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稱:月球內部現在仍然持續被加溫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月亮別名「冰輪」、「廣寒宮」,一直給人清冷的感覺,因此有「高處不勝寒」的說法,而日本國立天文臺28日發表一份公報稱,其與中國地質大學等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對日本「月亮女神」號月球軌道器的觀測數據等進行分析後發現,月球內部由於受到地球的引力,至今仍存在一個不斷產生熱的柔軟巖層。

  月球半徑約1700公裡,從月面到數十公裡深的地方是月殼,而從月殼到1400公裡深處是由巖石組成的月幔,月幔以下則被認為是主要由鐵等元素組成的月核。

  「月亮女神」號月球軌道器通過觀測,獲得了月球的詳細重力分布結果,研究小組對此進行分析後,發現月球直徑由於地球的引力變化而會出現數釐米的伸縮。

  如果到月球的中心都是冷卻凝固的,伸縮的幅度應該更小。為此,研究小組根據過去觀測到的月震波的傳遞速度等,推測了月球的內部結構和黏性係數,結果發現約1300公裡以下的月幔下部的黏性係數非常低,也就是非常柔軟,由此才會出現觀測到的那種伸縮幅度,而且由於地球的引力,月幔的這一部分能夠有效產生熱。

  這說明,月球至今沒有冷卻凝固,由於地球對月亮的影響,月球內部現在還在持續被加溫。研究小組推測,月幔下部應該是熔化的狀態,溫度高達1300至1900攝氏度。

  研究小組指出,這一結果將有望幫助弄清地球和月球自誕生開始到現在是如何相互影響和進化的,並對選擇月球探測的對象產生影響。

  這一成果的論文已經刊登在27日一期的《自然·地學》網絡版上。

相關焦點

  • 月球是空心的?一些科學家稱是外星人建的
    這充分證明月球內部是空的,表面是一層殼。在「阿波羅」12號造成「奇蹟」後,「阿波羅」13號的太空人用無線電遙控飛船的第三級火箭使它撞擊月面,地點選在距「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設置的地震儀87英裡的地方。月震持續3小時20分鐘後才逐漸結束,月震深度達22英裡至25英裡。只有中空的球體才會發生這種形式的振動。
  • 月球是外星人留下的?美國宇航局發現月球內部是個發電機
    月球是地球最近的一顆天然衛星,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認識的月球是一個荒涼的世界,但這並不代表月球內部是個安靜的地方。許多跡象表面月球內部曾經是個非常活躍的內核,這還牽涉到月球的形成。當前主流的月球形成理論認為月球來自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地球碰撞的結果,兩者重新塑造出了一個地球環,這些物質聚集後形成了月球。
  • 為何月球地殼的密度非常小?現在,科學家可能找到原因了
    【ALENG 自媒體】4月25日晚間專稿,作為地球的天然鄰居,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可以說已經是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早在50年前,人類的足跡早已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外星土壤,然而就像我們對地球的了解仍然極其有限一樣,對月球的了解,儘管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其中一個長期困擾科學家的難題是:為何月球的地殼密度遠遠低於科學家的預期
  • 美國科學家稱,月球就是一個巨型的宇宙飛船,外星文明的產物
    關於月球起源的紛爭中,有這樣一個派別,其中還包括很多正兒八經的美國科學家,他們稱月球就是一個巨型的宇宙飛船,是外星文明的產物,那到底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有多高呢?吃瓜群眾請往下看。在第5屆月球科學研討會上,來自芝加哥大學的史密斯教授稱,當月球進入地球軌道的時候不是應該成為地球的衛星而是被地球的引力摧毀
  • 氣溫持續升高,哪些熱帶觀賞魚,現在就可以不用加溫飼養了?
    第一點、為什麼不提倡很多熱帶魚長期加溫飼養?絕對沒有什麼好處的不提倡所有的觀賞魚,包括熱帶魚長期加溫飼養,那是一定要有前提條件的。前提條件當然是,絕對不能低於其所適應的極限溫度,最好是長期把它們飼養在:它們生活的最佳溫度略低點就可以,除了繁殖期,我們需要搞繁殖以外。
  • 科學家認為如果月球是空心的,它內部可能存在一個先進的文明世界
    1969年, 在 「阿波羅" 11號探月過程中 , 當兩名太空人回到指令艙3個小時後, 「無畏" 號登月艙突然失控 , 並墜毀在月球表面。 離墜毀點72000米處的地震儀記錄到了持續15分鐘的震蕩聲。 如果月球是實心的 , 震波只能持續3一5分鐘。這一現象證明月球是空心的。
  • 月球的「心」依然熾熱
    科學家們推測,月球的中心是由金屬構成的月核,外面包裹著由巖石構成的月幔。但科學家們一直無法證實,月球內部是已經「死掉」——變成冷峻、堅硬的固體,還是仍然「活著」——依舊存在熔融狀態。    一個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本國立天文臺等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認為,月球中心附近的核幔交界層至今仍然沒有冷卻變硬,並且由於地球的影響,月球深部的這個低黏性半流體層至今還在被持續潮汐加熱中。
  • 日本科學家發現月球水存在證據:將發射探測器取回更多樣本
    在宇宙中尋找水的蹤跡是科學家們的一項長期任務,但直至目前並沒有足以改變人類認知的大發現。不過,日本科學家在非洲西北部的沙漠中發現的一顆特別的月球隕石,分析結果有力地證明了月球上存在充足的水供應,足以為未來人類登月提供水源。
  • 研究發現月球曾存在磁場!科學家:因為古人看到的月亮比現在大!
    其實古人看到的月亮比我們現在看到的要大,而這件事的起因是從阿波羅號回來的巖石樣本中發現的。當阿波羅太空人帶回月球巖石樣本時,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其中一些居然是有磁性的。而這些便證明了月球曾經跟地球一樣具有磁場,我們知道,星球的磁場是由於導電材料(例如液態鐵)的流體運動引起的。
