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16日&夜——————
今天依然是住民宿的一天。剛吃過早飯,吳老師就盤算著準備去附近的一條溝轉轉。因為老朱突然接到臨時任務沒時間出野外,於是吳老師、包老師和我三個人整裝出發。
這條溝生在竹林中,遠遠望去只見密匝匝的竹子不見溝
溝邊有一條種茶人踩出的小徑。因為最開始一段溝邊比較陡峭不好下溝,所以下溝前我們先沿著小徑走了一段。茶田埂上一朵巨大的蘑菇,差不多有兩個手機長
沒走幾步,對蟲不太感冒的吳老師首先在路中央一段朽木上發現了一隻翠綠的原螳。這隻原螳身形小巧,不過很會擺poss,拍出來神氣十足
原螳屬 Anaxarcha
頂瑕螳同樣很小巧,不過前胸背板異常短。棕色的螳螂站在葉片上,一如綠色的螳螂趴在朽木上,各外顯眼,真不知它們是怎麼想的
頂瑕螳 Spilomantis occipitalis (Westwood, 1889)
草葉上有很多蚱,長得各式各樣,只認識短胖的卵節蚱。另外兩隻胸板中間有一個半圓形隆起,很有特色
Phaesticus moniliantennatus (Günther, 1940)
蚱科 Tetrigidae
蚱科 Tetrigidae
十分誇張的鱗翅目幼蟲,爆炸頭,是時候理理髮了
鱗翅目 Lepidoptera
鱗翅目 Lepidoptera
終於在一片蕨葉上拍到了齒緣刺獵蝽成蟲。很多獵蝽若蟲有刺而成蟲刺就明顯減少,但是齒緣刺獵蝽成蟲身上的刺依然很多,甚至連翅膀上都帶著刺
齒緣刺獵蝽 Sclomina erinacea Stal, 1961
又見這種喜歡把後腿貼著後腦勺的若蜢
小烏蜢屬 Erianthella
偶然發現一隻頭冒金光的潛吉丁。和構樹上常見的種類不一樣,它的鞘翅是藍黑色的,不過只拍了一張它就六腿一縮從葉片上滾落下去了
潛吉丁屬 Trachys
緊接著又見著一隻。這隻雖然也是黑底白紋,不過頭、胸、鞘翅都是同一種配色,胸部也要窄很多
Habroloma屬
這隻螢葉甲長得很有趣,乍一看還沒把它當成葉甲,以為是花螢之類的
螢葉甲族 Galerucini
一隻小象甲在葉片上面壁思過,頭腳縮得很好,假裝是一坨糞便
象甲科 Curculionidae
黑色的狡臭蟻,粗看和黑色的尼氏蟻有點相似
狡臭蟻屬 Technomyrmex
紅色的鋪道蟻很好看,可能是日本鋪道蟻,身上的刻點和毛多了起來
日本鋪道蟻 Tetramorium nipponense Wheeler, 1928
抱卵的小豹蛛,大概率是溝渠豹蛛
溝渠豹蛛 Pardosa laura Karsch, 1879
走了好長一段路,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方便下溝的缺口。不過一下溝我們就發現,前一陣子暴雨的遺蹟顯著:溝裡水勢很大,又因為布滿巨石,溝裡有不小的落差,水流湍急(因為湍急的地方扒著石頭走路沒手拍照,所以容易被平緩的照片迷惑)
溪流石上一叢鬱鬱蔥蔥的苔蘚
這種黑色頭胸、紅色腹部的紅蟻在溪流邊的苔蘚、落葉上很常見
紅蟻屬 Myrmica
剛下溝沒多久就發現一條盤踞在溪流中央的竹葉青。因為是白天,第一次用自然光拍蛇
福建竹葉青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 1925
白天活躍的蛾,配上溪流背景很有意境。不過細看才發現它其實是在吸一攤鳥屎
蛺蝶蛺蛾屬 Psychostrophia
