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背後的AI,華為雲知識計算的突破

2021-01-10 科技時代報

轉發摘要:AI技術進入鋼鐵生產的核心環節,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電影中,「鋼鐵俠」託尼·史塔克不僅勇猛過人,而且智慧無比。

在現實中,我們印象中的鋼鐵工廠,似乎一直停留在多年前的巨大的高爐、沸騰的鋼水……

現在,我們看到,AI正在進入到鋼鐵行業生產的核心環節中,通過場景化的AI應用,實現煉鋼的精細化生產和管理。

煙臺華新不鏽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不鏽鋼」)是重要的不鏽鋼、合金鋼生產企業。基於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華新不鏽鋼對鋼材生產的合金配料環節進行了優化,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還帶來了生產成本的降低,每年可節省2000萬元。

將行業知識與AI深度融合,從解決企業痛點、提升企業效率、提供知識化服務的角度全面賦能企業,是華為雲一直在努力的方向。9月24日,華為雲正式發布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幫助各行各業來打造企業級知識計算平臺,推動AI進入企業核心業務系統。

走向精細化的鋼鐵行業

中國早已成為世界鋼鐵生產大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鋼鐵產量接近10億噸,佔全球總產量18.7億噸的一多半,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

在數量佔據絕對領先地位的同時,中國在高端合金鋼材方面的市場份額卻比較低。因此,鋼鐵行業原有的靠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落後的產能將逐漸被淘汰,生產方式急需從批量式向精細化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的成本、質量、檔次和穩定性,將成為企業生存的有力保障。

合金鋼也叫特種鋼,是通過在碳素鋼裡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並具備硬度大、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等不同的特殊性能,從而應用到嚴苛的生產環境中。

在合金鋼的生產過程中,合金配件是關鍵環節。傳統的合金配料是由人工完成,配料過程主要依賴於專家經驗,配比結果會出現較大波動。同時,由於原料價格隨市場波動,不同批次成分含量不同,為人工配料增加了難度,往往需要重複多次調整配比。

華新不鏽鋼目前配料過程往往需要多次調整動作完成,鋼水出鋼的準確率約在80%。以華新不鏽鋼目前的生產節奏,每天要完成16次合金配料。傳統的主要依賴於專家經驗的生產方式,已經滿足不了企業創新生產的要求。

為此,華新不鏽鋼與華為雲合作,將合金配料的元素守恆機理模型、專家經驗等隱性知識注入到AI中,與AI深度融合;基於多模態的數據感知驅動,構建成分軟測量AI模型,賦能合金配料工程師進行優化決策,找到符合鋼水質量的最優合金配料比例,同時保證合金成本最低。

通過這樣的努力,華新不鏽鋼基於AI輔助可實現10秒內完成最優合金配比計算,實現合金成本最優;並可精準預測終點鋼水成分,預測準確率達到95%以上,生產中一次添加並能完成配料合成。平均每噸特種鋼成本可降低100元,按20萬噸的年產能計算,每年可為企業節省成本2000萬元。

進入企業核心業務的AI

近年來,AI很火熱,成為IT市場的明星。然而,我們認真觀察卻可以發現,AI目前的應用場景還不太多,限於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有限的領域。

經過三年來600+項目的探索,在華為雲看來,AI進入行業生產系統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只有進入生產系統以後,AI才能夠為各個行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AI深入行業的過程中,行業知識與AI的結合是最大難點。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正是為此而生的。

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運用知識圖譜、深度學習、遷移學習、強化學習、聯邦學習等AI技術,基於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打造,包含知識獲取、知識建模、知識管理以及知識應用四大模塊,覆蓋知識在企業的生產環節中的全生命周期。

專家經驗與AI算法的融合

話題回到華新不鏽鋼的項目中來。華為雲和華新不鏽鋼都看到了將知識計算應用到合金配料環節中的價值,但如何將其落地實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合金配料過程存在著原輔料種類多、批次多、指標檢驗誤差、鋼水成分影響因素複雜等多重影響,導致添加過程會出現經驗和機理無法應對的情況。同時,原輔料價格、生產工藝等因素,也需要被考慮在內,因為原輔料的成本直接影響了煉鋼的生產成本。

為此華為雲AI算法工程師與華新不鏽鋼的行業專家,在生產現場進行了反覆的溝通和討論,最後決定將配料機理模型與AI融合構建鋼水成分預測模型,再通過優化模型來實現配料優化。通過構造工業機理與AI融合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決AI模型泛化、機理模型考慮不夠的情況,實現合金配料場景提質、降本、增效的目標。

