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一部場面宏大的史詩級別的科幻小說,其中很多衝突的暴力的場景尤其令人深刻。那麼今天我們來探討下《三體》小說中的劉式暴力美學。
劉慈欣的想像力是無比豐富的,這可能要感謝在娘子關電站工作的經歷可以長時間的去思考一些情節。而小說中的一些衝突和暴力場景處理得很具有典型的理工科宅男所特有的浪漫、殘酷與冷靜,這是大劉小說裡的一個很鮮明的一個特色。
比如第一部開篇《瘋狂年代》中描寫「紅色聯合」與「四.二八兵團」鬥爭的一段,年幼的葉文雪在樓頂揮舞著「四.二八」的大旗,」想像著自己像前輩們一樣燃燒自己的青春,讓敵人在火焰中化為灰燼,直到一顆步槍子彈洞穿了少女柔嫩的胸膛,像小鳥一樣輕盈地從樓頂落下。「這裡充分表達了作家的浪漫思想,少女、胸膛、小鳥等詞彙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血色浪漫的畫卷。
然而大劉一個轉身,便為我們揭開了另一幅極其殘酷的畫面,嬌小得像小鳥一樣的少女被人們舉起來炫耀遊行,高高地扔到鐵門的柵欄上,被當作靶子射擊,直到僅剩半個頭顱凝視著一九六七年的藍天。(後出版的實體書已經將此部分刪除)
作者用了一個比喻,整個城市像無數並行運算的CPU,將文化大革命聯為一個整體,隨後引入學生對葉哲泰的批判,人群表現出的瘋狂、恐懼、退潮,整個過程就和葉文雪的文筆一樣,像一串爆竹劈裡啪啦地炸響。
第二部裡末日戰役一節,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對當時的情節印象深刻,這也是整部書裡的高潮部分。
三體水滴率先來到地球,人類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與友好(雖然兩個詞很矛盾),將兩千多艘恆星組戰艦依次排開,結果整個人類戰艦在僅僅30分鐘內便全軍覆沒,僅有7艘倖免於難。
大劉描寫的整個過程首先是靜謐、唯美,無垠的太空中,一側是強互作用力下可以反射出整個宇宙的靜止無聲的水滴,一側是整齊劃一、浩浩蕩蕩的人類戰艦方陣。就這樣,全世界的人們都在屏住呼吸,靜靜的注視著,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當螳螂號把水滴捕捉進船艙內,丁儀等人明白過來並不是三體星人送來的禮物,而是要毀滅人類的時候,整個畫面開始爆裂。
水滴尾部開始冒出藍色的光環,然後由藍變紅,急劇擴大,不斷推進,將螳螂號內所有人員瞬間汽化,然後以人類和電腦系統無法反應的速度向著星艦矩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和角度衝擊,穿透一艘又一艘恆星級戰艦,就像點燃一串串爆竹。很多戰艦在慌亂之中來不及進入深海模式便直接進入前進四,所有船員在強大的壓力下開出了一朵朵血花,然後攤成極薄的一層膜,所有的血花聯結起來,將戰艦塗成一顆詭異的紅寶石。
然後,戰役結束,戰場逐漸趨於冷寂,水滴封鎖太陽,僅留下一團直徑達十萬公裡、仍在迅速膨脹的金屬雲碎片。
因篇幅過長,為方便閱讀,故本文分為上下兩集。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聆溪漫談,帶您解讀時事熱點,暢談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