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代數那些事兒04函數

2021-01-16 幾何數學


本文收錄於:公眾號底部菜單

模型技巧-初中經典模型-經典體系

    今天繼續初中代數,說說函數,函數這個東西其實是一個數形結合的東西,既有解析式,也有圖像,所以其受到出題老師的青睞,經常出現在試卷壓軸題的位置。

    函數之中的計算非常的重要,到了高中也是,故而勉強把函數歸在代數這一方。


00函數的準備

    函數一定要學其圖像,怎麼表示函數的圖像,這就需要坐標系

做題常用的坐標公式:

 雖然這兩個公式好像是高中知識,好像是超綱,但是初中完全可以理解

    其實這兩個公式在數軸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介紹了,只不過講坐標系的時候進行知識的遷移和升華(加上勾股定理)。總之就是易得


01函數的由來

    其實在小學階段,就學習了「函數」,只是沒有以這個名字出現而已。


    

    小學學習的正反比例其實就是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


函數這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呢?

02函數學習過程

        初中階段學習函數一般是按照下面的過程來學的,高中其實也差不多。

例如:


03學了個假函數

    眾所周知,初中學習三大函數,還有一個東西,大多數教材上也叫函數,但其實在初中並不是真正的函數,是為了和高中接軌才這麼叫的,其實滬教版把此內容叫銳角三角比還是挺貼切的。既不研究圖像,甚至變化趨勢也不怎麼提(有提的有不提的)。

    三角函數的圖像其實是這樣的:


04函數與方程

函數與方程的結合比較緊密:

如圖:

如下圖,會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了麼?


05一次函數的幾何性質


一次函數的高寬比:

    高寬比,就是函數上任意兩點的鉛錘高度和水平寬度的比值,也有叫縱橫比(縱和橫貌似只是突出了方向屬性,高和寬只突出了長度屬性,我覺得更科學應該叫縱高橫寬比

    我們發現只有一次函數的高寬比是恆與點的位置無關的,也就是只和k 有關,高寬比就等於k的絕對值(所以k也叫斜率(傾斜程度)

(這一點可以結合實際問題去理解,比如vt圖像啊什麼的)

    下圖k變化,高寬比變化。

下圖兩點位置變化,高寬比不變。



下圖自己看變化:

    剛也說了高寬比是k的絕對值。也就是高寬比相等時候k不一定相等,也可能互為相反數。如下兩圖

    因為b 的變化就是直線平移(而且可以看做橫著平移也可以看做豎著平移,也可以看做任何方向的平移),也就是說平移不改變k(和高寬比),也就是平行直線k相等


開鎖法與垂直直線斜率

    什麼是開鎖法?如下題:怎麼做?

    當然可以看做B旋轉90度,但是這樣的做標特點不明顯啊?!

        之前也講過垂直策略,構造三垂直即可計算了。

    怎麼樣都可以三垂直都行。

    有麼有更簡單的方法(或者更神奇),回到剛才的旋轉90度,如果繞著原點旋轉的話,那兩個點的做標就特別了。(哪特別?不用我說吧)如下圖

    這樣可以口算做標,其實不需要輔助線了。

A下3左11到原點,B下3左11到(2,5),此時的C顯然是(-5,2),平移回去,上3右11得真正的C的做標(6,5)

    因為過程分為三步(1拿出來對準位置,2旋轉,3放回去),和開鎖的三步差不多(也是1拿出來對準位置,2旋轉,3放回去),故名開鎖法。(我也是看萬偉華老師的大作學習的)

    如果連出直線會怎麼樣?發現兩垂直直線的高寬比就是互為倒數的 啊啊。

    顯然k是一正一付,所以也說垂直直線斜率k互為負倒數


關於直線對稱的點和直線

    剛剛是旋轉,那麼對稱呢?(點平移就不說了左減右加,上加下減),如圖:已知一條直線和一個點,怎麼求它的對稱點呢?利用對稱的性質即可。

    抓住垂直和中點

    顯然直線是由兩個點確定的,如果B的對稱點確定也就是AB的對稱直線確定了。(不喜歡交點A也可以從新找一點求對稱點啊)