兩棵附生在石上的漂亮花花。剛好一隻食蚜蠅飛來訪花
一片蕨葉上停歇著一隻奇怪的蛾。自然光和閃光燈可以拍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來
鱗翅目 Lepidoptera
這隻金星尺蛾也是白乎乎的,看上去有點眼尺蛾的氣質
金星尺蛾屬 Abraxas
橫在溪水裡的潮溼朽木上除了苔蘚,還生長著一些小型菌類
朽木上還有一隻爍甲飛快地爬來爬去,一直驅趕到下面的沙地上才拍到了清楚的照片
爍甲族 Amarygmini
溪流邊當然少不了蟌。除了之前記錄過的黃紋長腹扇蟌,亮閃色蟌是這條溪流的優勢種,它的胸部反光很強,經常可以看到空中飛行著的亮閃色蟌胸部一亮一亮的閃光
黃紋長腹扇蟌 Coeliccia cyanomelas Ris, 1912
亮閃色蟌 Caliphaea nitens Navás, 1934
溪邊銀鱗蛛很多,肖蛸科的很多種類就是喜歡在水邊織網捕食
銀鱗蛛屬 Leucauge
粉嫩的管巢蛛,剛從管巢裡驅趕出來拍照還有點懵
管巢蛛屬 Clubiona
倒掛在葉尖的不知名小蛾,可能是某種螟。因為角度問題拍不到背面,不知道還能不能辨認
螟蛾總科 Pyraloidea
有橫跨溪流的蛛網,自然就有被網住的蟲。一隻美麗的豔婦斑粉蝶不幸被蛛絲纏住,掛在溪流中央無助地撲騰。我們把它小心地取下來放在一塊石頭上拍照,它也沒力氣立馬飛走,一直趴在上面休息
豔婦斑粉蝶 Delias belladonna (Fabricius, 1793)
這隻曲紋黛眼蝶很是大膽,一直湊到很近還沒有飛走,可能以為我們並沒有發現它
曲紋黛眼蝶 Lethe chandica (Moore, 1858)
又是一隻蚱。這頭佯鱷蚱的顏色和長著青苔的石頭表面很接近,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佯鱷蚱屬 Paragavialidium
走著走著前面出現一面又高又陡的崖壁,溪流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小瀑布。我們估摸著是爬不上去了,便決定在這裡回頭。時間差不多到中午了,我們在附近找了一片石頭多水又緩的地方坐下來吃乾糧。
我很快吃完在附近找找蟲。一枚蛺蝶蛹倒掛在葉片背面,銀光閃閃
線蛺蝶族 Limenitidini
又見到了細脛步甲。不過和之前見到的很多隻都不一樣,這一隻的腿和觸角特別細長,估計又是另一種
細脛步甲屬 Agonum
同樣瘦瘦的弓背蟻小型工蟻。卡林平和傻傻分不清
弓背蟻屬 Camponotus
因為剛剛已經跑過溪流了,白天除了見到幾隻湍蛙也沒有見到其他蛙,所以返程我們就直接從溪邊小徑返回。上岸的時候見到一段造型獨特的竹根
到了林下,小飛蟲和小甲蟲數量開始多起來。草葉上的小蠅和獨立稈頭的食蟲虻
短角亞目 Brachycera
羽角食蟲虻族 Ommatiini
色彩豐富的長角蛾,有種撒了金粉的質感
長角蛾科 Adelidae
這時,吳老師突然瞥見一條印度蜓蜥。它的速度很快,倏一下鑽到草葉掩映的落葉層中。我們仨怕嚇跑它也不敢再靠近了,站在原地仔仔細細找了很久才把它找著,只見一個小腦袋賊賊的露在外面張望。因為頂上的葉子太密,我把閃光燈輸出量調到最高才拍清了底下的蜥蜴,草葉過曝就不管它了
印度蜓蜥 Sphenomorphus indicus Gray, 1853
接著拍了一些小甲蟲。長相像極了樹甲的朽木甲,也是細長身子細胳膊細腿,不過仔細看跗節還是有很大差異