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包括數據匯聚與上傳、預測模型訓練、配比優化模型、在線配比推薦等階段。

合金配料方案的成功實施,只是華新建設不鏽鋼新材料智能化深加工項目的第一步,未來還將實現煉鋼環節全流程的智能化,包括溫度預測、鹼度預測、工藝參數優化、排產優化等,打造最先進的不鏽鋼軋鋼生產線。

除了鋼鐵行業,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還在石油、汽車、醫療、化纖、煤焦化、交通等行業率先實踐,幫助各行各業打造企業級知識計算平臺,進行研發、生產、運營、銷售、售後服務等企業核心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升級,通過釋放知識的力量,實現企業競爭力的大幅度提升。

相關焦點

  • 華為雲知識計算,助力企業構建可持續傳承的知識體系
    11月12日,華為雲知識圖譜負責人鄭毅博士在我國人工智慧領域頂尖學術會議—2020全國知識圖譜與語義計算大會(CCKS)上帶來《知識計算即服務:賦能企業知識化轉型》主題演講。  為助力企業知識化轉型,華為雲推出業界首個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賦能企業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計算平臺。
  • 華為鄭葉來:新一代AI正在走向「知識計算」,由「三體」走向「四體」
    在24日的「育新機 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發表《創新加速AI普惠,共創行業新價值》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知識計算是解決行業知識與AI結合的一條全新而且有效的路徑。
  • 華為首發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讓鋼企一年省2000萬
    業界致力於知識計算的公司也是寥寥無幾。但華為雲提前邁出了關鍵一步,2018 年就提出了行業 AI 的落地理念,致力於企業知識圖譜和知識計算平臺的構建。9 月 24 日第五屆 HUAWEI CONNECT,華為雲發布了基於 AI 開發平臺 ModeArts 打造的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賦能企業打造企業級知識計算平臺,推動了 AI 進入企業核心業務系統。
  • 華為雲獲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冠軍
    近日,華為雲在論文匹配檢索領域取得進展,基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領先技術積累,華為雲語音語義創新Lab在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上奪冠,精準率超過第二名5個百分點。DigSci科學數據挖掘大賽比賽是清華AMiner、智源實驗室、微軟聯合舉辦的學術論文搜索匹配大賽,屬於語義匹配檢索領域,旨在從學術材料中挖掘知識。
  • 華為鄭葉來:知識計算是實現行業知識與AI結合的全新途徑
    在24日的「育新機 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發表《創新加速AI普惠,共創行業新價值》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知識計算是解決行業知識與AI結合的一條全新而且有效的路徑。
  • 工業網際網路成中國製造升級「關鍵變量」,華為雲如何撬動工業網際網路?
    面對不同類型行業和企業對三大流程的差異化需求,華為雲有針對性地提供不同的技術,比如應用開發使能,數據使能和AI使能。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也更需要企業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推動。」而具體到實踐環節,華為雲在助力工業企業進行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方面是如何做的?
  • 華為鄭葉來:讓AI賦能實體經濟 共贏智能時代新機遇
    鄭葉來在本次論壇上還強調,華為雲希望與客戶、夥伴以及產業各界攜手並進,共贏智能新機遇,進而推進AI對實體經濟的賦能。不僅如此,在此前舉行的華為全聯接2020上,華為雲發布了智能體,這是業界首次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
  • ...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讓鋼企一年省2000萬,合金成分預測精準度超 95%
    業界致力於知識計算的公司也是寥寥無幾。但華為雲提前邁出了關鍵一步,2018 年就提出了行業 AI 的落地理念,致力於企業知識圖譜和知識計算平臺的構建。9 月 24 日第五屆 HUAWEI CONNECT,華為雲發布了基於 AI 開發平臺 ModeArts 打造的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賦能企業打造企業級知識計算平臺,推動了 AI 進入企業核心業務系統。一、「行業 + AI」之痛:AI 如何學習行業知識?華為認為,很多傳統企業在知識利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 華為雲XR雲服務 究竟依賴哪些核心能力呢?
    原標題:華為雲XR雲服務,究竟依賴哪些核心能力呢?   說起鋼鐵俠,讓人想起漫威迷們總結的「漫威宇宙規律」——「土豪靠裝備,窮人靠變異」,盤點鋼鐵俠斯塔克的裝備:從「48 套鋼鐵戰衣」,到鐵打的AI助手「賈維斯」,「星期五」——懂技術懂裝備懂老闆,還有他研發裝備時在空中隨心勾勒,將設計原型旋轉、修改、定稿、拋入製造系統的一系列騷操作,一頓玩兒就把活兒幹了錢掙了,這無一不是大多數理工男的終極夢想