    而且顯然,一條直線關於另一條條直線對稱,所得直線的斜率只跟他倆的斜率有關啊?所以可以得到一下斜率關係(記不住就別記了)。也就是知道兩個斜率就可以直接求第三個斜率。(不知道公式也可以先求對稱點再確定直線啊


暴力建系,解析法:

    有了關於一次函數的這些知識,以後在做幾何問題的時候(計算),可以採用建立坐標系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暴力無腦,不需要多想,但是計算比較麻煩。適用於每個點做標都能求出來的幾何題(必須直線型問題,圓是夠嗆的)。

    有的人很鄙視這種方法,覺得它破壞了幾何之美,太無腦了。也有人把他當做制勝的法寶。其實自己建立做標系是多數教材都有的內容,只不過大多是建系解決位置實際問題,沒有用在幾何問題上。其中蘊含的解析幾何思維在初中是比較新鮮的,(高中就很常見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方法好與不好,您自己說了算


06反比例函數的幾何性質

(封面圖)

面積性質


    這幾個面積性質應該是一目了然,注意動點在兩支上的性質是一樣的,後面的性質更能題現。

都是面積相等

    稍稍的等量代換面積依然相等


平行關係

    如圖,雙曲線上任意兩點(可同支可異支),向坐標軸分別做垂線段,連接垂足(一個屬於x軸一個屬於y軸)垂足連線平行與兩點的連線(後面會用)。這一點可以設兩點做標導出成比例即可證明平行(太簡單我就不寫了)。

如下同支:


如下異支:

    通過設點坐標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體會,為啥在不在同支都是成立的,因為點坐標是不區分再哪一支的。所以得到的成比例是始終成立的,從解析式的角度理解,雖然雙曲線是兩部分,但是解析式是一樣的,所以兩支雖型分離其實是一個整體。


線段關係

031

AD=BC恆成立

    第一次看到這個結論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確實有點神奇,還是雙曲線上兩個點(不論同異支),他們和他們的連線與做標軸交點的距離相等。

    證明如下用到了剛才的平行結論了。

由平行顯然三個三角形全等,結論成立。(下圖為同支)


    由平行顯然三個三角形全等,結論成立。(下圖為異支)

032

    圖中條件:A,M為中心對稱點(可看做正比例函數交點),過A做垂線AF,連接FM並延長交雙曲線與點N則,結論:AN=NF=FP=PM

    簡證:(無需輔助線),顯然O為AM中點,P為FM中點(中位線),PF=PM。由上邊的031得FN=PM。N和P的橫坐標互為相反數,N的橫坐標為A的一半,AF垂直於Y軸,所以NF=NA。證畢

033

    AF垂直於Y軸,做AF的中垂線分別交於點Q,E則AEFQ為菱形

設A點做標,易得AF,QE互相垂直平分,結論顯然成立。


角度關係

041

    如圖四邊形ABST為平行四邊形,則圖中所標的同色角相等


    再想他怎麼證明的時候我是先想這個平行四邊形怎麼畫出來的。A,B確定這個平四就應該確定了。

    證明:如下圖A,B分別做垂線,由平行四邊形可得,三角形SBE與三角形ATH全等。若設A,B做標,可得HD=EB=x(B),ES=AH=y(A) .

    由031證明時候用的全等(下圖)得EB=HD=TH,AH=CE=ES。所以三角形BCS,三角形ATD皆為等腰,又因為02平行關係,AB平行於ST,結論成立。

042

    ABST為平行四邊形則STWV為菱形


    如下圖:由剛才041得ATD,BCS皆為等腰三角形。又因為平四AT平行於SB,AB平行於ST。所以:BVD,ACW皆為等腰,進一步SVT,TSW皆為等腰,且SV與TW平行,所以STWV是菱形。

043

    如圖A,M為中心對稱點,A,B為同支任意兩點,連接BM。連直線AB,交點如圖,則標同色的角相等

    其實就是兩個等腰

    證明如下圖,取AB中點M,由041得M也是CD中點,在Rt三角形OCD中(斜邊中線)顯然,MOD,MOC皆為等腰。MO平行於BM(中位線),所以BED,BCZ為等腰,證畢。

    可以發現這個方法也能用來做041裡的平行四邊形。再找B 的中心對稱點B',連接AB'交x軸的點就是平四的另一個頂點。

    032其實也屬於這個情況的特殊情況,延長直線後依然是有等腰的只是沒畫出來。

    我們發現02平行,031相等線段在後面的性質證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要主記這兩個性質。

 


07二次函數的幾何性質

    昨天說了高寬比今天總結一下二次函數與幾何相關的性質。


高寬比

    所謂「高寬比」    其實就是函數上兩點之間的「鉛錘高」「水平寬」之比。在一次函數中,高寬比基本可以看做高中的斜率。初中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介紹。    

    藉助GGB(GeoGebra從「0」基礎到入門精通教程01-09+實操案例整合版)軟體,探究下二次函數的高寬比是什麼樣的?

