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體平臺發布的圖集,最後一張照片的文字說明最後,都有一段這樣的話:「《瑞視覺》發布的照片,全部是新華社籤約攝影師、人民圖片和光明圖片籤約攝影師的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盜用必究!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今早醒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董海濤私信我,說他有一個約50斤重的太歲。圖為今天下午拍攝的他與太歲的合影。
一年半前的初夏,在哈爾濱市道裏區經營一家古玩店的董海濤,在松花江邊溼地釣魚時發現了這個太歲,放在店裡,成了「鎮店之寶」。太歲,又稱肉靈芝,是不同於動物、植物和菌類的第四種生命體。據說,秦始皇當年尋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太歲這種東西。
剛弄回來時的太歲,黑乎乎的,看起來很髒的樣子。稱一下重量,約有45斤。民間有「太歲頭上動土」之說,意思是說用雞蛋碰石頭,比喻觸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有時也用來比喻敢於攻破科學禁區的精神和行為。
清洗完後,用尺子量一下這個近似橢圓的太歲,長約50釐米。據史料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它和歲星(木星)運動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哪個方位地下就有一塊肉狀的東西,也就是太歲的化身,人們如果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這就是「太歲頭上動土會有災禍」的由來。
太歲高約16.5釐米。其實,太歲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原生質生物。現代科學家認為太歲是一種大型粘菌複合體,是介於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有原生物特點,也有真菌特點,但其細胞結構為何形成和為何聚成如此規則形態,以及它的醫藥價值仍然是個謎。
近年來,媒體報導全國各地有多個太歲被發現。媒體曾報導過遼寧東港農民王承德140斤太歲總計賣了300多萬。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把肉靈芝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一年多後,太歲重回發現它的地方。古籍《山海經》中說,「太歲」為「視肉」、「聚肉」、「太歲」、「封」,乃古代帝王養生佳餚。太歲十分稀有,是百藥中的上品。有典籍記載,太歲性平,苦,無毒,具有補脾潤肺,補腎益肝等價值。
街頭展示,市民爭相觀看。在幾十億年滄海桑田的變遷中,許多物種都湮滅了,絕種了,而太歲卻能繁衍至今,可見其生命力的強大。它生長於地底20-100米的厭氧環境中,生活於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會腐爛、變質。同時,這種粘菌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活性很強,隨意切割都能夠再生。但是絕非大家傳說的無止境生長,如果能夠快速生長就自然不會稀有了。
吸引了一個小朋友。近兩年的時間裡,董海濤一直把太歲放在水裡養著。民間傳說太歲水能治病,他也就樂於幫助有需要的人。去年曾有人出價200萬元要買下他這個太歲,差不多相當於一斤4萬元,後因故沒有成交。
董海濤說,這個「鎮店之寶」如果真的有人想買走,咋說也得100多萬元。大家說說,他這個50來斤的太歲,能值多少錢?【本組照片提供:董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