀麗的西天一柱、饅頭峰、獨秀峰等奇峰,有直刺青天的嶂石巖最高峰黃庵堖,有險峻難攀的一線天、小天梯、大天梯,有甘甜似乳、長流不斷的乳泉,有彩屏、試劍石、山龜乞露等怪石。
紙糊套景區。位於嶂石巖景區的西格臺村西,此景區內有當年李自成義軍餘部活動的遺蹟,哨石、石門、大王臺、古佛巖等景點,由石門向西有槐泉寺,此寺始建於唐代,舊稱石佛寺,於明代改稱槐泉寺,西有魚石畫屏和回音壁。回音壁高110米,弧長300餘米,弧度255度,只要在回音崖的一端發聲,另一端會馬上發出酷似原音的回聲。此外還有雲崖撒珠、虎澗、枕流、槐泉、妻樹等景點。
九女峰景區。位於嶂石巖景區的東部,此景區因九座若仙女玉立的山峰而得名。主要景點有:石人泉、大金門埡頂、仙人臺、仙人峰、母子崖,南天梯、三縣堖、滴泉、杜鵑坡等。
凍凌背景區。在紙糊套景區之北,景區內因每年冬季銀瀑傾落形成高達30餘米的凍凌玉柱景觀而聞名。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神龜探海、仙人洞,奔山、重門鎖翠、神猴受難、子母洞、玉瀑落湖、韓湘子石屋、疊嶂懸鐘、凍凌背泉、閻王鼻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