    取一個頂點和其他任意點,高寬比並不是常數,根據過原點的二次函數解析式易得,高比寬方才為定值(就是二次項係數a)。並且可以推廣平移至任何的二次函數圖像。

    如下圖;注意觀察,a變化但是BC/OC方始終等於a.並且可以推廣平移

    下圖依然:a變化但是BC/OC方始終等於a.並且可以推廣平移

    平移:

    B變換位置比值BC/OC方依然不變,平移後依然成立

    如果不取頂點而是任意兩個點的高寬比高/寬方,那麼這兩個比值都會隨著點D,E的變化而變化。

    如果讓其中一個和頂點重合此時,再移動另一個點,比值就不會再變了,而是始終等於a.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二次函數存在高比寬方,當其中一個點是頂點的時候,高比寬方為a(二次項係數),當兩個點都不是頂點的時候,高比寬(方)的值,與兩個點的橫坐標有關.(到底有什麼關係?其實可以設點做標計算)


平行弦的性質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二次函數裡的,其實就是曲線上兩點的連線。它有什麼樣的性質呢?

    如下圖k確定的一組直線系,和二次函數交於兩點形成弦,弦的中點橫坐標是不變的,注意這就說明了k固定的直線系和二次函數的交點組成的弦的中點橫坐標不受b的影響。

    這樣一來我們平移這組(條)直線,兩個交點必然是越來越近,總有一個時刻,兩交點重合也就是相切的時候,此時顯然中點也和兩個點重合了。 也就是說切點的橫坐標就是弦中點的橫坐標


    想一想是不是可以解決三角形面積最大值問題。已知AB在AB下方的函數圖像找一點C使得三角形ABC面積最大,這個C是切點的時候面積最大(AB看做底高最大)(也可以看做鉛錘高最大(下文)),如果A,B做標已知可以快速算出C的做標。

    如下圖同樣設點做標易得證。


二次函數內接三角型面積公式

    其實就是割補的一種,叫做寬高法,可以選任意兩點水平距離為水平寬第三點做豎直線與剛才兩點所在直線交點的距離為鉛錘高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各種變化都是一樣道理:

    如下圖,這裡因為三個點都在拋物線上,所以水平寬和鉛錘高還有一個特別的關係:看到了麼?用漢字敘述不太好說,我就不打字了,大家可以自己試著用漢語敘述一

    這樣一來,寬高公式可以寫成下面這樣:

    通過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拋物線內接三角型的面積,和a有關,還和三點的水平相對位置有關,(也就是和b,c都沒關係)具體來說就是其中一個點和另外兩個點的水平距離有關(即公式中的MQ,MN,特別注意下圖是用A做垂直找鉛錘高,換成B,C也是可以的

    

    簡證:

    為啥和b,c 沒關係,因為a決定了拋物線的大小(注意是大小不是形狀,為什麼不是形狀一會在下面會說(拋物線都相似)),b,c只能決定拋物線的位置(不改變大小和形狀)。


(插播)a,b,c對拋物線的影響


    如下圖a對圖像的影響:

    如下圖b對圖像的影響:

        如下圖c對圖像的影響:

    什麼!?  b 的影響你沒看清,我們追蹤一下頂點再看看下圖:

    b變化時,每一個點的軌跡都與拋物線自身形狀相同,且倒映在水面。。。


拋物線都相似?

