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提出,致命的人際暴力是靈長類所獨有的,並且可能在演化過程中被繼承。
人們已經知道,針對同類的暴力行為在一些哺乳動物中十分常見,但在另一些哺乳動物(比如蝙蝠或鯨魚)中卻幾乎聞所未聞。然而,人們尚不清楚人類的攻擊行為在多大程度上是被自己在演化樹上的位置所驅動的。一直以來,學術界都對人類暴力的心理、社會和演化起源感到困擾,難以釐清文化和非文化因素在其中的相對重要性。
西班牙乾旱區實驗站的José María Gómez及同事匯集了超過400萬例死亡的數據,並量化了從5萬年前至今,來自137個屬的1024個哺乳動物物種,以及600個人類族群中的致命暴力水平。他們的數據取自多個人類和哺乳動物來源,並使用了系統發生比較工具,預測人際暴力造成的人類死亡總比例保持在2%左右,這一數據符合從史前人類中觀察到的水平。
作者還研究了從演化進程中推測的致命暴力水平與人類歷史上實際觀測到的水平有何差異。他們發現,人際間致命暴力的程度曾在歷史上發生過改變,且大多是在人類社會政治組織交替期間。這一結果表明,文化能影響從演化過程中遺傳的致命暴力水平。(來源:科學網 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