朽木甲亞族 Alleculina
奇趣距甲,看上去和跳甲有點像。雖然不會跳,後腿卻很粗壯,猜測和交配抓握有關
距甲科 Megalopodidae
此行最靚的仔——莖甲。一身油亮的金屬光澤,集紅橙黃綠藍靛紫於一身;除此以外,誇張的後腿如同變形金剛一般,特別有型。因為閃光燈打出來總感覺和裸眼所見的顏色差異很大,紅色的鞘翅硬生生給閃成了黃色,我和包老師又嘗試用自然光拍。可是竹林下實在太陰暗了,怎麼拍都有種朦朧的感覺,色彩還原度也不是很好
莖甲屬 Sagra
這種瘦長的朽木甲這一片數量還挺多的,很快見到了第二隻、第三隻……
朽木甲亞族 Alleculina
一對將欲交配的大型擬叩甲剛好被我撞見。初見時雄蟲還欲上未上,我沒拍幾張雄蟲就大膽地爬上了雌蟲的背,並向雌蟲伸長了腹部末端
擬叩甲亞科 Languriinae
這棵葉片邊緣密布鋸齒的植物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留下了為數不多的一張植物照。它的植株其實很大
廣翅蠟蟬留下的若蟲皮,看上去還栩栩如生
廣翅蠟蟬科 Ricaniidae
第一次見到會卷葉的卷葉蛛,個頭比江蘇不會卷葉的卷葉蛛還要大一圈。它當時正在抱卵
卷葉蛛科 Dictynidae
橫在路中間的朽木,上面一頭豆芫菁十分顯目。雖然豆芫菁之前拍過很多了,不過這一隻體型格外迷你瘦長,還是忍不住拍一下
豆芫菁屬 Epicauta
同樣出現在朽木上的還有一隻派瑞深山鍬甲。派瑞常見的是雙色型,鞘翅中央一邊有一大塊黃斑,這一隻純黑色還是有點獨樹一幟
派瑞深山鍬甲 Lucanus parryi Boileau, 1899
朽木細枝上生著一片地衣,深深淺淺的綠色搭配在一起很有意境
真正的「鳥屎」出現了。乍一看以為是溝眶象,不過溝眶象沒有這樣黑白分明的體色。我只查到臺灣名叫鳥糞象鼻蟲,挺形象的,它和很多象甲一樣,一碰草葉就「人參果」了
鳥糞象鼻蟲 Sternuchopsis trifida (Pascoe, 1870)
白天的蝶很警惕,半天就拍到一隻弄蝶。可能是黑豹弄蝶
黑豹弄蝶 Thymelicus sylvaticus (Bremer, 1861)
草叢裡常見的蟌,溪流裡卻沒有尋到。這兩隻華麗扇蟌應該是一對兒,雄性有點像曉褐蜻的配色
華麗扇蟌 Calicnemia sinensis Lieftinck, 1984
鄭老闆眼尖,發現了躺在灌木下的一具哺乳動物屍骨,看上去有些陰森
哺乳綱 Mammalia
屁股上自帶小煙囪的尖翅銀灰蝶幼蟲,果凍質感很Q。據說受到驚嚇它的尾巴會放「煙花」,不過可能是我拍照太小心了,它全程老老實實趴著沒有任何反應。算起來這還是我第二次在野外見到蝴蝶幼蟲(第一次見到薴麻珍蝶幼蟲,實在沒有想像中的蝴蝶氣質)
尖翅銀灰蝶 Curetis acuta Moore, 1877
能發現這頭小蛾子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它的觸角和翅膀完美地融為一體,就像一小段枯枝或者一粒小屎顆。不知道是不是卷蛾,還是某種螟蛾
鱗翅目 Lepidoptera
大個子的寰螽就容易發現多了,不過因為是雌性,也不好判斷是什麼寰螽
寰螽屬 Atlanticus
這一趟沒見到什麼跳蛛,不過這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傢伙。雄性的擬蠅虎體型很大,一身黑色看上去酷酷的,不過正臉莫名覺得像只猴?
