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樹種的名字聽著是不是很陌生,柞木還陌生嗎?就是它的別名。
品名或別名:Oak,柞木,作櫟,蒙櫟,鑿刺樹,槲櫟。
科屬名稱:殼鬥科麻櫟屬
蒙古櫟樹木
樹木性狀和產地
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左右,直徑可達1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俄羅斯,日本,蒙古和朝鮮等國家也有分布。
蒙古櫟原木
木文化與木美學
柞木作為樹種名稱和木材流通商品名稱,在我國北方和南方是兩種完全不同科屬的木材,北方的柞木是殼鬥科麻櫟屬Quercus的木材,在國家標準GB/T16734-1997《中國主要木材名稱》中,柞木是蒙古櫟Q.mongolica的樹種中文名。南方的柞木則是大風子科柞木屬Xylosma的木材。所謂柞木,一般指這類木材材質比較堅硬,適合用它做木工鑿子,錘子等工具的把柄。所以又被叫做鑿子樹,鑿刺樹。木美學元素:1.橫切面由早材大管孔和晚材樹枝狀的小管孔構成花紋。2.由寬木射線使弦切板面構成紡錘形的花紋,徑切板面構成帶狀的銀光花紋。
蒙古櫟木板
木材宏觀特徵
環孔材,早材管孔略大,連續排列2~3個環列,早材至晚材速變,晚材管孔呈現火焰狀或者樹丫狀排列,心材中侵填體豐富,心邊材區別略明顯,心材黃褐色或淺慄褐色,邊材淺黃褐色。生長輪明顯,薄壁組織環管狀和離管細弦線。有寬細兩種木射線,寬射線肉眼下很明顯。
蒙古櫟木塊
蒙古櫟橫切面(✘10)
木材微觀特徵
早材單管孔,卵圓形,晚材為單管孔,稀少稱短徑列復管孔2~3個聚集,火焰狀徑列。導管分子單穿孔,管間紋孔式互列,軸向薄壁組織星散聚合狀和離管帶狀寬1~3個細胞。木射線非疊生,窄射線通常1列稀少成對或2列,多列射線寬6~15個細胞或以上,高度達60個細胞以上,常超出切片範圍,射線組織為同形單列和多列。
蒙古櫟橫切面(✘20)
蒙古櫟弦切面(✘50)
材性與用途
氣幹密度約1.0g/cm³,強度高硬度大,蒙古櫟為麻櫟屬變形最少的木材,所以人們都喜歡使用,可與美國白橡相媲美。木材加工略難,油漆和上蠟性能良好,適合做椅類,床類,頂箱櫃,沙發,餐桌和書桌等高級仿古家具,樓梯扶手,地板等。
蒙古櫟圓幾
柞木的紋理是不是也很美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