  • 華為雲如何一路向前?
    在外部,剛開始時,很多企業不知道華為有公有雲,一些公有雲的項目華為雲連入圍競標名單的資格都沒有;在內部,華為雲更是被討論頗多,被寄予厚望要快速成為公有雲領導者,壓力很大。在壓力和挑戰下,華為雲沒有放棄初心,動作沒有變形,堅持自己的方向。鄭葉來曾經多次闡述過華為雲的三個初心:"第一,把華為公司在ICT領域的研發投資以雲服務的形式變現。
  •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知識中心成立儀式隆重舉行,發布知識計算...
    清華大學知識計算開放平臺(THUKC)發布會知識中心在成立儀式上還發布了體現國內領先水平的清華大學知識計算開放平臺(http://ai.tsinghua.edu.cn/kirc/),內容涵蓋語言知識、常識知識、世界知識和科技知識庫,包括:
  • 華為開發者大會HDC.Cloud硬核技術解讀:知識圖譜構建流程及方法
    3月13日下午14:00起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第三期華為DevRun Live開發者沙龍中,華為雲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專家鄭毅將分享《企業級知識計算平臺的技術解讀和案例實踐》,帶你了解華為雲知識計算平臺及相關技術、知識圖譜構建流程及方法,以及知識計算行業案例。下文主要講述「知識圖譜構建流程及方法」,讓我們先睹為快。一、什麼是知識圖譜?
  • 華為鄭葉來:新一代人工智慧從「三體」走向「四體」
    華為雲一直在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智能升級。知識計算幫助行業知識與AI技術相結合,並賦能到機器和人,使得機器控制更精準,產品生產成本更低廉,輔助人高效分析和決策,釋放行業專家的精力,集中關注業務創新。
  • 行業頂會連發兩篇論文,華為雲醫療AI新突破
    近日,第23屆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介入國際會議(The 23th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MICCAI 2020)論文錄用結果公布,華為雲醫療AI團隊的2篇科研成果被收錄,在醫學圖像邊緣分割領域實現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新突破。
  • 雲安全中的美人魚:華為雲發布米蘭達安全AI平臺
    10月11日,上海,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雲安全總經理楊松發布了米蘭達(Miranda)安全AI平臺,該平臺集合了華為長年的AI積累的模型和算法,經過人工專家訓練之後,能發現人工發現不了的安全威脅,實現換代式的安全技術突破。
  • 華為和網易發布首個5G雲遊戲白皮書,世界級雲遊戲標準是怎樣的?
    華為和網易發布首個5G雲遊戲白皮書,世界級雲遊戲標準是怎樣的? 要說當下什麼技術最火?非5G莫屬。
  • 華為雲MICCAI 2019發布最新成果 推動AI醫療落地
    此次,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分析團隊有3篇論文入圍MICCAI以及MICCAI-MIML,涵蓋宮頸癌篩查、腦中風分割以及平片診斷報告自動升生成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華為雲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專家現場發布研究成果 AI輔助宮頸癌篩查:國際最高水平研究之一,華為雲聯合金域醫學發布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宮頸上皮細胞標註數據集DCCL,數據來1167個患者,共計14432個圖像塊,超過27000個細胞/細胞團級標註,6種不同級別病變,可以有效推動人工智慧在宮頸癌篩查領域的前沿進展。
  • 華為欽州雲數據地址_華為雲伺服器怎麼連接雲資料庫 - CSDN
    在這背後,無疑體現出了這樣的一種新趨勢,那就是站在新時代的重要關口,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方政府正在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而在此過程中,華為以「平臺+AI+生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黑土地」,不僅加速了各地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的轉型和升級,也助力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將推動中國成長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標杆。
  • 5G+雲+AI使能產業升級,華為雲助力企業智慧化轉型
    2020年11月19日「華為雲專屬月」江蘇泛網際網路行業高端閉門會在南京舉行。會上,華為雲的專家與嘉賓一道為參會企業提供了華為雲在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經典案例和前沿信息。據華為江蘇政企業務副總經理饒寧先生介紹,華為在江蘇設立了兩個研究所,其中華為雲南京研究所正是華為雲全球總部,擁有研發人員1.2萬人。
  • 華為雲3篇論文入選MICCAI 2019,加速AI醫療研究和應用落地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華為雲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雲3篇論文入選MICCAI 2019,加速AI醫療研究和應用落地