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黃金人——努比亞人

2021-02-23 非洲V刊

文章來源:搜狐旅遊

在埃及九千萬的人口中,倘若問到到底有多少個族群,當地人會伸出三個手指頭:首當其衝,是佔絕大多數的埃及人,之後是沙漠裡的貝都因人,還有一個,就是至今還住在上埃及的努比亞人

這是一個古老的族群,猶太人的舊約裡記敘著,他們是諾亞兒子的後人。人類學家們也湊熱鬧地說,努比亞人的祖先,就是被上帝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

實際上情況還真的差不多,當初這些從黑非洲遷入的人們,在尼羅河上遊的河谷地區和自北南下的埃及人祖先相遇了,在被埃及人徵服和奴役了很長時間之後,曾經找到時機休養生息,其間建立起據說是這世界上的第一個黑人王國,並在公元八世紀左右統治了全埃及。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黑人當上了法老,當家做主,才有可能形成了努比亞人自己的語言和習俗。

上個世紀60年代,埃及築修亞斯文大壩,很多努比亞的古村落,可不象俺們至今還能看到的神廟那麼幸運,很多的人家都被蓄水的納賽爾湖給淹沒了,據說人類發現和使用黃金大概有一萬年的歷史了。

但是,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第一次出現了。關於黃金的描述說,這裡的黃金比泥土還多。公元前1320年,人類的第一張地圖,換句話說,人類的第一張藏寶圖,就是在一張紙莎草上,描繪著努比亞各地的金礦位置。

努比亞,在古埃及語裡意思就是,可以被人們觸摸到的太陽光芒。也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黃金。

如今,在努比亞村落裡放眼望去已經是今非昔比,除了貧窮和落後,看不到任何黃金王國的影子,都說物以稀為貴,聽說地殼中的億分之一是黃金。什麼意思呢?假如說中國人口十五億,那麼只有十五人是黃金做的。So What(那又如何)?黃金是用的,不是用來拜的。

相關焦點

  • 在亞斯文拜訪努比亞人,和他們一起抽水煙噴雲吐霧
    努比亞語屬尼羅-撒哈拉語系,沙裡-尼羅語族,努比亞人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字。努比亞人的祖先與埃及王朝前期的居民屬同一民族,後來由於大量尼格羅人遷入而發生融合。努比亞人的體質具有尼格羅人的一般特點,尤以其主要支系巴拉布拉人為典型代表。努比亞人的居所以色彩鮮豔的外觀而著稱。努比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
  • 為齋月禱告30天 之(第四天)《埃及和蘇丹的尼羅河努比亞人》
    兩百萬的努比亞人中有99%是遜尼伊斯蘭信徒,但還是有很多人像阿布阿里一樣被蘇菲主義深深吸引,因為他們想要更深刻地經歷神的同在。事實上,一些源自蘇菲主義的概念反而令他們更容易接受福音。    1971年修建亞斯文高壩引發的高失業率,造成數幹名努比亞人為了養家而選擇到海灣國家和沙烏地阿拉伯作勞工。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中醫中藥材不計其數,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也是不勝枚舉。在品讀美輪美奐的古詩詞的同時,還能享受舌尖上的誘惑,更能祛病除疾強身健體,真是一石三鳥的人間賞心樂事。朋友,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你還有什麼感同身受的篇章?歡迎在果爸文末評論區留言!
  •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核心所在
    這件事足以說明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進入了誤區,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因為其所描述的就是真實世界運行變化的規律,只是由於人們認知的缺陷而無法對其形成正確的認知,但這改變不了真實世界運行變化的規律。人生只有一次,人們可以否定,也可以質疑「道德」,無數年,無數人的證偽,如果仍不能使你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不缺你一個人去證偽,正是這種開放的,可證偽性,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存續的關鍵所在。
  • 對聯俗稱對對子,在我國源遠流長,但你知道對聯的哪些趣事呢?
    對聯文化在我國可是源遠流長的,從秦漢前就有對聯這一文化了,經歷了多朝代的發展,對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那麼你們知道對聯是什麼嗎?對聯俗稱對對子,桃符。不同時候寫的對聯又不同叫法。貼對聯的文化源遠流長,哪怕現在的我們過年還是會在自家大門貼上自己精心挑選的對聯。在秦漢前,就有著對聯的前身——桃符,那時的老百姓也會像現在一樣,一到春節就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桃符貼在門口。我國國古代的第一對對聯出自五代十國的孟旭:新春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再往後,就到了明代了。明太祖朱元璋打仗還行,但是文化實在不高。
  • 論源遠流長的「大一統」思想觀念
    歷史地看,中國的大一統思想觀念源遠流長,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歷史上真正「大一統」國家始於秦朝,這是史學界的共識。司馬遷《史記》中的大一統史學觀、董仲舒所闡述的春秋大一統思想,都有當時現實社會的基礎。學者們在論述中國的大一統始於秦時,也會指出中國人希望統一的觀念始於戰國。的確,《孟子·梁惠王上》記載梁惠王問孟子:「天下惡乎定?」孟子回答:「定於一。」王又問:「孰能一之?」
  • 珠子裡的故事和寓意,發展歷史,源遠流長
    其實,珠子裡的故事多多,她的起源和歷史,源遠流長。萬物皆有靈犀,我們了解一下珠子的發展歷史,有助於對串珠飾品的審美和佩戴。
  • 音樂的歷史,源遠流長,要根據節目的屬性、內容、形式而合理選擇
    音樂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說有了人類就有了音樂。隨著時代的前進,音樂與社會生活的親緣關係日益顯著。愛因斯坦說: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音樂啟發而來的。音樂作品既有抽象性,又有多義性,音樂所產生的思維活動是非常廣泛的。
  • 相思樹傳說源遠流長,從古詩詞走出的5棵相思樹,其中一棵你熟悉
    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關於相思樹的傳說,記載,歌頌源遠流長,形成了一種民俗一種習慣一種文化。近現代,也有許多學者去甄別去考證去探索古詩詞中有關相思樹紅豆的傳說。今天,只想在古詩詞欣賞中,粗略且不做更多考究的找出5棵相思樹。也只是一個人的認知,不做太專業的解讀。來認識一下:5首古詩詞,5棵相思樹,其中有一棵你一定熟悉呵。
  •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於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 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 銅器收藏 源遠流長(圖)
  • 水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