擬蠅虎屬 Plexippoides
小小的類金蟬蛛亞成,嫩相
類金蟬蛛屬 Phintelloides
這隻蜂不知中了什麼邪,居然躺在葉片上搓腳,第一次見到這個姿勢的蜂,要不是看到它的腿在動,還以為它掛了
細腰亞目 Apocrita
不認識的有趣果子,很喜歡它的漸變色
這隻中華斧螳若蟲很有趣,一見到我就緊緊貼在草葉背面,我把草葉往哪兒翻它就反向轉,就是不肯背對我,真是把我急壞了。拍了幾張以後我忍不住了,把它抓到旁邊的灌木上,它這才老老實實地站在上面
中華斧螳 Hierodula chinensis Werner, 1929
帥氣的藍黑色大型食蟲虻,是我的菜。不過因為是白天,遠遠拍了一張就飛走了,下面的陰影有點重
Orthogonis屬
藍黑色的東西一個接一個出現。這不,我又見到了一對正在交配的藍黑色紋吉丁。和之前見到的吉丁相比,它的體型就大多了
紋吉丁屬 Coraebus
這隻卷象讓我有點頭禿,因為它油亮發黑的暗紅體色一打光就和黑色的背景融為一體,不過大致可以看清楚,活像之前那隻長頸卷象的「短脖子」版
細頸卷象亞科 Apoderinae
掩耳螽,受到驚嚇又是這個一字馬的姿勢,隔著很遠才能把它拍全
掩耳螽屬 Elimaea
寄蠅,放棄鑑定……
寄蠅科 Tachinidae
回程速度就快了很多,很快我們就走到了車旁邊。不過可能是我和包老師拍蟲時間太長了,走到車邊才發現吳老師和鄭老闆不見了,應該是自己又下溝找蛙去了。我們見狀就乾脆在車附近拍拍蟲子。
一隻樸喙蝶停在車上,一眼就看到了它。還記得第一次在落葉堆見到樸喙蝶的時候,可把我找慘了
樸喙蝶 Libythea lepita Moore, 1857
水泥路面上一隻殘鍔線蛺蝶在撲扇翅膀,看到它我懷疑之前在溪流邊見到的蛹就是它
殘鍔線蛺蝶 Athyma sulpitia (Cramer, 1779)
交配中的螢葉甲,雌蟲似乎還在葉柄上吃著什麼
螢葉甲亞科 Galerucinae
頭疼小跳甲。下面的葉片上有很多透明的小液滴狀物體,大概也是腺毛吧
跳甲族 Alticini
趴在葉背的金屬藍卷象,不過它的毛髮格外旺盛,細看有種毛絨玩具的質感
虎象亞科 Rhynchitinae
紅紅火火的姬蠊,油光水潤的感覺,小強還是很美麗滴
姬蠊科 Ectobiidae
路邊植物上就有很多吉丁,我順便把潛吉丁和紋吉丁的背面照一起拍到了。擺在一起看配色還真一致
潛吉丁屬 Trachys
紋吉丁屬 Coraebus
一隻盲蝽正在訪花,不過我倒對下面的花產生了興趣。明明還是花苞,可為什麼末端有一些類似花蕊的結構伸出來呢?
