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米醫生 素問軒
大家好,我是米醫生
上海正式入梅已經30天了
超出常年平均梅雨期(23天)
但是老天似乎還沒有要出梅的意思
7月10日開始,受高空槽影響
雨帶又將往北走了
長江中下遊地區
又雙叒會出現一次比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雨雨雨雨雨雨一直下個不停
衣服洗了曬不幹
空氣又悶熱又潮溼
讓人感覺頭重如裹、四肢沉重
睡覺睡不醒
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心情煩躁...焦慮...
嚴重的還會抑鬱....
最近連續的雨天,各地自殺率開始攀升,各個醫院門診上來看抑鬱的增加了不少。
杭州一個姑娘,6月中旬的一天,她心情有些低落,吃了20多顆安眠藥,好在她趁最後的神志救回了自己。
事後,她和心理醫生聊天時提到:「最近和男朋友在吵架,我就覺得整個世界崩塌了。加上這些天天天下雨,我聽到聲音就覺得很煩,又溼噠噠的,很難受。」
上述案例來源:錢江晚報
原本心情就不好,連日的陰雨讓她心情更糟了。
古語說的「天昏昏令人鬱郁。」
意思就是在陰雨連綿的季節,人們的精神較懶散,心情也不暢快。
天氣會影響情緒嗎?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為什麼呢?西醫可能會說松果體、褪黑素什麼的來解釋。
而用中醫解釋就簡單的多。
連續的一個月黃梅天,恨不得天天下雨,沒見到幾天太陽,這麼重的溼邪天氣,身體內的溼氣自然就更重了。
體內的溼氣重了,痤瘡,溼疹,陰囊瘙癢,陰道炎,這些毛病就都找上門了。
為什麼黃梅天容易體內溼氣很重呢?
因為曬不到太陽!
我們經常會碰到早晨起霧,但是到了中午,一般霧氣就散了,那是因為太陽出來了,陽光充足的時候,就會把霧氣給散去。
我們的體內也是這樣。
陽氣就像是太陽,溼氣就像是霧氣。
如果天天下雨,見不到太陽,那麼就會溼邪纏身,心情低落甚至抑鬱。
如果我們每天遇到的都是大晴天,自然就不會有溼的情況出現。
我們的體內,和大自然也是一一對應的。
心屬火,就像自然界的太陽一樣,如果溼氣重,那麼會嚴重地影響心陽。
脾屬土,也就像大自然中的大地一樣,如果溼氣泛濫,那麼脾陽也會被困住,這和發了洪水的大地一樣,土到處都會是溼的,沒有辦法耕種。
同時,溼氣和陽氣還是相互影響的。
溼氣過重會牽制住陽氣,陽氣不足就無法化開溼氣。
陰雨綿綿的黃梅天,讓人體內溼氣重、身體沉重、心情壓抑。出梅尚早,要如何做才能安然度過這個漫長雨季呢?
1、多運動去溼氣,把陽氣激活
現在出門有車,不用走路。上班基本都是坐在辦公室空調裡一整天,運動的時間太少了。
可是只有運動起來,出出汗,我們的脾陽才能振奮,腎陽才能生發,肺氣才能通調,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那麼水溼就會難以運化。
之前夜跑的文章發出來以後,很多人都回應白天上班,沒時間運動。其實不用每天晚上大汗淋漓夜跑,簡單跳跳操,走走路,甚至泡腳都可以,讓身體適當出一點汗就好,散熱,排溼,促進氣血暢通,激活體內的陽氣。
2、別貪涼,少做傷害陽氣的事情
冰啤酒、冷飲、冰西瓜....都快成了夏天的標配了,可這些生冷的吃多了是會傷脾胃陽氣的。
還有空調,本來最需要有強大陽氣來保護的後背,還得讓冷颼颼的空調風吹著……是最傷害陽氣的。
尤其是夏天,一熱一冷,很容易中陰寒之邪。
3、適當午睡,養護陽氣
夏季,應該「夜臥早起」。夏天日長,晚上可以適當稍晚入睡,但要堅持早起,切勿心生懈怠之意。
同時,根據「子午流注」的養生理論,正午時分可以適當小憩。午睡一會,以不超過1小時為原則。更利於養護好陽氣,並促進陰陽二氣的調和。
4、韜光養晦 ,常懷感恩之心(喜能生陽)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禍福相依,庚子年別說個體了,放眼世界都不容易,但怎麼辦呢?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危機也能變化成轉機,不順的時候就多想想好的,看看好的一面,再不行,上點藥,多給自己疏疏肝,寧心安神。
冷香丸的香方就是幫大家寧心安神解壓的,整個香韻就是可以寬胸理氣,開竅醒神,安神寧神。
耳環位置正好可以清肝膽經鬱熱,
手鐲正好靠近我們內關穴,
掛墜可以戴在羶中穴,
這幾個穴位都可以幫助我們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的。
生活有時候就像黃梅天
天天下雨,見不到太陽
但是也可以通過積極的方式
來創造生活中的「太陽」
心煩意亂時適當放下點工作、壓力
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
防治自己進入疾病狀態
這也是古代的治未病的思路
如果大家能做到這些
那麼天下的痛苦也會少很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