    我第一聽說的時候也是大吃一斤,還百度了一下:

    怎麼看也不像相似

    加上輔助線再隱去一部分

看著還不行,換個地方試試看看:


    是不是舒服多了:

    再換一個地方看看:

    從理論角度分析一下:c具有任意性,所以對於任意的對應的點就都成立了啊。

(本次及以往所做動圖源文件將分享在QQ群文件)


   「知識」這個東西非常的神奇,你把它分享出去,它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所分享知識應當是快樂的,也能夠讓自己提升,這就是我每天分享知識的信念。


(感謝  分享轉發、右下角:點「在看」)

獲取更多免費精品知識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幾何數學


(微信掃一掃或長按識別加關注)

    (免費分享的文件在微信搜一搜中搜索並關注幾何數學」,然後在公眾號中回復「資料」即可看到資料入口了)


往期部分方法、技巧、策略、模型匯總

點擊下方連結

   70個系列匯總:幾何模型20個系列+模型新補15個系列+進階模型18個系列+解題策略14個系列+交互探究9個系列等……


 歡迎老師們加入幾何數學交流提升群

646 808 121

(可長按「識別二維碼」加群)

(入群方法:本公眾號中發送「入群」了解)

另有師生討論QQ群:646078527

如有任何問題加司老師

微信15710331816

QQ735209211


    講義、教案、資料、動態課件、源文件下載都在qq群文件裡,想要學習提升自己、學術交流探討的老師請加群。下面是部分文件展示:


來自群文件:

部分動態課件圖:

以上動態圖和本文中動態圖全部使用

作圖軟體GeoGebra製作完成


來自群文件:

部分資料:

  

教師朋友加幾何數學資源下載、分享、討論、交流QQ群:

646 808 121

 (加群方法:公眾號中發送「入群」了解)