  • 《自然》:月球內部首次發現存在水
  • 月球空心論以及月球內部很有可能存在一個先進的文明
    科學家們對月球的震波進行了分析,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月球是空心的,裡面很有可能有一個大洞,而月球極有可能是一個空心天體。 根據宇宙中天體的形成規律來看所有的天體都是由最原始的星雲凝聚而成。 如果月球的中心被證明是一個大洞,這就代表著兩種結果。
  • 科學家研究表明 月球處於地殼構造活躍期
    科學家研究表明 月球處於地殼構造活躍期中新網2019-05-14 14:48:12   美國科學家1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月球仍然處於地殼構造活躍期,會隨著月球表面萎縮而發生月震。
  • 月球上發現的水,日本科學家:或來自於地球
    科學家希望找到月球有水的證據,原因很簡單:月球水冰可以轉化成氧、液態水和火箭燃料。據悉開採儲量非常豐富的水冰資源能幫助「拓荒者」在月球上生存與繁榮發展,同時也能讓企業家賺得盆滿缽滿。相關人士認為,月球水冰開採將於10年內成為現實。
  • 月球在若干年前是否有火山活動,為什麼它現在會是「一片死寂」
    在年輕的地球上,火山仍然活躍,但是沒有跡象表明月球上最近有任何火山活動或地質活動。月球形成初期火山活動劇烈有天文學家認為,月球形成後一段時間內,其火山活動強烈,月球表面的火山口將被火山噴出的巖漿迅速掩埋。因此,火山活動停止得越早,形成的火山口就越多,而火山活動停止得越晚,地表火山口的密度就越低。
  • 日媒稱日本計劃在月球建燃料工廠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據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計劃於本世紀30年代中期在月球表面建設燃料工廠,以力爭實現大範圍月球探測的目標。日本希望通過利用存在於月面的水來製造氫燃料,以獲得往返於空間基地和在月球表面移動所必需的動力。這項計劃的目的是,減少從地球運輸燃料的時間和費用。
  • 月球之謎:阿波羅登月後我們仍然有不知道的事情!
    毫無疑問,阿波羅任務幫助我們解開了月球上的許多謎團,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解答,甚至有一些問題是由於阿波羅太空人帶回的樣本而產生的。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準備在2024年之前再次向月球派遣太空人,在美國政府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之際,科學家們重申,月球仍然有許多秘密需要我們去探索。
  • 日本研究稱大地震可能與月球引力有關
    新華社東京9月14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東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大地震可能與月球引力有關,震級較高的地震更易在月球引力較強時發生。  東京大學地震物理學教授井出哲等人對20年來全球發生的5.5級以上地震和當時的潮汐情況進行了比對。
  • 為什麼900年前月球曾神秘消失?科學家稱:罪魁禍首就是火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在古代,人們雖然沒有現在的強大科技去仔細探索研究月亮在900年前,也就是公元1100年5月,當時的歐洲人確實發現月球「消失了」幾個月,一位觀測者用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語寫的《彼得伯勒紀事報》記錄了這場來自千年前異象:「(當年)5月的第5個晚上,月球在傍晚時分閃爍著明亮的光芒,此後,月球的亮度逐漸減弱,以至於在接下來的幾個夜晚,月球最終消失在天空中,大地一片黑暗。」
  • 美媒:科學家詳解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美媒稱,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首次準備採集新的月球樣本。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將進行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月球採樣。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傑茜卡·巴恩斯表示:「自阿波羅探月時代以來,我們一直在說要重返月球、在另一個區域再採集一些樣本,如今終於實現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星科學家肖龍說,嫦娥五號的著陸器配備一個鏟鬥和一個鑽頭,它將採集大約兩公斤的土壤和小塊巖石,最深將鑽到距月球表面兩米的地方。報導稱,嫦娥五號必須動作迅速。
  • 美媒:科學家詳解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美媒稱,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首次準備採集新的月球樣本。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將進行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月球採樣。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傑茜卡·巴恩斯表示:「自阿波羅探月時代以來,我們一直在說要重返月球、在另一個區域再採集一些樣本,如今終於實現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星科學家肖龍說,嫦娥五號的著陸器配備一個鏟鬥和一個鑽頭,它將採集大約兩公斤的土壤和小塊巖石,最深將鑽到距月球表面兩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