盲蝽科 Miridae
胖乎乎的肖葉甲,它在葉子上爬得很快,好不容易才拍到
肖葉甲亞科 Eumolpinae
瘦瘦的小蠅,看外貌有點像沼蠅科
短角亞目 Brachycera
沒想到可以拍到這種體型很小的短柄泥蜂的生態照。之前柔光罩吸引來的時候帶回賓館拍過一次,這回它又很給面子趴著不動讓我拍
短柄泥蜂亞科 Pemphredoninae
一片寬大的葉子背面聚著一群毛毛蟲,看得我有點發怵。。不知是不是蝴蝶
鱗翅目 Lepidoptera
這隻肖蛸很有趣,別的肖蛸成體雄性都有誇張的大牙,它雖然有精拳,牙依然小小的
波斑蛛屬 Orsinome
這時,我看到吳老師從剛剛出來那條路過來了,他們果然又去溝裡找蛙了。上車後,吳老師說剛才看到幾個黑色的湍蛙,可惜沒抓到,晚上巡路的時候要再來看看。
等我們回到賓館,一上午沒出去的老朱按捺不住了,去問剛好住在一家民宿的丁老師借了兩條蛇出去擺拍。福建鈍頭蛇在當地比較少見,它會壓扁頸部擺出攻擊姿態
福建鈍頭蛇 Pareas stanleyi (Boulenger, 1914)
丁老師盤蛇有一手。一手按著蛇頭,一手拎著蛇尾順時針繞圈,硬生生把這條黑背白環蛇盤成了這麼一個標準的橢圓
黑背白環蛇 Lycodon ruhstrati (Fischer, 1886)
天黑前下了一陣暴雨,大家都說雨後可能會有東西,等天黑了,我們四個驅車出去巡路。
沒開多遠就在路中間看到了這隻氣鼓鼓的中華蟾蜍。它不知在哪受了氣,就這麼橫在路中央,可把我們四個看笑了。我們怕它給過往車輛壓到,於是捧到路邊的落葉上
中華蟾蜍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1842
又開出去不遠,鄭老闆突然停了車,說路上有個綠色的東西讓我們去看看。之前找到過好多落葉我們也沒當回事兒,可老朱下車看了回來神秘地對我說:「你運氣真好,你要看的大樹蛙來了。」果然,一隻手掌大小的大樹蛙趴在路上,因為它全身幾乎純綠色,看起來就像一片大樹葉。雖然大樹蛙很多,可是因為大樹蛙現在已經過季了,所以看到它我們依然很開心。大樹蛙很溫順,任我們把它擱在一根竹竿上拍。老朱嫌它頭抬得不夠高,撥了一下它的下巴,誰知它突然舉手投降,吳老師笑著說這就是它的防禦姿態
大樹蛙 Rhacophorus dennysi Blanford, 1881
因為吳老師有崇安湍蛙情結,雖然之前已經拍到了,他還是想拍崇安湍蛙鳴叫鼓聲囊的照片,於是我們又到之前發現崇安湍蛙的水塘邊。果然又聽到了它們響亮的叫聲。我因為已經拍到不錯的照片就沒有和他們去蹲守,自個兒在附近拍拍蟲。這裡的植物上蜘蛛很多:金蛛、球蛛、肖蛸……這隻金蛛花紋略奇怪,不敢說是不是小悅目金蛛
金蛛屬 Argiope
公主蛛屬 Nihonhimea
公主蛛屬 Nihonhimea
肖蛸屬 Tetragnatha
水塘邊的石頭上趴著一隻滿身是水珠的通緣步甲,被溪水淋成了落湯雞
通緣步甲屬 Pterostichus
一節被水衝下來的木頭裡藏著一隻絲尾螋若蟲和一隻草間鑽頭蛛,看來也能鑽木頭。草間鑽頭蛛成體雄性觸肢上的倒刺是它的識別特徵
絲尾螋科 Diplatyidae
草間鑽頭蛛 Hylyphantes graminicola (Sundevall, 1830)
吳老師和包老師守了很久,可就是一開手電崇安湍蛙就不叫,他們只得悻悻地離開了。
再往前開,我們又聽到了棘蛙的叫聲。聽聲辨蛙兩位老師很熟練了,立馬下車尋找。蛙還沒看到,我就在路邊的小溝裡發現了一隻緩緩爬行的福建龍溪蟹
福建龍溪蟹 Longpotamon fujianense (Dai & Chen, 1979)
緊接著,崖壁上一隻遊走的雄性地蛛出現了。我大喜過望。之前一直想著拍原蛛公,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這隻雄性地蛛一對黑色的大牙非常帥氣,逗弄它的時候還想張牙咬我,它的腹部背面似乎還有一片沒有退化完全的腹甲
地蛛屬 Atypus
同樣在崖壁上的還有很多隙蛛守在洞口,看模樣有點像長隙蛛
