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在《如懿傳》的後宮中是一個異類,論容貌,她排不進前五名,論家世的破敗倒是穩居第一。在她怯生生柔弱溫順的表相之下,有一顆陰狠敏銳的心,極善於發現及抓住時機,絕地翻身。
她的第一步是用初戀情人凌雲徹辛苦攢下的銀子,賄賂管事姑姑,把自己從清苦的四執庫調到了純妃宮裡,服侍大阿哥永璜。這一份新工作雖然比四執庫體面且輕鬆些,但顯然沒什麼前途也依然掙不到多少錢。
但是魏嬿婉在這裡不時能見到皇帝,這讓她生出了一絲鹹魚翻身的指望,於是她在御花園「偶遇」了皇帝,皇帝曖昧欣賞的態度讓她相信自己可以。
魏嬿婉的第二步是被嘉妃金玉妍逼出來的,金玉妍一是為了討富察皇后喜歡,二是聽純妃提過這賤婢曾有意勾引皇帝,於是魏嬿婉陷入了啟祥宮地獄般的黑暗,打罵踐踏餓肚子是家常便飯,人肉燈臺是金玉妍的新花樣。
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
魏嬿婉選擇爆發。
她去找了皇帝身邊的進忠公公,達成一樁交易——進忠助她引起皇帝注意,她若成為皇帝寵妃,就保進忠一世富貴,若計劃失敗,自願與進忠結為對食(劇中改編為由進忠提出交易)。
計劃成功了,皇帝因不滿嘉妃金玉妍虐打宮人,當場就把魏嬿婉收為乾清宮侍女,隨即封為答應。
皇帝後宮錦繡堆,似魏嬿婉這般才貌皆不出眾,又無家世依靠的,很快就被皇帝丟在了腦後,皇帝對她雖不甚上心,隨著時日流逝,到底也從小答應一級級晉升為常在、貴人、嬪。
但魏嬿婉怎肯滿足?費了這許多時日精神,還要忍受進忠的騷擾,自己就不能更上一層樓?
南巡西湖夜,太后費心安排的慶、玫二嬪荷花歌舞只為魏嬿婉做了嫁衣,皇帝一半是被魏嬿婉舞姿驚豔,一半是不滿太后在後宮安插眼線,因此故意忽略慶、玫二嬪,當場晉升魏嬿婉為令妃,魏嬿婉完美實現第三步。
只是這一次的恩寵沒有維持多久就因「鹿血酒」事件而失寵,沒有家世沒有子嗣的魏嬿婉並未因失寵而收了害人之心,舒妃母子相繼喪命她手。
痴心錯付的舒妃是太后的人,太后很快查到是魏嬿婉搞的鬼,傳魏嬿婉到宮裡本欲要她性命,魏嬿婉擺出一副卑微怯弱、低到塵埃裡的姿態向太后哀哀而求,表示願意成為太后的耳目,竟說動了浸淫深宮多年的太后,不僅留了她性命,還在皇后面前替她圓場。
之後也是得太后相助,魏嬿婉才能趕往木蘭秋獮的皇帝身邊「盡訴思念之情」,一舉復寵,這是她成功路上第四步。
此時的魏嬿婉,已經完全站在了皇后如懿的對面,她要脅買通為皇后接生的田嬤嬤,「繞頸」了十三阿哥永璟,事敗後又以親弟脅迫母親頂缸。
縱然如此,她也從盛寵的令妃跌回最初的魏答應,剛產下的七公主也被皇帝交由穎妃撫養,因她行事陰毒,太后不再理會她。
就在這樣飽受冷落舉目無援的日子裡,魏嬿婉竟又上演了一出「救世子」的好戲。
和敬公主一半是感念魏嬿婉救了她唯一的兒子,一半是不願意讓繼後如懿安安穩穩當皇后,想要扶持魏嬿婉與之為敵。於是在皇帝面前進言,說雖然魏嬿婉之母害死十三阿哥,但魏嬿婉未必知情,又提及自己額娘,已故孝賢皇后亦曾被皇帝誤會,這話擊中了皇帝的心,對孝賢皇后的愧悔之心化作對魏嬿婉的憐惜,兩度召寢,魏嬿婉有孕。
此後魏嬿婉就巴結上了和敬公主,逐步復寵,共生下四子二女,成為後宮中生育最多的妃子。
在如懿斷髮絕情後,魏嬿婉獲封皇貴妃,成為後宮第一人,這是她成功的第五步。
然而在如懿自裁後(此處按原著情節),她這位皇貴妃的日子並未如想像中暢意,不僅家世傲人的穎妃領著一眾蒙古嬪妃和她正面剛,盛寵的容嬪素來不理會她,連皇帝新封的常在汪芙芷也敢不把她放在眼裡。更別提太后不待見她,皇帝疑心她,連自己生的孩子,都不同她親近。她最想要的皇后之位,更是遲遲坐不上去。
魏嬿婉一生害人無數,用別人的鮮血,染紅自己向上攀登的五步曲,但這最後一步,卻再也無法憑自己的手段達成。
原著和電視劇中的魏嬿婉至死沒有等到冊封皇后。
歷史上,直到乾隆六十年,85歲的老皇帝退位並宣布魏佳氏的兒子永琰是皇太子,這個時候乾隆才追封魏佳氏為孝儀純皇后,此時距魏佳氏過世已經整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