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來羊原產於法國中部的夏洛來丘陵和谷地,是以英國的來斯特羊、南丘羊為父本,當地的細毛羊為母本雜交育成。該品種是綿羊系肉羊品種,早熟,耐粗飼,採食能力強,對寒冷潮溼或乾熱氣候表現較好的適應性,是生產肥羔的優良品種。
我國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內蒙古畜牧科學院和河北等省區引入該品種,除進行純種繁殖外,並開始了與當地粗毛羊和細毛羊雜交生產肉羔,其效果甚好夏洛來羊公、母羊均無角,頭部無毛,臉部呈粉紅色或灰色,被毛同質,白色;額寬、耳大、頸短粗、肩寬平、胸寬而深,助部拱圓,背部肌肉發達,體軀呈圓桶狀,後驅寬大。
兩後肢距離大,肌肉發達,呈「U」字形,四肢較短成年公羊體重可達到110~140千克,母羊80~100千克;周歲公羊可達到70~90千克,母羊50~70千克;4月齡育肥羔羊35~45千克。羊毛長度7釐米以上,細度56~60支,剪毛量3~4千克。
成年羊居宰率在50%以上,4~6月齡羔羊朋體重20~23千克,胴體質量好且瘦肉多,脂肪少。產羔率高,一般經產母羊為182.37%,初產母羊為135.32%肉羊良種繁育場建設可通過農民技協(合作社)組織,以肉羊養殖大場、大戶為核心,通過抓肉羊的品種引種,開展內羊的純種繁育,並通過不斷地選育,提純扶狀,迅速擴大養殖大場。
大戶肉羊良種繁育場的種羊養殖數量,不斷為肉羊的改良提供足夠的種源通過肉羊的不斷雜交改良,鼓勵並引導一部分有實力、懂技術的肉羊養殖大場、大戶建立雜交母羊選育場,一般按照每個肉羊選育場存欄母羊規模在300-400隻的要求,逐漸培育肉羊新品種,以促進肉羊養殖的良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