隙蛛亞科 Coelotinae
溝旁的植物上有許多小蟲。純黑的不知名弓背蟻,看模樣肯定不是日本弓背蟻
弓背蟻屬 Camponotus
同樣黑黑的片蟋若蟲。可能也不是梨片蟋,之前見到的梨片蟋若蟲都是橙紅色和淺綠色的
片蟋屬 Truljalia
小跳蛛也爬到了植物頂端。可能是擬蠅虎幼體和雄性兜跳蛛
擬蠅虎屬 Plexippoides
兜跳蛛屬 Ptocasius
還有一隻偽遁蛛幼體,不過這隻和我之前見到的感覺有點不一樣,頭似乎尖一些
偽遁蛛屬 Pseudopoda
沒想到我這個一邊看蟲一邊找蛙的第一個發現了棘蛙。等他們過來的時候我先拍了一張潛在水底的照片
小棘蛙 Quasipaa exilispinosa (Liu and Hu, 1975)
鄭老闆第一個到,一把把蛙抓了出來,真不愧是老手。吳老師和包老師看了雄性前肢和胸部的小刺後,確定是之前一直沒拍到的小棘蛙。不過這裡的個體顏色很暗,遠沒有之前看到沒拍到的那幾隻紅
小棘蛙 Quasipaa exilispinosa (Liu and Hu, 1975)
自從發現了第一隻,接二連三找到了好幾隻。我們挑了一對兒擺在石頭上好好拍了一下
小棘蛙 Quasipaa exilispinosa (Liu and Hu, 1975)
水溝裡還有很多蝌蚪,這下可以確定是小棘蛙的蝌蚪了
小棘蛙 Quasipaa exilispinosa (Liu and Hu, 1975)
拍完小棘蛙,我們直奔白天爬的那條溝,去尋找吳老師口中的黑色湍蛙。
一下車,我瞅見路邊有塊大石頭,順手翻了一下,沒想到翻出一窩雙節行軍蟻來。夏天螞蟻爬得很快,我來不及拍單只的細節,簡單拍了幾張群體場景就去追已經開始下溝的吳老師他們
雙節行軍蟻屬 Aenictus
這條溝邊也出現了這樣的偽遁蛛幼體
偽遁蛛屬 Pseudopoda
之前很少在武夷山的山溪裡見到魚,這裡晚上卻有不少,大概率是長鰭馬口鱲幼體
長鰭馬口鱲 Opsariichthys evolans (Jordan et Evermann, 1902)
晚上蟌的稚蟲出來活動了。第一隻應該是黃紋長腹扇蟌稚蟲,另一隻就不清楚了
黃紋長腹扇蟌 Coeliccia cyanomelas Ris, 1912
束翅亞目 Zygoptera
可愛的小螃蟹,正臉很萌
溪蟹科 Potamidae
挺大條的蝌蚪,看起來還是棘胸蛙屬
棘胸蛙屬 Quasipaa
湍蛙找是找到幾隻,不過都是這樣黃黃的,包老師仔細看過後說還是華南湍蛙。吳老師不甘心,抓了一隻帶回去觀察觀察。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它白天會變黑。。見下圖,後面一天拍的
華南湍蛙 Amolops ricketti (Boulenger, 1899)
傳說中的黑色湍蛙也見到了,我們心滿意足地回民宿。
回到民宿,發生了一點小插曲——民宿沒有空調,老朱開著窗戶透氣,沒想到吸引來了不少么蛾子……
黑點蝕葉野螟 Nacoleia commixta (Butler, 1879)
尺蛾科 Geometridae
尺蛾科 Geometridae
苔蛾族 Lithosiini
跡斑綠刺蛾 Parasa pastoralis Butler, 1885
螟蛾總科 Pyraloidea
還吸引來了兩隻螽斯。這隻斜緣螽怪好看的,白色花紋很奇異
斜緣螽屬 Deflorita
蛩螽亞科 Meconematinae
蝽和囓蟲也循光而來
蝽科 Pentatomidae
囓蟲目 Psocoptera
一隻虻的出現讓我緊張了一下。細看似乎也不是牛虻,不知會不會吸血,不過還是請出去為敬
虻屬 Tabanus
————————the end————————
如有錯誤和可繼續鑑定之處,歡迎在後臺留言
衷心感謝諸位良師益友的鑑定和指教
圖文原創,版權所有
刊誤:
1、《環科調查·武夷山行七》中溪流石上的盤腹蟻屬 Aphaenogaster應更正為 紅蟻屬 Myrm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