更多獨家知識免費視頻學習

公眾號中回覆:視頻學習

或微信直接識別掃描下碼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代數部分五大模塊內容簡析
    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數的學習都需要運用到實數的運算,所以,如果實數的運算不過關,必須要想辦法彌補和提升。代數式代數式的學習正式拉開了初中數學學習的序幕,也是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很重要的一個區別,用字母代替數,抽象性更強,運算方法更複雜,學習起來難度更大,差距很容易拉開。
  • 二次函數中考複習指導,學會求解二次函數代數應用相關問題
    二次函數作為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考數學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如它可以單獨命題,也可以二次函數相關知識內容為背景,結合其他數學知識內容,形成更為複雜的綜合問題,像函數綜合問題、二次函數與幾何綜合問題、二次函數的代數應用等等,這些題型都需要考生具有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能把基礎基礎知識構築成知識網絡等。
  • 數學難點|初中重難點——幾何代數最值問題
    最值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難點,是拉開分數差距的題目類型。這個問題又細分分為幾何問題和代數問題。幾何最值問題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求平面幾何圖形中某個確定的量(如線段長度、角度大小、圖形面積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選擇及解答題形式出現,難易程度多為難題、壓軸題。
  • 初中代數體系01-「數」
    幾何模型體系視頻課程(點此查看)    本文別開生面,開寫一個新的系列:初中代數模型,>顧名思義,是寫寫初中代數的內容,老師們都知道,初中數學是重幾何,輕代數的。當然還是有很多理性的呼籲,加強代數的學習,所以我決定寫一寫我認識到的初中代數涉及到的一些知識和引申一點的內容,當然個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
  • 15天90小時能否學完《代數》《方程與函數》?——2020數學集訓營總結?
    根據我以往的經驗,15天90小時學習,六年級、七年級的學生可以學完《代數》《方程與函數》兩本書,五年級優秀的學生也可以完成。本次集訓,一位六年級的小朋友學完《代數》《方程與函數》,及《幾何》的一部分,一位七年級的小朋友學完《代數》《方程與函數》,一位七年級的小朋友基本上學完《幾何》,
  • 初中數學一次函數,圖像動點問題,從不缺席考試的貴客
    一次函數的動點類型題是一個難點問題,各類考試在壓軸題部分非常常見。解決動點問題要有「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解題思路,把握動點的運動軌跡,在動點的「運動」過程中分析圖形的變化情況;需要搞明白動點的運動階段,對應的取值範圍,各階段動點圖形的特點;從而求出函數表達式的變化。
  • 函數圖像——代數和幾何之間的轉換
    函數是自變量集合到因變量集合之間的映射,若只有一個自變量,且兩個集合的取值都在實數範圍內,所有自變量x與因變量y之間的對應關係可寫為(x,y)形式,也就是說兩個集合之間每個對應關係都可以對應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一個點。
  • 2018初中數學代數基本方法的總結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代數基本方法的總結》,僅供參考!
  • 初中數學,如何利用函數圖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方程)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相比幾何綜合題來說,代數綜合題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對考生的計算能力以及代數功底有了比較高的要求。中考數學當中,代數問題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與二次函數為主體,多種其他知識點輔助的形式出現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與二次函數問題當中,純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會以簡單解答題的方式考察。
  • 初中數學函數基礎知識點匯總,複習多記考前多練
    相信不少學生都認為在初中數學當中,函數是最難克服的一個知識點了。函數是初中數學非常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甚至與其他章節當中的知識點,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階段性學習達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了函數,在對於後面的代數來說,就會輕鬆一部分了。
  • 從代數方程、函數方程到微分方程
    1.代數方程:我們的思考,開始的時候都是直線式的。所以由原因可以很容易導出結果。比如,加法比減法容易;乘法較除法容易。
  • 2020初三數學複習:當二次函數遇到綜合問題,壓軸題的那些事兒
    #初中數學學習考點解剖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有關知識以及菱形的性質,掌握二次函數的性質和菱形的性質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點評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的綜合題:熟練掌握二次函數的性質和軸對稱的性質;會利用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理解坐標與圖形性質,會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解題;要會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把代數和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利用點的坐標的意義表示線段的長度是解題的關鍵.
  • 初中數學丨二次函數的動點問題總結+例題解析,兩個問題一次解決
    動點問題一直是初中熱點,近幾年往往考查探究運動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數、線段或面積的最值。今天老師針對初中數學的二次函數及動點問題整理了這篇文章,並通過中考真題的詳細講解讓同學們掌握所有知識點。內容較長,由於篇幅限制,上傳不完整,老師已整理好word列印版,需要的同學或家長可以在文末免費獲取。
  • 高中數學 | 函數與代數知識的綜合題
    函數與代數知識的綜合題,主要指函數與方程、不等式、數列的綜合題。
  • 初中數學的運算要點簡析
    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能力,在初中數學中,代數部分就是以運算為核心的,很多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運算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初中數學的代數部分包含數與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數這四大基礎內容,其中以數與式和方程作為基礎,不等式和函數作為提升。
  • 10張初中數學知識框架圖,幫你補回那些年遺落的數學思維!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10張初中數學的思維導圖,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初中數學。一、初中數學知識樹二、代數式三、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四、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
  •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知識點大匯總,超詳細!數學老師備課都用它!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知識點大匯總,超詳細,數學老師備課都用它,家有初中生建議收藏列印!二次函數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函數知識不僅是初中代數的延伸,更是為高中那個學習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和圓錐曲線奠定基礎,而且在歷年的中考當中,二次函數都是必考題型,往往壓軸題的形式難倒一學生。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體現了數與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在培養學生基本數學思想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二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識都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說想要學好二次函數,必須要將這些知識點融會貫通才行。
  • 初中數學不知該如何複習?代數式的考點都在這裡,貼在床頭反覆看
    下面分享初中代數部分的基本概念,希望對大家學習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教學目標:進一步掌握有理數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律;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按有理數運算順序進行混合運算;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難點:準確地掌握有理數的運算順序和運算中的符號問題。
  • 初中一次函數學習該掌握哪些知識要點
    函數作為初中數學的重難點內容,在每年的中考中都會考查到,在初中數學中,主要學習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二次函數。提起數學中的函數,估計很多同學的第一湧入腦海的想法就是太難了,為什麼要學習函數呢?很多初中的學生在飽受函數的折磨。之前聽過這樣的一個笑話:一次函數難嗎?不難?因為你還沒有學習二次函數?二次函數難嗎?不難?因為你還沒學習高中的函數?
  • 初中數學:代數式解題方法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代數式是一個比較常見,又比較重要的數學概念。這篇小文,主要與同學們和家長們分享代數式的概念理解,及解題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其實許多地方用運用到代數式,比如,一個三角形的底邊長為a,高為b+1,那麼,它的面積就可以用代數式來表示,即:a(b+1)。再如,當學到梯形的相關知識時,梯形高可以表示為h,上、下底分別表示為a和b,那麼,梯形面積就是:(a +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